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我国对G20国家高端制造业产品出口的本地市场效应之国际贸易研究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31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9111610381019445
  • 日期:2019-10-31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本文选题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义 Armington  替代弹性模型的拓展构造与中国贸易发展的预期应用研究》(71773042)。
2015 年国务院正式发布《中国制造 2025》蓝皮书,该规划的实施是在全面统筹推进我国制造业未来发展而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该规划的核心要义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 2025年来临之际实现我国制造业由大国向强国的转变。高端制造业是现代工业文明发展和进步的象征,是支撑国家和民族的基石,是国家竞争力的强有力的体现,一直备受国家的青睐和重视。高端制造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一环,是我国制造业领域中的重心产业,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在调节我国贸易出口结构和促进相关产业变革和升级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我国高端制造业发展仍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仍局限于所谓的“三角贸易模式”发展,即从发达国家大量进口高精度和高集程度的生产零部件,在国内组装加工后再出口到其他国家的贸易模式。面对新一轮由信息化、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引领的技术变革浪潮,加之,欧美日发达国家开启了新一轮的“再工业化战略”意图抢占高端制造业市场份额,重返制造业强国的核心地位。中国如何在“内忧外患”的国际环境中,完成我国高端制造业产品贸易结构的转换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成了未来追求的目标和方向。
其次,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仍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就有出口,而且经济发展对贸易的依赖性自始至终都较强,这决定了我国是以出口为主的国家的必然局面。我国虽是贸易大国,但制造业还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中、低端环节,这就决定了我国出口的产品主要是以中低端为主,附加值低,高端制造业格局和优势远未形成。高端制造业主要表现为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融合了多学科多领域的高精尖技术,属于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改革开放以来,高端制造业产品形成的规模经济在驱动产品出口增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逐步取代以劳动力成本和要素禀赋为主的传统比较优势,在解释我国目前制造业领域出现的贸易结构变化等问题拥有着更多的话语权。
........................

1.2  本地市场效应文献综述
1.2.1  本地市场效应理论的起源
林德(Linder)在 1961 年对国际贸易是如何产生的问题,提出了一个假说,他认为两个国家如果需求结构彼此越接近,进行贸易的可能性就越大,该假说主要站在需求角度来阐述国际贸易发生的可能性,而早期的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都直接从供给角度出发,这也正是其假说的独特之处。随后,林德进一步解释了重叠需求理论,他认为越相近的两国其进行贸易的概率就会越大,不管是在收入还是在消费者偏好程度上相近都会影响两国间的贸易状况。如果国内市场需求足够强大,只要消费者对某种产品一直存在有效需求,企业就会选择扩大再生产,当生产满足了国内市场还有剩余的话就会销往国外市场,长期以往,该国的出口水平自然会增强。从林德假说到重叠需求理论不难看出,国内市场需求的扩大可以形成出口潜力,这也是其思想的核心所在。
虽然林德最早揭示了国内市场需求的扩大对出口潜力的提升有促进作用这一观点,但其本人并没有通过建立可解释的模型去证实他的理论。直到克鲁格曼 1980年发表的《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及贸易模式》一文,才算对其理论的内在逻辑进行了系统分析。他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的框架下得出了一个结论:两国要素禀赋假设初始一样,导致其发生贸易的动因来自于两国国内市场需求的差异,
具有本地市场需求大的一方的国家最终会成为该产品的净出口国,这就叫“本地市场效应”。该理论的提出为解释出口增长的源泉和动力找到了新的依据,与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不同,根据本地市场效应理论,一个国家应多倾向于出口那些在本国有较大市场需求规模的产品,从而可以驱动该种产品出口量的增长。自克鲁格曼提出本地市场效应的概念后,一度成为经济学家热捧研究的话题之一,不管是从理论层面还是经验研究层面,国内外学者都对本地市场效应进行了大量而丰富地研究。
..............................

第 2 章   本地市场效应的理论分析

2.1  本地市场效应的理论基础—新贸易理论
H-O 理论认为,两国之间的要素禀赋差异是导致贸易发生的基础,一国应进口本国稀缺的产品,出口本国相对富裕的产品,这样便可以获得专业分工带来的好处,还可以改善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两国的贸易利得。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推进,传统国家贸易理论在解释众多新的经济现象时遇到了巨大障碍,如产业内贸易的出现、偏好的多样性、相似要素国家间的贸易量增加以及跨国公司的出现等现象。在这样的背景下,新贸易理论应运而生。
新贸易理论强调规模经济对专业化和国际分工的影响,并且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和垄断竞争层面上,打破了传统贸易理论框架中的两个关键假设(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按该理论的观点出发可以得到,即便各国拥有相同的资源禀赋和技术水平,规模经济同样能促进双边开展国际贸易。因为在不完全竞争和垄断竞争条件下,厂商着眼于通过扩大生产规模,获得资源的节约,从而最大化的降低生产成本,一旦生产成本降低的部分大于贸易成本,厂商就会有持续扩大再生产的动力,该国就有可能凭借规模经济优势将成为该产品的净出口国。新贸易理论为解释产业内贸易的出现提供了很好的佐证基础。但是新贸易理论仍带有一定的缺陷,经济学家们为了完善新贸易理论框架的不足,催生了新的国际贸易体系,即新经济地理学(又名“空间经济学”),“本地市场效应”便是该体系中的一个理论分支,也是新经济地理学的核心思想。1980 年克鲁格曼等学者在新贸易理论框架的基础上,证明了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在假定存在规模报酬和贸易成本的前提下,两国拥有相同的要素禀赋和技术水平,也能通过内需市场规模的外溢作用带动外需市场的发展,这意味着需求规模较大的国家会率先有望出口本国差异化产品以满足国外市场需求,这便是新经济地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本地市场效应”。
..........................

2.2  经典的本地市场效应模型
2.2.1  经典的基本模型
Krugman(1980)和 Helpman & Krugman(1985)根据本地市场效应的初始前提假设描述了一个标准的两国两部门单一生产投入的情形。其中两个部门指的是其中一个部门在不存在运输成本,规模报酬不变,完全竞争的条件下生产同质产品;另一个部门指的是存在固定成本、不变的边际成本和冰山型运输成本①,存在规模报酬递增,垄断竞争市场条件下生产异质性产品的情形。
2.2.2  检验经典的本地市场效应
Davis & Weinstein(1996,1999)和 Schumacher(2003)分别建立了一个融合本地市场效应的规模报酬递增和要素禀赋模型,具体考察了本地市场效应和要素禀赋对贸易模式影响的差异,其目的是想研究衡量本地市场需求和供给(生产)之间的关系,其方程如下:

.......................
第 3 章  我国高端制造业本地市场状况分析 .............................. 18
3.1  高端制造业概念界定 .............................. 18
3.2  我国高端制造业本地市场现状分析 ................... 19
第 4 章  我国高端制造业产品出口的本地市场效应实证分析 ....................... 26
4.1  模型选取 ............................... 26
4.2  本文计量模型的构建 ............................... 27
第 5 章  稳健性检验 ................................... 34
5.1  实证方法 .............................. 34
5.2  变量及数据来源 ............................. 35

第 5 章  稳健性检验

5.1  实证方法
在上一章实证部分基于 Feenstra(2001)改进后的引力模型检验了本地市场效应的存在性,该模型只能衡量本地市场的绝对规模优势(当β1a>β3a时,本地市场规模大于境外市场规模),体现不出本地市场的相对规模优势(本地市场规模较境外市场规模比值的动态增长),为了检验估计结果的稳健性,本章继续借鉴前人的经验研究,在保持原有变量不变的前提下,重新更换一个能分析本地市场相对规模优势的模型,以验证基准检验结果是合理准确的。#p#分页标题#e#

..........................

第 6 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本文检验了我国高端制造业产品出口的本地市场效应,研究发现本地市场效应是驱动我国高端制造业出口增长的重要优势之一,文章首先梳理了本地市场效应理论的发展过程及检验方法的选取,接着从贸易总额、贸易商品结构、出口地区分布等方面分析了中国高端制造业产品出口的现状。然后基于改进的引力模型利用 2005-2016 年高端制造业出口数据,检验高端制造业整体和分行业的本地市场效应的存在性,得出的结论如下:
第一,与 G20 国家的高端制造业产品出口中,出口较多的是电子通讯设备和计算机行业,航天出口比例最低,出口到 G20 经济体主要分布在北美洲和亚洲和欧洲,对非洲和大洋洲的出口较低,与 2016 年的数据为例,对美国的出口占据第一位,接着是日本和韩国,对印度尼西亚和阿根廷的出口最少。
第二,从实证的结果可以看出,整体而言,中国高端制造业存在本地市场效应,分行业看除了航天航空不存在本地市场效应以外,其他四个行业均存在本地市场效应,本地市场效应对于我国高端制造业的出口潜力有很大提升和推动作用。
第三,通过更换模型不改变主要变量的方法对实证结果进行了稳健性检验,证实了基准检验结论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略)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