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论文哪里有?本文基于比较优势理论与关税同盟理论,构建了评估RCEP关税减让对成员国带来的贸易效应的理论框架。再从规模与结构两个维度分析了中国对日本农产品出口现状,运用MS、TC及TCI指数综合评估了中国农产品在日本市场的竞争力和互补性。
1绪论
1.2文献综述
1.2.1关于RCEP的研究
1.2.1.1 RCEP关税条款的相关研究
税收条款一直以来都是国际经贸合作中的一个重要话题,也是其核心原则,RCEP中的税收制度更是“重头戏”。对于RCEP中的关税条款,学者们从正反两个角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刘丽(2022)认为,RCEP税收协调不仅有利于RCEP成员国间畅通经济循环,还有利于打造高质量自由贸易圈。然而,刘卫等(2023)提出RCEP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税收制度存在差异,将导致关税减让的效果在不同成员国之间产生不平衡,从而制约成员国之间的经贸往来。王珉(2021)认为,尽管RCEP能够极大地减少关税壁垒,在某种意义上推动了国际贸易,但其带来的壁垒却更加隐蔽,对交易的成本与效率产生了负面影响。为应对RCEP国家在区域性国际税收协调中遭遇的各类问题与挑战,刘书明(2021)和宋哲(2022)提出了有必要成立专门的税收合作机构以促进成员国税制之间的有效对接,构建协调税收争议的多边机制,高效处理成员国间的税收纠纷,从而实现RCEP区域经济由“扩围”“提质”到“增效”的目标。
在RCEP框架下,中日双方就关税条款进行了深入的谈判,这一过程展示了双方在经济利益上的博弈与平衡,学者们对RCEP关税条款谈判过程和减让安排进行了梳理。在谈判过程中,日本期望达到95%的关税减免幅度,这一立场与中国的期望产生了分歧,中国担忧,如此大幅度的关税减让可能会对国内各产业带来严重的冲击(Chakraborty etal.,2019;Gaur,2020)。
3中国对日本农产品出口现状
3.1农产品范围的界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产品是指在农业活动中直接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属于农业的初级产出,这是其狭义概念。从广义角度看,农产品还涵盖了由农业生产活动所衍生出的各类加工品。在国际贸易中,为了统计的便利性和准确性,商品通常被进行分类和编码。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分类系统有两种:一是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开发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二是海关合作理事会(即世界海关组织)开发的《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HS)。这两个分类系统的使用,有利于提高国际贸易数据的准确度和比较性,从而有助于推动国际贸易的合作发展。分类标准如表3.1所示:
5 RCEP关税减让对中国农产品对日出口贸易效应的实证检验
5.1 GTAP模型简介及原理
5.1.1模型简介
本文所使用到的GTAP模型是由美国普渡大学在新古典经济学基础上,建立的一个多国家、多部门的CGE模型,可以在多个层面上研究政策的经济效应,尤其是定量研究贸易政策的效应。该模型可以通过改变某些变量的取值来模拟某些国家或地区GDP、社会福利、贸易条件、进出口贸易总量、进出口结构、相关产业的产出等经济变量的情景变化,从而形成新的市场均衡。本文研究的RCEP协议涉及到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东盟十国之间的商品关税政策变动,并将研究对象进一步聚焦到农产品。本文基于对RCEP协议内容的政策仿真模拟,利用GTAP模型的实证结果深入探讨RCEP关税减让给中国农产品出口日本带来的贸易效应。
5.1.2模型原理
在GTAP模型的构建中,前提假设包括市场的完全竞争和生产规模报酬不变。在这些假设下,模型旨在实现生产者的成本最小化和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确保所有产品和生产要素在市场上能够完全出清,进而决定在市场和要素完全出清的情况下内生变量的数值。模型中纳入了五个关键生产要素:土地、资本、熟练劳动力、非熟练劳动力及自然资源,并定义了三种核心的经济参与者:私人个体、政府与生产企业。在消费方面,模型采用了固定差异弹性效用方程,以刻画消费者的行为。对于政府而言,其效用方程则通过柯布-道格拉斯来表达,用于描述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偏好和目标。
5.2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
5.2.1数据来源
GTAP模型操作软件由Rungtap和GTAPAgg两部分构成,前者为核心模拟程序;后者是数据库,本文使用2023年最新发布的GTAP11数据库,该版本以2017年作为基准时间,包含了全球160个国家或区域和65种商品。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经合组织官网等国际数据库,包含各个国家的投入产出数据、贸易经济数据、税收数据等,以及各种计量出来的模型参数,包括国内外产品替代弹性、劳动资本替代弹性、CES函数参数等,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值得注意的是,GTAP模型的基础数据库构建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依赖于各国或地区详尽的投入产出表,需要对海量且多样的经济数据进行精细整合和处理。然而,由于各国统计机构在数据发布上的时间差异,以及模型在持续更新和改进过程中所面临的引入新变量、算法优化和稳定性保障等问题,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最新版数据库发布时间通常晚于模型基期设定。
5.2.2数据处理
在对GTAP11数据库的160个国家进行国别划分过程中,本文遵循两个核心维度进行分类。首先,模型本身具有多国效应特性,它强调国家间经济政策的相互依存与影响,除了中日两国,还需关注其他RCEP国家,以捕捉关税减让等政策变动在整个区域内的连锁反应。其次,基于RCEP协议的实际运作,关税减让是成员国共同实施的一项关键措施,其效果具有多边性。因此,为了准确评估中国农产品出口日本在RCEP框架下的贸易效应,国家分类主要涵盖了表5.1中的RCEP成员国中国、日本、韩国、新西兰、澳大利亚、东盟(不含缅甸)和世界其他国家及地区7个分类。
6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6.2对策建议
如前所述,RCEP协定的签订为中国对日本农产品的贸易提供了新的契机,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一些弱势农产品对日出口在短期内下降。这就要求中国加大对弱势农产品的支持力度,提升农产品的科技创新能力,优化农产品的出口结构,以此来提升中国农产品的质量与价值,减少生产成本与贸易风险,提升其在日本市场上的竞争力,改善对日农产品出口状况。
6.2.1加强弱势农产品扶持力度
随着RCEP关税的降低与非关税壁垒的逐步消除,各国农产品生产要素将实现跨区域自由流动,其他成员国具备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将更容易进入国内市场以及成员国市场,从而增加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GTAP模拟结果显示,中国动物及制品、乳制品、糖类产品对日本出口在短期出现下降,为了应对RCEP生效后可能带来的农产品市场竞争冲击,中国有必要采取措施来保护并提升弱势农产品的竞争力。第一,建立针对弱势农产品的市场走势监督机制,通过实时监测市场动态,防范弱势农产品生产出现重大波动和市场环境恶化。第二,加大对弱势农产品的帮扶力度,包括从品种培育、种植方式、生产技术等多方面入手,帮助弱势农产品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保持其产量并提高其品质。第三,为了促进弱势农产品的出口,还应加大专项扶持力度。通过实施出口补贴、制定特别的出口政策等措施,提高弱势农产品出口企业的积极性,为其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