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管理论文,基层干部治理能力在学历分组上的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公共服务能力、整合资源能力、管理创新能力、信息分享提升力得分均存在学历上的显著性差异。高中及中专以下学历与大专学历的基层干部治理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高中及中专以下学历与本科学历的基层干部治理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高中及中专以下学历与硕士学历的基层干部治理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基层干部治理能力在职务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其具体的治理能力维度在公共服务能力、整合资源能力和管理创新能力上存在职务差异;镇街领导干部与镇街一般干部在治理能力上差异显著;村居干部与镇街一般干部在治理能力上差异显著;镇街领导干部与镇街一般干部在公共服务能力、整合资源能力和管理创新能力上差异显著;村居干部与镇街一般干部在整合资源能力、网络分享力和管理创新力上差异显著另一方面,采用质化与量化研究相结合混合研究的方法,建立基于治理现代化的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编制基层干部治理能力问卷,调查得出山东省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现状,并构建基层千部治理能力关键影响因素模型,以此为基础,进而提出创新基层干部治理能力发展的对策
.....
第一章绪论
基层干部治理能力评价与发展研究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依据加强党建推进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要求,通过分析当前基层干部能力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借鉴当前新时代国外公务员能力研究的理论与最新发展趋势,结合我国基层治理的特殊性,以治理现代化的视角切入,围绕基层干部治理能力评价与发展为主题,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将质化与量化研究方法相结合,对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的概念进行梳理,以构建基层干部治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与编制基层干部治理能力问卷来测评其能力,从而归纳得出发展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的方法与路径,凸显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因此,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基层压力型体制特点与基层现代化推进对基层干部能力发展的现实需求,进行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研究。一方面,在有机融合了国内外治理能力最新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多学科(管理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的观点与方法,厘清并界定基层干部治理能力概念,弥补了以往理论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第一节核心概念界定
因而对治理能力与管理能力和领导能力进行比较可得,这三者虽然是属于不同的理论范畴和结构维度的概念,但三者在个体与组织层面上都具有内在的共通性与包容性。个体层面的治理能力是个体在公共领域,因组织结构、职责、岗位不同,个体与多元治理主体互动、交流、合作与整合资源的过程中,为了实现公共利益而呈现出的一部分管理能力和领导能力在能力异质维度上的交叉组合。治理能力的测评和反馈效果可在一定程度上借鉴管理能力和领导力的理论框架、测评方法与变量关系分析的路径,但要依据公共管理具体领域特殊性与评价对象的差异,来调控指标以及与其所匹配权重;从而构建包容性更广的治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治理能力自身包含多元化的变量维度,可构建有效性函数,对其模型有效性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将会有效推进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程。因而,相对于管理能力和领导能力而言,治理能力概念更能呈现出我国基层治理领域情境下的基层干部能力顺应治理现代化需求的新型特征,能够更好地体现出当前管理能力与领导能力近年来在关注个体能力与组织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融合关系的最新趋势特点。
第二节理论基础
基于治理现代化的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的发挥,体现在协调基层政府管理、基层产业与市场发展、基层居民生活等各个领域的效果。在这两种治理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治理现代化的实际需求,基层干部治理能力是以关系网络为平台,以解决基层问题为目标,以资源互利互动与合作开发为主旨,实行内外联动以及各种生产要素、资源交互作用形成协同治理网络甚至集群治理网络,它是由一系列治理主体按照特定的组织线路组合而成的,是通过将不同治理主体以科学合理的方式融入,以达到基层民主有效互动,共同合作治理效果。这就大大节省了各种人力、物力资本的同时,有效整合了优势资源,又避免了各治理主体自身各自短板的局限,实现以开放、合作、共享的基层治理模式,这样在提高基层治理效率的同时,促进了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的结构及影响因素................45
第一节扎根研究的实施................46
第二节基于扎根分析的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结构与影响因素...................56
第四章基层干部治理能力指标体系构建与问卷编制................68
第一节基层干部治理能力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68
第二节基层干部治理能力问卷的编制................70
第三节基层干部治理能力指标体系的修订................82
第五章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现状调査分析84
第一节所选基层干部样本的基本情况................86
第二节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现状与结果分析................90
.......
第七章基于治理现代化的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的发展路径
第一节基层干部治理能力发展的目标与整体思路
当前基层社会的复杂性、治理任务的艰巨性,决定了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的发展兼具必要性与挑战性。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的发展,是一项可持续的综合性工程,推进基层千部治理能力发展,需要着眼长远,有明确的发展目标,构建适宜的内外发展体系以及动态辅助体系,才能确保基层千部治理能力发展的正确方向与实施路径的成效。最后,依据治理现代化对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的新要求,以党建引领基层干部治理能力为导向,以为人民服务为中心,带动基层干部形成治理能力的动态辅助体系,一方面依据外部环境动态因素,促进基层干部整合顺应基层压力型体制组织以及周围环境共生场;另一方面,优化基层干部治理能力内生传导机制,嵌入使命价值、意义和关系等内部动态过程,催化激发基层多元主体参与公共服务,发挥基层多元主体的认知、信任、合作等社会资本的润滑作用,践行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以健全基层干部动态辅助体系,来发展基层干部治理能力。
第二节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的内部发展体系
针对第三、四、五章的基层干部治理能力问卷调查与分析结果所构建的基层干部治理能力指标体系与结构维度,得出内部发展体系是整体提高基层干部治理能力的基础,可通过强化协同理念、激发内在动机、内化贡献精神、培养共生思维、增强责任担当、渗透共享意识来从内部发展基层干部治理能力,而综合基层千部人口统计学因素进行调整,以发展基层千部治理能力,则是其内部提升体系的有益补充。基层干部必须进一步强化民主协商的思维,真正落实好基层的民主自治制度。改变“全能政府、万能政党”的逻辑思维,逐步探索与深化一些民主协商的程序,发展适合基层的多元主体合作共治的多种民主协商的形式。例如基层干部可以通过组织开展居民议事厅、民主评议会、小区业主协商会、网络对话协商等,激发与吸引基层更多的社会组织与个人参与到民主协商的过程,在引导基层民主健康地发展的同时,自身引导与执行力亦得到发展。
.....
第八章研究结论、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通过构建内部发展体系(强化协同思维、增强学习动机、内化贡献服精神、培养共生理念、增强责任担当、渗透共享意识以及综合人口统计学因素调整等)、外部保障体系(完善千部考录、培训、考核、激励等管理制度,顺应基层机构改革以及优化基层政治生态,畅通基层政策执行网络以及培育基层文化等)、动态辅助体系(强化使命教育与升华压力,以及融汇社会资本)来综合发展基层干部治理能力。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为适应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对基层干部能力的新时代要求,结合当前我国“初心使命制度”“中国党建引领基层共建、共享、共治的理念”以及基层的压力型体制的特殊性,并从治理现代化的视角切入,综合多学科(管理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观点,根据协同治理理论、元治理理论与胜任力理论、人力资本管理理论、社会资本以及共生理论,综合以往研究与比较分析法,厘清并界定了基层干部治理能力概念,弥补了以往理论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略)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