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教育教学论文,狭义的教育是指专门组织的教育,即学校教育,它不仅包括全日制的学校教育,而且也包括半日制的、业余的学校教育、函授教育、刊授教育、广播学校和电视学校的教育等。(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教育教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在高度信息化、碎片化的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的学习方式、学习路径、学习任务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对人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问题解决、知识创新、终身学习、高阶思维能力等关键能力,成为了 21 世纪人才核心能力,而这些关键能力的培养,都需要通过个人的深度学习去达成[1]。深度学习作为这一时代背景下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理念,是促进人的发展的重要途径[2]。我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指出:“坚持育人为本,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探索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培养学生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教育发展追求深度学习的达成,然而,存在的传统的“一言堂”或者“满堂灌”课堂,却严重阻碍了学生的深度学习,以及批判思维、创新思维、问题解决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新的时代背景下,要求教学由固有的知识传授,转向培养学习者的深度学习能力[3]。《地平线报告 2017 (高等教育版) 》明确指出了推进创新文化和深度学习的长期趋势[4]。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实现和促进深度学习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深度学习成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在信息技术与课堂深度融合的信息化教学进程中,教学的方式更趋向于线上与线下的结合。目前,我们处在移动互联网支持的泛在学习环境中,如何有效整合资源,设计技术促进的深度学习,是值得探究和思考的问题。随着微课、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翻转课堂的发展,混合式教学逐渐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混合教学将传统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的优势互补,以达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5],这与深度学习的旨趣相契合。通过混合式教学,充分利用优质资源与工具,重构教学流程,可以为深度学习的实现提供有效教学方案。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瑞典学者 Ference Marton 和 Roger Saljo 在一项学习者阅读的研究中发现,学习者在接受学习材料时,由于不同层次的处理,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存在显著的差异。在 1976 年这两位学者联名发表了《学习的本质区别:结果和过程》一文,并将采用不同获取和加工信息方式的学习者分为深度水平加工者浅层水平加工者[6],深层学习(即“深度学习”)和浅层学习的概念由此产生。此后,深度学习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通过文献分析发现,国外对于深度学习的研究,较为关注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许多研究表明,学生的深度学习方法与高质量的学习成果之间存在相关性,还强调了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应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7]。John Biggs 构建了深度学习的“预测-过程-结果”模型,并认为预测因素与学生对学习情境的感知相关联,学生对学习情境的感知又会影响到学生学习方法的选择,并且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结果,该模型中的三个因素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从预测到过程再到结果解释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并编制了学习过程调查问卷(SPQ)问卷以测量学生的学习方式[8],这为深度学习的测量与评价提供了依据。Eric Jensen 和 LeAnnNickelsen 构建了深度学习(DELC)路线[9],为开展深度学习提供了可操作性指南。基思索耶主编的《剑桥学习科学手册》比较了深度学习与浅层学习的区别,强调了新旧知识建立联系与整合、批判与理解知识以及反思对促进深度学习的重要性[10]。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国外对深度学习的研究深入,研究主题丰富,且偏向实证研究,研究的主要方面包括深度学习的理论研究、策略模式、过程与结果、认知性存在、技术与深度学习的研究。
..........
第 2 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深度学习被认为是相对于浅层学习而言的信息加工方式,随着对深度学习研究的发展,出现了深度学习的学习方式说、学习过程说、学习结果说。何玲、黎加厚认为,深度学习是指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者能够批判性地学习新的思想和事实,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够在众多思想间进行联系,并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学习[45],这一定义得到了国内的普遍认可。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Panel,简称 NRC)认为,深度学习即迁移[46]。张浩认为深度学习是学习者通过掌握非良构的深层知识后逐步内化迁移,实现真实问题的解决,进而发展自身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高阶能力[46]。威廉和弗洛拉·休利特基金会认为深度学习即学生通过批判性思考、问题解决、合作和自主学习来掌握学习内容,并将深度学习定义为认知、人际、个人这三个领域的深度学习能力[47]。综上所述,不难发现深度学习是一种深度建构的学习方式,要求学习者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效地将知识迁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高阶能力的发展。
.........
2.2 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人所学到的知识都是主观建构的,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认识,学生为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51]。学习环境是学生自由探索的空间,师生之间的合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应着眼于学生和老师之间持续的互动,教学中强调学习者基于具体情境和协作学习,完成对知识的意义构建[52]。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混合式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创建满足情境、协作、会话、有利于学生自主意义建构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成为一个积极的知识创造者,促进师生之间或者生生之间的沟通、互动、合作,以及知识构建与共享。
.........
第 3 章 促进大学生深度学习的混合式教学设计 ......19
3.1 促进深度学习的混合式教学设计原则 .........19
3.1.1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19
3.1.2 以问题为中心,导向深度学习 ..........19
3.1.3 培养高阶能力,关注学习过程 ..........19
3.2 促进深度学习的混合式教学设计过程 .........20
3.3 促进深度学习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 .........21
第 4 章 促进大学生深度学习的混合式教学的应用 ...........25
4.1 前期分析 ..........25
4.1.1 学习者分析.....25
4.1.2 课程及内容分析 ......25
4.2 《无机化学》课程的混合式教学设计 .........25
4.3 《无机化学》课程的混合式教学实施 .........31
第 5 章 《无机化学》课程实施效果评价.........40
5.1 测量工具的设计........40
5.1.1 深度学习过程调查问卷的设计 ..........40
5.1.2 深度学习水平调查问卷的设计 ..........41
5.2 实施效果分析............42
5.3 教学总结与反思.........47
第 5 章 《无机化学》课程实施效果评价
5.1 测量工具的设计
对于学生深度学习的达成情况评价,是评价促进深度学习的混合式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为了更具体客观地评估学生的深度学习,本研究在借鉴成熟量表的基础上,进行深度学习状态调查问卷与深度学习水平调查问卷的设计。
5.1.1 深度学习过程调查问卷的设计
为了了解研究对象在混合式教学实施前后的深度学习状态变化,笔者在参考比格斯的学习过程量表(SPQ)以及张康莉编制的深度学习问卷的基础上,根据大学生学习特点和本研究需要,从深层学习动机、学习投入、深层学习策略三个方面构成深度学习量表[64],设计了《深度学习过程》调查问卷,见附件 B。笔者对上述参考问卷题项进行修订,修订后的量表共 17 道题,采用李克特 5 点计量法,从“非常同意”至“非常不同意”程度由高到低,分别计“5~1”分。在正式测试之前,选取 62 名应用化学专业的本科生对问卷进行初测。采用问卷星网上发放问卷的形式,共发出问卷 62 份,回收有效问卷 62 份。初测结束后,利用 SPSS 软件对问卷的信度与效度进行分析。#p#分页标题#e#
.........
结论
本研究从教学的实际需求出发,以促进大学生的深度学习为目的,进行促进深度学习的混合式教学设计研究。基于相关理论和深度学习理念,提出了促进深度学习的混合式教学原则,接着以《无机化学》课程为例进行了具体的混合式教学的实践教学研究。通过成绩分析、学生思维层次水平分析、深度学习问卷调查结果,以及对教师及学生的访谈可知,为促进大学生深度学习的混合式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而验证了促进深度学习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达到了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目的。本研究所得的主要结论如下:
(1)为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混合式教学的设计中依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以问题为中心开展教学,通过知识主动构建-知识迁移与运用-评价与反思过程,建立混合式教学模型。模型中充分利用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任务的学习、过程性评价策略,引导形成自主-协作-探究的互动课堂,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2)本研究所设计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深度学习,具体表现为:学生成绩的提高、深度认知结构层次的达成、深度思维结构维度的集中,学生的深度学习动机、学习投入及学习策略在实施前后均有显著差异,且学生的高阶认知、反思性学习以及整合学习的深度学习水平前后变化显著。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