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基于空间句法可达性评价的青岛市综合性公园建筑布局研究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97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8052520480417025
  • 日期:2018-05-25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本文是一篇建筑学论文,传统的建筑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建筑物、建筑群以及室内家具的设计,风景园林和城市村镇的规划设计。随着建筑事业的发展,园林学和城市规划逐步从建筑学中分化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建筑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伴随着改革开放制度的不断落实、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提升,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在近年来迎来了一个高潮。由于城市的规模逐渐向外围扩张,使得城市所处的生态系统需要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引发了一连串的环境和污染问题。再加上随着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的不断改善,人们对精神的需求越来越高,迫切地希望提高周边的居住环境,同时也意识到了生态环境在市民生活中的重大意义,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城市绿地的规划建设和环境的塑造,如何合理的进行公园评价并科学的规划公园布局已经成为一个市民的关注点和学者们重要的研究课题。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城市发展理念,为城市公园规划建设指明了方向。“十三五”规划对公园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提出了城市园林绿化以保护城市生态,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品质,优化城市景观水平为核心,进一步完善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技术体系与标准规范,完善城市绿地系统布局。根据《青岛市“十三五”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规划》的相关内容,在“十三五”期间,青岛市将对城市的山体、河流、湿地、海岸线等各类公园绿地及植被资源实施全面生态修复建设,用科学的方法手段构建合理的绿地规划格局,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景观布局,在改善城市整体景观体系的同时提高城市的生态宜居水平。全市将优化城市绿地系统为“两环、两区、三带、九组团”的新绿地布局,计划改造建设郊野(山头)公园 40 余座,湿地公园 10 座,滨河绿道 8 条,还将加快规划建设各类公园绿地,确保大部分的市民在 500-800 米的活动范围内可以就近“享绿”(图 1-1)1。近年来对城市公园规划建设的研究讨论越来越多,特别是随着景观生态学理论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我国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为城市公园的结构优化、布局设计以及功能评价提供了便利条件。
...........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首先,随着近年来青岛市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品质的日益提高以及在创建宜居城市、花园城市等工作的推动下,政府陆续提出了多项城市公园的建设和更新扩张计划。因此建立一个合理有效的对公园进行布局规划的方法在现阶段显得尤为重要。其次,随着居民生活品质和精神追求的提升,对城市公园的服务效率的要求也日益增强。同时对城市公园可达性状况的探讨分析得到专家学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一个合理的公园规划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流,使城市公园能够与城市居民的生活活动更加契合,成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第三,为提高公园的利用效率,在城市公园的规划建设中应充分考虑公园布局的结构体系的科学性和使用公平性,使得每一位城市居民都能公平合理的享受公园资源,提高公园的服务效率,使其发挥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借助空间句法相关理论为基本研究手段,在公园需求日益提高的时代背景之下,对青岛市城市公园的可达性进行量化评价,据此,提出现有公园布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的优化策略,以期为青岛市绿化体系的发展和城市公园规划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发展方向,从而提高青岛市城市公园的人流量和使用效率,为更多的市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
 
第2章 空间句法在城市公园可达性评价中的适用性
 
2.1城市公园传统评价方法及局限性
2.1.1 城市公园的传统评价方法
我国以前对城市公园的评价大都采取传统的评价方法。传统的城市公园规划的评价指标一般都是人均指标,采用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均绿地面积、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等指标对城市公园建设进行指导开发(各项指标详情见表 2-1)。我国首部针对园林绿化进行评估的标准是于2010年12月1日起正式投入使用的《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 (GB/T50563—2010),这部标准的公布是我国园林发展历史上的重要一步。从标准中也可以找到一些与城市公园有关的相关评估指标,而对于可达性的评价一般是通过相关专家或机构进行综合打分的形式,并没有一个量化的指标。我国根据人口数量的不同,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并分别对每一个等级的城市的绿化指标给出了具体规定,如表 2-2,该表是各城市进行绿化建设与评价的参考依据。青岛市对于绿地发展的规划,是立足于山海资源,以现有的“青山、绿水、蓝湾”为依托,发展构建“两环、三带、多园”的网络化绿地系统。以青岛市滨海、滨河周边的带状公园为绿色空间纽带,规划构建“综合公园-专类公园-社区公园及街头绿地”三级体系的城市公园完整体系。我市近年来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建设园林城市的主张,大力发展城市公园的建设,利用已有基础设计规划并改造了各个规模的公园,力求达到市民外出 300 米见绿、500 米见园的目标,保证居民在 500 米至 800 米的公园服务半径范围内都能够享受公园服务。对现在的裸漏地和废弃用地进行环境整治和改造,达到青岛市的绿化全覆盖目标,预计在2020年达到人均公园面积15㎡以上的城市绿化水平。根据青岛市年鉴可以得出,截止到 2016 年底,青岛市公园绿地现状的相关数据(图 2-1、图 2-2)。
........
 
2.2空间可达性评价的引入
可达性从空间角度来讲,就是人们从某个空间位置出发抵达其他位置的便利程度。这个概念最早是由 Hansen 在 1959 年提出。从客观层面来看,可达性主要指的是两个地点间交通方面的便利性。可达性的影响因子不仅是在客观角度上的时间和交通的便捷性,同时还包括使用者的心理想法及居民对周边环境的了解。从城市研究领域可如此定义城市公园可达性:市民从一个地点起步克服空间和心理等各方面的障碍来到公园的希望程度和能力的定量描述,是判断一个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分布结构是否适合的重要指标。时间是评价两点间可达性的一个不变的衡量因素,它体现了空间两点间的交通成本,花费的时间越多,则到达目的地所需要的交通成本就越高。因此,消耗的时间和成本通常会成为评价空间可达性的指标,这也反映了空间可达性有一定的时间意义。可达性的水平可以表现出空间的交通水平和吸引力,同时可达性的高低也会对人流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在可达性高的地方设置公共设施或商业等,可使其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可达性较高的城市空间,往往具有更高的生活质量以及更加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居民的生活幸福感也会更高,可见,可达性与城市吸引了和经济的发展关系密切。
..........
 
第 3 章 基于空间句法青岛市综合性公园可达性评价..............29
3.1 城市公园可达性研究范围选择........29
3.2 公园可达性评价方法构建.....36
3.3 空间句法模型构建依据.........38
3.4 青岛市空间句法模型绘制与校验....40
3.5 城市公园可达性评价体系的主要参数.......46
3.6 青岛市综合性公园的空间句法可达性分析..........48
3.7 青岛市综合性公园的空间句法可达性综合评价.............65
3.8 本章小结...........66
第 4 章 基于可达性评价的综合性公园布局优化...........69
4.1 青岛市现状公园布局存在的问题....69
4.2 导致青岛市公园布局不合理的因素...........75
4.3 青岛市公园布局优化策略.....79
4.4 本章小结...........83
第 5 章 结语.....85
5.1 主要结论...........85
5.2 研究存在的不足..........86
5.3 研究展望...........88
 
第4章 基于可达性评价的综合性公园布局优化
 
4.1青岛市现状公园布局存在的问题
青岛市公园分布不均匀的现象主要体现在数量和地理位置两个方面上的不均匀。城市公园的规划建设主要是供市民休憩娱乐的,其服务的对象是人,在研究公园的可达性和服务时,应该结合人口来研究。通过对青岛市统计年鉴(2017年)的查阅知道,截止到 2016 年底,青岛市市南区人口 58.03 万人,市北区为108.37 万人,而李沧区有 55.33 万人口(表 4-1)。青岛市现有的城市公园集中分布在中心城区南部区域,市南区占有的公园数量最多,其次为市北区和李沧区。从饼状图中可以看出(图 4-1、图 4-2),在本文计入统计的 26 个公园中,有 12个(44%)位于市南区,共有面积 135.8 公顷,占区面积的 4.5%;李沧区共有综合性公园 6 个(26%),面积 88.92 公顷,占区面积的 1%;而人口数量最多的市北区(49%)有 8 个(30%)综合性城市公园分布,总面积为 204.14 公顷,占区面积的 3.2%。由此看来,市南区的公园分布最充足,李沧区公园不论是数量还是面积都存在不足,有待在日后的规划中加强建设。这说明青岛市人口分布与公园分布状况存在一定的差异,可能由于市北区人口数量较多,大量建设居住用地,能够用来建设公园的城市用地十分有限,从而导致公园数量不多,与区内人口不成比例,造成不同行政区资源分配的不均衡。李沧区相较于另外两个区域人口密度较少,占地面积较大,属于地广人稀的区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更多的进行城市公园的发展设计,吸引居住者,提升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居住水平。#p#分页标题#e#
.........
 
结论
 
本文首先深入介绍了城市公园和空间可达性两大概念,然后从空间句法理论入手,首先分析并解读其原理并研究了理论与公园可达性之间的关联度,在此基础之上,结合所建立的空间句法轴线与线段模型,以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的综合性城市公园作为研究对象,以评价综合性城市公园空间可达性为研究的目的,最后为合理布局城市公园和提高公园服务效率和服务公平性提出合理意见,最终得到了以下结论:
(1)使用空间句法的研究方法对青岛市综合性公园的可达性评价具有可行性。对多种常用的可达性研究方法的原理以及他们各自的优劣势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并研究了空间句法与可达性间的关联度,最终确定了本文所选用的基于空间句法的评价方法是度量城市公园空间可达性的合理之选。空间句法模型能否适用于青岛市的城市空间分析需要进行检验,本文通过预测值与实际值间的相关性研究确定了其用于青岛这一城市的可行性。空间句法的分析方法可以把不容易理解的复杂的空间形式转变为直观的可视化的数据,使分析结果更便于理解,对于城市公园可达性的探究是卓有成效的研究方法。通过选择全局整合度、局部整合度、可理解度和空间效率值等数据创建对于城市公园空间可达性的评价体系,从多个方面对城市公园空间可达性进行评价。
(2)对青岛市综合性城市公园的可达性进行空间句法分析,得到青岛市公园的可达性特征,主要包括:第一,研究范围内城市公园的全局可达性和局部可达性评价结果总的来说是比较好的,空间效率值较高,但公园的可理解度较差;第二,对不同行政区域进行比较,位于市北区的公园全局可达性和公园可理解度均是最好的,而在局部可达性和效率值方面则是市南区最为优秀,而李沧区在这四个数据的比较中均是位于最后的位置,说明李沧区的城市公园可达性有待提升。
(3)使用空间句法的研究方法对青岛市综合性城市公园的空间可达性进行评价研究,获得青岛市城市公园的布局特征:青岛市公园的布局特征大体可以概括为南多北少,西多东少;青岛市公园多依山而建或沿河沿海而建。总体而言,青岛市城市公园的分布较为得当,综合性城市公园的地理位置较为优厚,大部分公园周边路网较为发达,可以方便周围居民到达并在公园中进行活动。但是,在城市公园总体空间布局较为得当的基础上,仍然有许多城市活力次中心区域没有被综合性城市公园所覆盖。
(4)总结了青岛市公园布局存在的四个问题:城市公园分布不均匀;城市公园分布与可达性存在“错位”;各个城区公园可达性差距较大;城市公园的可达性和使用效率与公园规模不相符。同时对问题产生的源头进行了探寻:城市的发展历史使得不同区域发展进度有所差异,从而致使不同的区域公园空间布局及数量有着明显的差别;城市地形导致公园布局差异;城市交通及路网等市政服务设施建设的不足导致部分公园可达性较低。
..........
参考文献(略)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