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护理论文,及时发现脱水,及时给予防治措施女性患者在脑卒中恢复期更容易发生脱水,使用β受体阻断剂、抗糖尿病药物、血脂调节药物增加脱水的风险。大多数脑卒中患者未能保持良好的饮水习惯,经口液体摄入量明显不足,增加脱水的风险,在临床工作中应重点关注患者的日常饮水量,加强健康教育,为患者制定切实可行的饮水计划。本研究通过纵向研究明确了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到恢复期脱水发生的动态变化,同时通过横断面调查,分别进一步分析了急性期和恢复期脱水发生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脱水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第一部分纵向研究的患者仅86人,样本量较少,且恢复期的跨度较长,可能会影响研究结果的代表性,需要进一步加大样本量,以及更严谨的研究设计来重复验证本次研究结果。本研究采用血液渗透压作为诊断脱水的金标准,一部分急诊入院患者,往往会出现生化指标采集不全,导致病例脱落,致使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入组人数较少,可能影响了结果的分析,建议结合其他评估脱水的指标,加大样本量,进一步验证本次研究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脱水组与未发生脱水组合并心脏病在脑卒中患者恢复期有统计学差异,在脑卒中急性期无统计学差异,可能是由于急性期合并心脏病患者人数过少,但急性期合并心脏病患者6人中5人脱水,合并心脏病增加脱水的风险。
......
前言
导致机体发生脱水症状的主要因素有:(1)社会人口学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水分含量下降,胃肠消化功能的衰退且口渴感也较为迟钝,以上原因导致机体摄入水分降低,随着年龄的增长,肾脏血流量下降,导致肾脏对各种电解质的重吸收能力和保水能力下降,尤其在脑卒中患者伴有肾功能减退时,更易诱发电解质紊乱和脱水[9,10];此外研究显示,相较于老年男性,老年女性脱水发生率更高[11];文化水平较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特别是脱水知识需求更多,了解更多,从而采取措施降低自身脱水的发生,有利于疾病恢复;研究指出家庭人均月收入水平高及家属探病频率高(每周大于3次)的患者生活质量较高[12],家庭重视患者病情,监督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给予患者康复信心,因而减低脱水风险。(2)疾病相关因素,伴随有各种慢性疾病及功能障碍等,往往也可导致患者脱水及脱水程度的加重,他们对脱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液体的出入平衡方面,如精神障碍、吞咽障碍、认知障碍、尿失禁、营养不良、心脑血管疾病等往往影响液体的摄入,肾病、呕吐、发热、糖尿病、败血症、失禁、烧伤等往往增加液体的流失,导致机体发生脱水[11,13-18]。(3)药物相关性因素,研究表明使用相关性药物如利尿药、缓泻剂、β受体阻滞剂和ACEI药物、精神类药物、多重用药等均可影响到患者体液和电解质的代谢,存在潜在脱水风险的加大[9,19]。(4)日常活动及照护因素,平时参加日常活动越多,脱水发生风险越高,活动频繁,体内水分消耗过多,而未及时补充水分,从而增加脱水风险[11]。
.......
第一部分脑卒中患者脱水状况的纵向观察
1对象与方法
样本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就诊并延续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急性期患者。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以及询问病人或病人家属的方式进行调查。主要调查的项目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照顾者、卒中类型、卒中史、合并慢性疾病、用药情况等。患者脱水状态采用血液渗透压进行判断.采用患者入院第2天常规抽取空腹静脉血的化验单数值,计算血液渗透压,渗透压(mmol/L)=1.86×(血钠+血钾)+1.15×血糖+尿素氮+14[23]。渗透压为275~295mmol/L,表示水合状态正常;295~300mmol/L即具有脱水倾向;≥300mmol/L即为脱水[24,25,43]。本研究采用血液渗透压为诊断脱水的指标,采用同为亚洲地区日本的研究以295mmol/L为临界值,通过纵向观察86例脑卒中患者的脱水变化,发现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脱水的发生率为66.28%,进入恢复期后仍有56.98%患者发生脱水。本研究结果与Rowat[30]等研究结果基本一致,Rowat等研究结果显示脑卒中患者在住院期间脱水的发生率为62%。但本研究结果高于国内外其他研究,CraryMA等[38]研究显示脑卒中急性期脱水的发生率为53%。2013年英国学者Kafri等[36]对27名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研究结果显示,44.4%患者发生脱水。
2结果
86例患者中,急性期脱水57例,脱水发生率为66.28%,恢复期脱水49例,脱水发生率为56.98%。急性期患者血液渗透压为299.60±10.78mmol/L,恢复期患者血液渗透压为296.05±9.17mmol/L。脑卒中患者恢复期脱水的发生率与急性期相比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针对脱水情况不同变化轨迹进一步分析显示(表2),21名(24.42%)患者急性期发生脱水,至恢复期好转(1组);36名(41.86%)患者急性期发生脱水,至恢复期仍然存在脱水(2组);13名(15.12%)患者急性未发生脱水,至恢复期出现脱水(3组);16名(18.60%)患者急性期与恢复期均未发生脱水(4组)。采用卡方检验分析四类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疾病情况,结果显示,四类患者在卒中类型和使用抗糖尿病药物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急性期和恢复期一直存在脱水的患者中脑梗死、合并使用抗糖尿病药物占比大,具体见表3。2019年西班牙的一项研究[45]显示,203名脑卒中急性期的患者脱水的发生率为8.9%;2014年一项台湾的研究[46]显示脑卒中住院患者脱水的发生率约为48%,2018年国内戚文艳等[11]对257例老年脑卒中入院初期的脱水情况研究显示44.7%的患者发生脱水。这种调查结果的不同,可能的原因有:①选取的人群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种族、饮食习惯及饮食结构的差异、以及年龄、性别的差异导致脱水发生率有所不同。②判断脱水使用的检测指标不同,评估脱水的指标有血液渗透压、BUN/Cr、尿液渗透压等,根据研究对象,研究场所等由研究者选取适合的检测指标,导致脱水发生率略有不同。③不同的医疗机构,实施的水合方案的差异导致脱水发生率的不同。
1对象与方法..............................................20
2结果....................................................25
3讨论....................................................43
3.1脑卒中患者急性期、恢复期均有较高的脱水发生率.................44
3.2脑卒中患者急性期与恢复期脱水的影响因素.................46
4结论....................................................47
3.2脑卒中患者急性期与恢复期脱水的影响因素.................46
4结论....................................................47
3讨论
3.1脑卒中患者急性期、恢复期均有较高的脱水发生率
在本次横断面调查中发现119名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脱水发生率为63%,263名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脱水发生率为54.75%,与第一部分纵向观察的研究结果一致。临床指南指出,脑卒中后脱水导致患者出现更重的症状和更差的功能预后[53-56]。脱水使血液浓度和血液粘度升高,血压降低,这些因素可能加重对脑缺血的影响[39],导致脑损伤更大,症状更严重。脱水也与并发症的高风险相关,如静脉血栓形成等,同时,脱水也会增加脑卒中患者住院的花费[46],因此,在临床工作中,要加强对脑卒中患者脱水的认识,及时进行相关评估,尽早对患者脱水做出诊断,及时防治脱水。良好的就餐环境和社会支持,可改善患者精神状态,改善患者主动进食进水欲望。提供丰富的饮品和食物,保证充足的蔬菜等营养发配,满足患者个性化需要,加之家人亲人耐心细心体贴的陪伴就餐,可增进患者食欲,延长就餐时间,保证患者进食进水量[19,20]。
技术路线图
3.2脑卒中患者急性期与恢复期脱水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脑卒中患者恢复期77名女性患者中有50人脱水,占比64.94%,女性患者发生脱水的风险更高。这与国内外大量相关方面研究[11,29,59,60]相一致,认为女性是脱水的危险因素。Marra等[29]调查显示老年女性平均每天水分摄入量低于男性,致使脱水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考虑可能的原因与女性患者的不合理的认知有关,大部分女性患者认为频繁饮水会增加如厕的次数,给照顾者带来护理上的麻烦,因而有意减少饮水量。本研究显示脑卒中急性期脱水组与未发生脱水组在性别上无统计学差异,急性期119人中女性患者仅27人,可能与女性患者人数过少有关,需进一步加大样本量进行验证。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在脑卒中急性期缺血性卒中患者脱水的发生率更高,且复发卒中更容易发生脱水。分析引起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吸烟、酗酒、肥胖等[41]、这些因素可能会引起机体体液及电解质代谢失衡、导致脱水的风险增加;同时,卒中后脱水会增加静脉血栓的风险[61],卒中后并发静脉血栓又增加了脑卒中复发的风险,这可能是复发卒中脱水发生率更高的原因。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及时防治脱水,做好脑卒中的二级预防。然而,本研究中脑卒中患者恢复期并未呈现出缺血性卒中脱水发生率更高的现象,可能与患者发生卒中后接受治疗,接受健康教育,改变了不良生活习惯有关[62]。
脑卒中患者脱水情况与自理能力的关系
........
4结论
由于不同地区、不同种族以及饮食结构的差异,导致渗透压参考值略有不同,本研究参考同为亚洲地区日本的相关研究,以295mmol/L为临界值[44]。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在患者急性期入院时收集一般资料,血液渗透压相关血液生化检验指标,并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至患者进入恢复期(病程在发病后3周至6个月),再次入院行康复治疗,再次收集患者血液渗透压相关血液生化检验指标,了解患者脱水的动态变化。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编号,使用SPSS22.0软件录入数据,并逐一检查,确保数据完整性和逻辑性,数据录入后,另外一人核对数据,确保准确。录入完成后对数据进行分析。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居住地等用频数、百分比表示,运用χ²检验比较急性期和恢复期脱水的差异性。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保密原则,本次收集的资料本着保护患者的隐私,收集的资料信息仅用于本次研究。本着自愿原则,收集资料前首先征求患者同意,自愿参加。整个调查过程中不会为被调查者带来任何伤害,交谈的过程中及时解答患者疑问。心脏病患者,特别是心脏衰竭的病人,会因肾脏血流与灌注功能不正常,无法使身体水分顺利排出,全身容易产生水肿[63]。如果饮用过量的水,就会增加心、肺等脏器的负担。因此,心脏病患者会适当控制水分的摄入,这可能是导致增加脱水风险的原因。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