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论文哪里有?本文是基于地方依恋理论提出一系列设计要点、策略以及设计原则,设计要点主要从经济性、智能性、地域性、实用性方面考虑;设计原则从保护性、可持续性、高效性上把握,无论是设计要点还是设计原则目的就是服务好安置房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最大可能满足住户的需求。
第一章 绪论
1.3 相关理论和概念
1.3.1 相关理论
地方依恋理论place attachment不同的学者翻译不一样,有些学者翻译为地方依恋而有些学者译为场所依恋。在国外地方依恋使用在地理学中较多,而场所依恋使用在建筑学、城市规划中较多。地方依恋理论最开始出现在《Topophilia:A Studyof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Attitudes and Values》这本著作中。[17]由国内黄向和保继刚引入“place attachment”概念,因为国情的不同,地方依恋理论开始用于旅游和景观方面后期应用于古建筑和城市重建方向。国外对此理论研究超过四十年(图1-1),1963年Fried将地方依恋理论的开创性研究用于心理学领域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居民对所住地有一种强烈的情感,当“伦敦西区”住户被强迫安置时,住户强烈反对,都不愿意搬离居住地,因此笔者将 地 方 依 恋 理 论 用 于 安 置 房 设 计 中 。 Tuan 在 《 Topophilia:A Study of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Attitudes and Values》一书中提出恋地情节,认为是人与地方之间似乎有一种特殊的关系——依恋关系。Kasarda等人在1974年进行了相应的调研工作,调研后发现住户对一个地方产生感情主要是因为与周围居民有情感交流。Gerson等人在1977年提出了地方依恋这个词,但是并没有确定地方依恋具体的含义与解释。直到1983年Shumaker等人才开始提出地方依恋(Place Attachment)的概念,指出当地居民对自己居住地方有情感寄托,这也是大多数学者都认可的观点。[18]人们与居住地的关系不仅有正面情感,如喜欢、高兴等,还有负面情感,如悲伤,忧虑等。Fried提出当人们在某个地方有熟悉的人去世时,人们会对这个地方产生负面情感。虽然负面情感对这个地方有某种意义,但是地方依恋更多的是指人与地方之间相互联系形成的正面情感,比如这个地方带给居住者积极的影响。[19]但是有学者提出Shumaker等人对地方依恋这个概念的解释还是不清晰的,不能区分与地方依恋理论相像的其它概念,因此需要对地方依恋概念更加详细解释。[20]此后,Hidalgo等人在原有的基础上重新对地方依恋进行定义:若一个人对某地有特殊的情感那一定会对这个地方有向往,此外这个定义中不仅包含情感成分还包括行为成分。[21]比如发生灾难后人们总是想着城市的建设和原先保持一样,不要改变居住环境,从而不用担心断了与居民之间的联系。人们通过城市重建明确说明地方依恋的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也是目前为止学者们普遍认同的观点。部分学者提出除了以上两者成分外,地方依恋还包括认知成分和地方认同。其中认知成分指的是一个人对地方的看法,有一个认知过程从而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觉。
第三章 基于地方依恋理论下安置房设计原则及策略
3.1 基于地方依恋理论的安置房设计原则
3.1.1 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主要是针对小区的整体规划而言。在小区规划时将建筑物与其它辅助设施统筹安排,安置地要与原有建筑相融合,被拆迁前房屋周围资源(公共设施)已经成为居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规划时需要考虑原有的公共资源,并在周围地块建设,比如天沁家园对面就有幼儿园与小学一体的校区(图 3-1),保障居民原有生活状态。因此在建设安置房时不仅要满足居民日常需求,而且要加强居民对服务设施的依赖感,根据调查得出受居民喜爱的服务设施,在此基础上完善,对于居民不常用的设施可以选择性更换功能,这样在使用时居民会感觉居住在小区中与拆迁前便捷程度上相差不大,甚至要做到比拆迁前使用起来更方便、更人性化,增加居民满意程度。居民使用最多的还是建筑本身,原有居民都有独栋住宅,无论是外立面还是内部装饰都各具特色,外立面样式不同就代表不同的住户(图 3-2)。在前期设计时,观察周边地理环境,考虑当地常用元素,可以将居民常用外立面色彩应用到小区设计中,除此之外需要将安置区整体形态、设计理念、空间结构与当地居民生活习惯相契合,统筹兼顾处理,满足居民的内心需求。
在安置拆迁住户住房时,联系紧密的居住者尽可能安排在同一单元。调研中发现住户的楼号及楼层是由抽签形式决定的,这种形式相对公平却不利于维系原有邻里关系,可以用相对折衷的办法,原先有邻里关系的或者愿意成为新的邻里关系的住户可以在同一单元中抽签。在被拆迁之前,当地居民存在相互串门、频繁走动等类似行为。从选房政策上需要考虑到居民日常生活方式,尊重居民的选择。居民越满意安置房的部署越能体现此安置房建设的成功。
第四章 设计实例——丽水市浮云首岸小区项目设计
4.1 丽水市概况分析
丽水市位于浙江省的西南部,总面积超过2.7万平方公里,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城市。丽水古称“处州”,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丽水也是瓯江、钱塘江、飞云江、灵江、闽江、交溪"六江之源"。[67]丽水市是中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丰富,年平均气温18.1℃,年平均降水量达1395.5毫米,年平均雨日有162.7天,年平均日照为1681.3小时。[68]丽水最大特色是山,占了总面积的85%以上,形成了天然“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形,浙江省前二名的高峰都在丽水(黄毛尖、百山祖)。除了山还有森林的覆盖率也达到世界先进行列,有浙南林海的称号。在丽水景宁有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可以见识到畲族的传统文化(建筑形势、饮食习惯、宗教信仰)。丽水市还有许多国家级旅游景点:遂昌的九龙山、龙泉的凤阳山等等,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丽水市也是长三角地区传统村落最为集聚之地,独特的自然山水提供了天然的地理条件,多样的人文风情促进了村落发展的多元化。在安置拆迁住户住房时,联系紧密的居住者尽可能安排在同一单元。调研中发现住户的楼号及楼层是由抽签形式决定的,这种形式相对公平却不利于维系原有邻里关系,可以用相对折衷的办法,原先有邻里关系的或者愿意成为新的邻里关系的住户可以在同一单元中抽签。在被拆迁之前,当地居民存在相互串门、频繁走动等类似行为。从选房政策上需要考虑到居民日常生活方式,尊重居民的选择。居民越满意安置房的部署越能体现此安置房建设的成功。
4.2 浮云首岸方案设计
4.2.1 区位分析
该项目位于云和县(始建于明景泰三年约公元 1452 年)。云和县是丽水市的一个县,总面积近 1000 平方公里,4 个街道。项目就在浮云街道(图 4-1),户籍人口 11.37 万、常住人口 11.39 万。云和县距离丽水市其它县均在 65 千米以内(图 4-2),周边有金温高速公路、G330 国道。
云和富有“山水之城”称号,而“九山半水半分田”天然地形赋予云和集“山水林田湖”于一体的独特资源。云和梯田(图 4-2)被誉为“中国最美梯田”、被美国 CNN 评为中国最美的 40 个景点之一。云和县还有“小县大城”、“木玩名城”的称号。木制玩具是云和的传统优势支柱产业,历经四十多年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云和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木制玩具出口基地。
结论
本论文分析近几年政府提出的有关安置房建设的相关政策,阐述安置房建设的必要性,在时代背景下建设安置房契机,对比了安置房与商品房、其他保障性用房之间的区别及相同点,得出安置房建设的特殊性——考虑被拆迁住户的心理需求;考虑到居住者的内心需求提出地方依恋理论并对地方依恋理论进行概述;然后对国内安置房的概况分析及对现状进行研究,并对浙江省的两个安置房小区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安置房居民在实际使用的需求;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室内各个空间的平面尺度、室外环境、外立面造型、公共空间设计、路线规划等调研,对安置房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基于地方依恋理论的安置房设计原则、要点及设计策略;最后结合前文提到的相关理论,将相关设计策略应用到实际案例中。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
一:城市化与城镇化的发展,安置房的建设势在必行,随之带来的是被拆迁地区居民的安置问题,更重要的是满足居民心理需求,尊重被拆迁住户的选择。安置房的建设需要协调各方的利益(被拆迁住户、政府、开发商、施工方、设计方等),做到整体有序、稳步前进。此外,安置房建设还要基于当代的文化特色,在前期深入调研和实际需求分析、探索在当代快速发展的背景条件下,设计出被拆迁住户想要的安置房。
二:安置房有其特殊性,整个安置房小区居住对象相对固定,居住者生活习惯相对统一。但同时也要考虑到分配多套安置房的住户所对应的选择、每一户家庭结构不同等问题。安置房不仅是给拆迁住户提供一个居住的场所那么简单,重点要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给他们情感上的补偿,尤其是居民对地方的感情联结,影响设计的大方向。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