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生产性服务贸易网络特征及其对区域价值链的影响——以亚太区域为例

  • 论文价格:150
  • 用途: 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
  • 论文字数:28122
  • 论文编号:el202203241443350
  • 日期:2022-05-05
  • 来源:上海论文网

国际贸易论文哪里有?本文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较全面刻画了亚太区域各国(地区)的生产性服务贸易网络特征,并通过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一国(地区)的生产性服务贸易网络特征对区域价值链地位提升有正向显著作用。


第一章 绪论


1.3 研究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的创新

与现有文献相比,本文内容创新在于:第一,从生产性服务贸易增加值角度出发,能够更加准确地衡量一国(地区)在亚太区域的价值链分工地位,扩充了亚太区域生产性服务贸易的研究。具体而言,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具有知识、技术和信息密集等特点,且其大部分行业占据了生产环节的高端附加值部分;另一方面,相比于贸易额数据,采用增加值数据,能够剔除掉国内增值部分,得到一国(地区)的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实际增值部分。第二,相比于以往网络分析理论只能进行描述统计分析,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能在更全面细致地刻画一国(地区)的生产性服务贸易网络特征的基础上,进而对其贸易网络特征进行实证研究,为亚太区域各经济体的区域价值链提升路径提供一个更可靠的解释,丰富了生产性服务贸易、区域贸易网络和区域价值链的研究。

国际贸易论文怎么写


第三章 理论分析和提出假设


3.1 社会网络分析理论:研究贸易网络的新工具

社会网络一词起源于 20 世纪 30 年代,但直到人类学家 Brown(1949)提出社会结构概念[90],才开启了社会网络分析理论先河。后续许多社会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开始思考现实生活中的结构与联系,以及这种联系是如何相互关联形成网络的。20 世纪 70 年代,哈佛大学的 White 将社会结构和数学基础研究结合[91],使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论上有了最终突破,形成了一种复杂但更加有条理的社会网络分析框架。随后,社会网络理论不断被应用在生物、城市交通、制造业、通讯和经济等领域。

Granovetter (1985)最早尝试将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应用于经济领域[92],通过对经济行为和社会结构的嵌入程度研究,将社会组织和社会关系引入经济系统进行分析,认为复杂经济行为的研究必须将社会结构嵌入因素加以考虑,因为社会结构不仅仅是作为一种实现经济功能的结构,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历史性和连续性,能对经济系统功能产生独立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中存在核心少量大企业和外围大量小企业共存的经济现象,这种现象正是由于密集的社会关系网络覆盖在这些企业的商业联系上,大量外围小企业的存在是由大企业需求转移周期波动和研发活动的风险造成的,大小企业都不愿失去这种联系,因为建立这种联系需要非常高的交易成本。之后,陆续有学者对经济行为和社会网络分析进行自适应研究,认为经济系统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复杂系统,符合了社会网络的本质特性,相比于传统经济学框架下的稳态经济活动,复杂经济系统中的经济体都是异质的,整个系统是由其中的经济体通过生产分工、相互协作以及产生贸易等互动关系形成,并且在不断变化实现自适应(Goldsmiths&Arthur,1997;Freeman,2010)[93, 94]。近年来,越来越多经济学者利用社会网络分析理论对国际贸易、金融和区域经济学等领域展开研究。


第五章 实证研究生产性服务贸易网络特征对区域价值链的影响


5.1 模型、样本、变量与数据

5.1.1  变量说明

被解释变量。借鉴 Koopman 和 Powers(2010)的做法[68],从贸易增加值视角出发,采用区域价值链指数     来衡量一国(地区)在 时期的区域价值链地位。区域价值链指数与区域价值链地位呈正相关关系,指数数值越大,其在区域价值链的分工地位越高。

核心解释变量。本文以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来研究亚太区域生产性服务贸易网络,选取了贸易网络中心性、网络联系强度和网络异质性来等主要贸易网络特征作为核心解释变量。一国(地区)的网络中心性越高,表明其贸易广度越大,能够获取更多的信息和和资源,进而对整个贸易网络具有一定控制能力。网络联系强度则代表一国(地区)的贸易深度,网络联系强度越大,表明其贸易额占整个贸易网络的比重越高,进而对整个贸易网络有一定影响能力。一国(地区)的网络异质性描述的是其贸易额在其贸易伙伴的分散程度,网络异质性越高,表明其对外贸易额分散在更多贸易伙伴中,其对外贸易抗风险能力越强。

控制变量。本文选取了影响服务贸易和生产性服务业的相关控制变量:一国对外开放程度(OPEN)、对外直接投资额(FDI)、人均国内生产总值(PERGDP)和服务业发展水平(SER)。一国(地区)对外开放程度(OPEN)用其对外贸易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表示,反映了其参与区域贸易的深度,当一国(地区)贸易参与度越高,表明其能与更多具有自身比较优势的国家进行贸易,从而获取更多的信息和技术,处于更加激烈的竞争中以提升国内企业竞争力,有助于提升其区域价值链地位。一国(地区)对外直接投资额用 FDI 进出口总额表示,其反映了国内投资环境,国内投资环境越好,能够吸引到更多外来资本,有助于生产服务业的发展。人均国内生产总值(PERGDP)和服务业发展水平(SER)分别表示的其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和服务业发展水平,这两个因素都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和服务业发展水平越高,有助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5.2 实证研究结果

5.2.1 基准回归估计

表 5-1 汇报了基准模型回归估计结果,模型(1)是未控制其他变量,用核心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进行回归,模型(5)是全部变量对被解释变量进行回归;模型(2)、(3)、(4)分别是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核心解释变量一一对被解释变量进行回归。

国际贸易论文参考

从表 5-1 中(1)-(5)的模型中可以看出,亚太区域中,一国(地区)的生产性服务贸易网络中心性、网络联系强度和网络异质性都对区域价值链的地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模型(5)中控制其他变量,一国(地区)在亚太区域生产性服务贸易网络中的网络中心性每上升 1%,其在区域价值链的地位就提升0.204%;一国(地区)在亚太区域生产性服务贸易网络中网络联系强度每上升1%,其在区域价值的地位就提升 0.422%;而一国(地区)在亚太区域生产性服务贸易网络中的网络异质性来说,其网络异质性就下降 0.246%,该国(地区)在区域价值链的地位就下降 0.246%。比较三个解释变量,发现一国(地区)的在亚太区域生产性服务贸易网络中的网络联系强度对提升其区域价值链地位最为明显,这说明增加一国(地区)的贸易流对提升区域价值链作用更大。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结论

本文以亚太区域国家(地区)的生产性服务贸易网络特征对其区域价值链的影响为研究对象,选取了 2005-2015 年 11 年的双边生产性服务贸易和贸易增加值数据,以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描述了亚太区域各国(地区)的生产性服务贸易主要网络特征及其演变,并以各国(地区)的生产性服务贸易增加值数据测算出其区域价值链地位指数,更加准确地衡量了一国(地区)位于亚太区域中的价值链分工地位;在此基础上,以亚太区域各国(地区)的生产性服务贸易网络特征对区域价值链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亚太区域生产性服务贸易网络具有较强的自稳定性。因为亚太区域国家(地区)11 年的网络中心性、联系强度和异质性等主要特征排名变动较小,面对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各个国家(地区)都能在短时间内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贸易水平。

第二,随着时间推移,亚太区域生产性服务贸易网络联系更加紧密,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加深。网络贸易特征核密度图估计结果表明,2005-2015 年期间,亚太区域大部分国家(地区)都与较多的贸易伙伴建立了联系,亚太区域生产性服务贸易网络联系更加紧密;亚太区域内大部分国家(地区)都属于贸易小国,并且在不断缩小与贸易大国的差距;亚太区域大部分国家(地区)都有意愿均匀分散其贸易额在更多的贸易伙伴中,以增强其网络异质性,从而加强其对外贸易的抗风险能力。

第三,亚太区域一国(地区)的生产性服务贸易网络中心性对提升其区域价值链地位有显著正向作用。一国(地区)在亚太区域生产性服务贸易网络中的中心性越高,表明其与具有不同比较优势的贸易伙伴建立了联系,能够获取到不同信息、技术和资源,对整个网络具有一定控制能力和占有策略性地位优势,从而能够提升其区域价值链地位。

第四,亚太区域一国(地区)的生产性服务贸易网络联系强度越大,其区域价值链地位就越高。一国(地区)在亚太区域生产性服务贸易网络联系强度反映了其贸易深度,网络联系强度越大,表明其对外贸易额占整个区域贸易网络的比重越大,能够影响整体区域贸易网络,进而能够提升其区域价值链地位。

参考文献(略)

123
限时特价,全文150.00元,获取完整文章,请点击立即购买,付款后系统自动下载

也可输入商品号自助下载

下载

微信支付

查看订单详情

输入商品号下载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