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瑞士当代建筑师克雷兹与康策特的建筑空间与结构整合策略比较研究

  • 论文价格:150
  • 用途: 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86
  • 论文字数:86500
  • 论文编号:el2021031419544321966
  • 日期:2021-03-14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本文是建筑学论文,认为结构形式一定要表现受力、一定要夸张有力是没有必要的。克雷兹与康策特的作品均从项目的实际条件出发,但克雷兹选择对项目进行抽象思考,进而得到空间与结构策略;康策特则是对项目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行回应,对问题解决的过程即是空间与结构策略生成的过程。结合近现代建筑史,可以发现在各个时期均存在着对结构与空间关系的思辨。从18世纪末开始的建构传统,将结构与空间的整合看作是一个“真实的建筑”必备的条件,是对建筑精神品质的一种追求。本文仅对克雷兹和康策特最有代表性的四个作品为案例进行研究,并未涉及他们其它的作品,尤其未涉及到康策特构思精妙的桥梁作品;克雷兹和康策特在不同项目中的思考与策略演变并未进行一个整体上的呈现。

......

 

第1章:绪论

 

通过研究克雷兹与康策特在空间与结构整合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对空间与结构整合的意义和方式有一定的认知与理解,进而对具体的建筑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克雷兹作为建筑师关注结构,康策特作为结构师关注建筑,对他们进行对比研究不仅可以一窥他们应用结构塑造空间的策略,更能发现建筑与结构两个专业领域的重合点和建筑师需要何等程度的结构知识。这对于国内的建筑实践和建筑与结构的合作关系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以克雷兹与康策特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为研究对象。由于他们的作品集中对作品的介绍较为概括,因此本文意图在已有文献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他们的代表作品进行深入地分析,探究他们在作品中表现出的空间与结构整合策略,并对比两位建筑师在理念和策略上的异同。由表中可以看出,一墙宅、五户公寓、华沙当代艺术博物馆和劳琴巴赫学校综合楼是各出版物中都收录的作品(由于《ELCroquis145》和《ELCroquis182》是以时间顺序收录克雷兹的作品,因此将这两本作品集视为一本),可认为这是目前最能代表克雷兹的四个作品。同是住宅作品,五户公寓的功能和空间复杂性高于一墙宅;同是公建作品,劳琴巴赫学校综合楼的结构表现要强于华沙当代艺术博物馆。

.......

 

第2章:近现代到当代建筑空间与结构整合交织的发展概述

 

2.1建构的传统结构
理性主义与浪漫古典主义均是在工业时代对建筑该如何发展进行的历史性反思与尝试。可以发现,他们对新建筑的探求是未脱离古典建筑传统的。但19世纪使用铸铁和玻璃等新材料完成的桥梁、车站和市场等构筑物与建筑物,显示了新材料和新技术自身能够带来的形式潜力。由此出现了主张摆脱古典建筑形式的思潮,例如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ArtsandCraftsMovement)代表人物韦布(PhilipWebb,1831-1915)在1859年建造的“红屋”(RedHouse)即是这一思潮下的代表作品。在此期间的一系列由工程师完成的作品也进一步展现了工业技术为新风格带来的可能。由本文的研究也可看出,建筑与结构的专业重合点在于对空间策略和结构策略的考量,这也是两个专业对话的基础和平台。此时,建构传统中对建造秩序的坚持自然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建筑空间需要被解放以实现现代艺术主张的风格。柯布西耶于1914年提出“多米诺体系”满足了这一需求。它有别于建构传统中对结构应积极参与进空间营造的要求,明确了一个几乎可以满足所有空间形式的结构单元,减弱了结构形式与空间形式的联系,使结构仅作为建筑得以建成的手段存在。
建筑学论文范文

 

2.2现代主义时期的建筑空间与结构整合的交织发展概述
水晶宫独特的空间效果得益于新技术,增强了建筑师对应用新技术探索新建筑风格的信心,同时也出现了对新风格应源于日常生活的主张。19世纪末出现的维也纳学派、分离派和新艺术运动均一定程度上试图从工业技术与现实生活的结合中得到新建筑风格[10]。1907年成立的德意志制造联盟(DeutscheWerkbund)更进一步,希望将机器变成艺术品[11]。这种将工业制造与艺术联结的作法逐渐演变成从现代艺术,尤其是立体派(Cubism)的成果中寻找新建筑形式美学的倾向。对立体派的学习切实解决了现代建筑的形式问题,使几何形体的抽象组合与轻快简洁的空间界面[12]成为现代主义建筑最突出的形式特征。在这一对现代建筑风格的探索中,技术因素被逐渐从对新风格的讨论中隐去,艺术取代技术成为了形式的主要来源。新风格需要新技术的支持。1926年的“新建筑五点”,又将自由平面和自由立面原则式地规定下来。柯布的理论在1928年的萨伏伊别墅(TheVillaSavoye)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的主张不仅能够满足低成本、快速建造的现实需求,又能够实现符合现代艺术风格的建筑空间。空间与结构在这一系列变革中,也正式被区别看待。
建筑学论文怎么写

 

第3章:克雷兹的设计策略及案例解读..................................................................36
3.1影响设计理念形成的因素............................................................................36
3.2克雷兹的设计理念........................................................................................40
3.3克雷兹的设计策略........................................................................................43
3.4本章小结........................................................................................................63
第4章:康策特的设计策略及案例解读..................................................................64
4.1影响设计理念形成的因素............................................................................64
4.2康策特的设计理念........................................................................................67
4.3康策特的设计策略........................................................................................69
4.4本章小结........................................................................................................86
第5章:空间与结构整合策略比较分析..................................................................87
5.1克雷兹与康策特的相同点............................................................................87
5.2克雷兹与康策特的不同点............................................................................88

....

 

第6章:结论与启示

 

6.1塑造真实的建筑
空间与结构整合的意义在于塑造真实的建筑,赋予建筑精神品质。这并非是从实用角度出发的选择,而是一种对建筑的精神追求。同时,这也是对人的精神需求的回应,并不单纯以实用和经济这种物质层面的要求作为构思建筑的主线。应注意,空间与结构整合仅是塑造真实的建筑的其中一个方式,并非唯一。瑞士建筑师们忠于材料本性与构造逻辑的空间塑造方式也是实现建筑“真实性”的途径。例如深居格劳宾登州的卒姆托关注空间的感知,通过材料间和谐的配置来营造日常的诗意;再如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对建筑立面的真实表达和对文化与艺术的探寻;瑞士建筑师们各自的建筑主张或许各有分别,但共通的一点即是对建筑真实性的坚持。克雷兹与康策特是在这一宏观背景下,受个人经历的影响,选择了以结构实现建筑的真实。从克雷兹与康策特的实践中可以看出,建筑与结构并不一定是针锋相对的矛盾关系,而可以是互相交融,彼此增进的关系。建筑可以应用结构实现空间形式的创新,获取无法通过常规结构实现的空间体验;结构也可同时取得结构体系层面的突破,从计算中摆脱出来,参与形式的创造。这种互利共生的状态其实也是对建筑本体的回归:建筑与结构的分野始于18世纪的工业扩张,是单纯追求建设速度和数量的产物。将结构作为建筑形式的生成来源之一,是使建筑形式趋于理性,使建筑学回归对建筑本体问题的讨论的一个方向。

 

6.2物化理念与回应现实
从克雷兹与康策特的设计策略中发现两种空间与结构整合的策略:一是从对项目的抽象思考出发,注重空间给予使用者的精神体验,对个人理念进行物化;二是从对项目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注重空间的务实适用,对现实进行回应。物化理念得到的空间着重于人对空间的精神体验,可能会影响使用功能的舒适性,功能追随空间。回应现实问题得到的空间则着重于人的使用体验,空间形式可能趋于平常,空间追随功能。这二者并无优劣之分,只是两种不同的设计策略生成思路。但在建造阶段时,前者可能会因其独特的形式、较高的建造成本而遭遇比后者更大的落成阻力。从构件层面思考结构空间与结构整合的一种可行方法是从构件层面思考结构。有别于结构体系思维,将结构构件看成空间构件、将结构体系视作结构逻辑,依循空间策略,在结构逻辑的指导下重组结构构件,得到仅针对项目自身条件的空间与结构形式。应注意,空间与结构的整合应是有逻辑地设计建筑时自然得到的结果,并非要刻意为之的目标。空间与结构整合仅作为一种可选择的设计方法存在,当项目条件不允许采用非常规做法时,应与现实情况进行协调,避免陷入对结构表现的偏执。设计的重点仍在建筑,而非结构。空间策略将影响对结构构件的选择和布置,这里不需要精确的功能排布即可完成空间形式与结构形式间的联结。结构策略将影响空间形式,这里不需要艰深精确的计算,只需要基本的力学知识,即可完成对结构的概念把握。

....
 

结语
这种侧重建筑精神性的主张,恰好可以应对因追求经济实用而带来的建筑形式贫瘠、城市环境生硬的问题。目前我国的城市建设正逐渐从追求数量转向追求质量,人们对“龙美术馆”、“海边图书馆”和“海边教堂”等网红建筑的追求,正显示出人们对建筑精神品质的需要。因此,空间与结构整合作为一种设计策略,对现今我国的建筑实践是有一定现实意义的。这是本次写作的遗憾,希望在有机会时能够对这部分内容进行补充研究。因此对于空间与结构整合策略而言,五户公寓和劳琴巴赫学校综合楼是克雷兹最有代表性的两个作品,故选取它们作为本文克雷兹研究部分的案例。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空间与结构整合问题的论文与书籍进行收集、分析和归纳,了解目前国内外对于空间与结构整合问题的认识和研究成果。对克雷兹和康策特相关的著作进行收集研究,全面地了解这两位建筑师的思想和作品,并结合与瑞士建筑相关的著作,在了解当代瑞士建筑的基础上,将他们二者置于瑞士建筑的宏观背景下,探讨他们的设计理念得以形成的原因,探究他们的作品与瑞士建筑整体的异同,使分析研究更加客观。
参考文献(略)
123
限时特价,全文150.00元,获取完整文章,请点击立即购买,付款后系统自动下载

也可输入商品号自助下载

下载

微信支付

查看订单详情

输入商品号下载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