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管理论文,随后,采用问卷调研的方式,收集到来自中国广州市、珠海市、深圳市和青岛市高新技术企业的375份有效问卷,综合运用SPSS22.0、AMOS21.0、LISERL8.70和PROCESS3.2等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实证检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提出的11条假设中有10条得到验证,1条未得验证。主要研究结论为:(1)社会资本包括结构型、认知型和关系型三个维度,不同维度之间相互关联,且对知识创造的作用路径不同。即结构型社会资本积极影响认知型社会资本和关系型社会资本,认知型社会资本积极影响关系型社会资本;同时,结构型社会资本和关系型社会资本对知识创造均具有显著积极影响,但认知型社会资本并不能直接正向作用于知识创造,认知型社会资本和关系型社会资本在结构型社会资本与知识创造之间具有链式中介作用。
.....
第1章绪论
本文深刻地观察企业能力理论与实践的需求,结合社会资本理论、知识管理理论、惯例基础理论以及动态能力理论等相关理论的内容,通过对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进行半结构访谈等获取一手资料,对社会资本的内容及维度加以界定,按照“资源—行为—能力”的经典研究范式,从而打开知识创造的前因和结果变量的研究黑箱。基于此,本文深入挖掘社会资本的内部构成及其对知识创造的影响机理,分析知识创造在社会资本与动态能力之间的中介作用,并引入惯例更新的概念,探讨新知识转化为企业动态能力的动态过程以及惯例更新对该过程的调节作用。本文具有较强的理论创新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拓宽了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深度。但是根据社会资本理论,三者之间是具备一定联系的,或者说三者对企业行为的作用方式存在特定的先后顺序。本文在将社会资本划分为这三个维度的基础上,对社会资本的内部结构问题展开系统分析,明确社会资本的组成,探究了其构成维度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是对社会资本理论的深度补充。
......
第2章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相关理论基础
学者们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对社会资本的研究内容进行探讨,总结起来关于社会资本的研究主要涉及到三个层面: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微观层面的应用与整合。在宏观层面上,主要研究外在环境对社会资本的影响以及社会资本在政治环境和政治体系中的嵌入模式;在中观层面上,主要探究网络资源流动的方式和社会资本网络的结构化程度等;在微观层面上,主要研究个体行为在社会网络中调动资源的能力及其展现出的结果。学者们认为嵌入结构的社会资本体现于宏观层面,特别强调法律规范、政治制度以及行政法规等范畴。从宏观层面来讲,学者们将社会资本定义为依赖宏观环境的社会网络、社会规范、社会政策等,而且社会中的行动主体能够根据这类社会资本参与不同的社会活动,比如同其他组织的合作、资源的共享等活动(Liuetal.,2018)。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政治学家Putman最早将社会资本理论应用到了十分广泛的政治体系之中,他对历史资料和历史经验进行了深度分析,并指出社会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的信任特征、网络规范等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群体社会资本的集合。因而,对于宏观社会资本来说,其数量的多少将和组织参与社会活动数量的多少密切相关。许多学者认为存在于宏观社会网络中的规范等被称为社会资本,组织可以利用这些资本实现决策制定以及动员不同的组织参与合作的兴趣(Johnsonetal.,2018)。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微观社会资本的加总不是宏观社会资本,它往往取决于社会的文化、政策和传统等宏观环境因素,而且不能通过个人意识决定宏观社会资本的增加或减少。
2.2相关文献综述
从表2.5可以看出,虽然有学者对知识创造进行维度划分,但根据已有研究,多数涉及到知识创造的文献并未对其进行分类,大部分以知识创造能力、知识创造、知识创造过程等为变量进行研究。这是因为:若从能力角度定义知识创造,知识创造则被分为创新能力或更新能力,与创新能力类似,模糊研究结果。若从过程角度定义知识创造,则知识创造可能被分为产品创新、服务创新,与企业创新类似。若从行为角度定义知识创造,同时将其分为不同的维度,会增加行为的复杂性,而已有的相关研究中并未发现较多多维知识创造的实证研究。因此,本文不考虑知识创造的多维度情况。在现有社会资本研究中,社会资本一般被划分为结构型社会资本、认知型社会资本、关系型社会资本三个维度,已有研究中认为三者之间不存在任何联系,应该是平行的,鲜有研究对结构、认知、关系三个维度之间的内部关系加以分析。
第3章研究模型构建..........................................................................58
3.1变量界定......................................................................................58
3.2概念模型提出.............................................................................63
3.3本章小结......................................................................................68
第4章研究假设提出..........................................................................71
4.1社会资本不同维度之间的关系.................................................71
4.2社会资本与知识创造的关系.....................................................75
4.3知识创造与动态能力的关系.....................................................82
4.4知识创造的中介作用.................................................................84
4.5惯例更新的调节作用.................................................................85
4.6本章小结......................................................................................87
第5章研究设计...................................................................................89
5.1样本与数据收集.........................................................................89
5.2变量测量......................................................................................93
......
第6章实证研究
6.1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根据表6.1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所有变量的均值在合理范围之内,变量的标准差也都大于0.8,表示本文通过调研所获取的数据具有研究的价值,并非一潭死水,可以利用该数据对模型中不同变量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在控制变量之间,企业性质、企业规模均与企业年龄有一定的相关关系,可能由于企业成立时间较久,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所有权发生了变化,企业规模也逐渐扩大。企业性质、企业规模与企业所属的行业背景有一定的关系,由于行业背景的不同,企业的所有权可能掌握在不同的所有者手中,同时企业规模也不同。这些控制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的相关关系符合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在主要变量的相关系数方面,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满足正态分布的要求,且结构型社会资本、认知型社会资本、关系型社会资本、知识创造、惯例更新以及动态能力六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均显著(p<0.01),说明这些变量两两相关,且具有因果联系。同时,所有的相关系数均小于0.7,表明各变量之间没有过度相关,对模型的进一步检验不存在影响(吴明隆,2010a)。另外,企业的年龄、性质、规模以及所属行业这四个控制变量和其他主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说明不同企业的基本特征因素对本文概念模型的影响可以排除。
6.2共同方法偏差分析
在对所有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之前,本研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对数据进行了无反应偏差检验(Non-responsebias)。按照回收问卷的顺序进行排列,将其均分为二等份,采用多元方差分析来比较最先收集的188份样本数据和最后收集的187份样本数据在企业年龄、企业性质、所属行业、企业规模、结构型社会资本、认知型社会资本、关系型社会资本、知识创造、惯例更新以及动态能力等变量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首先利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组并定义,然后对所有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从而观察T值的显著性。分析结果显示,两批数据样本中,企业年龄(p>0.05)、企业性质(p>0.05)、所属行业(p>0.05)、企业规模(p>0.05)、结构型社会资本(p>0.05)、认知型社会资本(p>0.05)、关系型社会资本(p>0.05)、知识创造(p>0.05)、惯例更新(p>0.05)以及动态能力(p>0.05)的T值均不显著,说明本文的研究数据不存在无反应偏差问题。
.....
第7章结论与展望
综合社会资本不同维度之间关系分析、社会资本对知识创造结构性影响研究、知识创造与动态能力关系解读、知识创造的中介作用以及组织惯例更新调节作用的揭示,本章将系统梳理主要的研究结论,并在对比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创新之处和理论贡献;然后,从为企业管理实践发展助力角度,进一步揭示研究结果对企业管理实践的启示。最后,指出本文的研究局限和未来展望。(2)知识创造在社会资本与动态能力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即关系型社会资本和知识创造在结构型社会资本与动态能力之间具有链式中介作用,同样认知型社会资本、关系型社会资本和知识创造在结构型社会资本与动态能力之间具有链式中介作用。(3)组织惯例更新正向调节知识创造与动态能力之间的关系,即当组织惯例更新速度快时,知识创造对动态能力的积极影响较大,当组织惯例更新速度较慢时,知识创造对动态能力的积极影响较小。
参考文献(略)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