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中职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体系研究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09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9030220015318681
  • 日期:2019-02-28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本文是一篇教育教学论文,教育是一种教书育人的过程,可将一种最客观的理解教予他人,而后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得以自己所认为的价值观。教育,是一种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实践活动。(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教育教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第 1 章 绪 论
 
1.1 选题背景
1.1.1 质量: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
世界比较和国际教育学会(CIES)主席海尼曼(Heyneman)在第八届世界比较教育大会上指出,教育质量危机目前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国,引发了人们的种种担忧。①当前,社会各界对教育质量危机普遍产生深刻认识,对教育质量更加重视。随着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教育投入的逐年增加,中等职业教育的教育质量问题同样也被广泛关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 年)》明确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改革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②教学是学校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教学质量的提高,要以质量保证为前提。能否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离不开全面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2015 年,教育部发布《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专项督导报告》,明确要求“各级各类职业院校要建立和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设立质量监控部门,安排专门人员,健全自我评价机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③2016 年,教育部发布《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要求“构建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自主诊断、持续改进的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④因此,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内部质量监控体系,是当前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
..........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有助于从理论上明确实施现代学徒制培养的中职学校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体系的构建依据、体系的基本构成及运行机制。虽然已有不少学者对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体系进行过研究,但针对基于现代学徒制培养的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体系成果并不丰富,也没有形成一定体系。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界与产业界的“双向跨界”,实施现代学徒制培养后,办学主体由一元变为双元,企业元素大量植入到教学全过程,教学时序安排由单纯校内变为校企轮换,校内考核由学校单独考核变为校企共同考核,出现诸如此类的一系列变化后,如果继续沿用中等职业学校原有的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体系,势必会影响到现代学徒培养的质量。本文借鉴供应链管理理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等,开展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中职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体系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践出发,尝试构建校企双元互动、协同发展的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体系闭环,能为当前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体系构建提出一种可以参考的思路。
 
1.2.2 实践意义
通过研究有助于促进和深化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现代学徒制的实施,给中职教育带来的不仅是办学模式的改变,更是对教学内涵的极大扩充,是一场全面的深化改革。在这种背景下,开展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中职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体系的研究,有助于学校根据校企双方共同制定的培养目标,理顺管理层级关系,明晰管理制度建设,廓清教学过程管理,优化教学考核评价,提升反馈与整改能力,形成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教学管理机制,从而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全流程的内部监控体系,保证现代学徒的培养质量,并推动学校教学质量持续改进。
..........
 
第 2 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2.1.1 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的学徒培训方式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一种职业教育制度。①对现代学徒制的概念和内涵界定,不同专家、学者所持观点有所不同。国际劳工组织将现代学徒制界定为:“某一行业的雇佣者依据合约,在议定时间内雇佣年轻人并向其提供系统的培训;学徒在此期间于雇主处工作。②”北京师范大学职成所所长赵志群教授将现代学徒制界定为“学校与企业相结合,以企业为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为主”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③上海市教科院杨黎明教授理解它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生(学徒)的培养为核心,以课程为纽带,以学校、企业的深度参与和教师、师傅的深入指导为支撑,既不同于传统的学徒制,也不同于单纯的学校职业教育。”④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关晶博士提出,“现代学徒制是以学校本位教育与工作本位培训的紧密结合为典型特征的新型学徒制度。”[⑤]尽管以上对于现代学徒制的概念界定在表述上有差异性,但实质上大同小异,具有趋同性:1.现代学徒制是学校与企业结合的教育制度;2.现代学徒制强调招生招工一体化培养,学校和企业是两个重要育人主体;3.学徒身份具有双重性,既是学生也是员工;4.现代学徒制的核心是学徒的培养;在培养过程中,校企始终围绕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5.基于工作的学习是现代学徒制的本质特征,强调在工作场所中习得技能技术,体现“做中学”的学习原则;6.现代学徒制基本上是学校与特定企业基于特定专业建设开展深度合作育人形成的教育制度;7.质量是现代学徒制的核心。作为任何一种教育制度,质量是其永恒的追求,现代学徒制同样如此。
............
 
2.2 理论基础
供应链管理理论是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在彼得·德鲁克(PeterF.Drucker)“经济链”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供应链指的是: 产品到达客户手中之前,各相关者的连接以及业务的衔接,要以企业为核心,从原材料的采购开始,对信息、物流、资金采取相应的控管,半成品与产成品最终完制,再由销售各网络渠道把完工产品送达客户手中。这就形成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用户一个完整的功能链结构网。①供应链管理中,各个参与的成员组织要通过不断调整、并最终确定核心竞争力, 对业务流程不断进行重组与优化,在力求实现供应链整体效益目标的前提下实现各自组织的效益目标,从而形成资源共享、信息共用、利益共沾、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共赢模式。②职业教育管理,特别是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职业教育管理,同样呈现出供应链形态。(图 2.2)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对需求源—供应源—培养源这一供应链上的所有主体进行优化整合,构建一个由需求源(学生、家长、国家、社会、用人单位等)的需求推动的、高度集成与资源共享的网络结构,从而使受教育个体快速符合需求,实现培养目标。
........
 
第 3 章 现代学徒制试点中职校教学质量内部监控的现状分析 .......19
3.1 现代学徒制试点中职校教学质量内部监控的基本现状——以长沙市为例.......... 19
3.1.1 调查方案的设计 .......... 19
3.1.2 调查样本的选择 .......... 19
3.1.3 调查方法的选用 .......... 21
3.1.2 调查结果与分析 .......... 21
3.2 试点中职校教学质量内部监控存在的问题 ..... 23
3.3 试点中职校教学质量内部监控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25
第 4 章 基于现代学徒制中职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体系的构建与运行..........28
4.1 内部监控体系的构建原则 ............ 284
4.2 教学质量内部监控的主体与客体分析 ............. 30
4.3 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体系的构建 .... 34
4.4 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体系的运行机制 ....... 46
 
第 4 章 基于现代学徒制中职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体系的构建与运行
 
4.1 内部监控体系的构建原则
4.1.1 适用性原则
朱兰(J.M.Juran)主张“质量就是适应性”。李东亚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职业教育“适宜的质量”观点,他认为职业教育质量既要“符合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水平,又要适应区域社会和受教育者实际需要”①。援用这一观点,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职业教育质量:一是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这是其外适性的表现; 二是要适应人的发展,这是其内适性的要求。“外部适应性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逻辑起点,内部适应性是根本目的”②。在实现现代学徒制过程中,校企双方深度融合,双方的利益诉求都应成为职业教育质量内涵的基本构成。同样,构建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体系时,就必须切实满足职业学校育人的内在要求,与学校的办学定位相适应,与学校的实际教学管理条件基本相当;同时,还必须切实满足企业作为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要求,与企业的企业文化相适应,符合企业员工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得以有效提高。#p#分页标题#e#
........
 
结论
 
由于我国当前在试点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研究者和实践者大多着眼于对人才培养模式和具体实施策略进行研究,对教学质量的监控体系特别是内部监控体系的研究成果和可借鉴的经验不多,加之现代学徒制培养的质量监控活动极具复杂性,本人研究水平十分有限,本文所构建的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体系的普适性有待实践检验,其中部分观点尚待进一步证实或推敲,许多问题尚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比如: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标准系统的构建途径与方法;“大数据”质量分析如何更好地服务于教学质量监控;如何处理好内部监控与第三方外部监控的共促关系等。总之,基于现代学徒制培养的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体系是职业教育界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是一个随着现代学徒制培养深入推进而不断发展的研究领域,需要我们不断地对其内涵、手段和方法在理论上进行挖掘,在实践中进行探索,使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不断丰富。笔者将以本次研究为起点,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继续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也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吸引更多专家学者和职业界同行对此问题予以更多关注!
..........
参考文献(略)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