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治疗性沟通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干预评价

  • 论文价格:150
  • 用途: 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
  • 论文字数:49556
  • 论文编号:
  • 日期:2022-10-15
  • 来源:上海论文网

护理论文哪里有?本研究以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较强的问题为切入点,经过文献回顾及文献分析,基于疾病不确定感理论和治疗性沟通理论构建治疗性沟通干预方案初稿、经过专家小组会议对初稿进行论证并修改,再经过预试验解决发现问题等科学研究方法,构建颅内动脉瘤介入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治疗性沟通干预方案。

研究对象

1.1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2019年欧洲卒中组织制定的《关于颅内动脉瘤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管理指南》中的诊断标准,且均经CT、DSA(全脑血管造影术)确诊;②选取颅内动脉介入择期手术治疗患者;③年龄≥18岁,无既往精神病病史,有沟通能力,意识清楚,无心智功能障碍;④能接受和配合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和焦虑、抑郁量表检测者;⑤具备小学及以上文化水平,有能力完成检查项目;⑥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自愿参与本研究。

排除标准:①既往颅脑外伤史和手术史;②伴有严重心脏衰竭、肾衰竭、肝脏等脏器功能疾病或其他严重慢性疾病患者;③入院前3个月遭受重大负性事件;④碘过敏者。

退出标准:①个人原因主动退出;②因病情恶化不能继续参加的患者

护理论文怎么写

结果

2干预前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均衡性比较

2.1两组颅内动脉瘤介入术患者一般资料均衡性比较

本研究纳入对照组患者34人及干预组患者35人。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及颅内动脉瘤的分布部位疾病资料,结果显示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4.1。

护理论文参考

4讨论

4.1治疗性沟通干预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术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

本研究通过对69例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术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进行,研究数据显示,对照组和干预组的患者干预前疾病不确定感四个维度的总分及各维度的得分均处于较高水平(127.77±1.73、128.47±1.65),这与汤颖颖[80]关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研究结果一致。原因可能为:①颅内动脉瘤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它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要原因,在出血的患者中,约1/3在就诊前死亡,1/3死在医院,1/3经诊治得以存活。颅内动脉瘤作为“不定时炸弹”,其疾病的过程、发展、预后和转归都不可预测,再加上对疾病信息的缺乏,都是其产生较高疾病不确定感的原因。②本研究所纳入的研究对象在社会及家庭中都承担着重要角色,当患者角色转换不良,心理负担增加,对以后的生活和工作无法预知,由此会产生较高的疾病不确定感。因此,护理人员需要通过沟通为患者提供积极有效的疾病信息和心理支持,从而有效降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相关研究表明,疾病不确定感的水平越高,患者产生负性情绪的可能性越大[81],较低的疾病不确定感可以改变患者的应对能力和心理调试能力[82],进而影响治疗的依从性及效果、疾病的预后和疾病的转归方向。

4.2治疗性沟通干预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术患者的焦虑抑郁等情绪的影响

相关国内研究表明[22-23],大部分颅内动脉瘤患者都存在一定的焦虑抑郁情绪,较为严重的甚至出现恐惧情绪。而学者侯纪莲[83]对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的研究中也表明,患此病的患者较正常人相比有较高的焦虑、抑郁水平需要我们进行干预。结果发现,干预前两组颅内动脉瘤介入术患者均处于较高的焦虑抑郁状态,这与朱园园[19]等关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研究结果一致。原因可能为:①首先可能为颅内动脉瘤的高致死及致残率,使得患者产生强烈的心理负担,对于死亡的恐惧,对于自身疾病的担忧,对于家庭亲属的歉疚以及复杂的治疗护理过程,都会使患者产生较强的焦虑抑郁心理。②而介入术治疗需要经全脑血管造影术(DAS),并且需要进行彩超心电图、术前血标本的采集等检查,以及各种护理操作均会促使患者出现焦虑、紧张等情绪,且在介入栓塞术后会有少数患者发生并发症,加之得知自身患有脑部血管疾病时患者容易出现悲观、抑郁等负性心理。

本研究显示:两组患者在干预后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且干预组的评分降低水平高于对照组(t=3.611,P<0.01)。本研究通过治疗性沟通干预,对患者产生负性情绪的相关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通过心理咨询师与患者进行交谈,教会患者缓解焦虑、紧张情绪的方法,释放和减轻压力,同时加强对患者家属的沟通,给予患者精神上的陪伴和支持,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同时引导患者情绪低落时,采用听音乐、看电视、谈心等方式转移患者的注意力,选择放松训练、自我冥想、自我调节等方法,减少了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风险,因此极适合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术患者中进行应用及推广。

结论

1研究主要结论

(1)建立在治疗性沟通理论和疾病不确定感理论上的颅内动脉患者介入术前沟通干预方案,可根据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产生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沟通,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2)基于文献回顾及理论指导的治疗性沟通干预方案,从关系性沟通、评估性沟通以及治疗性沟通,既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沟通能力,又降低了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和负性情绪,创建了良好的护患关系,可操作性强。

参考文献(略)

123
限时特价,全文150.00元,获取完整文章,请点击立即购买,付款后系统自动下载

也可输入商品号自助下载

下载

微信支付

查看订单详情

输入商品号下载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