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临床资料
院前施救转运97例,家属送入59例,男110例,女46例,年龄32~45岁37例,46~65岁88例,67~83岁31例。梗塞的部位分别为前壁、前间壁下壁、侧壁、右心室。
2 护理干预
2.1 院前救护
随着社会人群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和家属发病时向急救中心呼救,出诊率逐年增高,院前急救已是急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1)物品配置:救护车性能良好:搬运工具安全舒适,如可升降平车、铲式担架;准备充足的急救药品、物品和仪器,如氧气、简易呼吸气囊,救护车配备吸痰器、心电图机心电监护除颤仪。人员配备:训练有素的驾驶员,临床经验丰富、急救技术过硬的急救人员;(2)现场施救:准确判断、及时施救。临床表现:心前区剧烈疼痛,可放射至下颌、颈、背部及手臂(多为左侧),头晕、胸闷、心悸、冷汗和濒死感。心电图改变:S-T段弓背抬高,病理性Q波,冠状T波等。措施:加压给氧(中高流量),含服硝酸甘油0.5 mg,建立静脉通道,疼痛剧烈者注射杜冷丁50~100 mg;(3)途中救护:转运途中,急救人员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动态监测心电活动,一旦出现心室颤动或心跳停搏,立即给予药物除颤(利多卡因)或电击除颤和胸外心脏按压。
2.2 院内救护
(1)尽早急诊溶栓,提高再通率。AMI患者经过镇痛、扩管、强心等措施治疗病情稳定后,应尽早进行急诊溶栓治疗。溶栓疗法在发病6 h内实施最有效,时间越短,梗塞相关血管越易再灌注,更多的心肌可受到保护和功能改善[1]。急诊科护士要提高对溶栓治疗的认知程度,保正各种急救药品、物品、仪器处于完好的备用状态,强化基本技能和急救技术的训练,如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电击除颤,快速协助医师完成溶栓前治疗,缩短溶栓前时间,提高梗塞血管的再通率;(2)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警惕AMI后心律失常的发生。心律失常是AMI的严重并发症,是造成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有资料显示:AMI后心律失常多发生在5:00~16:00,较少发生在17:00~6:00,这种昼夜节律变化可能与体内神经内分泌变化有关(如儿茶酚胺水平)[2]。因此,急诊科护士应安排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护师以上人员,具有一定的心电图知识,在AMI后心律失常的高发时间段,医护人员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动态监测心电活动情况,一旦出现心律失常甚至心跳停搏,可以立即施救。如笔者在监护1例58岁AMI男性患者,向其询问病情时,发现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心电监护显示心跳停搏,立即按动呼叫器,并对患者进行200 J电除颤1次,当医生赶到时患者已经恢复了心跳;(3)加强心理护理,消除焦虑情绪。资料显示:
AMI急性期的患者80%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当大面积心肌缺血时焦虑可以导致心律失常或致命性传导紊乱而发生猝死[3]。心梗与焦虑存在双向关系,一方面心梗→焦虑,另一方面焦虑→心梗,心梗后焦虑对心梗的进展有反作用,更是梗塞后心绞痛、心室颤动、心源性猝死的独立危险因素[4]。护理人员应该认识到焦虑情绪对AMI患者的危害,加强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心梗的常识、有效的治疗方法,帮助患者减轻消除恐惧焦虑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于恐惧、怕死心理严重的患者,应让他明白自己的病情没有想象的那样严重,以减轻心理负担。笔者给1例65岁男性患者注射了杜冷丁100 mg,5%葡萄糖液250 mg加入硝酸甘油5 mg(微量泵注射),10 min后疼痛、胸闷症状仍未减轻,患者开始烦躁、焦虑,不停地询问,笔者亲切的向他介绍药物发挥作用需要一定的时间,劝他不要着急害怕,很快就会好的,患者表示明白了,慢慢地不再烦躁,20 min后疼痛逐渐减轻至消失;(4)加强健康教育,提高生活质量。心梗的发生和发展与个人的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是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关键。因此医护人员要加强健康教育,适时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心梗的知识,指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增强自我护理能力,如注意饮食调节,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戒烟酒,保持良好的心态,劳逸结合。
【参考文献】
[1] 李遇秋,李会清,吴瑛.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时间延误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3):176.
[2] 戴琳峰,杨晖.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发生时间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0):795.
[3] 王玉玲,王社芬.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J].现代护理,2004,10(1):20-21.
[4] 潘杰,宁淑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一周内焦虑情绪调查、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现代护理,2004,10(4):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