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教育教学论文,教育是一种教书育人的过程,可将一种最客观的理解教予他人,而后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得以自己所认为的价值观。教育,是一种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实践活动。(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教育教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引 言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2018 年 5 月 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1]。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大学生寄予厚望,他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2]。然而,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转型期,社会环境中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例如社会竞争压力的加大,生活节奏的加快,新媒体环境的负面影响等。这些不稳定因素冲击着大学生原有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改变了他们原有的心理状态,削弱他们应对困难和挫折的信心和勇气,由此导致大学生出现诸多心理健康问题,甚至造成部分大学生自杀、伤人等践踏生命行为的出现。大学生暴力犯罪、自杀事件的接连出现,在引人扼腕的同时让人深思。面对大学生对生命的冷淡和漠视,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高等教育,高校生命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势在必行。作为高校德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不仅在于进行道德观念和政治理论的灌输,更应该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引导广大青年大学生在现代社会“安身立命”,超越自然生命,实现生命价值。同时,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必须通过人的生命实践才能得以实现,健康完整的生命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和完善的前提,倘若主客体失去了生命,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和过程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石和载体。从教育的一般规律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从生命本体出发,通过对受教育者人性的关注和完善、生命价值以及生命发展的理性关照,真正实现返璞归真,促进生命个体自由全面地发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校生命教育研究,既是大学生认识自我生命和实现自身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发展完善的有力途径,更是高等教育实现其目标和价值的必然选择。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一)国外研究动态
生命教育在西方社会开展较早,已形成较为丰富的教育内容和完善的教育体系。20 世纪前半叶,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战争造成的生灵涂炭给人们的身心都带来了极大的伤害。与此同时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学校过多地重视理性科技的教育而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导致青少年中出现的自杀和杀人的现象。这两方面因素催生了国外生命教育的兴起。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生命教育的国家。美国的生命教育起初是以死亡教育的形式出现的。在 1928 年——1951 年间,美国理论界开始探索有关以死亡为主题的教育。20 世纪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死亡教育在美国正式兴起。1968 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提出了一种教育改革方案——迎接生命挑战的教育(Educationfor Life),并且在美国加州创建阿南达村、阿南达学校,开始倡导和践行生命教育思想。到 1976 年美国有 1500 所中小学开设了生命教育课程,到 20 世纪 90 年代,生命教育在美国的中小学已经基本普及。美国的生命教育名义上谈论死亡,实际则是通过死亡教育让孩子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以积极的态度保持生命、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死亡教育是教育的一种形式。目前美国作为最早实施生命教育的国家,其生命教育的实施已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的体系,包括善待生命教育、品格教育、情绪教育、婚姻与性健康教育、职业与生存教育、死亡教育等等。日本于 1989 年修改的新《教学大纲》中针对青少年校园暴力、破坏环境、铺张浪费等行为日益严重的现实,也明确提出了以对生命的敬畏之观念来定位品德教育的目标。进入 21 世纪,针对青少年的脆弱心理和青少年自杀事件的不断增多,日本学术界和教育界又提出以“热爱生命,选择坚强”为主旨的“余裕教育”,目的是让青少年通过“余裕教育”感知到生命的重要和美好,使他们能够坚强地承受挫折,热爱和珍惜生命。余裕教育工作者认为,热爱生命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和爱护其他形式的生命体。为此,“余裕教育”经常鼓励学生体验野外生存和农村生活。
........
第一章 高校生命教育概述
掌握生命和生命教育的内涵,明确高校生命教育的内涵和特点,厘清生命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校生命教育的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生命教育概述
生命教育的立论根基是对生命的阐释,生命本来的内涵规定了生命教育的内涵,我们可以从生命之意中,探寻生命的价值,挖掘生命教育的内涵。人的生命具有丰富的内涵。自然生命、精神生命、社会生命实现了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社会的交换与平衡。自然生命是人生命存在基础和物质载体,位居生命的最低层次。人是一个特殊的自然存在物,人的生命不只是肉体的特定存在,还能意识到自身生命的存在和发展,并且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做出自主的选择。自然生命与环境形成一种既同一又斗争的矛盾联系。只有保持二者间的动态平衡,生命才能拥有一个健康完整的基础。精神生命是人思想和精神的存在,是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的根本属性。意识性使人的生命扬弃了动物天性和本能,成为精神自为的存在。精神生命指导和提升人的自然生命,将自然生命提升至理性、无限和永恒的高度,使人的生命不再受本能、欲望和环境的制约,从而探索生命的真谛。社会生命也是人生命的特殊属性,人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并承担了一定的权利和责任。人的社会性存在方式,提升了人生命的价值和质量。人只有在自己的社会角色中承担相应的权利和义务,才能意识到自己存在的社会价值,并且引导和完善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发展。自然生命、精神生命、社会生命是个体生命的三个维度,它们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融通,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生命。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生命体内在和外在的和谐。
.........
第二节 高校生命教育概述
把握生命教育的基本内涵,分析高校生命教育的特点,为高校生命教育的实践探索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高校生命教育,是指高等院校按照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生命过程、生命情感和生命价值的教育,引导大学生认知和思考生命,敬畏和热爱生命,理解生存与生活的真谛,不断追求生命的完善与超越的教育活动和教育过程。高校开展生命教育,就是要使大学生们明白生命存在的重要性,通过自我完善,获取生命的意义,建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命、生存和死亡,在此过程中得到生命的真谛。生命知识教育,生命关系教育,生命价值教育是高校生命教育的基本内涵。第一,生命知识教育。一个人对自己的生命和生活世界有更好的理解和认知,就会拥有一定的智慧。当前,部分大学生由于受到应试环境的影响,围绕考试进行知识的学习,对于其他“无用”的知识,则很少主动涉猎。大学生虽然具有较丰富的知识,但是对生命的认识却相对缺乏,主要表现对人体生理心理的结构特点不了解,遇到危险时缺乏生命自救能力等。高校开展生命教育,就是要传授大学生生命和生活的知识,它涉及到关于生命的由浅入深的、贴近生活的各个方面的知识,涵盖着各种生命形态、生理规律、生活习性和生命健康等知识。同时,要让学生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教给他们遇到灾难时自救和救人的技能。只有在了解生命知识和生存技能的基础上,大学生才能认识到生命的宝贵性和不可替代性,从内心深处唤醒潜藏着的生命意识。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校生命教育有效路径分析...........21
第一节 转变教育理念,创造人性化的生命教育环境............21
第二节 整合各方力量,健全生命教育的保障机制......23
一、整合力量开展生命教育研究.........23
二、培育生命教育师资力量.......23
三、健全高校生命教育保障机制.........24#p#分页标题#e#
第三节 创新方法和手段,提高生命教育的实效性......24
一、开设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24
二、利用其他课程载体实施生命教育...........25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生命教育实践活动.......25
第四节 依托新媒体平台,拓展生命教育的载体..........26
一、建立网络生命教育平台.......26
二、加强新媒体宣传阵地的建设.........26
三、加强师生在新媒体平台上的沟通...........27
第五节 融合各种资源,形成生命教育的强大合力......27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校生命教育有效路径分析
本文主要从教育理念、教育机制、教育方法、教育载体和教育环境五个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校生命教育的有效路径进行分析。
第一节 转变教育理念,创造人性化的生命教育环境
科学的教育理念是高等教育的灵魂,缺乏科学理念的引导,任何教育措施都无法真正落实。因此,高校必须从立德树人的角度出发,转变和更新教育理念,创造一个人性化的教育环境。全人教育是高校生命教育的核心理念。全人教育理念的核心内容就是“全人”的培养,“全人”从字面上理解可以看作是具有整合人格,得到全面发展的人,人的发展过程中任何一方面都不能有所偏失,除了身体和智力的培养,教育应更着重于人的内在,比如人格的素质、人性的完善、意志力的磨练、想象力和创作力的培养等,尤其要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大学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大学生自觉树立良好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黄金时期,对于确立基本的道德立场,实现个体成长具有根基性意义。高校生命教育必须深入到生命的本体层面,致力于学生智力、情感、心灵和个性的全面发展,帮助大学生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追求科学知识,更要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注重良好品行和健全人格的培养。
........
结束语
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同时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高校生命教育,增强大学生生命意识,提升大学生生命价值是时代的责任与和历史的使命。生命教育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系统、规范的指导。尽管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已经有关于生命教育方面知识的渗透,但这种渗透对高校生命教育的现实需求来讲,显得非常薄弱且实效性不足。本文以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校生命教育的现状为切入点,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探究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在联系,剖析了目前高校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校生命教育的有效实施路径。在对本研究的论述过程中,作者已经尽可能的对相关学者、专家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参阅分析。但高校生命教育是一门宏大的课题,涉及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具体到每一个生命个体,又牵涉到家庭状况、学校教育等因素,都具有特定的生命特征。再者,由于自身学术水平有限,导致论文中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恳请到各位老师和专家的指导和斧正。我将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加强学习,深化研究。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