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课本剧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小说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201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20020317252819732
  • 日期:2020-01-11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本文是一篇教育教学论文,笔者认为教学目标的设定决定了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方向,也是检测教学效果的出发点和回归点。教学目标的设定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要符合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知识能力,不能要求过高,并且教学方式的选择和教学环节的设置上要注重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方向。

第一章课本剧在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和价值

第一节高中语文小说篇目的分布及选材特点分析
相对于散文、诗歌以及其他论述类和实用类文体,小说不仅有其独特的文体特点以及文学价值,而且小说相对以上其他文体更适合于运用课本剧的方式来教学。也就是说,小说相对其他文体有其独特的适应课本剧教学的条件和特点。此外,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是现行国家应用最为广泛的教材版本,且小说篇目收录较多,除了必修教材中的小说选篇之外还专门编写了《中国小说欣赏》和《外国小说欣赏》两本选修教材,笔者所在学校也长期使用着人教版的语文教材。故以下针对小说篇目的分布及选材特点的统计内容均以人教版的语文教材为基准。
一、篇目繁多跨度大
人教版髙中语文教材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部分,其中有5本必修和15本选修。其中,小说篇目繁多,分布上的总体特点就是多元化、跨度大,集中体现在分布的位置、作品对应的背景年代和作者的国别上。
(一)位置分布广
小说篇目涉及必修教材的6篇精读课文,位于“阅读鉴赏”板块;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中共有8个单元16篇课文。《中国小说欣赏》中共有9个单元,涉及18部著作中19篇课文。故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共涉及的具体小说共有41篇。
具体分布情况见下表:
表1.1 小说篇目位置分布一览表
...........................

第二节课本剧对高中语文小说教学的重要意义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说明,为了顺应新时代的发展潮流,语文课程的结构和内容也应进行相应的调整。在实现教育本身的价值基础之上,同时也要发挥语文学科的独特功用,促进高中学生独特个性的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课本剧在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的应用就能在有效促进教学目标达成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审美体验和综合能力,同时,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和文化认知能力的培养。
一、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教学目标的设定决定了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方向,也是检测教学效果的出发点和回归点。教学目标的设定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要符合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知识能力,不能要求过高,并且教学方式的选择和教学环节的设置上要注重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方向。
(一)浓化学习兴趣。
当下语文教学的评价方式仍然以应试为主,学习主要以论述类文本、文学类文本、实用类文本、文言诗歌类文本阅读和语言运用以及作文等几大板块的主客观题来反馈。感性变成了理性,体验变成了训练,教学变得枯燥无味,失去了本身应该有的活力一一无论是教师、学生还是知识本身的活力。而这一切都是源于对语文教学的认认真真、辛辛苦苦的肢解。日积月累下来,不少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了原有的兴趣,甚至厌恶语文学习。课本剧在语文教学特别是小说教学中的运用就能很好地避免这个问题,对小说的改编,能够让课本内容变得形象和立体,也能够使小说的主题得以强调和显现,让学生有穿越时空的之感,对小说中的人物、情节和主题的掌握更加“走心”。
.......................

第二章课本剧在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所遇困境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课本剧在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应用现状及所处困境
笔者所在学校为重庆市铁路中学校,共有教师493人,共有高中阶段学生三千多人,其中高一高二共有学生两千三百人左右。每个学年,学校团委都会组织一次课本剧大赛,高一高二很多班级都积极参与,也呈现了一台台令人深刻的课本剧舞台表演。但是,如火如荼的表面之下还是暴露了一些问题。故笔者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向高一高二24位语文教师发放了24份问卷,回收24份,回收率100%。另向髙一高二共六个不同层次的班级的共267名学生发放了问卷,回收251份,回收率94%。通过调查分析,发现课本剧在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上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应用频率相对较低
课本剧教学模式作为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之一,却一直得不到重视和重用,其中表现最为直观的就是应用的频率上了。很多的班级更喜欢运用教师讲授、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而完全放手式的舞台展演却出现了门可罗雀之态。教师和学生的问卷中就反映了这一问题,具体分析结果如下:
表2.1 你有没有尝试过课本剧的方式辅助教学?(教师)
.........................

第二节课本剧在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的困境原因分析
课本剧作为适应小说教学的有效手段虽说在实际教学中有诸多困境,但任何事有果必有因,困境之外必有阻碍课本剧教学有效实施的原因所在,通过对原因的细致分析,发现问题,并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必能对课本剧在小说教学上的应用提出有效的指导。
一、教学现状的制约
当前,我国的教育仍然以应试为主,“以分数论英雄”的现象早已司空见惯。于是,教育变得功利化、媚俗化。许多的教师和学生对考试大纲以及高考试卷进行肢解性的分析和发狂式的练习。课堂教学中,与高考题型有关的篇目和题型就讲,无关的就不讲,知识点能快速罗列的绝不浪费时间加以文学性地传递。语文课堂越来越像机械的知识点讲授课,毫无美感可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忽视,我们所追求的学习的基础一一高效学习成为泡影。生在应试教育的大潮中被痛苦的摧残。这不禁让我们思考,到底什么是语文?语文应该是一个集哲学、政治、历史、伦理为一体的教育门类。而今的语文却被应试教育生生肢解了,这是多么痛苦的事实啊!
正是因为这样的教育教学的现状,教师不得不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功利和僵化。五册必修和几本选修只能精讲部分内容。那么讲什么?舍什么呢?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太难的选择。因为语文髙考试题涉及的内容太广泛了。有一般论述类文本快速阅读,有小说和散文的文学类文本阅读,有新闻访谈、人物传记等实用类文本阅读,有古诗古文的阅读,还有多种多样的语言运用的考察,更重要的是还有一个占比极大的高考作文。教师的教学必须涉及以上所有版块的知识点。于是,课本中有相关知识点的单元都不敢放过,其直接后果就是教师的教学量极大,教学进度及其紧张。在这样的形势下,教师根本没有时间去考虑耗费大量时间投入于课本剧的教学之中。
...............................


第三章课本剧在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的应用策略......................26
第一节前期准备.....................26
一、以生为本,精选文本.....................26
二、整合资源,细解文本.....................26
第四章课本剧在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的应用建议和反思..................42
第一节明确并落实基本原则..................42
一、明确教学目标..................42
二、落实具体步骤..................42

第四章课本剧在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的应用建议和反思

第一节明确并落实基本原则
课本剧应用于小说教学的过程中,不可以任意创新而不顾基本原则。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它也有操作过程中的基本原则,例如,设立明确的目标,作为课本剧展演过程中始终贯穿和遵守的准则。还要落实基本的操作步骤,不能想着一步登天。此外,还要在文本解读和展演等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让课本剧教学真正体现其价值。
一、明确教学目标
课本剧之“课本”,意味着课本剧及演出源于剧本,在剧本的基础上进行创造。其实,很多人不知道课本剧“课本”的又一重要内涵,那就是为了课本。也就是说,课本剧的运用是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内容,充分体现课本的精华与内涵。因此,在课本剧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都应当认真设置并铭记这一课的学习目标,预设应该达到的效果。让前期准备、中期编演和后期反馈的各个环节都有的放矢,不盲目。具体到小说篇目中要注意。
..............................

结语
课本剧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课题。作为高中语文教师,通过自己的实践运用,笔者真真实实地看到了课本剧在语文课堂特别是小说课堂中运用的实际效果。笔者发现学生们变得更加的积极主动,更加地热爱语文和期待语文课。并且,笔者还在这种实践课程中发现了传统课堂上也许永远都不会发现的学生的闪光点。其实,高中学生远比我们想想的有能力的多,不管是文本解读还是实践表演,只是,他们被传统的教学方式压抑太久,被动接受成为习惯。但是学生们的内心还是渴望自由的,渴望真正表现自己,锻炼自己的能力的。从这一个意义上说,课本剧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是十分必要的。
并且,对于学生来说,当下的教师一讲到底的包办式的教学方式残害了太多的学生的身心,作为一线教师,笔者既想学生出成绩,以到更优秀的大学去深造,又希望学生能快乐主动学习,因此,笔者深感不忍和矛盾。课本剧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小说篇目教学中的应用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矛盾。小说,是学生从小就接受和喜爱的文学体裁,当下许多的影视作品都是由著名的小说改编的,学生对小说可以说是有极深的情结的。许多的小说人物都是学生耳熟能详并且有崇拜情节的人物,学生自然对小说篇目有着更深的喜爱度。并且,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小说篇目很多都是极其经典的,对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确立是十分有好处了,并且其中传达的许多思想和主题能够激起同学们共通的情感。在此基础之上,学生再通过综合实践的过程既锻炼和提升了能力,又快乐主动地学习,作为一线教师和教育研究者又何乐而不为呢?#p#分页标题#e#
参考文献(略)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