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论文哪里有?笔者通过分析非保护类历史街区的特征并根据其改造自由度高等特点,从物质空间的优化提升,人文环境的塑造,运作机制的完善以及海绵城市理念的创新运用几大方面来构建非保护类历史街区的策略体系。
第1章 绪论
1.5本文创新点
1)对平常人们所忽视的隐性历史资源进行关注,对青岛非保护类历史街区进行广泛深入调研,发掘更加广泛的历史资源,完善了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体系中的次级部分。
2)对青岛历史城区内散落的历史建筑提出活化利用新思路,为历史建筑与老旧建筑融合而造成的改造难题探索联合开发思路,并对历史文化街区碎片化、孤立化以及老城区衰落等问题提出解决思路。
3)针对非保护类历史街区由于商业价值、法律地位低而导致大规模拆除或改造推进难而搁置的问题,提出“微更新”小尺度、小规模、低介入、低成本的理念并强调共治共享运行机制,力求对现存物质资源进行利用,引导街区自我更新,建立微循环,解决了非保护类历史街区“更新难”的问题。
4)针对我国历史街区利用重外表轻内涵、过度商业化而失去特色、历史街区“绅士化”等问题,提出保留各个时代建筑和肌理特征、重视平民文化、地域文化、展现真实生活场景等包容性更新观点。
5)将海绵城市理念创新性运用到历史街区当中去,解决以往研究中对历史街区雨水管理、雨水设施研究不足的情况。
第3章 青岛非保护类历史街区调研及长山路历史街区案例研究
3.1.青岛历史街区保护利用机制
1994年1月,青岛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在1995年便制定了《青岛市总体规划(1995~2010)》,奠定了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整体框架。2014年,青岛完成《青岛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1-2020)》,划定了东沿延安三路至长春路、威海路,北至海泊河,西、南至海岸线,总面积约 28 平方公里的历史城区,并划定了13 片历史文化街区紫线范围总面积 1363.8 公顷。其中,街区核心保护范围总面积 689.5 公顷。由于青岛历史文化街区具有连绵分布的特征,故在其外围划定整体建设控制地带,面积为 674.3公顷。在保护规划中,对13片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范围做出了具体规划,对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控制带和历史城区做出了宏观指导。
另外,对历史城区内,属于“非保护类历史街区”概念范围内的,零散分布的里院建筑,名城保护规划提出了“小单元、渐进式的更新方式,鼓励多元化利用”的思想。在公众参与方面,提出了“优先鼓励历史文化街区内原住民和历史文化遗产所有者或使用者积极参与保护”的原则。
在区级的规划上,2017年5月市北区成立了“市北区历史文化记忆示范片区管委会”,并做出了相关规划与建设,借城市更新的契机,对大量历史性建筑进行了征收改造,有力推动了老城复兴。
第5章 长山路历史街区微更新设计方案
5.1明确功能定位,探清街区资产
街区整体定位为老城区内联系历史街区与新建城区的媒介和缓冲,联系大港片区,科技街片区和馆陶路、上海路-武定路历史文化街区。以居民居住功能为主, 加入青年公寓、居住办公联合体、创新工坊(办公)等功能,并利用历史资源,加入特色商业。加入大量社区服功能,增强可居性。
整体设计风格以新旧结合为主,保持有机拼贴风貌并融入新元素,通过设计增强新与旧之间的联系和对话。
5.2功能置换融合,引入新增长极
根据上文对街区资产的梳理,选择五个历史建筑较为集中的地块进行重点设计,置入五大片区更新,创新工坊、社区服务中心、居住办公联合体三大功能,引入街区新的增长极。
1)创新工坊
在功能定位上,一号街坊位于主要轴线长山路轴线,定位为创新工坊,功能为创新产业产销一体化,外围为吸引人流商业功能,院落内为工作室,利用周边居民楼作为青年公寓,形成商住联合体。不仅使历史资源和老旧建筑发挥新功能,还旨在促进创新交流。二号街坊同样为创新工坊,位于一号街坊对面,与一号街坊共同组成街区主要商业功能区和旅游线路。
在海绵城市技术的引入上,一号街坊的东西两端的老旧社区位置以及中部入口位置具有较大面积的公共空间,二号街坊东侧具有连续较大公共空间,均将其布置为雨水花园。两个街坊里院建筑部分由于院落空间较小且出于尽量不影响历史建筑风貌的考虑,适宜布置较为隐蔽的下沉式绿地。一号街坊四周的道路宽度为7-10米,不适宜布置较大面积的绿化,适宜采取“蓄”“滞”这样控制雨水径流速度的设施,故沿青城路、铁山路设置植草沟,减缓雨水径流速度同时对雨水进行一定净化,道路铺装采用便于下渗的材质。而长山路、桓台路作为商业步行的主要空间,为最大保持街区风貌和使用空间,仅采用渗透铺装。二号街坊东侧、北侧高苑路和淄川路道路坡度均大于15%,应布置植草沟来减缓雨水径流速度。
结论和展望
1.青岛历史城区内具有广泛的、隐性的历史资源——非保护类历史街区,是历史街区和现代街区的过渡和缓冲。它既是宝贵的历史资源,又是城市更新和历史街区保护工作中的难点。本文以青岛非保护类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外资料案例和相关理论的解析与实地调查,总结非保护类历史街区的特征和价值,利用“微更新”的理念,构建出针对性策略。对青岛长山路历史街区进行深入调研解析,总结大量相关资料,并以之为例探索设计方法。
本文工作主要得出以下成果或结论:
1)通过对青岛非保护类历史街区中台东、台西、长山路等地40多个地点的走访调研以及对国内外相似案例的比较,总结出青岛非保护类历史街区的特征:
一是虽然历史建筑虽然受到一定的破坏但街区肌理得到了较好的保留,新建建筑经常顺应场地原有建筑肌理进行布局。二是老旧多层建筑、互相交接、融合、共同使用,各个年代建筑混搭,具有拼贴、共生的特殊风貌。三是在青岛城市更新过程中,存在历史建筑更新与老旧社区更新工作不成体系,无法相互促进、整体提升的问题。
2)通过分析非保护类历史街区的特征并根据其改造自由度高等特点,从物质空间的优化提升,人文环境的塑造,运作机制的完善以及海绵城市理念的创新运用几大方面来构建非保护类历史街区的策略体系。
例如:针对其共生融合的特点提出了适度干预、展现街区的历史记忆的策略;针对老旧建筑改造自由度高的特点和历史建筑更新和老旧社区更新各自为政的问题,提出将老旧社区与历史建筑联合开发,打造新旧结合、地标性空间的策略;针对非保护类历史街区由于建筑层高、种类各异的所带来的不同街道感受的特点,分析街道D/H值并将街道分为生活型、商业型、混合型三类,对街道功能调整以合理利用;对非保护类历史街区的人文特色提出包容性更新,体现平民文化等策略。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