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2.1 全球价值链相关文献综述
2.1.1 全球价值链的概念
全球价值链概念的发展大致包括四个阶段。第一,价值链(Value Chain)阶段。这个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 Michael.E.Porter(1985)出版的图书《竞争优势》。他提出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和一系列的活动息息相关,这些活动包括基本活动如设计生产销售等,还包括人力资源等支持性活动,一共九类。一系列活动相互影响、支撑,形成价值链[1]。一开始,Porter 提出的价值链停留在单个公司的价值链条。后随着国际分工现象越来越普遍,Porter(1988)进一步定义了价值链系统(Value Chain Systerm),把多个公司纳入一个分析体系。
之后,Kogut(1985)从增加值视角看待价值链,将价值链理论推进到第二阶段,价值增加链(Value-added Chain)阶段。他定义价值增加链为企业把所有生产要素相结合,进行商品生产,最终销售获利的一系列价值增值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单个企业也许只参与了某一个环节,这是由国际间竞争与比较优势所决定。他的观点更加突出分工,比 Porter 的观点更能反映价值链的垂直分离与国际间资源再配置的现象。
第三阶段为全球商品链(Global Comodity Chain)阶段。这个概念由 Gereffi在 1994 年提出,随着全球化进程加深,生产一样商品往往需要国际分工完成,跨国组织应运而生,跨国公司的生产活动构成一个国际生产网络,将世界各地不同国家,不同企业关联起来,形成全球商品链。2001 年,Gereffi 接着完善相关理论,正式提出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概念,这也是该理论发展的第四个阶段。他提出价值链包括研发设计,生产,营销,售后服务这几个重要环节。并将价值链分两种类型,生产者驱动类型是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商品链,高附加值环节主要在研发设计阶段。购买者驱动类型主要是以服装为代表的商品链,高附加值环节为营销阶段。他指出,只有把握关键环节的公司才能主导全球价值链,从而获得更多的贸易利益。
全球价值链对我国制造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探讨目录
3 中国全球价值链与劳动收入份额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3.1 全球价值链的测算
3.1.1 世界投入产出表介绍
本文基于 wiod(2016)世界投入产出表的数据,借鉴 KWW(2010)的方法对总出口进行五部分的分解[23],将分解出的指标带入 koopman 所提出的全球价值链相关公式中,具体为公式 16、公式 17,计算出本文的两个核心解释变量。众多的核算方法都需要用到投入产出表,它相当重要,理解投入产出表并获取数据是核算的第一步。
本文需要的数据来自世界投入产出表。至于从世界投入产出表如何推导出全球价值链计算公式,则需要从它的核算原理谈起。
众多核算方法的基本思想均来自里昂惕夫方程,它的主要思想是:当生产一个产品时,需要用到多种中间品,这些中间品的直接投入构成国内的直接增加值,另外也需要其他的中间品投入来生产这些直接被投入使用的中间品,这一部分的价值称之为间接增加值,这样的过程可以追溯到生产的每一个环节。所以,一个产品的出口价值中所创造的国内增加值是国内直接增加值加上所有的国内间接增加值。此种方法,只能将最终消费品出口分为国内增加值和国外增加值两部分,无法探究每个部分的具体细分,也无法将国家间的中间品贸易进行分解。近年来,随着生产分割,全球价值链形成,中间品贸易的比例不断上升,有必要对中间品贸易进行进一步分解。这里则需要用到国家间投入产出表。国家间投入产出数据编制工作量大,目前最好的数据来源时 wiod 数据库,该数据库包含国家间投入产出表,有 2013 和 2016 两个版本。2016 的版本包括 43 个国家 56 个部门的双边贸易数据,这也是本文所使用的数据。
.....................
5 政策建议
5.1 战略上促进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
第一,在总体战略上促进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通过第四章的影响机制分析和实证分析,本文得出了一个结论: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与劳动收入份额呈正相关,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有利于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劳动收入份额。为此中国应当继续推进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攀升,使我国制造业从低附加值的低端环节向高附加值环节移动,这样可以使企业的获利能力大大提升从而提高劳动收入份额。
随着中国人口红利消失,低成本优势将随之消失,企业需要加快升级,寻找其他的核心竞争力,把低成本优势转化为高质量高技术优势,让企业的转型升级推动产业的价值链攀升。全球价值链攀升有利于提升企业的附加值率,从而提升我国在参与全球价值链过程中贸易利益份额。同时,对于本国的要素收入分配来说,全球价值链的提升增加了高技术人才的需求,这种要素需求的变化,将提升劳动者报酬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例从而提升中国的劳动收入份额。帮助我国经济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表 4-1 变量描述性统计表
6 结论
本文基于 wiod 数据库,借鉴 KWW(2010)的方法计算全球价值链相关指标,实证分析全球价值链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经过研究本文得出三个主要结论:
第一,全球价值链参与率的提升对劳动收入份额具有负面影响,即对全球价值链嵌入加深将会降低中国的劳动收入份额。影响渠道主要来自价格驱动,低端锁定,竞争加剧三个方面。实证部分显示全球价值链参与率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劳动收入份额负面影响最大。
第二,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上升对劳动收入份额有正向作用,提高全球价值链地位有利于劳动收入份额的提高。影响渠道主要是价值创造效应和要素需求创造效应。实证部分显示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对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劳动收入份额提升作用最明显。
第三,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对参与率和劳动收入份额之间的关系具体有调节作用,即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的上升有利于减轻过度参与价值链带来的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负面效应。同时,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通过影响人力资本进而影响劳动收入份额,具有中介效应。
本文根据研究成果提出四点建议:第一,在总体战略上促进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从低端环节迈向高端环节,提升附加值率;第二,继续鼓励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创新。以企业的升级带动价值链攀升,同时应当关注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否过度嵌入价值链;第三,改变外贸增长方式,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从量大价廉的模式转换为高质高价模式,从而改善贸易条件,缓解竞争过度;第四,提升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实现人口优势到人才优势的转换,以满足产业在升级过程中对高技术劳动力的需求,为中国的价值链攀升提供长足动力。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