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模式研究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90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8082418535917642
  • 日期:2018-08-17
  • 来源:上海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教育教学论文,狭义的教育是指专门组织的教育,即学校教育,它不仅包括全日制的学校教育,而且也包括半日制的、业余的学校教育、函授教育、刊授教育、广播学校和电视学校的教育等。(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教育教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第 1 章 绪 论
 
纵观当前国内教育环境以及教育机制,不难发现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普遍存在重视理论轻视实践、强调知识概念的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的问题。2017 年 9 月中共中央下发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出,创新教育方式,要结合理论与实践,要注重德行与本心培育,结合课内与课外、线上和线下,从而解决思想与实践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培养创新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引导创新思维,要鼓励学生勇敢尝试和创造,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从业能力,积极动手发现解决现实存在的难题。要树立热爱工作,力求最好的职业精神,要把理论和实践结合好。可见,加强对大学生动手能力的培育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和实现途径。
 
1.1 研究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强调:“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1]要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为高校教育提出要求,培养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创造力成为高校育人的重中之重,必须要重视起来,教育部联合六个相关部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里面指出:“实践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2],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这是现阶段改革的重要方面。自 1992 年国家首次下发关于实践育人的纲领性文件至今,各高校对实践育人给予逐步重视和大胆探索,获得很好的成效。在高等教育中认真贯彻实践育人的办学思路,对高等教育改革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习近平同志指出:“学习是成长进步的阶梯,实践是提高本领的途径。”[3]因此,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讲究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教育的强度,开创新的教育方法,需要我们转变固定思维,积极联合社会上的各个力量,加大投入,建立实践学习点,分享实践教育成果,合力构建长效机制,努力形成素质教育水平、教育理念更新与自主创新学习能力共同提高的新局面。高校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应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发的注重自身实践能力的锻炼。
........
 
1.2 研究意义
一直以来,将理论用于实践的教育思路,一直存在于中国文化传承的历程中,并经久不衰光芒闪耀,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是党的教育国策。新形势下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尤其是培养出动手能力强,善于发现问题的自主创新型人才对社会主义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贯彻落实高校育人具有重要意义,这需要我们认清高校实践育人的实质意义和价值体现,要研究透彻其特点和存在的规律,然后搭建高校实践育人动力体系网,要将这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来做。第一,在思想上升华政治教育理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是一项准则,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体现在育人,其本质特性就是坚持教育与实践相结合,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建设性人才,这是国家的教育方针。第二,拓展理论研究视角。通过多学科相结合,多种角度理解实践育人真正含意,多方面透析实践育人的本质理论,改变过去一成不变的研究模式,认清高校实践育人的真正意义,扩展其研究的方向,使之变的更为丰富,这对搭建高校实践育人动力体系网,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第三,探究知行合一,实践育人的内在规律。此方针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融汇变通。在实践的过程中强化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展现理论知识教育成果,通过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调动求知的积极性,为以后的教育工作积累经验。
..........
 
第 2 章 高校实践育人的相关理论
 
实践是古今中外学者公认的获取知识的源泉,这是人类得以发展的源动力,是主观对客体的认识,对此古今中外的圣人们有着丰富的文献论述。本章节会从实践育人的角度来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的论述以及中国革命领袖们对实践育人思路的探究成果进行梳理。
 
2.1 实践育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
马克思认为:“实践的本质是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性活动”。[16]人是主导,自然世界是客体。实践活动的目的就是要创造出自然界遵循自然法则下诞生的事物,这个过程会受到各个方向面的制约,这项活动需要有明确的目标、规划,还有可行的技术手段,要克服本身存在于自然环境里的困难和有限事物的制衡,需要实践者主动突破限制超越客体,完成人与自然的和谐改造运动,这是一项相互作用的对像性活动。主体对象化就是以实践者的意志创造出正常的自然规律下无法诞生的事物,这是将人的思想、目的和劳作技能实施于自然客体之上,这是一项将实践者主观的意念转变成实际存在的事物的实践活动。这项活动是人的体能和思想的完美融合,这是人类区别于其它物种的特别活动。这一过程是动植物无法完成的,它体现了人类有意识的认知和改造自然的能动性特点。而自然便以受体的形式存在,是从物质形态向主体附属一部分的转变,是人类对自然外在形态,从认知到消化再到创造改变,通过主体力量及脑力相结合实践出真知的一种形式;而自然客体成就了人类实践出真知的伟大传承活动。它的存在使人类社会文明得已不断延续、丰富和发展,人类在主观认知及自然改造的能力上得到了更大的提高。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互相影响的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实践的根基,这在公众层面上得已完美解读。这一相互影响的活动化为自然的世界观和人类的世界观,前者是人类不存在实践活动的原始自然观,后者是人类通过实践活动创造二次世界的变革,是人类与自然完美融合的变革。非实践不能存在,这是人类活动的本质。其原因,第一,人因实践而存在,人因实践活动创造了物质,这是人类由动物进化为人的根本原因。第二,实践彰显了人类的存在形式。因为实践人类拥有了自身渴望有的物质资源,满足了生活的需要,也因此使自身得到了发展。第三,人类社会的历史因为实践而得以延续和发展,也因为实践,历史的成果和片段得已被标记,它的存在使人类的世界不断进化。
........
 
2.2 党和国家实践育人教育方针的梳理
教育与实践相结合,从来都是中国共产党教育的基本准则,无论是过去的革命战争时代还是现代化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坚持了以知识教育与劳作生产相结合的手段教育青年一代,以共产主义的大背景下培育知行合一教育引导年轻一代,这是培育具有共产主义理想且德才兼备适应性人才的重要手段,是培育青年一代真实本领的重要途径,这是一项国策,也是党的基本教育方针。革命时期,改造青年一代,就是通过劳动和思想教育相结合,改造知识分子,让他们学以致用,与劳苦民众一起改造。在第二届全国代表大会上,毛泽东提出苏维埃文化教育,他提出要将教育与生产融合起来,以共产主义党的精神塑造劳苦民众,使人民获得文明的同时也在劳作中获得幸福。在抗战年代,中国共产党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并举办了抗日军政大学,教育民众将实践与教育两手抓,极大的提高了民众的思想觉悟。以及后来的青年五四运动,毛泽东在后来二十周年会上又指出,五四运动开始时,延安的青年们一边学习革命理论一边进行救国的理论研究。为了解决没有粮食吃的危机现状,他们开大荒种千亩粮食,自给自足救国民于水火,这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大活动,就连圣人孔夫子都没有做过,毛泽东领导的这项运动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因为这次大生产运动,而极大的改造了青年一代的思想,让他们对革命充满必胜的信念,这就是教育与实践的魅力。再后来,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又将培养专业性建设人才作为党的基本国策,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引导青年全面发展,改造思想品德,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已经从单纯的改造上升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
........
 
第 3 章 实践育人工作现状的探讨..............12
3.1 高校实践育人现状反思 .....12
3.1.1 高校实践育人取得的成就 ............12#p#分页标题#e#
3.1.2 高校实践育人存在的问题 ............13
3.2 高校实践育人存在问题的成因 ....15
第 4 章 大学生实践育人工作模式的探讨 ............17
4.1 主题型实践育人工作模式 ............17
4.2 教学型实践育人工作模式 ............19
4.3 环境型实践育人工作模式 ............19
4.4 自主型实践育人工作模式 ............21
第 5 章 实践育人工作模式改革建议..........23
5.1 以“供给侧改革”为导向的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模式改革 ....23
5.2 高校实践育人协同机制的改革 ....24
5.3 高校实践育人保障机制的改革 ....26
5.4 高校实践育人评价机制的改革 ....30
 
第 5 章 实践育人工作模式改革建议
 
5.1 以“供给侧改革”为导向的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模式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会议中强调要进行产业结构的改革,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体的快速发展与变化,中国社会的产业逐渐转型,各大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所以如果能有效的进行产业结构转型,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校的人才流失问题,为人才未来发展提供更多可能,现在为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高能力、高创造力综合性人才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在大数据时代,人人都可以当老板,创业之风更是盛行不下,教育中培养创业的理念可以引进课程中。刘艳在论文中提到:“通过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共建 2 个‘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为大学生创新实践提供场地、项目、经费和政策等支持”[22]。第一,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从课程设计,学科发展、授课内容方面扩大学生眼界,为国家人才市场的不断优化提供支持。第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有利于大学生对社会认知程度的自主性探索,为他们适应社会、创造力的提升及自我规划打下坚实基础。第三,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增强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及谋生能力的要求。四是鼓励学生走出就业低迷的困境,大胆进行自主创业,对大学生的自身能力和心理要求更加严格,要求学生在大学期间就要开始进行社会适应能力和自主谋生能力的自我培养和发掘,在这一过程中更加提倡适者生存的社会法则,以社会实际需求为目标,不断改善自身,提高自我,加强对社会环境的适应,对人际关系的适应,为创业奠定职业基础。
........
 
结 论
 
当今面临的大的教育背景下,大学的实践教育工作走向更高阶段,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如何解决实践育人工作的实际问题是决定实践育人工作能否再上一个新台阶的关键要素,历经多年的探索和发展,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已初具规模,形成比较成熟的稳定的工作模式,这些工作模式各有千秋,各具特点,互为补充,但是经济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需求紧迫,以这一目标为根本工作动力的高校实践育人工作也需要创新性的突破。本文通过研究得到结论如下所示:首先,高校育人的实践教育是对高校大学生正确引导思想的过程,这个过程的主要目的是以大学生为主体,以教育为国家建设、为国家富强发展奋进的青年做出正确的指导与引导为根本目的,使大学生的认识思想得到提升,适应社会的能力也能得到提高。高校实践育人计划必将是历史和现实的必然选择。其次,因为时代的不断变化,执行人对计划没有明确的认识和方向,对计划内容没有明确要求,现在的高校育人计划与教学工作也遇到了一些瓶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绩,但是还存在着计划本身模糊了根本目的的发展趋势。再者,有明确的规定;明确的责任划分;明确的目标,还有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必须重视每一个环节,切实落实计划,才能大力推动发展生产力;大力健全后勤保障制度。只有这样,对相关制度进行逐个完善才能促进社会进步。本文在研究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比如可供学习借鉴、查阅的资料非常有限,对实践育人工作模式的分析没有结合实际工作,而且受本人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不足的影响,对现在社会上存在的教育问题与人才培养计划理解的不够深刻,都限制着本文研究的学术水准。目前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模式方面的研究还存在很多空间有待挖掘,期待在日后的工作与研究中能有进一步的突破。
..........
参考文献(略)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