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2.1 老城更新国内外研究
就世界范围而言,老城更新保护都充满着挑战。许多国家都在老城保护的问题上走过弯路,对于老城的更新保护从认识不足到逐步重视,一直处于探索的过程。总体来看,老城更新主要有以下四种模式:
第一种是对老城进行全盘改变。从老城的一个区域到另一个区域循序改造的方式,这种方式类似于重新一座新城。第二种是保留老城不动(只对其局部进行一些修缮与维护),在老城周边新开发建设一片区域来辅助完善老城的现代性职能。第三种方法是维持老城固有风貌不变,即不发展的模式,是一种冰冻式保护。第四种是保留老城的建筑文化精髓与形式,更换建筑的外框,将颓败的老城改造成“全新”的老城。
随着中国的快速城镇化进程以及进入存量更新以来,老城区的更新愈加成为国内学者关注的热点话题,面对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何进行有效的城市更新。国内的不同学者在借鉴西方城市更新研究理论的基础上,也提出了更加符合中国实情的城市更新理论。我国老城区改造更新的研究体系通过大量的相关学术理论和实证案例得到了极大丰富。其主要研究方向可以分为价值导向下的老城区文化挖掘以及类型学视角下的更新模式研究(由于文献对象界定,以下均称为历史街区)。
价值导向下的历史街区文化挖掘方面,一部分是从传统价值层面对历史街区进行研究,强调历史性街区社会结构和城市风貌原真性。如胡晓通过分析宽窄巷子的历史文化特点和其改造改造以及如今的现状,发现在在历史街区更新中“原真性”缺失的问题,探讨如何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1]。阮仪三提出只有保护好城市的文化遗产,才能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和幸福家园 [2]。李和平通过分析历史街区和传统建筑保护面临的主要矛盾,提出了系列保护和整治的方法[3]。廖春花等认为应该重点关注地方文化的认同性及街区空间的独特与在地性对历史性街区复兴的重要作用,研究重点也应转向基于地方的社会文化行为[4];另一部分研究将历史街区置于当代语境,从消费文化和空间生产角度出发,探讨当代文化与城市空间之间的关系。
建筑学毕业论文
3 文化资本理论在城市更新领域的构建
3.1 文化资本理论及其发展
文化,包括传统习俗、观念信仰、生活方式、文学艺术等所有具有价值的物质和非物质要素,是人类在社会长期活动中形成的产物。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资本是一种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而文化虽然通常表现为非物质的形态,给人抽象的感觉,但也可以以某些物质性形态表现,在传递过程中为持有者或使用者带来剩余价值,并最终以经济资本或者社会资本的形式呈现出来[1],因而文化可以具有资本形态,与资本结合成为文化资本。文化以其稀有性和不可替代性成为区别于其他资源,能够成为资本的一个重要原因。
文化资本的概念最初由布迪厄在教育领域提出,后来他跳出教育领域,研究文化资本对于社会的影响。布迪厄认为“文化资本”有三种存在形式,分别为:具体的(身体化的)状态(以精神与身体的持久“性情”的形式)、客观的状态(以文化商品的形式(图片、书籍、词典、工具、机器等))、以及体制的状态(以一种客观化的形式,如学术资格)。布迪厄还认为,除非人们引进资本的所有形式,而不是只考虑被经济理论所承认的那一种形式,才有可能解释社会世界的结构和作用[2]。所以他将文化资本、社会资本以及经济资本一起纳入社会学研究中进行探讨。
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文化占据了人们的生活。消费离不开经济,文化的资本属性也因此愈加明显。也有一系列学者对消费主义下文化生产进行批判。在消费主义语境下,重新解读本雅明对文化艺术在消费社会的变异现象提出的批判[3]。他认为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文化商品更多的利用机械复制的手段进行大量生产,复制出来的艺术品丧失了原有的“光晕(Aura)”效应,艺术品所应具有的膜拜价值被广泛的大众传播价值所取代,只留下复制品在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运作下被尽情消费。
............................
5 以文化资本为导向的老城更新思考
5.1 城市空间地域化表达
城市是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的场所,老城区则是城市的灵魂,集中反应了城市历史文化和物质空间的发展与演变,是城市独特文化价值和景观风貌的重要体现。老城更新过程中,应注重把握好当地的传统特质,进行在地化的表达,避免另一种方式的同质化空间的生产。
在当今全球化的趋势以及消费文化的影响下,空间的同质化现象的日趋严重。这就需要我们对城市的历史文化有深刻的理解和较强的把握能力。尤其是城市的决策者,需要对大量城市文化资源进行有意识地筛选。历史不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客观实在而是存在于当代对过去的解读和阐释当中,是以一种“过去”和“当代”互动的结果存在。故在老城区更新中,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现有的城市文化资本,进而保留好城市历史和记忆变得非常重要。
社会是不断进步演变的,老城的保护是任其发展、无所作为的模式,冰冻式的保护对于那些生活在危旧环境中的居民来说是十分不公平的。我们应该对老城进行当代的城市空间的诠释,以满足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需要。要在充分挖掘保护当地文化的前提下,对文化遗产也要进行多样化的活化利用,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再生产,使其发挥出应有的效益和价值。城市空间的再生产要突出强调城市文化资本的核心价值特色,并贯穿到策划、生产、运营的各个层面。在更新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城市文化资本原真性的价值,进行在地性的开发再利用。在当代城市空间中,同一片老城区中往往蕴含着多种文化内涵,在更新时可以对其进行各层面的概括糅合,以形成新的适应现代生活的文化脉络。
图 4.19 创意园区位置示意图 来源:作者自绘
5.2 回归居民生活本质
老城更新应尽可能在保护传统地方文化特色外,充分尊重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维持传统的社区网络、维护原居民的生活权利,避免过度的“绅士化”。 区别于其他区域,老城区最关键性的特征在于居民群体在生活过程中凝聚形成的精神理念,这种精神理念在长时间的历史积淀中成为稳定文化因素。因此,如何继承老城中本土的历史文化并维持其生存延续,是对现存老城区进行改造时需要着力关注的问题。
综合上述来看,对城市更新起到关键性作用的因素集中于特色文化、物质环境、居民主体性和市民权利等方面,因此需要在各个因素中寻找平衡点的基础上发挥主动性的改造作用。此外,在城市更新中,不仅要关注诸如文化、记忆、共同情感等精神意识层面资产对在老城改造的重要意义,还要额外关注一些可能对老城保护具有负面作用的因素,例如行政权力的错误执行,资本对于收益的片面追求等等[2]。
一般来说,一个城市的居民对自己生活于其中的城市所产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并不在于城市在刻意经营和设计中所体现出的超真实景观,而来源于那些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交往网络和岁月痕迹中所形成的记忆、习惯和情感,这是一种超越于物质,渗透于精神的深层次文化认同,它之所以能够形成,根源不在于城市的表象形式,而在于与“自我”有关的风韵内涵,一旦这种生产文化认同的网络和痕迹被打破,以记忆、情感和习惯为基础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便随之支离破碎,因此即使再怎么对老城进行修复,也只不过是一种空洞的表象,个体与城市精神上的隔离必然导致认同上的缺失,于是,整个城市便失去了向心力,像是被抽离了灵魂的躯体,濒临崩溃。
...............................
6 结论与展望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本次研究重点关注的是文化资本在城市物质空间领域的构建,对基于文化资本的精神和社会层面的空间生产论述不足。本次研究对城市文化资本与老城更新的结合、城市文化资本功效的实现过程、城市文化资本与三元一体空间理论的对应等进行了构建。受到时间、学科经验和研究能力不足等方面的影响,对于理论解读与构建可能存在相对较大偏差,观点有待更深一步商榷。
在案例分析方面,由于国外实际与国内有较大差异,故着重分析了四个上海的案例,涉及的研究范围较小。在羲之片区更新策略研究方面,由于历史的变迁现存的历史元素相对不足,对文化的挖掘,主要通过实地拍照、网络搜索和查阅相关书籍文献等方式总结而成,对实地亲身感知和调研采访相对较少。另外,本项目为概念性策划,基于此方式在老城区实践后的真实结果难以做确实的判断。本文最终得出的观点也更加深入的讨论。
希望在之后能对相关理论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对相关理论构建进一步论证。临沂作为一个快速发展中的二线城市,在城市建设中对于文化资源的保护亟需重视。希望本论文可以对临沂老城区以及国内同类型的其他城市更新提供借鉴,也希望城市文化资本理论可以被学界重视,使其发挥更充分的功效。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