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护理论文,护理论文是以护理科学及相关学科、边缘学科的理论为指导经过科研设计、实验、观察取得第一手资料再经归纳分析及必要的统计学处理而撰写成的护理科技文章或运用第二手资料经过综合、分析、整理而成的护理科技文章。(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前 言
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 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非正常地凝结,血栓阻塞于深静脉管腔内,导致下肢静脉回流障碍;血栓一旦脱落可引起肺动脉栓塞( pulmonary embolism,PE),两者合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 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1],是常见的继心脏病及卒中之后最常见的血管疾病。DVT形成是围手术期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常见的突发致死的疾病之一,其中有43%的死亡病例发生在1小时之内[2]。美国普外科手术后患者DVT的发病率为40%,而危重患者的DVT发生率高达80%[3]。在亚洲人群中,外科术后未进行抗凝预防的手术病人DVT发生率为13%,症状性PE发生率为1%[4]。据相关的试验显示,在普外科手术进行后的大约3~7d时间内DVT患者极易并发肺部栓塞从而危及患者生命,而目前临床的相关试验及研究并不能够很好的解释这种关系[5]。在临床上,有明显症状的DVT患者只有10%-17%,主要包括下肢肿胀伴皮温升高、局部深部触痛和足背屈性疼痛。有临床症状和体征的DVT多见于大手术后、外伤、晚期癌症、长期卧床或有明显家族史的患者[6]。根据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提供的资料显示:在美国,每年死于静脉血栓的人达10~30万,在欧洲,每年死于静脉血栓的人达50万,在中国,静脉血栓形势也同样严峻[7]。
DVT是围手术期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近年来国内外医学界研究的热点。目前公认的血栓形成病因为Virchow氏三联征,包括:静脉内膜损伤、静脉血流淤滞以及血液的高凝状态,在临床上凡具有以上因素的情况均可增加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普外科手术的患者术后因受到全身麻醉、术中操作刺激、肠道暴露过久、切口疼痛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胃肠功能障碍,从而影响患者的食欲,延缓了患者的术后康复[8]。报道显示,在普通外科手术中高达29%的恶性肿瘤患者并发DVT,其中分泌粘液的胃肠道肿瘤与DVT关系密切[9-10]。恶性肿瘤患者发生DVT的危险性比一般患者高出4-8倍[11],国外研究[12]发现,恶性肿瘤DVT发生率最高的依次是胰腺癌、卵巢癌和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而国内恶性肿瘤DVT发生率较高的主要是肺癌、胃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13]。胃肠外科是以诊治胃肠疾病、胃肠道肿瘤为主要特色的专科,在临床上是普通外科的重要分支学科。由于胃肠外科手术患者大多年龄偏大[14],常合并各种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手术创伤大、腹部各种引流管较多,术后卧床时间较长;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需禁食禁水,如果补液不及时易导致血液浓缩;术后长时间静脉输注肠外营养,各种刺激性药液导致静脉水肿、炎症;术中、术后各种侵入性操作导致静脉壁损伤。因此胃肠外科手术患者是DVT形成的高危患者,应对他们及早采取防范措施,对降低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具有重大意义。
..........
一、文献回顾
近年来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对DVT发病机制的认识及其干预措施的研究不断深入,且疗效显著,旨在寻求更适合临床应用的DVT干预措施。
1.现代医学对 DVT 形成和预防的研究进展
Virchow将血流淤积、 静脉壁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作为DVT形成发病机制的三联症已经沿用多年,但目前认为DVT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手术本身属于应激性操作,手术过程中会导致神经、免疫系统等释放炎性介质,激活人体凝血系统,增加血液黏稠度,延缓血液循环速度,消耗大量的凝血抑制物,造成凝血和纤溶系统失衡,进而诱发血栓[15]。同时普外科腹部手术多采用全身麻醉,术中麻醉药及镇静药的使用使肌肉处于完全麻痹、松弛状态,肌张力减退,丧失收缩功能,导致周围静脉扩张,血流瘀滞,血液中的红细胞等聚集成簇。另有研究显示腹部损伤会造成血小板大量聚集,并产生大量凝血酶,促使纤维蛋白原转化,降解出大量纤维蛋白产物,导致D-二聚体升高[16]。近年来, 腹腔镜在腹部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因其手术创伤小, 术后恢复快, 与开腹手术相比具有明显优势。但对于术后DVT的发生率来说,开腹手术及腹腔镜手术后DVT发生率的比较结果不同的文献报道得出的结论并不一致[17]。腹腔镜手术术中操作时间较长、术中气腹压增高、头低脚高的体位可使下肢血液回流受阻[18],静脉处于明显淤滞状态。大量国内、外学者的临床研究已证实了一部分危险因素,另有新的危险因素正处于研究阶段。Geerts等[19]认为感染、卧床、脱水、手术时间和术式是术后患者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袁晓燕等[20]对腹部手术后发生的138例DVT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冠心病病史是其独立危险因素。马红滔[21]对223腹腔镜手术发生DVT患者进行高危因素分析显示,年龄≥40 岁、手术时间≥2 h、术后下床活动时间≥30 h、头高脚低位为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下肢DVT的危险因素。吴二斌等[22]对42例普外科术后并发VTE的患者进行危险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方式、围手术期血栓预防措施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
2.传统中医对 DVT 病理机制的认识及其防治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属于祖国医学的 “肿胀”、“水肿”、“ 血瘀证”、” 脉痹” 等范畴,祖国传统医学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认识历史久远,中医古典医学著作明确地指出了本病发生的机制和特点。可从《黄帝内经》说起,其中就记载了“留血、恶血”等相关病名。《圣济总录》谓“脉痹,血道奎涩,治脉痹,通行血脉”。《血论证》称“瘀血流注,四肢疼痛,血气凝涩,肿丹长,则血凝而不留”。DVT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到目前为止尚未完全阐明。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将该病明确命名为股肿,目前关于该病论的主要理论学说有“气虚论”“血瘀论”“湿热论”等。“气虚论”的论述包括《素问》云:“气伤痛,形伤肿”,“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医林改错》中也提出“气虚必血瘀”。奚氏[33]认为正虚是本病的主要病源,因机体气虚而致外邪侵入脉络,热熏津液而成瘀血,瘀血阻滞从而痹阻脉络。朱之升[34]提出本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为“气虚血瘀”,多是由于机体损伤后气血不足,气血虚,则瘀血成。气能生血、行血、摄血。创伤、手术、恶性肿瘤、长期久卧、久坐等原因伤及气血,气虚血瘀,湿热内生,气血正常运行受阻,瘀血阻于阴脉,营血回流受阻,水津外溢,湿瘀互结,脉络瘀阻而发病。所以临床上在治疗血瘀症时,常在活血化瘀药物中加入行血补气的之品,往往能取得良好效果。
..........
三、研究目的..........13
四、研究方法..........14
1.研究场所 ...........14
2.研究对象 ...........14
3.研究方法 ...........15
4.研究工具与评价指标 .........17
5.伦理原则 ...........19
6.资料收集方法 ............19
7.统计学分析方法 ........19
8.质量控制 ...........20
9.技术路线 ...........21
五、研究结果..........22
1.一般资料 ...........22
2.三组方法预防 DVT 的干预效果分析..........23
六、讨 论
1.术后患者实施 DVT 预防措施的必要性
本研究显示,三组患者干预术后第7天腘静脉、股深静脉、胫后静脉血流速度明显快于第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干预患者干预术后第7天血浆D-二聚体水平低于第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三种干预措施均对DVT有一定预防作用。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外科术后早期的并发症之一,血栓的形成影响患者术后康复,严重者危及患者的生命。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从术中开始患者便不能自主活动或肢体运动减少,导致下肢静脉血流缓慢、血流瘀滞。有研究[82]显示患者术后平卧6小时,增加了DVT发生率,但是如果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就可以降低DVT发生率。0'Meara等[83]研究指出50%的DVT从术中便开始,常发生在术后2-5d[84]。有效的促进下肢静脉回流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方法之一,而这种方法是可以通过护理工作来干预的[85-86],因此正确认识术后患者DVT发生的原因,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外科护理的工作之一。本研究采取的常规预防措施,温水足浴+常规预防,黄芪足浴+常规预防,三种方法均能有效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加速末梢血液循环,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均对下肢DVT有一定预防作用。#p#分页标题#e#
..........
结 论
本研究选取胃肠外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设三个组,常规组,温水足浴+常规措施,黄芪足浴+常规措施,干预7天,结果表明:
1.三种干预方法均能有效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加速末梢血液循环,均对下肢DVT有一定预防作用;
2.黄芪足浴能有效降低血浆D-二聚体水平,加速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减轻DVT临床症状,更好的预防术后DVT的发生;
3.术后7天,黄芪组患者DVT发生率为0%,温水组和常规组患者DVT发生率分别为3.3%、3.3%。暗示黄芪足浴预防下肢DVT的效果有高于温水足浴的趋势。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