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论文哪里有?笔者认为经济发展水平虽然很大程度决定盐业和盐化工业贸易发展,但各国驱动程度的空间异质性在逐步减小,相比之下科技进步增长速度提高,正在迸发出较大的潜力。工业和人口作为生产与消费的基础,在盐业和盐化工贸易方面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一、绪论
(三)研究综述
1.国际贸易网络研究
对于贸易网络的研究,国外学者早期侧重于从统计物理学视角研究贸易网络的拓扑结构特征和属性。Snyder和Kick(1979)运用复杂网络方法对贸易网络中的“核心-边缘”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复杂网络和社会网络方法开始引入国际贸易的相关研究中[3];Serrano和Boguna(2003)将世界各国作为一个整体构建贸易网络,发现网络具有无标度、小世界和高集聚性等特征[4]。后来汪云林等(2007)将中介性引入贸易网络的研究,计算并对比了节点国家和群体在三种不同状态下的中介性,比较各经济体在贸易网络中的地位[5]。针对贸易网络,学者们前期的研究主要聚焦在构建单一时间节点的贸易网络模型,倾向贸易网络的静态结构研究。但随着对贸易网络研究的不断深入,将研究时间期限拉长,不仅能够判断贸易网络结构的内在特征,还能够动态分析贸易网络的结构变化,找到其演化规律。Mahutga(2006)开始对全球贸易网络特征的动态演变规律进行分析,发现贸易网络结构的核心-边缘结构特征造成了经济发展的不平等,核心国家经济实力较强,边缘国家则较弱[6];刘宝全等(2007)的研究则认为拓扑结构的异质性与权重结构异质性呈反向关系,贸易全球化伴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同步发展[7];Fagiolo等学者(2010;Garlaschelli,2004;Loffredo,2005)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世界贸易网络的复杂性以及其具有代表性的核心-边缘结构特征,随着贸易网络的不断演变,核心-边缘特征保持稳定,负向匹配网络、“富人俱乐部”和空间集聚性等特征开始凸显[8-11];陈银飞(2011)进一步对网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究,世界贸易网络的负向匹配特征和富人俱乐部现象显著存在,而且次贷危机对节点国家贸易地位产生了不小的影响[12];任素婷等(2014)以中心性分析为基础,计算各类国家的聚类结果,发现发展中国家在网络中的地位逐步升高,不容忽视[13];蒋小荣等(2018)在对全球贸易网络社团结构的分析中也更加进一步发现新兴经济体国家发展迅速,逐渐从被支配的边缘地位走向“舞台中央”[14]。此后,贸易网络的空间结构特性和空间组织形式迅速成为贸易格局与网络研究的热点。
三、中国与周边国家盐业和盐化工业贸易网络演化特征
(一)中国与周边国家盐业和盐化工业贸易发展概况
(1)中国盐业和盐化工业对外贸易发展概况
我国盐业和盐化工产业的对外贸易在发展趋势上基本吻合,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①稳定增长期(2000-2008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积极融入世界贸易格局之中,盐业和盐化工产业的主要商品贸易总额快速增长,2000-2008年,年均增速为32%,相较于中国贸易总额的增速,高出10.6%。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于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分工、参与国际竞争、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等方面都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一定程度上也助推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盐业和盐化工业贸易发展,使得在该时期总体稳定增长。
②波动提升期(2008-2017年)。相较于2000-2008年,该时间阶段内贸易起伏波动较大,但总体上呈现增长趋势,中国及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年均增速均为13%。在该时期内,初期虽然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短期内对盐业和盐化工产业对外贸易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对外贸易总额呈现下降趋势。但随着世界经济逐步复苏,国际市场需求逐渐回暖的情形下,国内经济形势向好,稳外需扩进口政策效应不断显现。2011-2014年,年均增速15%,贸易趋势良好,整体波动平稳。2015年随着国际盐化电商平台上线,互联网电商模式的发展为盐化贸易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有力的带动了盐化产业的发展,使得2015-2017年整体贸易增长快速。
四、中国与周边国家盐业和盐化工业贸易网络驱动机制分析
(一)驱动因子选取
(1)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是贸易引力模型中的重要变量,候雯瑜(2018)的研究表明,贸易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反映出该国在贸易中的需求和供给水平,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影响十分明显[106];别诗杰(2019)认为农产品贸易更容易发生在两个经济规模相差较大的国家之间[107];覃静(2014)也认为两国经济发展水平越大,越有助于煤炭贸易的开展[108]。可见,经济发展水平对贸易发展的重要程度,从生产角度而言,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其盐化工生产能力更强,在满足本国需求后会积极向外扩张贸易(孙辰,2019),决定一国进出口的能力[109]。通过梳理文献可得,学者们大都采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表征经济发展水平,所以本文也采用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贸易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2)工业规模
盐业和盐化工业作为工业生产的基础原材料行业,其产品多供给下游的精细化工行业,所以工业发展规模是决定产品需求量的重要指标,如果工业发展规模大,则国家对盐化工产品的消耗也会增加,从而会刺激贸易的发展,因此工业规模与盐业和盐化工业贸易总量不可分割。本文以一国工业增加值与GDP的比值来表征工业规模程度。
(3)人口规模
经济学理论认为,一个国家的人口规模和总消费及总需求直接相关(任静楠,2019)[48];刘贤品(2018)在选取研究变量时也曾提出国家间在进行贸易选择时更加倾向于与人口大国发生贸易,因为人口大国意味着更大的需求和更广阔的市场[110];王妍(2019)在对电子产品贸易网络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发现人口规模的差距会增加电子产品的贸易额[111]。与此同时,盐作为日常必需品,盐化工产品作为制造业生产的必须原材料,人口规模扩大也会增加消费需求,影响贸易量。所以,综合上述研究,本文以一国人口数量来表征人口规模。
(二)模型的选择与构建
1.模型的选择
传统的回归模型如最小二乘法(OLS模型)能够通过回归参数反映各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在全局空间上的相关关系,计算结果所得到的回归参数是整个研究区域的平均值,由于全局回归模型往往假定回归参数与样本数据的地理位置无关,但地理学第一定律就表示,距离与研究对象之间的空间相关性密不可分,距离越近其空间相关性就越大,所以传统的回归模型是不能解决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局部空间变化的。
基于此,为了解决传统回归模型所带来的的弊端,学者们提出了空间变参数回归模型,将数据的空间结构嵌入回归模型中,使回归参数变成观测点地理位置的函数。然后Fortheringham等在空间变系数回归模型基础上利用局部光滑思想,提出了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模型)。一种有效处理回归分析中空间非平稳现象的模型,可以根据参数估计值随地理位置的变化情况来探索空间关系的非平稳性,使变量间的关系可以随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其结果更符合客观实际,扩展了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只能在全局或者平均意义上对参数进行估计,无法反应空间局部变化这一不足(耿甜伟等,2020;庞瑞秋等,2014;孙才志等,2020)[114-117]。
结论
自2000年以来,全球贸易遭遇了2008年金融危机、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以及大宗商品(石油)危机三重挑战,全球贸易伴随产业链一并“断链”,经济下行压力巨大。尽管世界各国疫情仍在持续,物流等供应链紧张局面亦未缓解,中国也仍处在世界贸易的颠簸中,但与多数周边国家的进出口贸易仍呈良好发展趋势。所以,面对我国盐化企业产能过剩的问题,抓住周边国家机遇是有效化解区域产能过剩的重要途径。本文以盐业和盐化工业贸易为研究主题,运用地理学模型和社会网络方法,从发展概况、贸易网络关联、凝聚子群分布、相对度中心性以及核心-边缘结构等方面对2000-2019年中国与周边国家盐业和盐化工业贸易网络结构时空演化特征展开分析,并选取经济发展、工业规模、人口规模和科技进步对贸易网络驱动机制进行探究。结果表明:
(1)从盐业和盐化工业对外贸易发展趋势来看,中国盐业和盐化工业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2000-2008年的稳定增长期,在此阶段盐化产品贸易额快速增长,年均增速为32%,中国深入开展产业合作、优化贸易结构,与各国的贸易便利化水平不断提高;二是2008-2017年的波动提升期,该阶段波动起伏较大但贸易总体上呈现增长趋势;三是2017-2019年的快速下降期,由于贸易摩擦频发,贸易壁垒高筑,中国盐业和盐化工业对外贸易呈“断崖式”下降,年均下降率为34%。中国与周边国家盐业和盐化工业贸易发展趋势与中国盐业和盐化工业对外贸易发展趋势基本吻合,总体上也分为稳定增长、波动提升和快速下降三个阶段。
从中国与周边国家进出口贸易比较来看,2000-2019年,中国与周边国家盐业和盐化工业贸易总体呈“出口为主、进口为辅”的发展态势。从2000年到2009年,中国与周边国家贸易顺差较大且呈增长趋势;2010到2019年,中国“出口为主”的发展趋势逐步弱化,进口贸易与出口贸易共同发展,贸易顺差大小稍有减弱,但进口贸易总量相对出口而言依旧较小。该发展趋势也更加证实我国对于基本盐化工产品储能丰富,同时也积极与周边国家开展盐化工贸易。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