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本文从历史角度和定性角度两个方面研究了中美贸易摩擦,分析美国采取的制裁措施,并从贸易、技术到金融和政治多角度,对美国可能采取制裁手段进行了扩散预测,针对预测结果提出了中国近期及远期需要做的准备和应对措施的建议。本文基本都是从定性的角度来对美国可能采取的制裁措施进行分析,由于中美贸易大规模制裁经历的时间长度有限,并且没有很丰富的历史数据作为支撑,故本文没有做定量的实证研究,结论的数据支撑性还有待完善。本文采用定性分析和历史析方法,首先阅读了大量的文献并进行梳理,了解并总结国内外学者对中美贸易摩擦的看法,接着从理论上讲述了中美贸易摩擦产生的原以及产生的影响机制,再纵观历史,从历史角度分析了贸易摩擦美国采用的手段,并从目前中美贸易制裁进展中已经采取的手段分析并预测未来可能采取的手段,并针对这部分的预测提出相应的应对对策和建议,总共分为五个章节,结构如下:第一章为导论部分,先简要说明了本人的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接着为文献综述,从中美贸易摩擦发展的原因、影响、对策,以及中美金融战预测、汇率制度和金融制度改革方面总结了学者的研究成果;最后介绍了本文的篇章、结构、创新点以及不足。第二章讲述了中美贸易摩擦的相关理论以及影响机理,首先从国际贸易的角度,讲述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贸易保护产生的原因和方式,再从汇率的角度阐述了影响汇率变动的原因以及汇率变动对经济产生的影响,最后从理论角度阐述了汇率决定的理论以及汇率制度的选择。
.........
第二章 中美贸易摩擦相关理论和影响机理
2.1 国际贸易合作理论
凯恩斯主义认为古典学派的理论已经过时,反对自由贸易,并且主张贸易顺差扩张有效,贸易顺差可以导致黄金内流,促使利率降低,物价上涨,并且促进投资,能够增加国内就业率,增加国民收入,反之贸易逆差会减少国民收入,增加失业。该理论过大地强调了贸易顺差的又是和贸易逆差带来的危害,从而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中美贸易过程中,美方就过度关注了中美贸易长期逆差给美国国内带来的危害,而忽视了其他在中美贸易过程中的收获。幼稚产业指由于技术水平不足、动生产率低下、产品成本较高导致国际竞争力较弱,但在贸易保护一段时间后,可以成长并在自由贸易下获利的行业。国家应该对这类行业进行产业保护,对同类型进口产品加征关税,通过贸易保护牺牲短时间内的财富,来保护民族的产业生产力。
2.2 国际贸易摩擦理论
1)完全竞争市场条件——贸易扭曲理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如果两种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国际边际转换率=国内边际转换率=国内消费边际替代率,两国产品生产的劳动率和资本边际替代率相等,则实现帕累托最优,而贸易、生产、消费或者要素市场任何一个等式的不能成立,都会导致市场扭曲,一方会在贸易中受益,另一方会在贸易中受到损害,则受损害的一方倾向于采取贸易保护措施,从而导致贸易摩擦。2)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战略性贸易理论在现实中生产环境中,更多的是不完全竞争状态,在该状态下,保罗·克鲁格曼于 1984 年提贸易摩擦的理论,他认为在不完全竞争的社会中,由于规模收益递增,企业要获得规模经济就要扩大生产规模,而光靠企业自身非常困难,需要通过外部力量来达成,所以针对于有前景外部效应管大的战略性产业,政府需要通过对进口贸易进行过干预来扶持,从而提升国内该产业的竞争力。
...........
第三章 美国对外贸易摩擦历史手段.................18
3.1 贸易战争 ............... 18
3.2 经济干预 ................. 21
3.2 经济干预 ................. 21
3.3 金融打压 .................. 22
第四章 中美贸易摩擦原因及进展分析................34
4.1 中美贸易摩擦原因....................... 34
4.2.中美贸易摩擦现状及预测 ............. 35
第五章 中国政府应对措施..............................57
4.2.中美贸易摩擦现状及预测 ............. 35
第五章 中国政府应对措施..............................57
5.1 贸易谈判与反制、改革并行.............57
5.2 推进贸易金融自由化进程 ............... 59
5.2 推进贸易金融自由化进程 ............... 59
............
第四章 中美贸易摩擦原因及进展分析
4.1 中美贸易摩擦原因
近年来中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长,2018 年中国 GDP 相当于美国
的 66%,根据目前双方的增速,中国大约在 10 年内有望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体;高端制造业方面,按照中国十九大报告的发展规划,制造业 2025将使中国在 21 世纪成为制造业主导者;新经济领域,中国独角兽发展迅速,截至 2018 年底,中美独角兽企业分别为 88 家、151 家,仅次于美国,中美全球占比 76.3%;华为等一批优秀企业在高科技领域的发展挑战美国领先地位;人民币国际化推进将影响美元储备货币地位。中国各方面的日益强大对美国造成全面威胁,中国经济崛起挑战美国经济霸权,美国势必要出手干预中国的发展。巩固霸权地位是美国的根本目的,在其霸权地位受到挑战时,美国势必利用其霸权地位,以维护正义、解决贸易冲突和文明冲突等各种名义,打压崛起大国,从而巩固美国霸权地位。
4.2.中美贸易摩擦现状及预测
前文提到中美贸易战是以改进美国贸易逆差为由的全面压制战,是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对第二大经济体的压制,所以这也决定了这场战争的长久性,后续的贸易战即便两国达成协议,也不具有可持续性和稳态性。未来贸易战的走向仍然会保持现有的频率,甚至以更快的步伐袭来,目前已涉及的反倾销、反补贴以及对中国的“301”报告、“232”条款仍会继续,涉及面更广泛,未涉及的“201”条款、“337”条款等都会接踵而至。此次贸易战中,美国将更多苗头指向涉及“中国制造 2025”的行业,所以涉及高新技术高价值产业的“337”条款以及涉及国家安全调查“232”条款概率更高,其实所有的这些调查都是美国向中国发起贸易战争的由头,不管美国将什么帽子口给中国,越来越严格的贸易制裁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是不可避免的。
........
第五章 中国政府应对措施
当前美国对于华裔科学家采取了更严格的审查和限制,企图限制中美双方的人才交流,从而限制中国的科学进步,中国可以借此机会,推出吸引高端人才的政策,从科研经费、收入、落户、子女教育等各方面,吸引华裔科学家将科学技术带回国,甚至吸引非华裔的高科技人才来到中国进行短期或长期的技术交流。对于高新技术行业的海外留学生,利用优惠政策鼓励他们毕业回国发展。而在教育制度方面,需要加强科学研究方面的侧重,夯实基础教育为未来培养更多高科技的人才。从中等教育到高等教育阶段,从课程和专业设置方面,都应当根据家科技战略目标,增设科技类学科和科学方面的竞赛,特别对于高校设置相应国家重点学科,并加大师资力量的投入,可以适当鼓励学校与企业开展深层次的战略合作。对于在科研领域有一定成就的学生和老师,都可以给与升学、就业的优惠措施,以有效地激励科研人才。
............
参考文献
[1] 陈东琪,要从“危”中看到“机”争取战略主动[J].中国报道,2019(07):29-31
[2] 陈倩.美日贸易摩擦的演进过程、经验教训及对我国的启示[J].金融与经济,2019(03):12-22
[3] 成艳萍,陈海英.中国产业结构与外贸结构的关系研究——基于出口国内附加值视角的实证检验[J].山东财经大学学报,2018(05):17-26
[4] 段鹏.美国制造业回归对我国供给侧改革的影响效应研究[J].甘肃金融,2017(08):8-14
[5] 方明,郑珂屹.警惕美国发动的贸易战引发全球金融动荡[J].国际金融,2018(05):39-43
[6]Blonigen Bruce A, Brown Chad P. Antidumping and retaliation threat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3, 60:249-273
[7]C. Fred Bergsten. Trump's War on US Exports[J/OL]. Trade and Investment Policy Watch blog, 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uguest 2,2019
[8]Carmody. The trade and culture debate: evidence from US trade agreements[J].Taylor journal.2019:648-652
[9]Chad P. Bown, Euijin Jung, Eva Zhang. Trump Has Gotten China to Lower Its Tariffs. Just Toward Everyone Else[J/OL]. Trade and Investment Policy Watch blog, 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June 12,2019
[10]David D. Hale, Lyric Hughes Hale. Reconsidering www.zhonghualw.com Revaluation: The Wrong Approach to the U.S-Chinese Trade Imbalance[J]. Foreign Affairs,2008(1):57-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