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论文哪里有?论文通过对俄罗斯人才外流问题研究,得出的结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俄罗斯人才外流主要的原因包括:外部发展环境因素和内部个人发展因素两个方面,其中外部发展环境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生活水平以及生活环境四个方面。内部个人发展因素包括:经济收入以及个人收入两个方面。
第 1 章 绪论
1.2.2 俄罗斯研究现状
俄罗斯学者Ермоленко А.А.(2017)认为:如果一个高端人才在一个地方能得到足够的重视,被认可、被赞同,那么他就会在这个地方停留,当人们物质得以满足,精神上的认可尤为重要,相比较而言发达国家就是利用这一点采取多种方法笼络尖端人才。Всеволод Истомин(2015)基于现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各国高端人才的流动都在迅速加快,不同领域中均出现了变化,其中最受关注的国家有美国、德国、中国等国家,因为这些国家科技较为发达,科研人员与知识型人才较多,给人才流动提供了基础。同时也看出人才流动也是世界趋势,既然是趋势,那么各国之间如果减少人才流失、引入新人才成为了最为关键的话题。Концепция(2015)认为中国近些年发展较快,是因为其引进各国高水平学者都在中国研究所机构工作,当然也包括俄罗斯科研人员。比较了中国和俄罗斯的人才流入的差异,认为高端科技人才愿意流入中国,中国为什么可以做到吸引大批人才的呢,俄罗斯人才流入中国的主要可以从两方面去看,以下是对这两方面的阐述,一方面是中国政府及军队对于高科技人才的重视,我们都知道被重视在工作与生活中都很重要,中国运用丰厚的财富与招揽散落在外的科学家,敞开怀抱欢迎他们,也会利用在外华人的爱国情怀去打造他们回家的路。另一方面,俄罗斯人才出现大量流失,除了经济原因,还有就是科研费的缩减,人才对政治情绪的不满等,其他国家也都多次报道,俄罗斯给予民众的归属感太少。一个得不到重视的地方怎么能让科研人员死心塌地的去创造呢,反而中国是一个一个尊重知识、重视人才的民族,是不会消沉太久的。
曾任执政党统一俄罗斯党竞选经理的格勒伯•库兹涅特索夫提出国家更加开放,讯息更大发达,外界的环境吸引了身处困境的人才,当不满达到最大,当外界利益足够,人才流失是必然的。我们应该改善国内那些让民众不满的制度,让制度更人性,让民众感受公平的对待,少看到腐败、不公平,当内心愿意看到好环境,也能更好的进行科研。Л. Ефимова(2012)认为对于受过良好教育的高端人才来说,他们的想法更多,更容易接受新的东西,政府是不能随时掌控他们的想法的,所以能做到的就是努力改善不公平与腐败,向一些国家学习方法,提升科研人员的幸福感。
第 3 章 俄罗斯人才外流的现状及影响
3.1 俄罗斯人才外流的现状分析
3.1.1 俄罗斯人口现状
人才是人口的一部分,俄罗斯统计部不分开人口和人才数据,因为这个原因需要依靠人口流失与其他参数进行人才外流分析。为研究俄罗斯人才外流问题,首先从分析俄罗斯人口变化的历史趋势入手。
根据图 3.1 所示,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来从 2000 年至 2010 年人口数量逐年减少,然后在 2010 年至 2012 年呈现出突然地增长的态势。在 2014 年因为俄罗斯并吞了克里米亚半岛,给俄罗斯的人口数量补充了新鲜血液,所以人口出现了计划外的爆发性增长。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个情况才导致从 2010 年开始入境的人口数量越来越多,基本可以抵消掉之前人口负增长时所带来的影响。
第 5 章 中美人才引进的经验借鉴
5.1 美国人才引进的经验
美国作为世界强国,不仅综合实力强大、经济力量雄厚,而且科技水平也是位居世界第一。美国除了自身注重人才培养和保留,也大力吸引外部人才流入,不断强化自身人才队伍,久而久之,美国成为世界最优秀人才的集合地。美国作为世界发达国家之一,其成长和发展离不开一代代人才的支持和推动,而长期的人才引进实践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美国乃至世界其他国家都有比较积极的指导作用和借鉴价值。
5.1.1 美国人才战略历史进程
美国作为历史仅有 200 多年的年轻国家,其快速崛起并领跑世界经济,与其人才战略密不可分。现在来看,美国可以说是移民国家,但是从其移民策略和方向能够发现,主要移民对象是人才,这使得美国成为真正的人才济济地区。从美国的人才战略发展,其历程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1)初始时期
美国的人才战略最早可以追溯到 17 世纪,彼时的人才理念是“所有人都是人才”,积极引进各国人才移民至美国。其中最为突出的里程碑事件有两个,即哈佛大学成立和西部开发。
哈佛大学最早是哈佛学院,由逃亡至美洲的 100 多名新教徒移民组建,经历半世纪发展演变,哈佛学院摆脱原有的清教思想。18 世纪 30 年代,北美产业革命兴起,哈佛学院开始设置相关的科学专业,用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18 世纪末期的独立战争中,哈佛学院提供了大量人才加入,其中包括《独立宣言》起草人之一的约翰·亚达斯,并授予包括乔治·华盛顿在内的多位独立战争主要领导人荣誉博士学位。随着美国建国发展,哈佛学院更名为哈佛大学,淡化宗教,对教学进行调整和改革,增设法学、科学、理科、医学等多项专业,提出了“奖学金策略”,开始大力培养人才。哈佛大学的人才培养及相关的科研改革,为美国人才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18 世纪末期,美国的西部大开发运动中,国家提出以政策吸引人才,具体办法是通过补贴、产权保护收益、法律支持等方法吸引更多的人才流动至西部,加入该区域开发和发展。美国在这一时期制定人才引进相关的鼓励制度,借助制度力量鼓励人才发展、创造价值、开创事业等。此外,美国还特别注意人才培养,出台《赠地法案》,资助当地院校的开设。
5.2 中国人才引进的经验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自其改革开放起,发展迅速,经济实力大大提升,科技力量不断强大,整体国民实力日益雄厚。中国的人才竞争意识非常强,极为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其发展提供优质的人才队伍。也可以说,中国能够屹立于世界先进行列,与其人才战略和人才策略具有非常紧密的关系。
5.2.1 中国人才战略及相应政策发展
“以人为本”、“人才强国”一直是中国对人才的态度和人才管理理念,查看中国的发展历程,也可以发现其一直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自成立以来也经历了深刻的社会变革和经济模式调整,摸索出适合自身发展所需的运行模式和管理理念。与之相应的人才战略一直未变,始终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科技发展的第一资源”,坚持培养和扩充人才队伍。然而,中国人才也经历了紧缺、断层、引进、回流等阶段。总结来看,中国与之相应的人才战略大致可分为初始期、建立期、扩张期、优化期四个阶段。
(1)初始阶段人才战略及政策
中国成立初期,经过一段时间的文化动荡,出现教育暂停、人才发展断层的短暂时期。至 1977 年,中国才开始恢复高考,重新启动人才培养,开始建立人才队伍,满足国家发展的迫切需求。1978 年至 1985 年,是中国人才发展初始阶段,此时中国人才极度缺乏。“文革”结束,中国政府深刻意识到人才价值,开始从战略和制度上进行调整,重视人才。
从具体行动来看,1977 年,中国国务院发表《关于 1977 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意见》,表示从 1977 年底全国高校开始恢复招生,重启高考制度,培养高等人才。1978 年,《关于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意见》的出台,更是明确社会发展要充分信任人才、依靠人才,发挥出人才在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对待人才要做到放手使用、优化其工作环境、提高工作待遇。《1978-1985 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对中国的科研体制进行改革,恢复科技人才职称,建立科技岗位责任制,而且还恢复并重建科技奖励制度,对前所未有的、可应用的先进发明给予奖励。1984 年,中国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条例》,明确奖励范围,与之前的各项相关科技奖励制度联动,鼓励科技研发,奖励科技进步,营造出良好的科研氛围。
结论
俄罗斯地大物博,土地面积世界第一,自然资源比较丰富,虽然这些给俄罗斯带来了很多的益处,人们生活水平提升很快,但是俄罗斯人口外流成为近年来的一大问题,人力资源的问题是俄罗斯眼下重要的问题之一。人力资源在经济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人力资源的丰富,可以使经济持续发展,而经济的发展也牵动着人力资源的互动变革,人力资源更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俄罗斯近年来经济发展虽然有所好转,但随着 2020 年爆发的世界性新冠疫情,使世界大部分国家的经济发展出现负增长,当然俄罗斯也不例外,而这样的经济情况发展,导致人力资源出现严重问题,大量人才外流。论文通过对俄罗斯人才外流问题研究,得出的结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俄罗斯人才外流主要的原因包括:外部发展环境因素和内部个人发展因素两个方面,其中外部发展环境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生活水平以及生活环境四个方面。内部个人发展因素包括:经济收入以及个人收入两个方面。
(2)鉴于俄罗斯国内人才流失,怎么样保障人才留存及如何吸引人才本章做了诠释。首先是学习其他国家吸引人才的方式,其中包括美国吸引人才的政策及美国对国外专家的奖励制度,还有就是中国的人才留住系统,中国政府对国外专家的政策等。通过对中美吸引的经验借鉴,俄罗斯应该:从重视人才,着力提高人才待遇,打造优质的工作环境,建立科技奖励基金,提供生活保障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人才计划。
(3)减少人才流失肯定要改善使人才流失的现状,把致使人才流失的政策进行改善,比如可以通过重视人才,完善人才法律制度,提高待遇水平,打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建立科学基金等措施。其中在人才法律制度方面,俄罗斯应该进一步完善人才培训制度,出台《教育法》,完善《成人教育法》,为人才的继续教育及终身学习给予足够的关注,保障其顺利开展。此外,俄罗斯还可以出台相关的法律政策,明确各企业重视人才培养,要求其每年的人才培训费用比例等。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