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
1979 年,中国在东京开办了第一家境外合资企业,这标志着中国企业 “走 出去”的开始。习近平总书记于 2013 年分别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 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中央于 2015 年全面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并成 立“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中国企业大规模地走出去,涉及承包工程、 餐厅服务、金融保险、房屋建设、旅游、矿业、批发零售、交通运输业和制造业 等领域
从国内的角度来看,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中国企业产能过剩,国内通货膨 胀,中国企业国内竞争压力大,种种前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寻求海外市场提供了 内在动力和外在条件。从国外的角度看,当前国际经济一体化迅猛发展,各国都 在出台鼓励外资的政策,中国也与越来越多的国家签署了双边保护协定,中国企 业把握了这一历史机遇,迈开了“走出去”的新步伐。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走出去”战略不断的向前发展,国内国外良 好的政治经济发展形势使得中国的企业获得了更多的机会,我国的国际工程承包 发展欣欣向荣。尽管局部地区有时会出现国家动荡和爆发恐怖事件或发生地区间 战争。但是从总体来看,国际社会还是在和平与发展这一主旋律下为各个国家尤 其是发展中国家,创造了有利的投资发展条件。
...........................
1.2 论文的选题意义
1.2.1. “一带一路”背景介绍
2013 年 9 月-10 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出访时分别提出“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1的战略倡议和提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发展海洋合作关系,积极建设“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 带一路”。2015 年,国家正式将“一带一路”列为新一轮“走出去”战略重点。 “一带一路”得到了沿线国家和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一带一路”提倡开发、包容、共赢。从沿线各国出发,将欧亚大陆、非洲、 大洋洲囊括在内,紧密把亚太经济圈和欧洲经济圈联系在一起。沿线各国不仅有 与我过休戚与共的邻国,也包括具有重要战略位置的海上路上交通枢纽;有与我 国保持多年友好合作的贸易伙伴,也有潜力巨大的待开发地区。还有各个经济合 作组织。
“一带一路”的提出,在我国现阶段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产能转移过程中,可以将我国的优势产能转移到沿线国家,形成新型产业链。另外,对我国的对外 贸易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可以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中国制造业产 品出口,发挥中国在贸易上的比较优势,增加中国对外工程承包份额,从而来降 低中国对外贸易成本。
1.2.2. 海外项目区位选择决策主要因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在进行海外项目选择的时候通常考虑以下因素:
(1)国家的市场经济状况。
(2)国家的产业布局情况。
(3)国家的某一专项行业(电力)状况。
(4)国家质量,具体包含国家经济自由度、国家廉洁情况、国家安全稳定情况。 本文在以上因素外增加了国家的地理位置和文化因素等。
...............................
2.2 国内研究现状
相较国外的研究,国内的研究角度类似,但是内容不同。
从管理模式上分析来看,黄晓(2008)将国际工程承包的管理模式从四个方面分类,其中按工作范围和责任来划分,可将国际工程承包模式分为工程总承包管理(EPCM)、工程固定总价承包(LSEPC)、项目管理承包服务(PMC)、工程项目一体化管理(IMPT)以及设计建造总承包(DB)、设计采购服务(EP)、施工管理服务(CM)。张汝强(2014)认为国际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具有资源配置优化,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效率、业主管理倾向以及强化单位责任等多方面的优势,将来可能会发展成为工程承包的主流模式。任伟(2013)认为从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来看,管理中还存在着管理体系不健全、管理不规范、掌握深度不够等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
从风险防范和识别上分析来看,张耀(2013)认为国际工程承包风险可以分为工程外部风险和项目自身风险。而工程外部风险包括政治、经济、文化风险以及外部环境与法律道德风险等,项目自身风险则可能出现在项目计划、施工、运营的各个阶段中。中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在进入一个新的国别时,首要的是要识别工程外部风险和项目自身风险,这样才能少走弯路。
3.1 中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特点 .................................. 101.2.2. 海外项目区位选择决策主要因
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在进行海外项目选择的时候通常考虑以下因素:
(1)国家的市场经济状况。
(2)国家的产业布局情况。
(3)国家的某一专项行业(电力)状况。
(4)国家质量,具体包含国家经济自由度、国家廉洁情况、国家安全稳定情况。 本文在以上因素外增加了国家的地理位置和文化因素等。
...............................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国际工程承包的研究有很多方面,本文主要从工程承包的性质、经营模式、风险管理和竞争力应对方面来分析。
从工程承包的性质方面来看,Kangari and Lucas(1997)研究指出,全球财富分布不平衡,导致工程项目的不同,国际工程承包的发展和性质与经济有关。Crosthwaite(2000)在深入分析《工程新闻记录》(ENR)数据的基础上,也提出了同样的观点,指出国际工程承包业发展与经济发展有关。发达国家的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已经将国际工程承包业务的重点放在了发达国家,而不是发展中国家。
企业业务发展的整体质量不高。目前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的增长方式大部 分还是粗放式的,业务的质量提高还不明显,部分企业管理水平比较低,缺乏复 合型的国际工程承包管理人才,这也是我国企业与国际大工程承包商之间存在较 大差距的原因。目前,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缺乏富有经验的国际工程项目经理,缺乏设计、采购、施工各阶段的核心管理人才、熟悉国际工程法律、风险、财务 的专业评估人才,此外,语言障碍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 的技术、管理人员即使拥有良好的素质和能力,却无法和外方进行沟通。
2.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国际工程承包的研究有很多方面,本文主要从工程承包的性质、经营模式、风险管理和竞争力应对方面来分析。
从工程承包的性质方面来看,Kangari and Lucas(1997)研究指出,全球财富分布不平衡,导致工程项目的不同,国际工程承包的发展和性质与经济有关。Crosthwaite(2000)在深入分析《工程新闻记录》(ENR)数据的基础上,也提出了同样的观点,指出国际工程承包业发展与经济发展有关。发达国家的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已经将国际工程承包业务的重点放在了发达国家,而不是发展中国家。
企业业务发展的整体质量不高。目前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的增长方式大部 分还是粗放式的,业务的质量提高还不明显,部分企业管理水平比较低,缺乏复 合型的国际工程承包管理人才,这也是我国企业与国际大工程承包商之间存在较 大差距的原因。目前,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缺乏富有经验的国际工程项目经理,缺乏设计、采购、施工各阶段的核心管理人才、熟悉国际工程法律、风险、财务 的专业评估人才,此外,语言障碍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 的技术、管理人员即使拥有良好的素质和能力,却无法和外方进行沟通。
........................
2.2 国内研究现状
相较国外的研究,国内的研究角度类似,但是内容不同。
从管理模式上分析来看,黄晓(2008)将国际工程承包的管理模式从四个方面分类,其中按工作范围和责任来划分,可将国际工程承包模式分为工程总承包管理(EPCM)、工程固定总价承包(LSEPC)、项目管理承包服务(PMC)、工程项目一体化管理(IMPT)以及设计建造总承包(DB)、设计采购服务(EP)、施工管理服务(CM)。张汝强(2014)认为国际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具有资源配置优化,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效率、业主管理倾向以及强化单位责任等多方面的优势,将来可能会发展成为工程承包的主流模式。任伟(2013)认为从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来看,管理中还存在着管理体系不健全、管理不规范、掌握深度不够等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
从风险防范和识别上分析来看,张耀(2013)认为国际工程承包风险可以分为工程外部风险和项目自身风险。而工程外部风险包括政治、经济、文化风险以及外部环境与法律道德风险等,项目自身风险则可能出现在项目计划、施工、运营的各个阶段中。中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在进入一个新的国别时,首要的是要识别工程外部风险和项目自身风险,这样才能少走弯路。
从竞争力应对方面来看,李铁军(2009)从工程承包行业和企业两个方面分析,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产业竞争力的根基。提高我国对外工程承包的国际竞争力的根本途径是提高从事对外工程承包的工程总承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针对提高我国对外工程承包的国际竞争力问题,他认为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需要从政府、企业、个人三个方面共同努力,这就需要国家对“走出去”的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提供政策支持,企业自身提高核心竞争力,另外,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项目经理。柳栋钩(2012)认为传统承包业务进入微利时代,综合性服务需求加大,融资能力成为获取合同的主要竞争力,体系分工深化,并购夸张趋势明显。中国企业“走出去”不单单地靠技术,更重要的是提高综合能力,尤其是融资能力。
........................
第 3 章 中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概述 ......................... 10
........................
第 3 章 中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概述 ......................... 10
3.2 中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 SWOT 分析 ............................... 11
第 4 章 数据选择与模型建立 ............................... 19
4.1 数据的选择 .................................... 19
4.1.1 Z 公司数据的特点 ................................ 20
4.1.2 Z 公司数据的概述 ............................... 20
第 5 章 数据分析 ......................................... 28
5.1 描述性统计 .......................... 28
5.2 相关性分析 .................... 28
第5章 数据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
经过前期数据的搜集和整理,共得到 Z 公司 19 个国家,10 年间,190 组有效的样本数据,对各指标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具体如表 7: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第6章 结束语
6.1 结论
本文基于贸易引力模型,利用近十年期间,Z 公司营业数据和各类政府平台的各国别专项数据,分析了 Z 公司海外项目国别选择的决策因素。基本发现如下: 第一,Z 公司历年承接海外项目选择国别的规律经验。目标国的市场环境较良好的话对 Z 公司国别选择有明显正向作用,发展中国家或不发达国家更受 Z公司青睐,目标国居民民购买力不是项目选择决策中考虑的重要因素;目标国的产业布局中工业产业发展态势良好的话对 Z 公司国别选择有明显正向作用,但未能充分考虑当地劳动力问题,很好的解决了国内的劳动力转移,但却无法满足目标国政府对拉动属地国就业的问题;目标国的专项经济领域(电力)市场饱和度对 Z 公司国别选择有明显负向作用,Z 公司坚持以专业领域工程项目作为进入目标国的突破口,进而打开相关业务领域市场;目标国经济自由、政治廉洁(腐败反向定义)、国家安全稳定的因素与 Z 公司国别选择有明显负向作用,凸显 Z 公司以往将目标国政府视为最大业主,承接成本低、利润高、关注度高、风险大的项目。
5.1 描述性统计
经过前期数据的搜集和整理,共得到 Z 公司 19 个国家,10 年间,190 组有效的样本数据,对各指标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具体如表 7: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从表中可见,近十年各年度、国别项目个数分布差别较大,最多一年同一个国家可达到 68 各项目,但也有多个国家在一年度内无新承接项目,但平均基本每年主要国家项目个数在 8 个左右。合同额也呈现不稳定态势,最高时可达到年度 300 多亿元人民币的合同额,同样也有全年度无新签合同额的情况,即便如此也在近十年在主要国家年平均合同额接近 25 亿元人民币,在国际工程公司中实力较强劲。从各国别的基本情况看,指标值得离散度较大,目标国涵盖各种类型的国家,分析结果对实际应用意义较大。各国别中“一带一路”国家超过六成,#p#分页标题#e#
与中国有共同边界的国家、汉语使用人数较多的国家占比不超过三成。
.......................第6章 结束语
6.1 结论
本文基于贸易引力模型,利用近十年期间,Z 公司营业数据和各类政府平台的各国别专项数据,分析了 Z 公司海外项目国别选择的决策因素。基本发现如下: 第一,Z 公司历年承接海外项目选择国别的规律经验。目标国的市场环境较良好的话对 Z 公司国别选择有明显正向作用,发展中国家或不发达国家更受 Z公司青睐,目标国居民民购买力不是项目选择决策中考虑的重要因素;目标国的产业布局中工业产业发展态势良好的话对 Z 公司国别选择有明显正向作用,但未能充分考虑当地劳动力问题,很好的解决了国内的劳动力转移,但却无法满足目标国政府对拉动属地国就业的问题;目标国的专项经济领域(电力)市场饱和度对 Z 公司国别选择有明显负向作用,Z 公司坚持以专业领域工程项目作为进入目标国的突破口,进而打开相关业务领域市场;目标国经济自由、政治廉洁(腐败反向定义)、国家安全稳定的因素与 Z 公司国别选择有明显负向作用,凸显 Z 公司以往将目标国政府视为最大业主,承接成本低、利润高、关注度高、风险大的项目。
第二,“一带一路”政策后 Z 公司海外项目选择国别的调整方案。从选择政府干预较多、贪腐较严重、国家安全性比较脆弱的国家转移到选择经济自由度比较高、政府较廉洁、安全稳定的国家;同时侧重选择劳动力丰富的国家,深耕已有国别,慎重开发新国别,重点跟踪开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项目,不在追求高风险,加大品牌建设力度。不过从近三年的业绩情况来看,Z 公司的策略相对保守,抗风险能力增强,但市场占有率逐年下降。
第三,Z 公司在针对“一带一路”国家和非“一带一路”国家两类国别,海外项目国别选择决策有所区别。在选择进入非“一带一路”国家时,方式方法跟近十年的大体思路相当,只是政府国家质量从原来负相关变为正相关,优先选择更市场化、廉洁、安全的市场环境;在选择进入“一带一路”国家时,影响决策的因素大大减少,显著效果也不如以往,由于有了政府的诸多政策扶持和中国商务部经济专家定期专项分析指导,重点考虑目标国安全、经济稳定、劳动力充足即可。
参考文献(略)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