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老年慢性病家庭照护抗逆力提升的小组介入分析——基于贵阳市G社区的实践

  • 论文价格:150
  • 用途: 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53
  • 论文字数:60123
  • 论文编号:el2021082521121623771
  • 日期:2021-08-25
  • 来源:上海论文网
本文护理论文,这些内在的特质包括了积极的人格特质、积极的认知、健康的体魄、照护能力等多个方面。而个体的这些内在特质作用的发挥,又需要良好的社会支持作为外部保护。特别是的照护者,他们的身份特殊,其抗逆力的发展与他们所获得的外部社会支持息息相关,有些照护者的身边明明存在着多方的社会支持,但是缺乏这些支持的合理运用。因此,我们在构建老年慢性病家庭照护者的抗逆力时,要注重对照护者外部社会支持的建设,并且注意提高他们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一方面,要提升家庭照护者个体的内在优势。需要增强家庭照护者自身的健康知识与照护技巧。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的照护过程中,提高其对照护困境的预知能力与解决能力。目前针对老年慢性病家庭照护者研究多为调查研究,干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用小组介入的方法,对家庭照护者的抗逆力进行干预,可以为社区工作者对家庭照护者有针对性的指导提供经验。本文以老年慢性病家庭照护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提升老年慢性病家庭照护者的抗逆力。在调查贵阳市G社区的基础上,随机选择5名老年慢性病家庭照护者展开试调查;随后经过社区干部推荐及熟人推荐的方法,挑选30名对象进行正式的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筛选16名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干预。

......

 

第1章绪论

 

第一,从研究视角看,可以为提高老年慢性病家庭照护者的抗逆力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在现有的研究中,关于家庭照护者的研究,多集中在医学和护理学的角度,探讨家庭照护者面临的压力以及影响因素,而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出发,对老年慢性病家庭照护者抗逆力的干预研究较少。第二,从研究领域看,可以丰富抗逆力领域的理论外延。目前我国学者对抗逆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儿童和青少年这些领域,从老年领域展开对抗逆力的研究较少。实际上,抗逆力不单单只存在于儿童和青少年这些领域,每个领域的群体都拥有应对问题的潜能,都具备一定的抗逆力。因此,抗逆力运用于对老年慢性病家庭照护者的研究,其干预结果和经验有助于丰富抗逆力理论的外延。第三,从研究群体看,本研究将社会工作的研究对象扩展到了老年慢性病家庭照护者这个重要群体。第一,有助于帮助老年慢性病家庭照护者获取社会支持,减轻其照护压力。同时通过专业健康照护指导与咨询服务,为照护者提供各方面的支持,减少他们在照护过程中的愧疚感和无力感。第二,有助于提高被照护者的照护质量,提高生活质量。临床上更多关注的是患者本身,而忽略了家庭照护者的需求。本研究中,社会工作者给予家庭照护者足够的支持与关注,给他们提供抗逆力提升的小组工作干预,通过强化家庭照护者个体的内在保护系统和外部社会支持,从而改善他们的照护环境,提高照护质量。第三,可以为社区工作者对家庭照护者有针对性的指导提供经验。

.......

 

第2章文献综述

 

2.1相关概念界定
目前为止,关于家庭照护者的概念尚无统一的界定,学者多从照护者与患者的关系、照护责任等视角来定义“家庭照护者这一词”。学者刘继同将照护者界定为与患者共同生活并照护其日常生活、有照料义务的家属③。张旭等将家庭照护者界定为对被照护者负有主要照护责任,照护时间最长,并且为被照护者提供生活起居照料和医疗陪护等服务,且在照护过程中有照护责任,但没有酬劳的亲属①。简言之,家庭照护者既可以是被照护者的直系亲属,也可以是被照护者子女的配偶、亲邻或好友。综合以上观点,本研究中的家庭照护者指的是长期在家庭环境中为老年慢性病患者提供照料,照护时间连续长达三个月以上,承担主要照护任务且无薪酬的人员,主要包括配偶、子女、兄弟姐妹及其他作为主要照护者的家属。排除每月领薪且和患者没有亲属关系的护工。综合以上学者研究的观点,本研究将抗逆力定义为,家庭照护者在面对照护困境时依然能够顶住压力,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状态中,并保持良好适应的能力。抗逆力不是个体的一种固定品质,而是在某一时点上,危险因子与保护因子相互博弈的过程。我国老年慢性病人数不断增加,医疗资源紧张,家庭照护者在老年慢性病照护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家庭照护者面临的压力,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照护者,都会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关注老年慢性病家庭照护者的压力,及其如何帮助照护者提升抗压能力亟待研究。本研究选择老年慢性病家庭照护者作为研究对象,可为今后社会工作在老年慢性病家庭照护者研究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

 

2.2理论基础
在认知行为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本研究通过小组工作的干预。首先,重新建构面临照护困境的家庭照护者的认知,改变他们对目前困境的认知,提升他们独立脱离困境的能力;其次,为家庭照护者创建放松的环境,提升能力,帮助他们合理地宣泄负性情绪,缓解照护压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照护任务。通过梳理相关的文献发现,目前学者对家庭照护者的类型研究比较多,有从血缘关系的亲疏来分类,也有从照护者的不同分工来分类。依血缘关系来划分,可以分子女照护者和配偶照护者这两种。配偶照护者即与被照护者为夫妻关系的照护者;子女照护者则是与被照护者有着直系血缘关系的家庭照护者①。依据照护责任分工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主要和次要照护者这两种类型。主要照护者主要承担最主要、最直接的照护任务,比如服侍被照护者的生活起居、陪同被照护者就医等;次要照护者则承担一些间接照护任务,例如物资支持、权益倡导等,其作用是协助主要照护者完成照护任务②。家庭照护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教育、康复需求。学者李艳等研究发现,老年慢性病家庭照护者获得的医疗机构、社区等相关部门的社会支持较少,照护者存在社区卫生支持服务、医疗机构支持服务、个人(如情感支持、经济支持)、政策支持等四个方面的需求③④。学者王敏秀,通过对30例老年痴呆症患者家庭照护者的调查研究发现,照护者在教育、人力、经济、社会支持等四个方面的需求的得分较高⑤。

 

第3章老年慢性病家庭照护者的现状及困境分析........................................19
3.1调查对象及调查工具的选择................................................................19
3.2受访者的基本信息分析........................................................................20
第4章小组活动设计、介入及成效评估........................................................30
4.1小组活动设计........................................................................................30
4.2小组活动的介入进程............................................................................34
4.3过程评估................................................................................................48
第5章结论、建议及反思................................................................................55
5.1结论........................................................................................................55
5.2建议........................................................................................................55

......
 

第4章小组活动设计、介入及成效评估

 

4.1小组活动设计
在基本信息问卷调查及访谈的基础上,社会工作者根据照护者的改变意愿及可以参与活动的时间,筛选了16名需求相近、困境相同的照护者作为服务对象。并将这16名服务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个小组。对干预组的8名照护者开展提升抗逆力的小组工作活动,对照组的8名成员则不做任何干预。根据Zarit照护负担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抗逆力量表分析小组成员的照护负担,从而设计活动方案。小组成员的纳入条件为:(1)年满18周岁,现在正在照护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且愿意参与本研究的照护者;(2)照护年限≥6个月;(3)与被照护者有亲属关系。同时满足以上三项标准方可被选进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满足以下任意一项标准的则不能作为研究对象:(1)照护者由于疾病或精神原因而不能接受调查的照护者。(2)照护者是护工,与被照护的患者无亲属关系。本次活动作为整个小组干预活动的开头,主要的作用是建立小组的团队关系,增加组员对疾病知识的了解。
护理论文格式
研究思路图

 

4.2小组活动的介入进程
本次原本挑选的小组成员只有8人,但是有一位成员还把她的两名朋友带来了,所以最后来了10人。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社会工作者提前针对预想到的问题制定解决方案,还提前半个小时到达活动地点做准备。由于组员刚刚聚到一起,所以显得比较拘束,自我介绍的内容比较简短,但是在社会工作者的鼓励及追问下,气氛变得活跃了不少。在名字接龙游戏,遭到了冷场社会工作者顺势调整成自由分享环节,并让活跃的组员起带头作用,带动组员进入更深入的分享层次。在知识抢答的游戏环节,组员答题积极性很高,但是答题的正确率不高。在总结分享环节,组员对活动目标的达成不抱有希望,部分组员认为这样的活动不会起到太大的效果。在游戏环节由于缺少对游戏公平性的考虑,导致组员活动参与得不尽兴。第一次活动结束,社会工作者意识到游戏的设置不但要考虑参与者的身体状况,增加趣味性,还要考虑游戏竞争的公平性,尽量让每一位小组成员参加完活动后不断能有所收获,还保持愉悦的心情,只有这样,组员才会更加乐意融入并参与小组活动,才能实现小组的目标。在本节游戏的活动设置过程中,社区缺乏对老年人记忆力情况的考虑,设置的游戏过于复杂了,以至于在活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状况。
护理论文范文
干预组小组成员基本情况

........

 

第5章结论、建议及反思
本研究可以得出以下三点结论:首先,通过统计自制的一般问卷和访谈提纲,发现老年慢性病家庭照护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增强护理知识、情绪宣泄、社会交往、社会支持的需求。其次,针对其存在的需求,社会工作者在抗逆力理论、社会支持理论、认知行为理论的指导下,对老年慢性病家庭照护者开展了抗逆力提升的小组干预,干预后发现,干预组小组成员前后测的抗逆力平均水平提升了16.63±0.42分;照护负担平均水平下降了21.25±1.00分,由此可见,本次小组干预对提升家庭照护者的抗逆力,减轻其照护压力具有显著的成效。最后,小组工作干预主要在个体内在保护系统,以及外部的社会支持在压力应对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干预的成效较为明显。因此,以后再做同类型的老年慢性病家庭照护者抗逆力时,可以着重从个体的内在保护系统和外部社会支持这两个方面进行。此外,社会工作者要重点挖掘老年慢性病家庭照护者的积极人格特质,注重建构家庭照护者对逆境的积极认知,积极的认知有利于家庭照护者在照护过程中保持积极正向的看法,保持平静的心态。熟练的照护技能和积极的认知是家庭照护者重要的保护性因素,因此,社会工作者在服务的过程中要注重对照护者内在潜能的挖掘,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参考文献(略)
123
限时特价,全文150.00元,获取完整文章,请点击立即购买,付款后系统自动下载

也可输入商品号自助下载

下载

微信支付

查看订单详情

输入商品号下载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