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产业链国际贸易视角下中美能源安全水平测度与保障研究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74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9011122323418380
  • 日期:2019-01-10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本文是一篇国际贸易论文,国际贸易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学科,主要研究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企业国际化经营、国际商务与全球营销、国际贸易风险分析与规避,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制定国际化经营战略和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国际贸易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分析手段。(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国际贸易论文,供大家参考。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能源安全是影响一个国家安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美国与中国 GDP 总量位列世界前两位,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需要稳定的能源市场提供动力。1997年以前,我国能源供需基本保持平衡,随后能源供不应求逐年扩大,到 2015 年中国能源自身供需缺口达 6.6 亿吨标准煤,占能源消费总量的 15%,能源生产总量的18%。短期内能源需求量的缺口只有依靠进口能源来满足,海关数据显示,我国分别于 1996 年、2006 年和 2009 年首次成为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净进口国。通过对比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结构(图 1),能源对外依存度整体呈平稳的上升趋势。2014 年,我国 16%的能源需求依靠进口,但是其中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却高达 60%,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也高达 30%,煤炭对外依存度始终保持低位,可以看出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较高且结构不合理,这与我国能源赋存结构和能源利用结构高度相关。随着国家对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和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天然气的进口增速将高于原油,煤炭的消耗增速将呈现负增长,在未来十年中我国能源依存度将进一步上升。目前,我国能源行业经营企业主要实行垂直一体化的经营模式,既要实现企业内部的规模效应,又承担了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稳定的职责。美国每年生产大量的能源,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市场。据 BP 能源统计年鉴(2016)数据显示,2016 年美国一次能源消费量占世界的 17.1%,其中石油产量占 13.4%,消费占 12.4%;天然气生产占 21.1%,消费占 22.0%;煤炭生产占 10%,消费占 9.6%。在如此高的生产和消费规模背后,隐藏着美国能源较高的能源对外依存度。2016 年美国能源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为 2272.7 百万吨油当量,其中石油为 863.1 百万吨,天然气为 716.3 百万吨油当量,煤炭为 358.4 百万吨油当量,但是石油产量为 543.0 百万吨,天然气产量为 690.8 百万吨油当量,煤炭产量为 364.8 百万吨油当量。通过对比生产量和消费量可以看出,美国一次能源中石油和天然气供需缺口依然较大,依然需要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进口。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绪论部分,依次说明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梳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文献,构建文章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再提出在研究过程中所使用到的研究方法,理清文章研究思路以及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第二章,首先主要对与本文研究内容相关的重要理论进行论述,并以此作为本文开展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国际贸易理论、能源经济理论、国家安全理论、能源安全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进而探寻中美两国在能源安全保障方面遵循的科学理论依据。对能源对外依存度和能源安全分别进行概念界定。接着,从理论上对较高的能源对外依存度对能源安全的影响和经济发展的机理进行剖析。然后梳理能源安全的文献、能源产业链上中下游研究的文献和能源安全测度的文献及对现有文献的综合评述。第三章,在能源流理论基础上,坚持科学性、系统性、层次性、动态性指标确定原则,选取了正向指标:石油探明储量、天然气探明储量、人均能源生产量、国际市场可获得性、能源加工转换率、炼厂产能、人均能源消费量、能源自给率,负向指标:对外依存度、石油进口集中度、天然气进口集中度、原油价格指数、生产多元化指数、能源强度、消费多元化指数、碳强度、能源消费稳定性。第四章,通过熵值法和集对分析法分别纵向测度出 1992~2015 年中美两国能源安全指数与安全等级,并对能源安全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构建障碍因素分析模型,对能源产业链及其上中下游各环节的能源安全影响因素进行横向的实证分析,对比障碍因子,分析能源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以便更具体的为能源安全保障采取具体可行措施。分析中美两国在能源保障的法律、战略、措施等方面的国际经验,为我国能源安全保障和安全水平提升提供学习经验。第六章,通过前五部分的实证研究的结果,对论文进行研究总结,并且根据上述对能源安全水平变迁、能源安全障碍因素和能源安全对经济的影响等方面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
 
第 2 章 能源安全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能源安全理论
能源是保障国家经济发展动力之源,能源安全是制定国家安全政策,经济政策以及外交政策的重要考量,随着全球政治与经济环境的发展,能源安全所涉及的范畴与领域不断拓展,能源安全内涵也日渐增加,但至今未形成一个确切而统一的能源安全概念。前期对能源安全的界定多局限于能源的供给安全,且一般意义上认为能源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现象只发生在能源进口国,与能源出口国关系甚微。能源安全涉及到能源产业链的上中下游的安全,产业链中的某个环节以及某个节点的安全水平的提高难以保证整个能源安全体系的安全。能源供给安全,即能源中游的安全,认为提高了能源的供给安全就可以保障一个国家的能源整体安全。从能源进口国来讲,能源进口的稳定受能源出口国和地区的政局稳定性、恐怖主义威胁、两国外交关系等因素的影响。1973 年、1978 年和 1990 年爆发的三次石油危机严重地影响了美国的能源安全。传统意义上能源安全只发生在能源缺乏的国家,而对能源资源富裕的国家不会造成太大影响。但是对于能源出口国而言,能源进口国的能源需求量的减少和能源价格的大幅下跌等将对该国的能源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俄罗斯和中东地区一直是世界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出口国和地区,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通过管道运输源源不断的运往欧洲等国家,中东阿拉伯国家素有“世界能源库”之称,通过管道和油轮将石油和天然气输送到世界各地。但是近年来受乌克兰危机、美国页岩气与页岩油成功开发与解除石油出口禁令和全球原油市场供求关系从偏紧转为偏松等的影响,国际石油价格暴跌,为此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国家开始寻求中国的能源大量进口,以降低油价暴跌对其支柱产业的影响。
.........
 
2.2 文献综述
能源安全事关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与国防建设的稳定健康发展,各国政府都在努力通过经济手段、政治手段、外交手段等提高能源安全水平。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已成为最大的能源进口国和消费国,如何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保障社会经济正常运转,成为学术界重点研究的课题。不同的学者和利益相关者对能源安全的界定和能源安全的满意水平的认知不同①。1974 年,IEA 首次提出能源安全的内涵(石油供应安全和价格稳定),能源问题是世界和中国发展的重要问题。按照对安全的新定义,能源安全属于非传统安全,是影响一国安全的重要力量(阎学通,1997;吴志成、朱丽丽,2005;崔顺姬、余潇枫,2010)。我国能源安全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于:对外依存度较大(Odgaard 和 Delman,2014;Kang Wu,2014;田春荣,2015);进口来源地集中(何滔和郭周明,2014;张雷,2001;Zhang Lei,2005;Gang Wu,2012;运输通道安全系数较低(陈利君,2005;夏剑锋,2012;毛汉英,2013);沈镭和薛静静,2011);国家储备体系不健全(林伯强、杜立民,2010;薛力、肖欢容,2009;Zhang Tao,2006);能源相关法律缺失(杨泽伟,2005,2007)等问题。Kruyt(2009)等从 Available(能源可获得性)、Accessible(能源接续性)、Affordable(能源价格可支付性)、Acceptability(环境承载力)这四个方面对能源安全进行了界定。Winzer(2012)将能源安全定义为“相对于需求能源供应的持续性”,将能源定义缩小为供给的安全。能源安全分为能源供给安全和能源消费安全(张雷(2001)、Zhang Lei 和 Jiang Wei(2005)、Wu Gang(2012)),而沈镭、薛静静(2011)认为广义的能源安全包括能源供给安全、生产安全、使用安全、运输安全、环境安全及安全预警机制。能源安全不再是“低政治性”的国内经济政策问题,已经成为关系中国国家安全的“高政治性”问题。
........
 
第 3 章 中美能源安全评价指标构建...........14
3.1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14
3.2 能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 14#p#分页标题#e#
3.2.1 能源产业链上游指标........... 15
3.2.2 能源产业链中游指标........... 19
3.2.3 能源产业链下游指标........... 19
4 中美能源安全水平的测度与障碍因素分析 ........ 23
4.1 评价标准和集对分析模型构建 ........... 23
4.1.1 评价标准模型构建..... 23
4.1.2 集对分析模型构建..... 24
4.2 产业链视角下中美能源安全水平分析 ......... 26
4.3 产业链视角下中美能源安全障碍因素分析 ........... 30
4.4 中美能源安全障碍因素分析 ..... 32
第 5 章 政策启示.............34
5.1 推进能源供给侧改革和“一带一路”战略 ...... 34
5.2 加强科学管理和能源产业的立法 ....... 36
5.3 引进民间资本和推进能源互联网建设 ......... 36
 
第 5 章 政策启示
 
通过以上将中美两国在能源安全保障方面的对比研究,发现我国在能源安全水平提升的同时,在能源产业链各个环节依然存在着较多问题。在能源产业链上游环节,能源对外依存度结构不合理,原油和天然气进口依存度较大,进口相对集中;煤炭在生产占据较大比例,清洁的天然气和电力等生产急需提高;国内能源生产潜力不足,原油和天然气可持续开采性较弱;能源进口成本、进口可获得性易受国际能源价格波动影响。在能源产业链中游环节,能源加工转换工艺有待进一步提高,我国能源企业管理缺少监管,能源领域法律不完善。在能源产业链下游环节,消费结构矛盾依然突出,煤炭在消费中仍占据较大比例,不利于我国的环境保护和长期的能源发展;能源强度和碳强度指标虽然有下降趋势,但相对于发达的新型工业化国家仍然需大力降耗减排。基于本文研究结论,如何提升我国能源安全水平,保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本文认为应当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5.1 推进能源供给侧改革和“一带一路”
我国在能源消费结构、能源生产结构和能源对外依存度结构等方面的不平衡,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煤多油少”的能源赋存结构,短期内很难改变能源赋存结构,但是可以从能源供给侧方面逐渐改善我国的能源生产结构,优化能源进口结构。压缩煤炭的过剩产能,提高原油清洁高效的炼化能力,推进石油储备的市场化改革,加大天然气的勘探能力和进口,在新能源开发商继续加大资金投入,使新能源在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稳步提升。优化能源生产结构,继续压缩煤炭过剩产能和无效产能,通过淘汰关闭、减量重组、置换改造等方式,对低效、落后产能坚决出清。鼓励大企业对中小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同时优化国土资源部局,破解地方性能源企业垄断。根据《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从 2016 年开始,我国要用3 至 5 年时间退出煤炭产能约 5 亿吨、减量重组 5 亿吨。在去产能的同时,促进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加强对下岗职工的就业安置和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脱贫工作。2017 年入冬以来北方城市发生的“缺气”现象,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天然气产能不足,供需失衡。三大能源企业应多措并举增产增供,严格压减工业企业无效用气。从长远角度,我国应深化能源市场改革,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能源产业体系,促进能源健康稳定发展,保障能源安全。能源企业应准确预判市场形式,加大资金、人力和技术投入,适时调节产能,协调配合,实现能源资源合理、高效、清洁利用。
.........
 
结论
 
我国能源产业发展较晚,在民间资本融入方面起步较晚。民营资本在提升能源科技创新能力、增加能源资本投入、稳定能源供应和优化能源生产结构方面可以极大的弥补国有企业的不足,并且民间资本流动性较大,活力强劲。应充分发挥民间资本在分布式能源互联网方面的优势,在能源领域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能源产业链,有效提高能源领域公共服务水平。随着风能发电、太阳能发电、潮汐发电等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不断降低,普通民众在自家就可以引进设备进行发电,这是近年来各国能源产业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能源互联网最早由美国未来学家里夫金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提出,能源互联网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支柱,是将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应用到能源领域,从而实现能源分布式供应的一种有效模式。德国最早开启能源互联网的探索与实践,于 2008 年提出了 E-energy 计划,美国也提出了 FREED 网络计划,皆在探索能源发展新的形式与途径,以保障能源安全。我国互联网技术成熟,应集合能源产业链生产端、运输端和消费端的信息、基础设施、人力等资源,融合互联网技术,实现能源资源合理配置,建设高效运转的能源互联网。有效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各方,形成供需互动和交易,也可以让更多的低风险资本进入能源投资开发领域,并有效控制新能源投资的风险。
..........
参考文献(略)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