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论文哪里有?本次研究根据黔东南苗族村寨人居环境改造的特点和历程,总结出影响村寨人居环境改造适宜度的主要因素有政治环境影响因数、经济条件影响因素、社会环境影响因素、人文环境影响因素、自然环境影响因素、公共服务影响因素、配套设施影响因素等七个方面的因素。
第 1 章 绪论
(1)国外人居环境研究现状
“人居环境科学(Ekistics)”的概念最早由 20 世纪的希腊学者道萨迪亚斯(C.A.Doxiadis)提出,他以城市、城镇和乡村在内的不同层次、不同尺度的人类聚居环境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整个人类社会的聚居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跳脱出了单纯从解决城市问题和建筑问题的角度开展研究,对后世学者开展人居环境研究影响深远。霍华德[1]在其 1898 年所著《明日的田园城市》(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一书中,为解决当时所面临的城市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田园城市理论,该理论的提出标志着宜居思想萌芽的诞生,同时也促进了现代城市规划系列思想的发展。
Knox(1995)[2]等学者认为人居环境宜居要素可分为 6 类,即美学、邻里、可达或流动性、安全性、噪音烦恼等 6 个方面。Johnstonal[3]等学者则认为居住区位置、人之外的环境要素和人与人之间的环境要素才是影响人们对居住区的舒适度评价的主要因素。Lenard(1997)[4]从个体、群体、城市目标和城市功能发展内涵提出了宜居城市的 9 个原则。E. Salzano(1997)[5]认为宜居城市发展要尊重历史、保护传统文化,还要保护自然资源,要兼顾历史、现在和未来,城市发展在满足当代人们需求的同时,确保子孙后代能持续享用发展成果。Timothy D • Berg(1999)[6]则认为为,宜居的核心思想就是重新塑造城市环境。Asami(2001)[7]认为衡量宜居程度的重要因素和指标是可持续性,是使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相平衡的动态过程。P.Evcans(2002)[8]认为宜居性可以从适宜居住性和生态可持续性两方面进行衡量:适宜居住包括居住舒适、基础设施完善和生活便利等方面;可持续性指对宜居的追求要以保护环境为前提,不能因发展而破坏生态平衡。国外学者不光开展了人居环境宜居度的理论研究,还进行了人居环境宜居度指标体系的构建,并选择适当的方法对人居环境宜居性进行评价。
第 3 章 苗族村寨人居环境适宜度评价体系构建
3.1 研究方法
3.1.1 苗族村寨人居环境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村寨人居环境涉及自然环境、空间布局、人文要素等各方面的综合表现,是一个多因素、多指标、多层次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综合指标体系,为体现评价的客观性,村寨人居环境适宜度指标体系在构建时应该遵循如下几个原则:
(1)整体性
村寨人居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可以分为自然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居住条件、公共服务、社会关系等若干分系统,各分系统的指标应尽量涵盖全面,既能反映村寨人居环境的局部特征,又能反映村寨人居环境的综合特征。
(2)针对性
每个村寨的自然条件、地理环境情况都不尽相同,各有特点,所选取的指标应针对考察对象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去设计有别于城镇人居环境适宜度的评价体系,以便反映出改善村寨适宜度的真正方向。
(3)科学性
所选取的指标体系应通过对相关学科理论知识研究的基础上来建立,指标的制定要能非常客观地反映村寨人居环境的构成要素和内涵,要简繁适中,既不能因为过少过于简单,造成某些信息的遗漏,也不能过多过细,致使某些指标之间出现重复、重叠现象。
第 5 章基于旅游开发的黔东南苗族村寨人居环境适宜度发展策略
5.1 自然生态环境改造适宜度提升策略
5.1.1 加强供水保障,提高饮用水质量
本次研究显示,在自然生态环境的二级指标中饮用水质量权重最大,同时饮用水质量在所有二级指标总排序中的重要性也排第 6 位,表明其对于村寨人居环境改造适宜度评价的影响比较大。而在配套设施环境的二级指标权重中排第 2位,同时供水保障在所有二级指标总排序中的重要性也排第 2 位,表明其对于村寨人居环境改造适宜度评价的影响非常大(详见第三章 3.3.2 和第四章 4.2.2等)。根据研究显示黔东南苗族村寨仍然存在人饮工程并未完全实覆盖,饮水安全保障不够等问题详见(第三章 2.3.7 和第四章 4.3.2 等)。因此通过加强供水保障,提高饮用水质量可以解决自然生态环境适宜度问题。针对所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优化提升策略如下:
(1)改造升级供水设施。鼓励有条件的村寨以县域为单元,更新改造一批老旧供水管网和设施,解决村寨供水终端供应保障问题;实施一批小型供水工程标准化建设和改造,巩固拓展村寨供水成果;推进一批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实现城乡供水统筹发展。
(2)完善水源地项目。综合考虑村寨供水工程规模、村庄与人口变化、供水能力等因素,因地制宜建设一批中小型水库等水源工程,加强水源调度和优化配置,同时做好用水供需平衡分析,利用已建水库、引调水等骨干水源工程作为村寨供水工程水源,解决水源不稳定的问题。新建供水工程,必须强化水源论证,提高水源稳定性。人口分散地区,加强小水源和储水供水设施建设,辅以应急供水措施,解决季节性缺水问题。
5.2 配套设施环境改造适宜度提升策略
5.2.1 改善道路出行状况,加强道路维护,提高交通便捷度
本次研究显示,在一级指标权重中配套设施环境权重最大,其对于村寨人居环境改造适宜度评价的影响最大。而在二级指标权重总排序中出行道路状况重要性排第 1 位,说明其对于村寨人居环境改造适宜度评价的影响也是最大的;交通便捷度重要性排第 7 位,说明其对于村寨人居环境改造适宜度评价的影响也比较大(详见第三章 3.2.1 和 3.2.2)。同时根据研究显示黔东南苗族村寨尚存在交通便捷度不高农村客运班次少,道路出行状况不完善下雨容易塌方堵路等问题(详见第二章 2.3.7,第四章 4.2.3 和 4.3.3 等),因此改善道路出行状况,加强道路维护,提高交通便捷度是提升配套设施环境适宜度的重要方向。针对客运班次少的问题,应由当地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人流量情况适当增加农村客运班次,提高村民出行的便利性。针对道路后期维护保养管理力度不足,部分村里设置的护路员形同虚设的问题,属地公路主管部门要加强村寨道路的维护保养投入,要形成有效管护机制,要有专项经费保障,同时积极发动村民参与到爱路护路的行动中。针对通村道路下雨容易塌方问题,应采取的改进措施如道路建设主管部门加强前期勘察设计深度、加强施工期间的质量监督确保不出现质量安全等。针对部分村寨的生产机耕便道未完全硬化问题,应由相关自然资源部门加大关注力度和投入力度,尽快安排项目资金实现路面硬化,提高村民开展耕种生产的安全性、便利性,提高农业产业的良性发展。
第 6 章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本次研究根据黔东南苗族村寨人居环境改造的特点和历程,总结出影响村寨人居环境改造适宜度的主要因素有政治环境影响因数、经济条件影响因素、社会环境影响因素、人文环境影响因素、自然环境影响因素、公共服务影响因素、配套设施影响因素等七个方面的因素。其中政治环境影响因数中存在政府统筹能力不足、村寨治理有待加强、生态保护意识缺乏、风貌保护存在困难等问题;经济条件影响因素中存在农民增收难度大、财政扶持难以撬动、资金筹措困难、投入不足等导致人居环境改造后续乏力的问题;社会环境影响因素中存在农业产业支撑不力、都市农业特征不明、农业生产设施薄弱等困难;人文环境影响因素中存在传统农耕活动延续不够、民间组织培育不足、先进文化凝聚不力、村寨特色不够鲜明等症结;自然环境影响因素中存在地形地貌不利于农田生产、气候条件不利农作物生长、水资源丰富但取水成本高等特点;公共服务影响因素中有医疗水平偏低、教育质量有待提高、社会保障有待加强等亟待解决的问题;配套设施影响因素中存在交通便捷度不高、通信信号覆盖不足、饮水安全保障不够、生活垃圾处理率低、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等现象。
首先通过对苗族村寨人居环境现状的调研,分析得出村寨人居环境改造的主要内容为:自然生态环境、配套设施环境、居住条件环境、公共服务环境以及社会关系环境五大方面。
其次通过对国内外有关人居环境适宜度理论和评价体系现状的研究,在借鉴宜居城市相关评价体系经验并分析苗族村寨人居环境改造的主要内容、主要特征和主要影响因素后,确定了影响苗族村寨人居环境适宜度的 5 个子系统指标,即自然生态环境、配套设施环境、居住条件环境、公共服务环境以及社会关系环境五个方面。其中配套设施环境权重最高,权重值为 0.5096;其次是居住条件环境,权重值为 0.2591;第三是自然生态环境,权重值为 0.1229;第四是公共服务环境,权重值为 0.0616;第五是社会关系环境,权重值为 0.0467。
最后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分析和梳理得出苗族村寨人居环境适宜度提升策略。村寨人居环境适宜度提升策略分为自然生态环境适宜度提升策略、配套设施环境适宜度提升策略、居住条件环境适宜度提升策略、公共服务环境适宜度提升策略、社会关系环境适宜度提升策略。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