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教育教学论文,教育权归属于民族国家而不是教会,国家应当承担起教育民众的责任,进行教育立法;教育是造成民族国家的利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国民,如培养法国人、英国人、德国人或美国人等;由国家建立国民教育制度。(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教育教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选题依据
一、政策依据
2015 年,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等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强调指出:“加强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提高运动员的科学文化素质,关系到运动员的健康成长,是做好运动员保障工作的重要基础”。而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运动员科学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2017 年 10 月 18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中做了重要报告。报告中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优先发展教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就是建设教育强国,因此,我们必须要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现代化的教育,要办成办好人民都满意的教育。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各级各类教育机构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为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运动员也是被教育的群体之一;他们除了接受文化教育外,还需要接受艰苦的专项训练,因此,对于现役运动员需要投入更多的关心与关注。而十九大报告中也提出了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其中明确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感恩教育旨在引导运动员对人性的善良与爱进行思考和实践,是培养运动员感恩情感、激发运动员对美好向往的一项心灵体验活动。在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运动员是国家精神面貌的体现,运动员身心健康、积极感恩也能体现国家的精神风貌。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实验研究使得运动员通过感恩教育提高个人感恩水平;与此同时感恩教育可以提高运动员运动投入;并且感恩教育可以缓解教练员-运动员关系。使运动员能够学会理解自己的父母和教练的良苦用心,体会到父母的养育之恩,教练的教育之情,队友的合作理解。让运动员通过实验明白自己获得的成就并不是只有个人努力,其中还离不开教练的辛勤指导,队友的支持。让队员保持一颗感恩的心充分理解身边的人,在训练中能够不懈努力、奋发图强,以强大的动力追求自己的运动目标。而这种与教练、队友融洽的关系能够激发运动员的比赛动机,从而在赛场上处于高投入状态,取得更好的成绩。在实践上探讨了感恩与运动员投入的关系,这对于理解运动员投入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突出了感恩的重要性,并为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管理工作提供一种新的路径选择。
二、研究意义
运用实验干预的方法,提高运动员感恩水平。从实践论证了运动员感恩的重要性,运动员对父母、教练、队友等他人的感恩之情能够增加运动员对相关运动员的热爱,提高运动员对身边人的认可,团结信任的氛围能够增加运动员的热情,使得运动员能够高投入的进行训练和比赛。感恩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反应,它不仅能够增进运动员的身心健康水平,还能够有效改善运动员与教练员、运动员与运动员之间的关系,具有个体和社会双重有利价值。经过实验干预后,运动员不仅能更加有效应对训练比赛中的压力性事件,他们还能将习得的应对策略迁移到学习和生活中去。在单调枯燥的训练环境中,感恩的心态可以减缓运动员的压力,点燃运动员的热情,激发他们的胜利欲望,坚定他们的必胜信念。通过感恩教育的有效干预来提高运动员在日常训练的投入。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一节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感恩教育对乒乓球运动员投入的影响为研究对象。以河南省乒乓球专业队的现役队员为主要实验对象,实验对象均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能够准确地理解问卷内容。本研究共派发问卷 46 份,其中实验组 23 份,对照组 23 份,回收有效问卷 40 份,回收有效率达 86.96%,其中,男性 20 人( 50%) ,女性 20人( 50%) ,实验组与对照组男女性别比例均等;实验组中 12 岁以下的运动员 9人(45%),13 岁及以上的运动员 11 人(55%),对照组中 12 岁以下的运动员6 人(30%),13 岁及以上的运动员 14 人(70%);实验组中训练年限在 5 年以内的运动员 9 人(45%),训练年限在 6 年及以上的运动员 11 人(55%),对照组中训练年限在 5 年以内的运动员 5 人(25%),13 岁及以上的运动员 15人(75%);实验组中一级运动员 8 人(80%),二级运动员 2 人(20%);对照组中一级运动员 7 人(70%),二级运动员 3 人(30%);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训练时间均为每周 6 天;每天 2 次;每次 3 小时。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本研究根据撰写需要,通过郑州大学图书馆、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查阅了与感恩及运动员投入相关的各种国内外文献资料,并仔细研究分析学者对感恩及运动员投入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归类,为本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调查法
(一)、专家访谈法
1、访谈目的
由于心理科学的复杂性,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不能被简单证明,而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方法为最终理清事物之间的关系而服务。访谈法是通过对有代表性的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谈话的方式获取相关现象资料的方法(乔丽华,2016),虽然访谈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但相较于实验法和调查法而言,访谈法获得的资料更加深入,能为我们理解某种现象提供另一个新颖的视角。因此,本研究在正式干预实验开始之前,使用半结构化访谈法访谈了 2 名心理咨询师(专注于青少年心灵成长和感恩教育),通过向专家进行访谈从专业角度进一步保障研究的合理性、科学性。
2、访谈对象详细情况
由于我们主要想通过访谈从专家角度获得感恩是否会影响远动员的投入水平以及如何影响即内部机制,因此以在选取研究对象时以钻研这一研究主题的高校老师为主。从访谈对象概况中可知,所访谈的两位专家平均年龄 33.5 岁,在高效工作多年,不仅具有比较丰富的临床咨询经验,为很多需要提升学习投入的同学进行过心理辅导,而且在国内外高质量杂志上发表了很多有关感恩主题的文章,因此保证了访谈专家的专业性。
.........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24
第一节 感恩教育对运动员感恩水平的影响.........24
第二节 感恩教育对运动员运动投入的影响.........26
第三节 运动员感恩水平对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影响............27
第四节 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后基本情况.........30
第四章 讨论 ......... 35
第一节 感恩教育对感恩水平的影响...........35
第二节 感恩教育对运动投入的影响...........37
第三节 感恩教育对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影响....39
第四节 研究启示.............41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42
第一节 结论...........42
第二节 建议...........42
第四章 讨论
第一节 感恩教育对感恩水平的影响
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心境,对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关于感恩的研究以往仅限于理论层面,近几年学者们才从定量的层面展开研究。在我国竞技体育领域,运动员感恩意识的缺失及感恩能力不足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运动员在平日里享受了太多的爱和给予,总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父母的养育教练的付出和他人的帮助等,都不是“恩情”而是“义务”。由于感恩情感是可以主观唤醒的,而且是可以教育和感化的,只需要适当的教育方法。因为感恩教育是人文教育,更应该走内化于心的路线。笔者通过与队员的日常沟通、平日的感恩内容的教育教会运动员学会感恩自然、感恩社会、感恩事物。最终通过提高运动员关于感恩的生活感悟来调动队员的积极情绪。本研究在实验前就对河南省乒乓球运动员进行感恩水平的现状调查,根据计分标准可知,无论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运动员的感恩情况都介于“有点符合”至“比较符合”之间,更偏向于“比较符合”。说明我省乒乓球运动员的感恩情绪并不高涨。而假设有效地感恩教育能够有效提升被试者的感恩水平。那么,通过实验研究结果可知感恩教育使得实验组的运动员在感恩理解方面更加深刻,实验组运动员的主观幸福感也显著提升,其感恩水平在后期也显著提高,主要表现在:感恩的强度,即感恩水平更加强烈;感恩的频度,即实验组运动员在日常生活和运动中对于他人的施恩更加懂得感恩;感恩的范围,即实验组运动员在通过感恩教育后对更多的人和事物都会有感激之情。即通过一定时间的感恩干预对感恩水平的提高有着积极的影响。但是本次实验研究时间很短,仅希望通过短期干预能够使运动员将感恩由内而外的完全表达出来,有些不太现实。从实验中期的测量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实验中期的感恩水平并无显著差异就可以看出。但是在实验后期的测量结果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感恩水平上呈显著差异。这也印证了之前学者的研究结果。#p#分页标题#e#
.........
结论
本研究对河南省乒乓球运动员进行为期八周的感恩教育实验研究,探讨了感恩教育对感恩水平、运动投入、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影响,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通过感恩教育的实验研究,说明感恩教育对感恩水平有积极的影响。运用“感恩日志”、“感谢课程”等干预手段对提升河南省乒乓球运动员的感恩水平有显著效果。
二、经实验研究显示,感恩教育与运动员投入显著正相关,实验后运动员运动投入更高。表明感恩水平越高的运动员,其运动投入越高。
三、由研究可知,感恩教育能够改善教练员与运动员关系。运动员更能深刻体会教练员的辛劳付出,运动员会以合作的方式与教练员进行互动。与此同时,教练员会更加认可运动员并与之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四、实验结束后一个月在与参与实验人员沟通时发现,提升感恩水平的短期效应依然存在,感恩水平较高的被试者还能够时常做出一些感恩行为和保持记录“感恩日志”的习惯。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