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之社区营造策略探讨

  • 论文价格:150
  • 用途: 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88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21010521564621318
  • 日期:2021-01-05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本文是建筑学论文,纵观全文,这是使用建筑学传统单一专业领域内的研究工具难以完成的任务。关于行动者网络理论分析框架现实意义的阐释:首先是“空间”的概念发生了变化。本案中的空间不仅仅是事件相关行动者生活和活动的场所,它也是行动者的操作工具或者再生对象(空间的再生产),同时也是行动者和社会结构的组成成分。大栅栏社区营造的相关行动者,不论是政府官员、专家学者、设计师、文化商人亦或是原住居民,在特定的空间与时间情境下入场,是对同一行动事件叙述与分析的前提;另外,相关行动者在不同时空条件下的反应也活化了相应的社会资源与行动规则,他们对社会空间的感知不仅局限于抽象的社会制度,还包含了与其相关的知识、技术、经验以及行动规则,它们是构成本案实践经验的基本单元。

.....

 

第1章绪论

 

大栅栏社区营造中所包含的众多空间更新事件是典型的以城市空间重构为核心的案例。大栅栏地区毗邻前门大街,处在新老城区的交界点——北京这个大都会的核心地段。自北京城初具规模伊始,纵使旧城城墙消逝、原有城市格局变化更替,大栅栏历朝历代沉淀下来的文化底蕴与街区肌理(见图1-4)仍留存至今。田野调查是人类学学科基本的数据资料收集方法,人类学家已经通过田野调查的方法取得了大量的学术成就。在本案研究中,笔者也采用了田野调查的方法进入现场,并结合“深入访谈法”6多次进入大栅栏地区进行实地走访与考察,梳理大栅栏社区营造中在建筑空间、社区功能、文化身份等不同方面的行动事件与行动痕迹。采用访谈记录、调研观测、痕迹纪录、瞬间快照、录音录像、社交媒体、等手段进行信息数据收集,以不同的身份视角在不同的空间层级进行操作,为本案研究收集了充分的一手信息资料:调研大栅栏地区建筑空间改造前后的形态特征变化与街区影响力;与空间使用者以及原住居民交流,了解社区营造过程中的公众参与程度、空间使用情况(利用率与闲置率)以及邻里关系变化;评估北京国际设计周对大栅栏地区带来的影响。
建筑学论文提纲

....

 

第2章大栅栏地区概况与理论研究基础

 

2.1区域概况
在房屋产权方面,产权冗杂问题最为突出。从以院落为统计单位的结果来看,大栅栏地区同时存在公产、单位产、私产以及混合产四种产权形式,这对当下街区的居住环境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增加了当地居民日常生活的不稳定因素。虽然大栅栏地区在历史上汇集了众多百年老店与有名的传统手工艺作坊,但自上世纪中后期以来,经历了单位宿舍与公共用房涌入、房屋再分配等社会环境的变迁,原有的社区生活秩序被打破(段进明,2019)。上一辈的原住居民尚可以负担得起较低的租金,但外来的租客与打工者还要承受城市化和大栅栏城市核心区位带来的影响,从而一直被房屋租金上涨和面临搬迁等问题困扰。一直以来,大栅栏地区内部由于城市区位以及诸多历史原因导致了具有不同产权的房屋建筑面临着不同的资产情况,使得修复保护工作难以开展,这一点也导致了区域的整体居住环境一直朝向不健康的方向发展。这其中公产房所执行的是低租金的福利制,租赁者通常交付的租金远低于市场价格,另外由于不具有房屋产权,实际生活中的房屋使用者也没有投资修缮的驱动力,因此致使院落内部乱搭乱建的现象层出不穷,住房也迟迟未得到应有的修缮与维护,居住条件日益恶化。(刘剑锋,2019)。

 

2.2理论研究基础
参与式设计是以社区为中心的设计天然具备的特征。首先,社区中的居民在资源配比方面具有特殊的条件与优势,同样他们对自身所处的社区有着深入的感知与体验,通过与在地社区居民合作,将他们的经验与意识融入设计能很大程度上辅助设计师利用社会资源,检验设计的有效性。在社区营造的话语体系中,原住居民是它最宝贵的社会资源和财富,有效的沟通是整合资源的基础。因此,不同身份群体间的有效沟通与交流是社区设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相关人员参与的有效性是实现良好沟通的前提。因此判断社区营造的成功与否,社区中的“人”成为了衡量的标准之一。城市触媒理论的方法论是通过某一“媒介”激活城市环境中相应的潜力元素,新的元素在不破坏场所原有文脉的前提下进入领域,改变周边要素的运动规则,通过积极有效的方式整合已有的要素与社会资源,从而改变所处的城市与社会环境,最终完成城市复兴的发展目标。城市触媒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相当于行动者网络中的关键能动物,“媒介”也不仅局限于建筑层面,还有商业触媒、建筑触媒、景观触媒、经济触媒等。
建筑学论文怎么写

 

第3章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下的案例分析框架.........................34
3.1大栅栏社区营造与空间自组织......................................................................34
3.2构建个案分析框架..........................................................................................40
第4章大栅栏社区营造的行动者网络分析.............................46
4.1总体分析框架..................................................................................................46
4.2行动者网络的基础:大栅栏社区营造的相关行动者..................................48
4.3大栅栏社区营造中的个案分析......................................................................54
4.4社区营造策略与社会空间变化......................................................................74
第5章反思与总结.................................................80
5.1行动者网络理论分析框架的现实意义..........................................................80
5.2“社会-空间”与建筑学...................................................................................81
5.3个案背后的制度逻辑......................................................................................82

.....

 

第4章大栅栏社区营造的行动者网络分析

 

4.1总体分析框架
目前来看,具有不同利益关系、权力地位、策略方针、资源环境的行动者的“非常规”实践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效应。在这里,笔者将以上一章的个案行动者网络分析框架为工具,构建大栅栏社区营造的行动者网络分析框架(参见图4-2),对大栅栏社区营造过程中的相关行动者、社会修复事件、行动机制、社会空间变化、阶段成效以及现存问题进行深度剖析。在分析框架中可以看到,三种类型的行动者(人、物、社会结构)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他们协力通过空间实践实现了大栅栏地区城市与社会空间的转型,新的行动者实践的结构性基础则来源于新的社会空间。此分析框架的社会过程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其社会结构与空间实践(社会关系与行动力)也在不断地变化,内在的行动机制是根据行动者的社会结构位置与行动规则而确定的,行动者再依据自身行动力参与相关的空间更新改造行动事件。众多的行动事件构成了新的社会资源,新的社会关系与行动力被转化为新的能动性要素,构成了行动者进一步实践的基础。

 

4.2行动者网络的基础:大栅栏社区营造的相关行动者
通过北京大栅栏投资有限公司的数据统计得知,最初有接近2/3的资金用来对自愿腾退的居民进行赔偿,1/4的资金用来完善街区生活配套设施(参见图4-3)以及一部分市场投资,剩余的一部分资金用来进行“社区营造”模式下的公众参与型实践行动和艺术介入行动,重点往往就落在最后这一部分,并加以宣传(赫维希·特克,2018)。近年来大栅栏地区的城市更新项目在国际领域内的文化传宣和国内方面的市场营销,吸引了大量的艺术策展人和设计师涌入场域内部进行艺术设计创作,其中也不乏优秀的实践项目。相比于其他地区的城市更新,大栅栏创新性地使用设计调解的策略方针,为中国城市地区软实力更新战略提供了有效的素材。大栅栏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在行动者网络中起到了多元互动的作用,诸如构建互动平台、整合社会资源、招商引资、监管项目进度、扶持学术研究、维系多元主体联系等。作为大栅栏更新计划的实施主体与之前政府主导、商业地产开发、居民自主营建等方式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大栅栏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与政府相比更具灵活性。在经济领域中也有区别于个体的投资方式与融资渠道,在市场运营上可以获取基金会与社会公益(参见图4-4)组织的援助。在实际操作中,不仅在对工程的把握上体现了其控制力,在主持学术活动时也能够整合社会资源,对更新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可以及时地开展学术讨论和技术交流,助力大栅栏整体更新计划进行。
建筑学论文范文

.....

 

第5章反思与总结
这其中政府官员和地区管理者们看到的是大栅栏地区的区位价值和拆迁后开发的可能性,还抱有空间资本化生产的幻想;专家学者看到的是地区丰富的文化历史内涵与其发展潜力,在艺术转化和经济产业结合等方面都有无限的可能;设计师和建筑师看到的是自己的美学志趣和专业素养与空间作品产生碰撞的机会;文化商人看到的是市场经营与空间资本增值的关系;而本地居民看到的是自身居住环境、租金收益和社区资本的社会地位变化。其次,在分析框架中可以看出行动者的能动性体现为相应的空间实践,也是社会关系变化的内部动因。在特定的时间空间条件下,社会空间的重构会激发异质行动者所占有的社会资源以及自身的能力与认知的潜力。大栅栏地区城市更新事件使当地政府官员、设计师、专家学者、文化商人以及原住居民同时在场,并构成了不断持续的行动者网络,行动者对空间生产方式的占有成为影响他们社会地位的重要因素之一。网络结构的能动性又在社会空间变革(空间价值开发、利益分配等节点)中体现出来,进而形成新的社会空间结构。因此,前述这些变化了的权力、利益关系变化最终被正当化为各种新的规章制度,并被认可为一个同时平衡地区文脉、社会公平、创新经济和居民权益的城市更新新模式,从而实现了对原有社会结构的超越。
参考文献(略)
123
限时特价,全文150.00元,获取完整文章,请点击立即购买,付款后系统自动下载

也可输入商品号自助下载

下载

微信支付

查看订单详情

输入商品号下载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