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一)职业教育信息化改革急需关注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职业教育信息化改革持续推进,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和应用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推进。但是,随着“互联网+”国家战略的提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改革要求。2017 年,教育部提出“全面提升信息技术支撑和引领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能力”,“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开展信息化环境下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要求教师运用数字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推广远程协作、实时互动、翻转课堂、移动学习等信息化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
(二)“互联网+”背景下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对教师能力提出新要求
培养具备信息素养的合格劳动者是国家信息化的关键所在。信息技术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现今的职业教育应当满足两方面的基本需求:一方面,职业院校学生要学会使用数字资源,能够利用技术手段进行交流和协同工作,满足个人学习要求,锻炼小组协作学习能力,同时还能利用技术工具开展问题诊断、研讨和问题解决的活动;另一方面,学生应当学会利用信息技术,不断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完善自身职业能力,通过终身学习来实现个人全面发展。而上述两方面的能力是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将信息技术意识和操作技能一点点地渗透给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这就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出了高水平的要求。
(三)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解决信息化与教学“两张皮”问题的关键
虽然职业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正日趋完善,学校信息技术教学环境日益进步,优质教育资源逐渐丰富,但是我国职业教育中教师信息化教学仍存在很大问题,职业教育中信息化与教学“两张皮”现象依然存在。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中容易存在“技术优先”或“传统模式”的现象。“技术优先”,顾名思义,即在课程的方方面面优先考虑的就是技术,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以硬性指标为重,过度看重“技术”,忽视了教学的重要性。过度重视“技术”的教师喜欢在课堂中通过信息技术元素吸引人眼球,特别是慕课、微课刚崛起时,似乎只有使用这些新技术,才能证明课堂教学准备充分,殊不知有时完全是“画蛇添足”。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研究现状
自 2004 年以来,诸多研究者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尤其从 2014 年开始,文献数量呈大幅上升趋势,但其中针对中职教师,特别是中职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研究并不多。分析、归纳现有的研究成果,发现关于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成果主要集中于以下四个方面:关于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内涵研究;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对中小学、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的研究;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第一,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内涵研究。由于研究者的视角、观念、兴趣各不相同,不同的学者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涵有不同的解读,“目的论”是内涵解读的一个视角,是对教师能力发展价值的回答。当前,学者对“目的论”的争议主要集中在“教师发展目的”和“以学生发展为目的”上,马若明等认为发展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为了促进教师自身专业成长,赵健等认为发展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为了服务于学生发展。能力应用是信息化教学能力内涵解读的另一个视角,学者们普遍认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过程的能力。王为杰把信息化教学能力看作是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李士艳认为信息化教学能力是合理地将数字资源利用到学科教学全过程中的能力。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研究现状
自 2004 年以来,诸多研究者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尤其从 2014 年开始,文献数量呈大幅上升趋势,但其中针对中职教师,特别是中职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研究并不多。分析、归纳现有的研究成果,发现关于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成果主要集中于以下四个方面:关于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内涵研究;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对中小学、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的研究;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第一,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内涵研究。由于研究者的视角、观念、兴趣各不相同,不同的学者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涵有不同的解读,“目的论”是内涵解读的一个视角,是对教师能力发展价值的回答。当前,学者对“目的论”的争议主要集中在“教师发展目的”和“以学生发展为目的”上,马若明等认为发展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为了促进教师自身专业成长,赵健等认为发展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为了服务于学生发展。能力应用是信息化教学能力内涵解读的另一个视角,学者们普遍认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过程的能力。王为杰把信息化教学能力看作是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李士艳认为信息化教学能力是合理地将数字资源利用到学科教学全过程中的能力。
信息化教学能力内涵解读由单一走向多维。最初是从教育视角对信息化教学能力进行解读,近年来,开始从能力发展的目的(王卫军、李娟)、技术角度(王卫军、王为杰)、教学过程分解的角度(李士艳、赵健)等不同视角对信息化教学能力进行解读。能力发展的目的主要解答了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是以教师发展还是以学生发展为目的;从技术角度对信息化教学能力进行解读更能凸显其技术性,
异于一般从专业发展角度构建信息化教学能力内涵;而从教学过程分解角度来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即对教学活动进行分解,然后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各要素进行融合,形成各个能力构面。笔者认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一种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通过信息资源和信息手段来促进教学活动完成的综合能力。
..........................
第二章 中职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框架
第一节 中职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分析框架构建的基础
本节试图讨论中职教育发生变革的背景,分析我国中职教师岗位任务和能力要求,梳理了各国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的核心内容,为本研究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分析框架的构建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一、上海市职业教育信息化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
第二章 中职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框架
第一节 中职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分析框架构建的基础
本节试图讨论中职教育发生变革的背景,分析我国中职教师岗位任务和能力要求,梳理了各国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的核心内容,为本研究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分析框架的构建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一、上海市职业教育信息化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随着上海市“互联网+职业教育”的发展,以及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上海市中职教师的教育理念、资源应用能力、教学模式需要发生转变,这就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转变教学理念
近年来,上海教育城域网累计完成 3000 公里光纤资源建设,建设 37 个主干节点,核心主干带宽提升至 100Gb/s,与 CERNET 互联出口达 20Gb/s,与运营商互联带宽超过 5Gb/s,覆盖 90%以上的中职学校,初步形成“网络可访问、资源可获取、师生可交流”的教育信息化环境。技术的升级,信息化基础环境的建设,让视频教学、时时互动等新型教学模式成为可能,打破了职业教育中一般规律,中等职业院校教师的教育理念需要发生转变。第一,信息的对称交流让传统的角色定位变得模糊,颠覆了传统的组织关系、师生关系理念,教学中教育者和学习者固有关系发生了改变;第二,教育环境的变化让教学从“灌输”转变为“互动交流”、“教师中心”变为“学习者中心”,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更加关注学习者的知识、技能水平,教师的传统教学理念需要发生转变。这种转变,对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提出了“信息化”的要求。
(二)提升教学资源应用能力
(二)提升教学资源应用能力
上海正逐步以课程中心、资源库等信息化项目带动数字资源建设。截至 2016年底,已有 30 多个服务提供商加盟上海优质教育服务联盟,汇集上万个视频资源。数字教育资源是为达到教育目的,由特定的组织和机构开发、设计,以数字化形态存储的课程资源。早期数字资源的发展,主要包括数字教学素材、多媒体课件等简单的教学课程资源;随着市场信息资源的逐渐成熟,VR 等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了社交软件资源、视频软件资源、虚拟仿真资源以及其他专门的教育软件资源。数字资源的发展,为中职教师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打破中职实训教学中“进不去、看不见、动不了、难再现”的问题。数字资源的丰富一方面能够有效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课堂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也要求中职教师能够具备高水平的高校搜寻数字素材、有效制作数字资源、合理应用教学资源的能力。
............................
............................
第二节 中职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分析框架构建
上一节剖析了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解读了中职教师职业能力标准和各国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由此奠定了本研究对上海市中职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分析框架。分析框架的构建过程如图 2-2-1 所示。
上一节剖析了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解读了中职教师职业能力标准和各国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由此奠定了本研究对上海市中职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分析框架。分析框架的构建过程如图 2-2-1 所示。
通过比较各国信息技术能力标准,并参考我国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在中外结合的基础上,本研究将采纳以下内容作为中职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分析框架的一级维度:“技术素养”、“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学习与发展”。#p#分页标题#e#
(一) 技术素养
(一) 技术素养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首先离不开基本的信息素养,在有技术素养的基础上,其信息化教学能力才能有所发展,因此技术素养是必须包含的。纵观上述分析的世界各个国家或组织出台的相关信息技术标准,除美国外,都将信息素养作为一个单独的能力维度进行罗列,而美国则是将技术素养融入到其他更高层次的能力要求中。“技术素养”主要包括“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的意识”、“操作常用设备能力”、“运用教学相关的软件能力”、“获取数字教育资源能力”、“制作课件等教学资源能力”、“具备信息道德和信息安全意识”。
(二)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教师工作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通过教学设计能够对整个信息化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从而保证教师信息化教学活动能够顺利实施。“教学设计”包括选择“利用信息技术选择适当教学方法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设计有效教学过程的能力”、“选择合适技术资源能力”、“预见问题并制定方案能力”等。
...............................
第三章 中职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调研工具编制与实施 ............ 28
教学设计是教师工作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通过教学设计能够对整个信息化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从而保证教师信息化教学活动能够顺利实施。“教学设计”包括选择“利用信息技术选择适当教学方法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设计有效教学过程的能力”、“选择合适技术资源能力”、“预见问题并制定方案能力”等。
...............................
第三章 中职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调研工具编制与实施 ............ 28
第一节 中职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调查问卷的开发 ..................... 28
第二节 中职专业教师访谈提纲的编制 ........................ 46
第四章 中职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现状研究 ............................ 52
第一节 中职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
第二节 中职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差异性分析 .......................... 57
第五章 中职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 ............ 68
第一节 中职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 68
第二节 中职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 78
第五章 中职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
第一节 中职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为了便于分析比较,针对不同中职专业教师背景差异,本节从技术因素、教师特点和支持系统因素等三大角度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一、技术因素
中职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各构面均分不足 4 分(75 分),说明上海中职教师整体信息化教学能力不足。技术是人类的文化制品,能改变人类已有的文化认知,信息产品本身的质量会对教师是否进行信息化教学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以下内容是摘取教师访谈中比较常见的观点:
(一)技术易用性
对于信息化产品的使用,教师 TZ 也表示信息化教学准备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会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在做信息材料的时候,会花很多时间,自己做需要很久,及时提供给专业公司做也要很长时间,因为我们只能提供的是理论上的东西,最后呈现的时候要找技术公司帮助呈现。……”
信息产品的易用性会切实影响教师课堂中信息化教学行为。研究表明,技术的复杂性和感知易用性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1。现阶段信息化产品的成型需要花费教师大量的精力,信息化产品“需要反反复复才能成型”,技术本身让教学更加复杂,增加了教师使用信息化手段的时间成本,这种现象将降低教师对信息化教学行为的接受意愿,从而影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
(二)技术有用性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第一节 研究结论
本研究主要围绕上海市中职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问题展开研究。研究内容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抽取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维度;上海市中职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上海市中职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通过对上述问题展开具体研究,笔者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中职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分析的维度主要包括“技术素养”、“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以及“评价与发展”等四个构面。
第二,上海市中职专业教师“技术素养”和“教学设计”两个层面表现相对较好,而“教学实施”、“评价与发展”层面则表现相对较弱。教师在“技术素养”方面更具个体差异,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评价与发展”等方面个体差异相近。
第三,上海市中职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技术素养”在学校、性别、年龄、毕业院校所属区域、职称、学历等变量上呈现显著性差异,“教学设计”能力在年龄、学历上呈现显著差异,“评价与发展”能力在毕业院校区域上存在显著的差异。
第四,上海市中职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不高,技术因素、教师因素、支持系统因素等均会从不同程度影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通过技术理论模型对上海市中职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三方面提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策略:一是通过规范信息化产品制作标准、提升信息化教学产品质量等措施,调控技术因素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影响;二是丰富教师信息化教学认知、通过鼓励教师探索信息化教学模式、减少教师工作负荷量,调控教师自身因素对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影响;三是通过开展有效的教师培训、建设信息化教学条件、完善教学激励措施等措施,调控支持系统因素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影响。
参考文献(略)
第二节 中职专业教师访谈提纲的编制 ........................ 46
第四章 中职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现状研究 ............................ 52
第一节 中职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
第二节 中职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差异性分析 .......................... 57
第五章 中职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 ............ 68
第一节 中职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 68
第二节 中职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 78
第五章 中职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
第一节 中职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为了便于分析比较,针对不同中职专业教师背景差异,本节从技术因素、教师特点和支持系统因素等三大角度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一、技术因素
中职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各构面均分不足 4 分(75 分),说明上海中职教师整体信息化教学能力不足。技术是人类的文化制品,能改变人类已有的文化认知,信息产品本身的质量会对教师是否进行信息化教学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以下内容是摘取教师访谈中比较常见的观点:
(一)技术易用性
对于信息化产品的使用,教师 TZ 也表示信息化教学准备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会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在做信息材料的时候,会花很多时间,自己做需要很久,及时提供给专业公司做也要很长时间,因为我们只能提供的是理论上的东西,最后呈现的时候要找技术公司帮助呈现。……”
信息产品的易用性会切实影响教师课堂中信息化教学行为。研究表明,技术的复杂性和感知易用性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1。现阶段信息化产品的成型需要花费教师大量的精力,信息化产品“需要反反复复才能成型”,技术本身让教学更加复杂,增加了教师使用信息化手段的时间成本,这种现象将降低教师对信息化教学行为的接受意愿,从而影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
(二)技术有用性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信息技术产品是否能够切实对教师教学行为有所帮助,会影响教师在课堂上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情况。
教师 RH 表示“……然后技术公司因为专业上面并不在行,最终呈现的东西和我们想象上会有偏差,那么在沟通的时候会出现很多问题,一个东西就需要反反复复才能成型,确是会比较困难。有的时候花钱做了的东西并不好用,这个是非常让人头疼的。……”
.............................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第一节 研究结论
本研究主要围绕上海市中职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问题展开研究。研究内容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抽取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维度;上海市中职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上海市中职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通过对上述问题展开具体研究,笔者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中职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分析的维度主要包括“技术素养”、“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以及“评价与发展”等四个构面。
第二,上海市中职专业教师“技术素养”和“教学设计”两个层面表现相对较好,而“教学实施”、“评价与发展”层面则表现相对较弱。教师在“技术素养”方面更具个体差异,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评价与发展”等方面个体差异相近。
第三,上海市中职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技术素养”在学校、性别、年龄、毕业院校所属区域、职称、学历等变量上呈现显著性差异,“教学设计”能力在年龄、学历上呈现显著差异,“评价与发展”能力在毕业院校区域上存在显著的差异。
第四,上海市中职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不高,技术因素、教师因素、支持系统因素等均会从不同程度影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通过技术理论模型对上海市中职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三方面提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策略:一是通过规范信息化产品制作标准、提升信息化教学产品质量等措施,调控技术因素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影响;二是丰富教师信息化教学认知、通过鼓励教师探索信息化教学模式、减少教师工作负荷量,调控教师自身因素对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影响;三是通过开展有效的教师培训、建设信息化教学条件、完善教学激励措施等措施,调控支持系统因素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影响。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