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 论
本文提出了以乐于通行为目标的地铁站通道空间活力提升的设计方法。在切实了解乘客对地铁站通道空间环境的需求以及现状不足之处后,针对心理体验的开放感、松弛感、交互感,提出了三个层面的活力提升策略,分别是尺度调节强化开敞体验、丰富界面缓解通行疲惫、氛围营造增添人景交互,至此一一阐述了如何化解通道空间给人带来的消极感受,使通道空间环境得以改善,活力得到提升。我国由于受到社会、技术、经济等多方面要素的制约,于上世纪六十到九十年代开始投入到地铁建设中,稍滞后于西方国家。而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发展成果与经济实力使得各大城市逐步具备修建地铁的条件,无疑是为地铁大厦的落成夯筑了基石。与此同时,城市规模和城市密集度也在不断地扩展与提高,城市中机动交通急剧增长、人口集聚化集中,造成了诸如交通拥堵、城市蔓延等城市病。在此形式下,顺应我国国情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城市的交通难题是促进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举措,以地铁为主导的大容量快速轨道交通迎来了跃进式的发展契机。国内地铁建设热潮的钟声自此敲响,近年来更是呈现出爆炸式增长的趋势,各大、中城市都陆续迈入了“地铁时代”,拉开了修建地铁的大幕,如图 1-1、图 1-2 所示。
............
第 2 章 行为心理视角下地铁站通道空间环境基本解析
2.1 地铁站通道空间的分类
地铁站中的联系通道空间从平面上来看,呈现三种基本的线性形式:直线形、折线形、曲线形(如图 2-1),不同平面形式的通道给行为带来的影响和感受不尽相同。直线形通道布局简洁、肯定,连续性、通达性和指向性较强,流线明确易于到达;折线形通道较单一直线型通道富于变化,但转折过大容易使人迷失方向,设计时应强化转折节点的导向,并使转折界面光滑衔接;曲线形通道形式生动,动线清晰明了,能有效地促进乘客流动。通过对基本形式的通道进行变化组合,与站厅、站台等功能空间共同构成地铁站中活跃的步行体系。然而,任何事物需要达到和谐才能产生真正的美,色彩调配亦是如此,从乘客行为心理友好的角度讲,色彩活力的营造不能脱离基本的色彩舒适性原则。从色彩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吕舍尔曾研究色彩与人类性格之间的关系,例如在同一色相中,纯度越高、明度越强则越能引起神经兴奋,具体来说,红色有强烈的征服气概,蓝色代表沉稳,可缓解人的紧张情绪,绿色是自信、自然的象征,黄色明快而温暖,而米白色、白色可消除人体的疲劳
2.2 地铁站通道空间的环境特质
作为特殊的公共建筑,地铁站具有人员密集且流动性大的主要特点,由于客观受限条件较多,一般实行标准化设计。匆匆来往的人流构成了通道空间的一个重要要素,而封闭、狭长、结构雷同使通道空间几乎成了地铁站内区别于其他功能空间的标志性名片。客流的形成有赖于乘客规律性出行的需求,乘客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借由地铁运输方式作有目的的移动,便是导致地铁站客流波动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节假日、重大城市活动、天气状况、地铁列车的运行规律都会对通道空间中的客流带来不同程度或长期或短期的影响。(1)宏观层面的季节性波动 宏观上,客流随着一年内的季节、节假日的变化呈现波动趋势,并有一定的时间规律性,在节假日开始之前,客流呈现上升趋势形成出行高峰,节日期间客流较小,节后出现回流高峰并逐步下降至稳定状态。
..............
第 3 章 满足易于通行的地铁站通道空间交通优化设计 ..........51
3.1 空间转接增强行为连贯性......... 51
3.2 流线组织实现行为秩序性...... 60
第 4 章 满足乐于通行的地铁站通道空间活力提升设计 ...........77
4.1 尺度调节强化开敞体验感.......... 77
4.2 丰富界面缓解通行疲惫感............ 85
4.3 氛围营造增添人景交互感............. 94
结 论 ...................103
.......
第 4 章 满足乐于通行的地铁站通道空间活力提升设计
4.1 尺度调节强化开敞体验感
在当代城市中,大部分地铁站由于埋深影响,其地下空间部分与宜人的室外空间特性截然相反,往往尺度失衡,呈现封闭、压抑等特点。尺度是表达通道空间性格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乘客在其中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合理调节空间的尺度将有利于打破人对通道空间的封闭印象,营造开敞的空间感受,或可以延长人在通道空间中所驻留的时间,或可以使乘客短暂的通行体验更加舒适,从而提升空间的活力。因此,本节针对人的行为心理对通道空间尺度的不同感觉程度,分别从整体印象尺度、局部闲余尺度和心理感知尺度三个层面,调节通道空间的绝对尺度和相对尺度,营造开敞化的空间体验。
4.2 丰富界面缓解通行疲惫感
前文述及现有地铁站通道空间的界面较为单调,容易引起乘客的视觉疲劳。为了引发乘客的视觉舒适与愉悦,可将材质肌理、色彩等界面语汇以打破常规的语法组织融入到视觉形态语义之中,来丰富通道空间界面的质感并抓住乘客的注意力,进而调度人的知觉通感,依据身体的视觉本能直接有效地抓取空间的魅力,从而转移通行的疲惫感。由于防火等级较高,地铁站中所使用的材料受限较大,使得通道空间内的界面呈现单一、冷漠的特点。但随着技术的改进发展,近年来在地铁站空间环境设计中的材料使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每一种材料都具有自身的特性,特定材料的运用能调度人的情绪,引发不同的心理感受,因此,应正确把握材料的性格特征,尽量选用能给人带来良好视触觉体验的材质,并将不同材料与相应的界面进行合理搭配,营造质感饱满、舒适宜人、变化丰富的空间感受,化解地铁站空间环境的机械冷漠感,如表 4-4 所示。
..........
结 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城市公共交通的日益本文意在回归地铁站通道空间设计本原,以主体乘客的需求为思考原点,从行为心理的角度出发,高度重视乘客对行为舒适性、心理舒适性的需求,并基于地铁站通道空间环境的本质特征,总结出针对乘客行为心理需求的客体交通优化与活力提升的设计成果。在理论分析、实地调研及图解研究的基础上,剖析了乘客对通道空间的环境评价与行为心理需求,并从现实应用的角度对地铁站通道空间设计进行阐述。以此为框架,文章得出了以下研究成果:(1)阐述了以乘客行为心理视角探索地铁站通道空间环境设计新思路的必要性、紧迫性与可行性,提出了基于行为心理的地铁站通道空间环境设计原则。首先,在大量案例收集与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接驳方式、功能构成及所处位置对地铁站通道空间的类型进行深入解析,分别从客流波动、通行距离和空间环境层面一一解读了当前的空间特质。在实地调研的过程中了解了乘客对通道空间的环境评价与乘客的行为心理特征,总结出乘客对通道空间环境的便捷性、安全性、舒适性、文化性等需求,并以此为切入点针对通道空间的特质,凝练出交通高效性、环境多样性、适应多元主体的差异性三大设计原则,为地铁站通道空间的设计提供行之有效的设计思路与方法。
.........
参考文献
1] 韩宝明,代位,张红健.2018 年世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统计与分析[J]. 都市快轨交通,2019,32(1):9-14.
[2] 张廷侠. 大城市机动化发展态势分析及对策研究[D]. 清华大学,2017:32.
[3] 刘文. 基于城市视角下的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研究[D]. 东南大学,2016:21-23.
[4] 杨子葆. 世界经典城铁建筑[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6-10.
[5] 杨帆. 基于行为需求的地铁站内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策略研究[D]. 中国矿业大学,2016:41,83.
[6] Chin, Keenen. Light at the End of the Tunnel:Redesigning Queen Subway Station in www.zhonghualw.com Downtown Toronto[D]. Canada: Dalhousie University, 2003: 29-33.
[7] 吴波. 地铁站厅流线设计与空间营造探索[D].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6-7.
[8] Golany G S, Toshio O. Geo-space Urban Design[M]. New York: John Wiley&Sons Inc, 1996.
[9] Richards. Future Transportation in Cities [M]. London: Spon Press, 2001.
[10] Liu X, Lin Y. The Vivid Color in the Metro Station Figures Identity of City[C]//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aided Industrial Design & Conceptual Design. IEEE, 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