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国际贸易论文,本文使用了出口贸易额、进口贸易额、净出口额、市场占有率等指标对我国食品加工业整体及各分类食品的国际贸易发展和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使用TC指数和RCA指数对我国食品加工业及主要出口食品:软体动物类食品和蔬菜水果类食品的国际竞争力状况与世界食品出口大国:美国、荷兰、德国、巴西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根据“引力模型”对进口国GDP、我国GDP、距离、进口国人口总数、语言等因素对我国与我国的前十大食品出口目标国之间的食品出口贸易额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根据“钻石模型”就影响我国食品加工业国际贸易竞争力的五大因素:生产要素、需求要素、相关产业及支持、结构、规模及竞争、政府支持及机遇等方面与世界前五大食品出口大国之间进行横向比较分析以找出我国食品加工业在相关方面存在的不足。
.........
第1章绪论
我国食品出口总额的比重正在大幅度下降,而水产类食品、蔬菜水果类食品的比重不断上升。截至2017年,我国食品出口的两大主要类别占食品出口总额的比重,已由从2000年的56.60%上升到71.96%,我国食品出口的单一化程度持续上升。本文通过比较分析、定量分析等方法对我国食品加工业及食品加工业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情况进行分析,并通过构建“引力模型”和“钻石模型”对将相关影响因素与世界食品贸易大国之间进行比较分析以找出优势、劣势,以希望为我国关系十三亿人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贡献一份力量。纵观对我国食品加工业的研究文献,发现对个别产业:如茶叶产业、虾产业、蔬菜产业等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比较多,对我国食品加工业整体竞争力的研究较少。使用引力模型对我国食品加工业某食品类别与某国或多国间双边贸易的研究较多,对我国食品加工业整体的研究较少。本文可能存在的创新是:(1)对食品加工业通过SITC编码进行分类,并通过TC指数和RCA指数将我国食品加工业及主要出口食品的国际竞争力与美国、德国、荷兰、巴西等世界食品贸易大国进行比对分析。(2)在这个基础上使用“引力模型”,对影响我国食品出口贸易额的相关因素进行定量分析。(3)通过构建“钻石模型”,将影响我国食品出口贸易额的相关因素与美国、荷兰、巴西等世界食品贸易大国进行比较分析。
....
第2章我国食品加工业国际贸易发展与现状
2.1世界各国食品加工业国际贸易现状
本节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的数据对2017年世界各国食品进出口贸易总额和市场占有率进行了计算,并依照贸易总额对各国进行排序,发现美国2017年食品贸易总额2146.17亿美元,市场占有率10.58%,是世界食品贸易第一大国,世界食品贸易前五大国依次是:美国、德国、中国、荷兰、法国,前五大国的贸易总额达到世界贸易总额的33.98%,超过世界食品贸易总额的三分之一。世界食品贸易前十大国的市场占有率总和50.96%,超过了市场总份额的二分之一。由于世界食品贸易包括进口和出口,为了对世界市场食品贸易状况进行全面而客观的评价,笔者将分别对2017年世界各国食品进口额及市场占有率、食品出口额及市场占有率、食品净出口额进行分析,形成表2.2、表2.3、表2.4。
2.2我国食品加工业主要进口来源
根据2017年我国食品加工业主要进口来源国进口额及累计份额绘制了图表,从图中可以看出,2017年我国食品进口来源国中排名第一的是美国,进口额72.06亿美元,占我国食品进口总额的13.24%,进口来源国排名前五的其余国家依次是新西兰、澳大利亚、泰国和加拿大,前五大进口来源国进口总额240.23亿美元,占我国食品进口总额的44.15%。可见,我国食品加工业的进口来源国主要集中于两大类别:第一类是美国、新西兰等世界食品出口额名列前茅的大国,第二类是越南、俄罗斯等和我国领土相邻的国家。从我国2017年食品加工业各分类食品进口额及进口来源国来看,我国动物类食品的进口额较少,仅占我国食品进口总额的0.67%,进口来源国主要是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人均牧业面积较大的畜牧业大国,其中来自排名第一的澳大利亚的进口额占我国动物类食品进口总额的37.65%,超过了我国动物类食品该年总进口额的三分之一,明显高于其他进口来源国国家;我国肉类食品的进口额较大,占我国食品进口总额的17.39%,是我国进口第一大的食品类别,进口来源国主要是巴西、美国、澳大利亚等肉制品加工业发达国家;占我国乳制品进口总额的55.60%的国家是新西兰,超过了我国从其他国家进口乳制品的总和;我国软体动物类食品的进口额占进口总额的15.25%
......
第3章我国食品加工业国际贸易竞争力分析.........16
3.1我国食品加工业国际贸易显示性比较优势变动..................16
3.2我国食品加工业国际贸易竞争指数优势变动....................18
3.3我国食品加工业国际贸易竞争力的国际间比较..................20
3.3.1我国食品加工业国际贸易显示性比较优势的国际间比较......20
第4章基于引力模型的我国食品加工业国际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及贸易潜力测算.......24
4.1模型构建....24
4.2数据来源....25
4.3我国食品加工业整体国际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及贸易潜力测算......25
第5章基于钻石模型的我国食品加工业国际贸易竞争力影响要素比较分析...32
5.1生产要素....32
5.2需求要素....39
5.3相关产业及支持.....................40
第5章基于钻石模型的我国食品加工业国际贸易竞争力影响要素比较分析
5.1生产要素
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劳动力人口总数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增长迅速,为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人口福利”,但这种依靠劳动力数量来获取发展的模式存在着巨大的缺陷,一旦失去这种“人口福利”,不仅会增加国内食品加工业成本,而且基于国际资本追逐利润的本性,外来资本对于本国食品加工业的投资会迅速向其他劳动力密集国家转移,从而迅速降低本国食品加工业实力。不幸的是我国的这种“人口福利”可能正在迅速丧失,根据世界银行1990年至2017年的劳动力人口总数数据,将1990年各国劳动力基数设定为1,其余年度劳动人人口总数以1990年为基期与之相除,作图如下:从图中可以看出,从1990年到2017年,我国劳动力人口总数保持增长趋势,但曲线斜率逐渐趋于平缓,增长速度逐渐减少,自2015年后已趋于停滞。这种变化趋势说明我国已然开始失去“人口福利”,虽然丰富的劳动力人口总数为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带来优势地位,但如果不能尽快利用这种优势地位调整产业结构,增加资本/劳动力比率和提高产品深加工率和利润率,我国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保持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5.2需求要素
可见中国国内食品消费市场总量较美国、荷兰、德国有比较优势,四国的人均食品消费支出依次是:2270.11美元、2590.92美元、2624.45美元和735.97美元,可见美国等发达国家人均食品消费支出较一致,中国2015年人均食品消费支出远低于发达国家,说明我国消费结构尚处于初级阶段,对食品的消费仍以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为主。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库全球消费数据库数据,2010年中国食品饮料类消费支出总额703609.32百万美元,巴西食品饮料类消费支出总额192175.91百万美元,计算后得到两国的人均食品饮料类消费支出分别是525.98美元和976.52美元,可见2010年我国食品国内需求高于巴西,但人均需求低于巴西。根据2017年中国国际统计年鉴数据计算,中国和巴西人均最终消费支出在2005年至2015年间的年增长率分别是9.11%和2.85%,从这个趋势笔者可以合理推测:中国的人均食品类消费支出年增长率远高于巴西,目前我国人均食品类消费支出低于巴西,但不久的将来将超越巴西。以上分析说明我国国内食品类市场需求远超巴西,食品类市场结构较我国高级。
......
第6章结论及提升我国食品加工业国际贸易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通过以上章节的研究,得到结论如下:(1)从引力模型的分析结果来看,我国GDP、进口国GDP、进口国人口总数、是否有共同语言与我国食品加工业出口贸易额之间呈正相关关系,我国与进口国之间的距离与我国食品加工业出口贸易额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就两个主要出口食品类别而言,蔬菜水果类食品与食品加工业整体状况基本一致,而软体动物类食品因偏向于高档消费品而导致进口国人口总数因素的影响不明显。从贸易潜力来看,我国对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美国、俄罗斯和德国等国的食品贸易尚有潜力可挖掘。(2)从钻石模型生产要素的分析结果来看,我国劳动力的数量和成本相对其余世界食品出口大国具有明显优势,但这种优势正随着我国劳动力人口增长趋于停滞、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而逐步丧失;我国固定资产投入总量较大且不断向食品深加工领域偏斜,人均固定资产投入在发展中国家中具有一定比较优势,但相对发达国家尚有较大差距;我国食品加工业技术要素的投入增长态势十分明显,为我国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竞争力的提升注入了强劲的动力,我国技术要素的投入与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相比优势明显,但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我国农业用地在世界前五大食品出口国中排名第一,且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但是我国庞大的人口数量和巨大的人口增速导致我国人均农业用地面积与美国、巴西相比相差较远,且人均农业用地持续保持下降态势。
参考文献(略)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