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中美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比较研究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29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9021020091218618
  • 日期:2019-01-31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本文是一篇教育教学论文,任何教育性的意识思维都未必能够绝对正确,而应该感性式的理解其思维的方向,只要他不偏差事物的内在;教育又是一种思维的传授,而人因为其自身的意识形态,又有着另样的思维走势。(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教育教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引言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爱国主义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主要途径,是抵御外国侵略的重要法宝,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当前经济一体化给世界各国带来各种机遇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不小的挑战。爱国主义不会过时,新时期只有将国家利益放在首要地位,才能促进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在我国社会主义转型的关键时期,弘扬爱国主义尤其重要,它是抵御外国文化渗透,使中华文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力量源泉。因此,在这一时代背景之下,研究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理论意义
不同的国家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有不同的要求,其具体体现在内容、方法、形式等各个方面,存在较大差别,但这种差异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各个国家都十分重视本国的爱国主义教育,这是一种普遍的行为,体现了人民对本国的认同感,不同国家、民族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可以互相交流与借鉴。如果想要丰富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理论,只在本国范围内进行研究和实践无异于闭门造车,我们需要积极与外国进行交流与合作,只有这样,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才能紧跟时代潮流,甚至引领世界爱国主义教育发展方向。对中美中小学的爱国主义教育进行比较研究,我们可以借鉴美国成功的理念和经验,丰富我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进而提升教育质量。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概况
学术界对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研究涉及不多,1994年中宣部颁布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重点是广大青少年。在此之后,学术界才将“青少年”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研究对象。中小学生是青少年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研究主要也就是对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国内针对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方面:首先是关于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研究。王逢贤在其著作《中小学生爱国主义共产主义教育引论》提出了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增强中小学生对社会主义祖国的了解和认识,培养中小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报国之志,培养中小学生报效祖国的行为习惯。[1]袁德成在《爱国主义思想研究》中从宏观角度提出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有: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教育、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教育、党的基本路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教育、中国国情教育、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教育、国防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一国两制”方针的教育。[2]其次是关于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刑静针对新时期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问题主要从三个不同的主体分析,第一是家庭。青少年在家庭中缺乏爱国主义教育。第二是学校。学校针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比较陈旧。第三是政府。政府对相关教育责任机制的不重视等。[1]崔兴国、吕文梅探讨了当代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主要有中小学开展爱国教育方式脱离学生实际、学校教育普遍存在轻德育、重智育的现象。[2]最后是关于加强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研究。在学术界针对加强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主要集中在讲究多元性、注重时代性以及培育爱国情感三个方面。在增强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途径的多元性方面,念克俊认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要注意教育的多样性、灵活性和时代性。陈蔼玉、彭信轩指出校园文化的浸润途径、实践活动的磨炼途径、魅力载体的开发途径、扎根性研究的助力途径、生活化的塑造途径相互配合能够加强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最终效果。[3]在培育爱国情感方面,邱伟光在《以爱国主义精神升华育人内涵》一文中指出中小学生是培育爱国情感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准确把握情感教育,培养中小学生的家国情怀。[4]念克俊认为应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端正爱国态度,培养深厚的爱国情感。刘艳玲提到要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的培育。在注重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性方面,李海峰提出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要联系实际、突出重点,讲究针对性。[5]
........
 
第一章 中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状况
 
第一节 中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发展
“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看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之下来决定。”[1]在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不同历史发展阶段面临不同生存发展困境,需要克服不同的主要矛盾,但都离不开爱国主义这个时代主题。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以来,爱国主义的内涵也随着时代和历史发展进程而不断丰富,作为爱国主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也随之不断发展。
 
一、1978年以前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发展概况
1949年到1978年,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对中国国情有了深入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在缺少经验借鉴的情况下,开始了独立自主的艰难建设新中国的历程,不断探索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1978年以前我国就建设新中国、保卫新中国、发展新中国的三大主题进行了艰难探索,在这一阶段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也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第一,为巩固政权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而进行的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探索。新中国成立后,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成为当时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1949年9月,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中第42条明确规定“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德。”《共同纲领》所提倡的“爱祖国”教育是“五爱”教育的核心,是这一时期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和中心内容。针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小学生出现的一些不良行为,党和政府于50年代中期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开展了“培养青年共产主义道德,抵制资产阶级侵蚀”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毛泽东同志严肃批评了在学校教育中忽视思想政治工作、取消政治课的错误做法,并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当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根据毛泽东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国务院发出《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规定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相结合。为了实现这个方针,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要求学校都要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阶级观点、群众观点和集体观点、劳动观点、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等等。对中小学生进行“四个观点”的教育和培养,成为这一时期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六十年代初期是我国经济政治的调整时期。这段时间中小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以坚持正面教育为原则,以学习英雄模范人物的思想品德为重点,在中小学广泛开展了向雷锋、刘英俊、焦裕禄、邢燕子等同志学习的活动,对提高学生的社会主义思想觉悟有非常好的带动作用,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再次成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中心内容。但是其内容和要求都受无产阶级政治的深远影响。“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指向十分明显。
...........
 
二、1978-20世纪末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发展概况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揭开了党和国家发展的新篇章,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978年—20世纪末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是在全面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背景下展开的。改革开放以来,世界格局正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我们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许多人没有辩证地看待我们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一味崇洋媚外,奉迎、接受西方的价值观、世界观,导致思想上出现偏差,在这一时期的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主要是在纠偏中发展。第一,改革开放初期对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更新与修正。70年代末,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以及全国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上,中共中央副主席邓小平提出,当前要做好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把青少年培养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于无产阶级事业,有远大革命理想,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一代新人。[1]围绕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社会经济和文化建设的任务,在广大青年中广泛开展了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努力培养四有公民,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在对外关系中出现了一些需要警惕的地方。如一些国人面对外国人卑躬屈膝,这种不当行为也引起了国人的强烈不满和愤慨,因为在外宾面前,他们代表的不仅仅是他们自己,更代表着千千万万的中国人。80年代初,中共中央发出通知指出,要在国家工作人员、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人民群众中进行深入的爱国主义和国家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对待外宾时既要热情友好又要不卑不亢。80年代末,国家领导人王震在讲话中指出,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和根本性的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这一教育被忽视,我们要引以为戒,加强对青少年和儿童的爱国主义教育。[2]他还特别指出参加升旗仪式以及参观历史文物、瞻仰烈士纪念地址,开展集体劳动和社会服务活动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方式和途径,需大力推广,以此来强化爱国主义教育。#p#分页标题#e#
..........
 
第三章 中美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比较 ........ 24
第一节 中美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同点.........24
第二节 中美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不同点及其原因.........26
第四章 中美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比较的现实启示......29
第一节 借鉴美国经验,丰富我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与方法............29
一、善于将国情资料与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相结合.......29
二、调动感官能力,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30
三、注重加强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和利用.......30
第二节 积极并大力推行渗透式教育......31
第三节 加强民族文化建设,提升整体文化素质................32
 
第四章 中美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比较的现实启示
 
中美两国是不同的国家体制、不同的政治体系,他们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也有很大不同。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当然是东方文化的代表,美国历史短暂却很强盛,是西方文化的典型,因此两国的教育方式、精神追求、学习方法、意识形态都有很大不同。通过对中美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理论和教育方式进行比较研究,我们从中能更深刻地意识到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增强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第一节 借鉴美国经验,丰富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目前我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远远低于预期水平,这可能与在实施教育过程中所选择的方式、方法有很大关系。因此,我们应当积极取别人长处,补自己短处、探究和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与方法,切实提高我国中小学生的爱国情操。我国倡导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实现民族富强、人民百姓安居乐业,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今天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力求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发掘时代的内涵、做到因地制宜,合时合地地渗透爱国主义精神。顺应时代潮流。爱国主义的具体内涵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不断地丰富和完善。爱国主义教育首先应当顺应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在境外传递过程中遭遇敌对势力的干扰和破坏,面对西方媒体的不实报道,中国人民空前团结,迸发出强烈的爱国热情,旗帜鲜明地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谱写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华美乐章。这是适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典型案例和鲜活样板。再如2008年、2010年发生的汶川和玉树地震,地震的发生固然是一场悲剧,但它确实涤清了“年轻人是垮掉的一代”这样的偏见,地震发生后,青少年争相献血,捐赠物资,参加志愿活动,这是对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将爱国热情转化为实际行动的重要典型。此外,2015年举办的“九三阅兵”不仅展示我国军事实力,表达维护和平的决心,也是最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
.......
 
结论
 
爱国主义是一种历经历史文明沉淀而形成的追求归属感和认同感的思想精华,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法宝。当前,世界的融合趋势不断增强,国家的边界由于经济的渗透而逐渐变得模糊。在当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中小学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因此,中美都把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本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中美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既有共性,又有差异。两国的共同点主要表现在内容体系和教育形式上,差异性主要体现在文化基础、指导思想、课程设置、教育方法等方面,通过对上述方面的分析和比较,我们可以对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深刻反思,并得到如下启示:借鉴美国经验,丰富我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积极并大力推行渗透式教育;加强民族文化建设,提升整体文化素质等。没有比较就没有借鉴,没有借鉴就没有提高,对中美中小学的爱国主义教育进行比较研究,我们可以借鉴美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成功的理念和经验,丰富我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进而提升教育质量。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未来,我们还需继续努力,在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上求拓展,在教育的形式上求创新,在教育的效果上求突破。
..........
参考文献(略)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