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教育教学论文,教育教学论文是针对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获得的经验、体会,进行分析、概括、抽象、提炼,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而写出的论文。这是中小学教师最常见的论文类型。(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教育教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是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的战略主题,同时也是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随着新课程实施的推进,人们已经清晰地认识到注重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性。鉴于此,教育学者们提出一种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1],使用该模式进行教学时,需要将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知识呈现在有学习意义的问题情境中,学习者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来探索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从而达到提升问题解决的能力的目的[2]。将该模式应用于物理[3]、化学[4]、数学[5]等不同学科的教育教学中,发现其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能够提升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人们趋向于利用 Web 来进行快速高效的学习。于是,研究人员将 Web 平台和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相结合,形成了基于 Web 的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并将其广泛应用于物理[6]、计算机科学[7]、自然科学[8]、社会学[9]和数学[10]等不同学科领域的教学实践。研究发现,与传统的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相比,该模式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动参与度和解决问题的效率,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然而,在解决复杂问题时,这种基于 Web 的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会降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效率。例如,Kauffman[11]对学生在 Web 环境下解决复杂问题的案例进行研究是发现,如果老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仅向学生发布问题,而不给出问题解决思路的明确提示,学生在确定核心主题时就容易出现偏差或遗漏,从而不能快速全面地解决问题;如果在老师给出问题解决思路的提示时,不对与问题相关的知识及其联系作详细说明,学生从 Web 平台中检索与问题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理清知识间的联系,从而降低解决问题的效率。他认为在 Web 平台下引导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过程中,如果在给出问题解决思路提示的同时,能够明确与问题相关的知识范围及其内在联系,就能够使学生更加快速和准确的解决问题。
.........
1.2 相关研究现状
1.2.1 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
国外对问题解决式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的“产婆术[12]”,它通过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行探索得出结论[13]。18 世纪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提出:儿童天生具有探索新奇事物的欲望,教师所要做的是引导儿童学会思考,促进儿童问题解决的能力的形成。这为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奠定了思想基础[13]。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从心理学角度对问题解决过程进行探索,并提出了五步“问题学习法[14]”:首先从问题情境中发现疑难点;其次从疑难点中提出新的问题;接着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假设;然后进行与问题相关的资料收集,推断出合适的解决问题的假设;最后通过实践、实验等来验证并修改假设。其简要教学模式如图 1-1 所示。20 世纪 50 年代之后,开始涌现出大量的学习理论和教学方法,促进了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在理论方面的研究,该教学模式开始向课堂教学应用方向迈步[15]。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问题解决式开始被作为教育理念系统地应用于教学领域。以学者 G·波利亚(Gourge Polya)为代表,他认为所谓的问题解决,就是人们有了具体的目标和方向,却不能快速达到;找出达到目标和方向的办法,就是问题解决[16]。此后,问题解决式教学逐渐成为诸多学者和研究人员们所关注的焦点。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于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教育界兴起[28],其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该教学模式不但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而且能够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创新的欲望,并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29],对教师提出的与情境相关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教师的指导下探索问题解决方案,最终解决问题。在整个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能体会到蕴藏于这种教学活动中的快乐。创设情境。主要是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时事新闻、学习相关等途径,将知识点问题情境化,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引起学生的探究欲的目的。提出问题。教师根据所要讲授的知识与问题情境之间的联系,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的学习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并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分析问题。学生主动查找与问题相关的资料,分小组或独自对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解决问题。学生在对问题进行分析之后,开始着手解决问题。评价总结。教师对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学生最终解决问题的情况进行总结评价,为学生提出一些建议,达到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的目的。
.........
2.2 理论基础
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32];强调教学一定要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以引导为主,以学生为主体,帮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教师应当重过程,轻结果;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恰当的学习情境,而不是灌输式教学;强调知识获取过程中所使用的方式方法,而不是结果。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需要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总结评价的过程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概念图工具将知识间的联系以结构图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形成知识框架。由此可见,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非常支持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和概念图。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3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必不可少的四要素[33]。即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环节;“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33]。在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中,教师首先根据学习内容创设问题情境,然后提出相应问题引导学生分小组进行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最后对学生的问题解决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其中教师的指导和帮助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确保能够达到应有的教学目标。所以,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生通过意义建构获取新的知识。
...........
第三章 基于概念图的问题解决式教学设计.............11
3.1 教学设计原则.... 11
3.2 教学设计过程.... 11
3.2.1 课前阶段......12
3.2.2 课中阶段......14
3.2.3 课后阶段......15
3.3 教学设计案例....15
第四章 效果分析.........25
4.1 案例的实施........25
4.1.1 实施前的准备..........25
4.1.2 实践对象的选取......25
4.1.3 实施前的准备..........25
4.2 教学效果分析....27
4.2.1 前测和后测分析......27
4.2.2 认识性分析..............28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29
5.1 总结........29
5.1.1 研究结论......29
5.1.2 研究不足......29
5.2 展望........30
第四章 效果分析
4.1 案例的实施
4.1.1 实施前的准备
在进行基于概念图的问题解决模式的课堂教学之前,应该做好这些准备工作:1)学生需要具备足够的先验知识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基本的电脑操作技巧、一定的动手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2)教师需要设计好教学设计为了将课标中所要求的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教师需要事先对教材进行挖掘分析,组织好教学活动,预设课中会出现的状况,并想好对策。教师还需要提前布置好教学环境,例如检查可用的多媒体计算机是否足够。3)设计出概念图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画出教学重点,针对需要讲授的不同类型的知识点设计出相应的概念图,并将设计好的概念图资源发布到 Sakai 平台的资源模块,方便学生下载学习。在教学活动中,两组学生都需要在 Sakai 平台上完成学习任务,时间限制为 240 分钟。组间的主要区别是老师是否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概念图资源。对于对照组,老师按照传统的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另一方面,老师会额外为实验组的学生提供概念图资源,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框架,从而更好地进行问题解决。即实验组的学生能够额外借助老师提供的概念图来明确与问题相关的概念及其联系,更好地确定解决问题所需知识的范围,更高效地分析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案,从而进行问题解决;而那些在对照组的学生,将根据老师设置的问题情境,明确问题、分析问题、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案,最终进行问题解决。例如,在本研究的“数学与化学公式的输入”案例中,在所选定的学习单元的内容的基础上,共有 12 个概念需要进行考虑,24 个概念和概念之间内在的联系被作为提示来帮助学生组织派生的知识,实验组的学生可以获取一些由老师提供的与公式相关的概念图。每次学习任务的完成时间限制为 45min。#p#分页标题#e#
........
结论
本研究在阅读大量关于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和概念图的文献资料之后,结合高中生的学习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概念图的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本文提出了将概念图运用到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中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的想法。概念图能够以可视化方式向学生呈现与问题相关的知识及其联系。这将帮助学生明确问题中所蕴含的知识点,从而对复杂问题进行分析,将复杂问题简单化,降低了学生解决复杂问题时的畏难心理;同时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形成框架。在学生进行问题相关信息检索时,能够帮助学生确定信息检索的范围,缩短问题解决的时间,进而高效的进行问题解决。通过一学期的实践证明,基于概念图的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以可视化方式向学生呈现与问题相关的知识及其联系,不仅能够辅助学生明确解决问题所需知识范围,而且能够通过知识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快速形成知识检索路径,进而快速形成问题解决思路,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与准确性。与此同时,该模式还能够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信息素养。可以说,基于概念图的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是可行的,也有一定的。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