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邯郸地区传统佛教寺院调研及建筑装饰艺术探讨[建筑学毕业论文]

  • 论文价格:150
  • 用途: 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17
  • 论文字数:125221
  • 论文编号:el2021082116185322884
  • 日期:2021-08-21
  • 来源:上海论文网
建筑学毕业论文哪里有?论文以邯郸地区传统佛教寺院建筑装饰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宗派、不同时期,保存至今的邯郸地区传统佛教 寺院建筑装饰进行研究,并同清官式权威建筑装饰作比较,探究邯郸地区传统佛教寺院建筑装饰艺术特征,以期更好的保护邯郸地区传统佛教寺院建筑装饰文化。

第 1 章 绪论

1.2.1 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传统佛教建筑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自佛教传入中国以来,装饰艺术便伴随着佛教建筑不断发展,其独特的装饰纹样、装饰技法和形式特征等,为传统佛教建筑增添色彩,并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重视,下面作者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整理出与传统佛教寺院建筑装饰相关的著作、博硕士论文和期刊,并进行总结阐述。
1.2.1.1 关于传统佛教寺院的专著
春秋战国时期《考工记》首次对建筑装饰进行研究,后期《营造法式》(宋代李诫)和《清工程做法则例》 (清代)等著作,在等级差异的制度背景下,全面介绍了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雕刻手法和制作工艺等规定,初步建立了建筑装饰艺术的理论体系。梁思成《图像中国建筑史》(1984,美国出版),详尽介绍了佛光寺大殿,其中后半部书中单列一章节叙述了佛塔自唐代至明清的演变;刘大可《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1993,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主线为明、清官式建筑的做法,主要对古建筑土作、石作和瓦作的传统营造方法和法式进行了介绍;楼庆西《中国传统建筑装饰》(1999,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介绍了建筑装饰的历史溯源和风格特征艺术形式。
1.2.1.2 关于传统佛教寺院的博硕士论文、期刊
通过对中国知网文献检索,以“佛教寺院建筑装饰”为主题词,共检索出 51 条结果,包括学术论文 47 篇,期刊 4 篇,作者总结出近年来传统佛教寺院建筑装饰的研究成果 16 篇,涉及建筑细部装饰艺术和文化内涵分析等内容,以下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介绍。2002 年彭肜《在佛的神光下——中国佛教艺术特征探微》第二节;2008 年南京林业大学朱孟传《浅论佛教文化在建筑装饰图案中的体现》第三章;2009 年苏州大学王吉《苏州地区佛教建筑空间和装饰研究》第三章;2011 年南京艺术学院张兴建《隆昌寺建筑空间与装饰特征研究》第五章;2011 年汪瑞霞《中国当代佛教建筑装饰的文化多样性》第三节案例分析;2012 年西安工程大学周慧《河南地区佛教建筑装饰色彩研究》第三章;2012 王吉《浅谈 苏 州 佛 教 园 林 建 筑 装 饰艺 术 》第 1、 2.1、2.1.2、 2.1.3 小 节; 2012 年山东建筑大学宋元园《中国现代佛教建筑装饰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第四章;2013 年浙江农林大学袁洁《佛教植物文化研究》第四章;2013 年宋元园《中国佛教建筑及装饰的现代转型探析》第 2 节;2013 年张蓓蓓《云纹模式视野下的南诏大理佛教绘画艺术——用《梵像卷》同《南诏图传》为核心》;2017 年河北工业大学马超《中国佛教寺院装饰纹样设计研究》;2018 年云南大学黄咪咪《云南南传上座部佛教寺院装饰图案的文化构成研究》第二章第三章;2018 年青岛大学王筱婧《古德寺建筑装饰研究》第三章第四章;2018 年期刊谢空王珊《冀南民居门楼斗拱形态浅析》。
目录
目录
目录
目录
...................................

第 3 章 邯郸地区传统佛教寺院建筑装饰艺术

3.1 觉慈寺装饰艺术
3.1.1 觉慈寺概况简介
觉慈寺始建于北宋,位于涉县索堡镇悬钟村北 900 米处,背靠山水,坐北朝南,占地约十几亩,现存 1340 ㎡,寺院原有南院、北院、东院,保留下来的仅北院和东院部分遗址,现西侧殿为 2000 年新建,山门牌坊前狭长的香道约 200 米,如图 3-1。
图 3-1 左 一 :涉 县 觉慈 寺 卫 星 图 ; 右 一: 总 平 面图
图 3-1 左 一 :涉 县 觉慈 寺 卫 星 图 ; 右 一: 总 平 面图

...........................

第 5 章 邯郸地区传统佛教寺院建筑装饰艺术成因及保护

5.1 思想溯源
佛教建筑发展历史悠久,建筑装饰是建筑文化传播的媒介,在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文化的各个领域都对佛教装饰文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本节从儒学礼制、传统风水和传统审美观念 三个方面探求邯郸地区传统佛教寺院建筑装饰文化的思想渊源。
5.1.1 儒学礼制的影响
儒学由孔子创办,孟子发展起来,历代统治者一直尊崇儒学,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受到儒学的影响,其中心思想为对立统一,对立中无优劣之分,这和佛教提倡的包容万物不谋而合,儒、佛一直以来和谐共生,它们的存在促进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儒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27]”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最早由庄子提出,董仲舒发展起来,经过道家和儒家思想不断诠释而流传至今。“天人合一”中天与人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思想对建筑的空间营造产生重要影响,例如,一、建筑的朝向,传统佛寺建筑中坐北朝南的方位布置,缘由地理气象,因我国位于北半球,只有在夏至时,中国地处北回归线的地区才能受到阳光直射,所以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的建筑朝南,才能更好的被东方升起的太阳、正午的阳光、夕阳的余晖照射。二、建筑的取材,中国传统佛教寺院的建筑常就地取材,建筑的形态和室内装饰 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 ”的传统哲学思想和尊重自然、融入自然的生态观。“天人合一”的思想肯定了大自然的壮美,是建筑美学和自然美学的完美融合,推动了邯郸地区传统佛教寺院建筑中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协调发展,升华了人与自然“精神相交”的思想。
.....................

结论与展望


本文以邯郸地区传统佛教寺院建筑装饰 艺术为研究对象,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
(1)通过收集大量资料,了解邯郸地区传统佛教寺院建筑发展历史沿革和分布情况,筛选出有价值的邯郸地区传统佛教寺院建筑。
(2)通过实地调研、测量数据、拍照和访谈的形式,对邯郸地区传统佛教寺院建筑装饰艺术进行研究。按照由外而内、自上而下的顺序,对建筑装饰构建如屋顶、瓦当、滴水、斗拱、额枋、彩画、隔扇门、柱础和门枕石等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并绘制相关 CAD 测绘图。
(3)探求邯郸地区传统佛教寺院建筑装饰材质、装饰题材、装饰形式、装饰风格和装饰技法的艺术特征,并同权威的清官式建筑装饰艺术进行对比,分析二者产生差异的缘由,进而提出保护建议。总结梳理得出,邯郸地区传统佛教寺院因独特的区位条件、民风民俗和佛教历史演进脉络(北齐前期佛教兴起,北齐中期佛教兴盛,北齐后期佛教衰弱),其建筑装饰艺术,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建筑装饰材质的特征:主要采用石、砖瓦、木三种材质,作为寺院建筑装饰中承重构件和非承重构件。
(2)建筑装饰题材的特征;主要有动物纹样、植物纹样、符号纹样和故事场景四类。动物纹样装饰题材以龙、凤、狮、鹿、赑屃居多,寓意邯郸百姓对辟邪驱灾的祈愿和等级权威的敬仰;植物纹样装饰题材以卷草纹样、忍冬纹样、莲花纹样居多,寓意邯郸百姓坚韧不拔的性格和纯洁朴素的品质;符号纹样装饰题材以祥云纹样、文字装饰居多,局部地区装饰太极符号,寓意邯郸百姓随和洒脱的性情和追求高尚修养的优秀品质,并展现出佛教、道教文化共同发展、其乐融融的景象;故事场景装饰题材以《五百罗汉图》和《二十四孝图》为主,旨在赞颂佛教修行和宣扬中华传统忠孝文化,激励邯郸百姓向佛向善,勤劳耕种,发扬传统美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略)

123
限时特价,全文150.00元,获取完整文章,请点击立即购买,付款后系统自动下载

也可输入商品号自助下载

下载

微信支付

查看订单详情

输入商品号下载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