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论文哪里有?本文实证回归结果分析认为,服务贸易开放程度与货物的出口规模存在较显著的正相关性,对于中国而言,不同服务行业的进口规模对制造业产品出口规模的影响不尽相同,表现为运输、保险服务、特许权和其他商业服务等开放程度较高且与制造业生产及贸易关系较密切的服务业部门的进口对制造业产品出口的正向影响更显著。
第 1 章 绪论
1.5.1 创新点
本文尝试就国际服务贸易对国际货物贸易的促进作用做出比较系统的理论梳理,并用适当的模型对所提出的理论做出推演。现实中,国际贸易研究的开展和相关模型、理论的总结总是落后于国际贸易实务的发展,学者们在国际贸易问题上的探索一直处于一种“摸石头过河”的状态。国际商品(货物)贸易的发展先于国际服务贸易数百年,货物贸易理论的发展也因此比服务贸易理论多出了近两百年的历史。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服务贸易是因货物贸易而产生,虽然服务贸易的商品有一定的特殊性,但这不意味着服务贸易的理论就应该和货物贸易理论区分开来。相比孤立地研究服务贸易行为和服务贸易理论,学术界更应该推崇将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放入同一个框架内,研究他们之间的关系,进而分析这种关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关于服务贸易对货物贸易的促进作用,已有的研究大多过于注重实证,对问题的总结和分析稍显不足;有的研究虽然提出了观点,但没有利用合适的模型和样本给出有说服力的实证。本文拟构建一个经典的 2×2 国际贸易模型对论题进行理论分析,再结合当下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形势,谨在众多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做出一些创新。本文的实证部分采用有代表性的国家的数据、中国各服务行业的贸易数据,尝试证明服务贸易开放对货物贸易的促进作用的实现,为中国服务业的的发展以及服务贸易壁垒的削减提供参考依据。
第 3 章 服务贸易开放现状研究
3.1 服务贸易规模与结构分析
3.1.1 服务贸易的规模情况
由图 3-1,分析世界银行统计数据可知,21 世纪以来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迅速,整体规模大致呈不断扩大趋势,国际服务贸易出口额由 2000 年 1.72 万亿美元增长至 2019年 6.22 万亿美元,占国际贸易的比重由 21.71%上升至 24.89%。除 2009 年和 2015 年外,各年国际服务贸易同比增长率皆为正;相比国际货物贸易而言,国际服务贸易对经济周期的敏感程度较低,表现为增长率曲线波动幅度相对较小。2003 年至 2008 年是国际服务贸易的高速增长期,连续 6 年增长率高于 10%,2004 年最甚,达 21.5%。2012 年以来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较缓,但整体表现优于国际货物贸易,因此,2012 年后国际服务贸易占国际贸易的比重稳步提升。服务贸易对经济贡献度方面,全球国际服务贸易的依存度在 20 年间变化不大,整体呈缓慢上升趋势,全球服务贸易额占 GDP 比重由 2000 年的 9.22%升至 2019 年 13.43%。
第 5 章 实证研究及回归结果分析
5.1 全球贸易主要国家服务贸易开放实证分析
5.1.1 数据和变量
本文选取的样本为 2004 年至 2018 年间中国、日本、印度、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南非和巴西 11 国的面板数据,时间跨度覆盖一个以上的完整经济周期。选取此 11 个国家作为研究样本的理由是它们涵盖了六大洲中经济、人口和贸易特征较典型、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国家;2019 年这 11 个国家 GDP 之和占全球 GDP的比重为 66.58%,人口之和占全球人口的比重为 49.11%,货物贸易出口额之和占全球货物贸易出口额的比重为 46.13%,服务贸易进口额之和占全球服务贸易进口额的比重为 45.39%。
囿于指标和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选取人均货物贸易出口额 G(单位:美元)作为被解释变量,代表货物贸易的发展情况。
核心解释变量为服务贸易的开放水平 F。上文已提及,服务贸易难以被准确测度,对此,本文综合参考国内外学者对服务贸易壁垒测度的探索和经验,选取 OECD 数据库公布的 22 个服务贸易部门的限制指数均值作为一国的服务贸易限制指数(STRI)。而OECD 数据库于 2014 开始测度和公布各国各部门的 STRI,对于 2014 之前的 STRI,本文以 2014-2018 年各国的服务贸易进口依存度为指标进行推算。
5.2 制造业增加值在服务贸易开放对货物贸易的促进中的传导效应
基于可能影响国内制造业生产的因素,式(5-3)中新增两个变量:变量 Tax 为所有产品加权平均税率(单位:%),代表一国各年份的平均税收水平,通常认为较高的赋税会抑制制造业生产,因此该变量的系数估计值符号预计为负;变量 FC 为人均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不包括外国流入资本,单位:美元),代表一国各年份来源于国内的新增固定资产的数量水平,通常认为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会促进制造业产出的增加,因此该变量的系数估计值符号预计为正。回归的样本依旧采用 2004 年至 2018 年间中国、日本、印度、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南非和巴西 11 国的面板数据,新增两个变量的样本原始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数据库,其基本统计特征如表 5-3 所示。
第 6 章 主要研究结论和对中国服务贸易开放的政策建议
6.2 政策建议
服务行业的发展和服务贸易的开放,其结果不应仅是促进了国内服务产品市场的扩大,还应为制造业生产和产品的出口带来更多的便利。中国自 2001 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服务行业和服务贸易迅速发展,服务贸易自由化水平有所提升,但同时也暴露出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现代服务业贸易壁垒居高不下、贸易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在当代货物贸易关税水平极低、技术性贸易壁垒被广泛应用的国际贸易形势下,一方面,服务贸易有望逐渐取代货物贸易成为国际贸易新的增长极的趋势,另一方面,服务贸易的开放政策对货物贸易政策和现状的匹配程度,也将影响制造业生产的生产效率和货物贸易的贸易成本。据此,本文对中国的启示及政策优化建议有:
6.2.1 促进制造业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的服务贸易开放政策
将服务贸易的开放根植于、服务于促进制造业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有助于制造业开放和服务业开放形成良性互促、互相借力的局面。中国的制造业和服务业整体附加值低,表现为低端服务占服务贸易比重大、国内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低端环节,原因之一是服务业和制造业分工和联合程度不足,缺少依托现代化服务业构建的数字工业互联网。无论是构建工业互联网、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还是升级制造业产业结构,其高效的措施是通过适度开放刺激和提振国内与制造业相关的服务行业,据此,未来国内服务业开放领域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其一是生产性服务业的贸易,关注制造业服务化,“十四五”期间加快引进和发展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产业相配套的服务产业;其二是现代服务业的贸易,总思路是引进现代化信息技术与经营管理方法发展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对于竞争优势相对比较欠缺的法律、财务等专业服务行业,划定试点、积极引入优质的市场主体;对于金融、电信等关系到国家安全或市场化程度较低的服务行业,谨慎、有条件地部分开放,并加强准入后的管理;其三是知识型服务的贸易,目前中国各种专利、非专利技术和管理知识的贸易额占服务贸易总额的比例还很小,但能预见的是,将来它们必然会成为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不管是于制造业还是整个宏观经济的发展而言,知识型服务所能创造的外溢效应是最明显的。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