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连续护理干预在农村缺血性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37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805102153048675
  • 日期:2018-05-10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本文是一篇护理论文,近代护理是在中世纪之后生物医学发展的基础上起步的。比利时人维萨里(Vesalius1514~1561年)医生解剖尸体,用直接观擦法写出了第一部人体解剖学;英国医生维廉哈维(william Harver,1578~1675年)以实验法发现了血液循环;随之,细菌学、消毒法、麻醉术等一系列的医学发明和重大突破,为建立近代护理学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实践发展的条件。(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根据世界老龄化人口现状及预测,2030 年我国 65 岁及以上年龄的人口占比将超过目前全球排名第一的日本,成为全球老龄化水平最高的国家,而截至到2050 年,正是中国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的时期[1-3]。目前,在中国老年群体中,脑卒中是发病率最高的疾病,患者存活率不高,而且 75%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残疾,其中包括 40%左右的重度残疾[4,5]。2009 年,卫生部公布的城市居民死因中脑卒中占第 3 位,农村占第 1 位[6]。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通常又称中风,并具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的特征,具有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高的特点[7,8]。根据病理检查及改变,脑卒中又可分为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两种。出血性卒中占比较低,为 25%左右,而缺血性卒中(Cerebral ischemicStroke,CIS),又称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则占比高达 75%[9],缺血性脑卒中(CIS)是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缺血和缺氧而引起的局部脑组织坏死或软化疾病[10]。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则占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首位[11],存活患者中,65%~82%的患者存在功能障碍,部分患者不能生活自理(20%~25%)[12]。CIS 是一种综合性的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疾病[13],往往导致诸多运动功能障碍,以及认知、感觉及心理方面的障碍,不仅出现瘫痪、失语、智能障碍等生理性功能障碍,而且在情绪行为、精神状态、社会角色扮演等方面也具有较大的伤害和异常,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均带来了巨大的负担,严重影响了患者家庭的生活质量。因此,综合研究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对患者实施主动积极的干预,提高其现有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促进其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不仅对患者个人的康复具有积极作用,而且对于社会整体健康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均有重要的意义。
...........
 
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研究通过对连续护理在缺血性卒中(CIS)患者护理康复中的效果进行分析,了解缺血性脑卒中疾病的相关信息;通过分析连续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抑郁程度、焦虑程度、卒中认知水平、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能力的影响,以及对农村地区患者卒中康复情况进行比较,探讨连续护理干预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广大农村地区的连续护理干预模式提供了借鉴,为健全我国新一轮医疗体系规划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此举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为各级医疗机构开展 CIS 康复期连续护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依据。
..........
 
连续护理干预在农村缺血性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1.1 研究方法
选取 2014 年 1 月至 2016 年 1 月在天津医科大学宝坻临床学院就诊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病例均符合《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诊断标准[26],所有患者均有影像学检查结果作为诊断支持。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有效纳入初次、新发作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187 例,将病例随机分为试验组 94例和对照组 93 例,并对后期死亡、复发入院以及选择其它康复方式的病例予以排除,最终收纳研究分析病例 116 例,试验组 58 例和对照组分别 58 例。所有病例均符合以下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符合 1995 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2)头颅 CT 或 MRI 证实患有缺血性脑卒中;(3)无言语沟通障碍,能独立完成问卷评分;(4)BI 指数评定为轻、中度(5)患者均接受统一标准治疗;(6)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均明确了解本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意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能主动配合之后的随访工作。排除标准:(1)本次脑梗死伴脑出血患者、随访期间再发急性脑血管病患者。(2)随访期间无法进行有效沟通,包括合并精神病、语言、认知障碍;(3)伴严重内科疾患,包括急性心肌梗死 、严重肺部感染、消化道疾病。
...........
 
1.2 结果
 
1.2.1 会谈及随访情况
本次研究初次有效纳入患者 187 例,其中试验组 94 例、对照组 93 例,后期治疗及跟踪调查中,排除了死亡、复发入院以及选择其它康复方式的病例,最终收纳有效病例 116 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 58 例。干预前收集完整调查报告 116 套,干预后收集完整调查报告 116 套。完整报告中,有效问卷 100%,占最初选择病例的 62.0%。排除无效及不完整数据报告后,汇总 116 套完整病例报告,进行汇总分析。纳入分析评价的 116 病例中,男性患者共 83 例(71.6%),女性患者 33 例,(28.4%);试验组男性 42 例(72.4%),女性 16 例(27.6%);对照组男性 41 例(70.7%),女性 17 例(29.3%)。患者平均年龄为(59.9±9.3)岁,年龄最小值为 36 岁,最大值为 73 岁。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 32 例,占比 27.59%;专科/高中 41 例,占比 35.34%;初中/中专 30 例,占比 25.86%,初中以下 13 例,占比 11.21%。居住区域:市区 43 例,占比 37.07%;城乡结合部 24 例,占比 20.69%;农村 49 例,占比 42.24%。家庭每月收入:1500 以下 12 例,占比 10.34%;1501~3000 的 35 例,占比 30.17%;3001~5000 的 49 例,占比 42.24%;5000 以上的20 例,占比 17.24%。吸烟史患者 57 例,占比 49.14%。酗酒患者 28 例,占比24.14%。“三高”病史患者 64 例,占比 55.17%。受累部位:左脑 50 例,占比43.10%;右脑 35 例,占比 30.17%;双侧脑部受损 14 例,占比 12.07%;其它部位受损 17 例,占比 14.66%。根据比较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在以上统计指标上无明显的差异(P>0.05),见表 5。
..........
 
1.2 结果 ........16
1.2.1 会谈及随访情况 ..........16
1.2.2 基本情况描述 ......16
1.2.3 患者抑郁情况分析结果 ......18
1.2.4 患者焦虑情况分析结果 ......19
1.2.5 日常生活能力评定分析结果 ......20
1.2.6 患者 CIS 认知水平分析结果 ......21
1.2.7 患者运动能力评价分析结果 ......28
1.2.8 居住区域影响分析结果 ......29
1.3 讨论 ........32
1.3.1 连续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影响 ..........32
1.3.2 日常生活能力指数影响分析 ......33
1.3.3 患者 CIS 认知水平的影响分析 ..........34
1.3.4 患者运动能力影响分析 ......35
1.3.5 不同区域患者康复情况比较 ......36
 
1.3 讨论
 
1.3.1 连续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的影响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多有听力、暂时性智力降低、行动不便等症状,也有经济、治疗等方面的客观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因此患者常常有焦虑情绪存在。本研究 116 例患者中,初期仅有 12 名患者无焦虑症状,仅仅占试验所有病例数的 10.34%,也有 25.00%的患者有轻度焦虑或可能有焦虑情绪,确定有焦虑症(含更严重的焦虑症)的患者占比高达 64.66%。国内有部分报道[27,28]显示卒中患者焦虑患病率为 30%~70%,结果类似,均说明了卒中患者治疗及康复过程中针对焦虑症状进行指导的需求及重要性。本研究中,通过连续护理干预后,试验组中焦虑症状的患者比例降低了 27.59%,对照组降低了 24.14%,多数患者症状得到了缓解和减轻,提示通过连续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焦虑症状的治疗和患者康复。抑郁也是卒中患者普遍存在的症状,尤其是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抑郁现象更加明显。本组研究患者中,干预前仅有 20 名患者无抑郁症状,占所有患者比例为 17.24%,35.34%的患者可能有抑郁,高达 47.41%的患者肯定有抑郁症(含严重抑郁 10.34%)。通过持续半年的连续护理干预后,试验组中有 27.58%的患者抑郁症状得到改变,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12.07%,说明连续护理干预对改变患者抑郁情况也有很好的疗效。研究[33]指出,国内卒中患者中抑郁患病率为 35%~68%,焦虑患病率为30%~70%,而心理干预对患者康复尤其重要。彭月华[34]等对早期 6 个月的患者进行简单干预后,干预组的焦虑率下降 5.1%,抑郁率下降 6.3%,但尚为确定是前期治疗的影响还是干预的效果。本研究中,通过患者出院后的连续半年护理干预,试验组患者的心理问题得到明确好转,优于对照组的改善情况,可能与我们研究团队中加入了心理医生共同试验有关。同时,本研究针对缺血性卒中患者,一般此类患者疾病发生比较突然,焦虑、抑郁等情况持续时间尚不持久,通过心理干预更容易获得成功。此外,焦虑、抑郁等症状的发生与个人的性格、家庭因素以及发病时的心理状态也有关联。有研究[35]表明,患者患病后 3~6 个月的时间内,抑郁患病率达到峰值时期,而本研究中试验组干预期刚好在这一时期进行,提示卒中早期进行适当的专业心理干预及其重要,能够及时的帮助患者排除心理问题,有利于康复治疗。#p#分页标题#e#
...........
 
结论
 
通过对连续护理在缺血性卒中(CIS)患者抑郁程度、焦虑程度、卒中认知水平、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能力的分析,以及对农村地区患者卒中康复情况进行比较,得出以下结论:
1. 连续护理干预对降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抑郁、焦虑指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运动能力和卒中认知水平具有明显效果。
2. 农村地区患者在接受连续护理干预后,抑郁、焦虑改善情况和运动能力明显高于城市区和城乡结合区患者,总体上康复效果较好。
..........
参考文献(略)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