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本文是建筑学论文,本文以当代建筑创作为宏观的研究背景,抽取台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对该种空间类型在当代建筑创作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取得以下成果。一、将台空间抽象成一个空间类型,用全新的视角解读关于其应用的手法及效果。通过对空间属性本身的探讨与对比验证,得出了台空间具有高起、周边开放、容纳人的空间特点,具有均质性、竖直性和断裂性三个基本属性,并基于此得出了台空间如何与其他空间类型转化的途径。二、分别从功能派生、形态塑造及空间构建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通过对当代建筑案例的分析与自绘图解进行例证和提炼。在功能派生方面,从物质功能和非物质功能对台进行了深入解读,创新性地提出台的非物质功能,即台所创造的建筑场是片断化的、多视点的、弱建筑的,其对身体体验的反馈体现在摆脱重力、征服危险及解蔽的凝视。
.....
第1章绪论
在抽象了台空间这个空间类型的概念后,有必要对该空间类型在当代建筑中的具体表现形式进行进一步分类,以便更直观地判断台空间到底应用于怎样的情况。此处的分类与前节的不同之处在于,标准脱离了建筑的功能,而是从空间本身进行划分,根据台空间的定义,划分时主要关注台空间的边界条件,高起方式,同时考虑其在生成过程中是否存在转化以及转化存在时的来源。对表现形式的分类并非是笔者研究的重点所在,只是对于作为抽象对象台空间的研究必定基于具体表现形式进行。初步的分类与总结能够帮助后续案例的合理选取,避免陷入“万物皆为台”的怪圈。分类结果来自于笔者对案例的筛选与考察,以抽象图示分类于表1-4。故本文所述台空间是从空间的属性出发,同时具备前文所提及的“高起”(会形成和地面不同的标高)、“周边开放”和“容纳人”的特征的空间即在讨论之列。
....
第2章当代建筑创作中台的应用相关问题解析
2.1台在当代建筑创作中应用的催化因素
位于法国巴黎塞纳河畔的UNIK花园式公寓住宅(图2-2),在立面设计中加入了大量的通透玻璃以及与其相对应的露台系统,露台形态各异变化丰富,不仅打破了一般住宅建筑会稍显死板的垂直体量感,更是呼应了“生长”这一主题,使其更好地与塞纳河与相邻的公园融合延续。同样位于法国的Lot02公寓楼项目(图2-3),立面设计的灵感来自于日本的折纸艺术,在塔楼的东北侧可以看到几何形状的阳台在立面上“折起”又“展开”,由上至下,变化丰富,使整个立面看上去好像鱼鳞,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阳台错综复杂的几何形状产生的不垂直部分在内侧被填平,起到了加固结构的作用。位于塞浦路斯利马索尔海滩的Terra奢华公寓更是将台空间的应用发挥到了极致(图2-4),整个建得益于现代建筑结构方面的进步,造型各异的台空间被运用在现代居住建筑中的例子不胜枚举。总结来说,一方面是高性能和高强度的混凝土的普及,另一方面是具有良好延展性,高强度和应变能力的钢结构的应用。最后,参数化技术和智能控制体系的加入使得建筑构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进行自我调节,为更多夸张形态的实现提供了无限可能。
2.2台的空间属性
以上对于空间均质性的讨论都是在广义的空间层面,建筑也只是其中一种载体而已。如今我们要讨论“建筑空间”,在内涵等级上比“空间”更狭窄,被限定了建筑空间,再讨论均质性又如何呢?其实“均质”的本质并没有发生改变,就是对空间所在环境的抽离,不受周遭影响的建筑空间才能具有均质性。而台空间正是对均质建筑空间的最好物化形式。其所属建筑的人文属性或者说心理属性都无法影响台空间的生成和存在。谈到建筑空间便脱离不开空间的性质,私密性,开放性,流动性等等,这些空间自身的标签限制了空间元素的出现,例如中庭与空间的开放性相符,梯空间与流动性相符。但是台空间却没有对应的空间属性。无论在哪种空间属性的环境里,台空间都可以顺理成章地存在,在公共建筑中,在独立住宅中,在室内抑或是在室外,从台空间对各种空间的通用性来讲,可以说具有均质性的特点。这也是区别于其他空间元素的特性之一,没有典型的空间性质指向性使得台空间的具体形式变化万千,广泛存在于各类当代建筑中。
.....
第3章台在当代建筑功能派生中的应用........................................................38
3.1台所承载的物质功能..............................................................................38
3.2台所创造的建筑“场”..............................................................................42
3.3台对身体体验的反馈..............................................................................48
第4章台在当代建筑形态塑造中的应用........................................................55
4.1台在形态塑造中的视觉传达...................................................................55
4.2台在形态塑造中的拓扑形变...................................................................62
4.3台在形态塑造中的剖面解构...................................................................68
第5章台在当代建筑空间构建中的应用........................................................75
5.1台重置空间秩序......................................................................................75
5.2台创造空间情节......................................................................................81
5.3台解除空间限制......................................................................................87
...
第5章台在当代建筑空间构建中的应用
5.1台重置空间秩序虽然台空间的特征
中周边开放是必不可少的特点,但是以为其本身高度的提升,从而与所处院落空间的区别使得它反而有了一种变相围合感,因为台下的人视线不容易到达而产生的心理上的围合,从台空间本身来理解,在院落中的牡丹台是内向的,服务于台上人的。台上所种植的牡丹层层叠叠更加强化这种上下划分的空间逻辑,“种牡丹数十本”与比喻性描写“锦绣步障”传达了一个重要的内容,即牡丹的种植布局手法是颇有屏障的意味[53]。在栖玄堂这个案例中,牡丹台是一个尊崇的待客场所,因此一定是区别于周遭的普通空间的,是独立的集中的让人驻留的特殊空间,古人讲求登堂入室,此处的台也是一样的道理,经由院落空间走上台上空间之时,获得了竖向升高的深感体验,在下方无法看到的景象经过“登台”转化为可能,故而台的作用在此便凸显出来(图5-6)。当代建筑中台对空间在竖向维度上的空间划分逻辑与牡丹台的应用并无太大出入,很多时候台的设置便是更好地区分了台上空间和台下空间或者庭院空间。很多当代建筑在将台空间作为主要特色空间之时,都或多或少受到了古园的影响。很多建筑师也希望通过对台的灵活应用在当代追溯一种中国园林的美感。
5.2台创造空间情节台空间
在创造空间情节时,也常常使用并叙的手法,从而使空间具有双重性格。布拉德菲尔德学院的中心是一个可以容纳1000个席位的圆形剧场,在2012年进行了改建,原本的圆形剧场十分不容易被找到入口,在新一轮的改建中,原入口已经被废弃,改建之时建筑师用一个新的平台取代了入口空间,这个平台成为了剧场的全新的空间,特殊的位置使得台上的人与台下的人形成一种互看关系,图5-18很好地展示了这个美妙的场景,左侧是真正的舞台空间,圆形的是观众空间,邻近舞台的上空是新加建的平台空间(图5-19),图中的所展示的时刻还没有剧目上演,观众似乎在看台上的人,而台上的人似乎在等待着剧目开场,同时也注视着台下的观众,一个定格的画面暗藏着多种可能的故事情节,是想如果将平台空间去掉,这个画面即将变成了一个枯燥的日常场景——台下的观众在等待着剧目的开始。台空间的加入无形中增加了场景中的故事线,激活了空间中的多种情节可能(图5-20)。
....
结论
在形态塑造方面,从拓扑形变的角度针对性解析了台的形变,总结了应用台空间进行视觉传达的手段,并创新性地对台空间的空间逻辑进行剖面解构,得到了悬浮、穿透和贴合三种空间原型。在空间构建方面,梳理了台创造的空间秩序和空间情节,创新性地提出台空间解除空间的避难限制、等级限制和时间限制三种限制。三、通过对台空间的提炼,并且在宏观当代建筑背景下的研究,希望建筑的理论研究能够摆脱建筑类别及当下具体潮流的限制和牵引,而是真正从空间的角度思考问题,此外对空间要素的研究不失为一种新的研究问题的思路,空间理论的交叉借鉴也是理论研究的不二之选。经过反复研究与归纳,将台空间作为一种独立的特殊的空间类型进行讨论,在应用分类及理论交叉等方面已经得出如上的研究成果,但是空间理论所涉极广,关于该问题的探讨仍旧任重而道远。因作者对已有空间理论的研读和领悟程度有限,文中关于理论借鉴的阐释难免有主观因素掺杂以及狭隘之处,空间的理论研究是伴随建筑的发展前行至今,在未来也仍旧是值得踏上的征途,希望关于台空间以及其他空间类型的研究能够在未来愈发深入,并紧跟时代的发展,让建筑创作扎根理论的沃土厚积而薄发。
参考文献(略)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