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管理论文,一篇优秀的管理论文还可以使作者的管理理念和具有突破性的思想观点、学术成果得以传播,供业界人士、广大读者参考、借鉴,有助于提升作者在本行业和学术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政府存在的逻辑和本质就是为了提供公共服务,以满足社会公民最基本的价值需求。在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界定中,政府是唯一的供给公共服务的主体,但凡涵盖公共事务的范围,都应该由政府进行提供,其他社会组织不能承担。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直接主体,不断的向社会公众输送各种公共服务,是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首要特征。然而,伴随着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和治理理论等相关理论在学术界的兴起与发展,对传统公共行政理论提出挑战。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非单一性,倡导构建政府内部的竞争机制,并通过政府与市场组织的合作供给,达到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的目的。相对于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则更加注重公共服务供给结果的社会公正性和供给过程的服务性。治理理论强调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强调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和公民等多元主体合作供给公共服务的作用,以便使其形成良好的合作共同体,实现对公民公共服务需求的良好回应。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洪流之下,社会公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呈现全面增长的趋势。面对社会公民对公共服务多样化、异质化和个性化的现实需求,政府作为单一的供给主体无法独自承担起满足全体公民对公共服务需求责任。为了更好的满足公民的需求,实现政府职能的有效性和公共服务的优质性,在公共服务供给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政府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合作。在我国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明确指出,政府要充分重视公共服务供给领域中政府与市场组织和社会力量的合作。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指出,增加公共服务的供给,要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和可持续方向,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公共服务的多元主体合作供给有利于在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之间形成协同运作、优势互补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公共服务供给多元主体之间虽各成体系,分工不同,但并非完全是孤立一隅的,而是相互协调平等合作的关系。
..........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从理论层面上讲,公共服务多元主体合作供给在学术界已经达成共识,但是相关的理论研究却并不充分。本文针对公共服务多元主体合作供给中的问题研究,从公共服务多元主体合作供给中合作目标的公共性,到合作效率的提高,再到合作信任的构建,最后到合作规范的制度化保障,按照公共服务合作目标、合作效率、合作信任和合作规范的逻辑思路,发掘出我国多元主体合作供给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并总结出公共服务多元主体合作供给的对策和建议。不仅可以丰富现有的相关的理论成果,而且可以在不断的改善和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的改革中,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共服务多元主体合作供给模式,为政府供给公共服务提供理论支持。
2.现实意义
从现实意义上来讲,通过建立有效合理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公共服务合作供给模式,对社会公众来说,可以有效促进公共服务需求的表达,进而满足其日益增长的不同偏好的公共服务需求。对政府来说,多元主体合作供给公共服务有利于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更好的履行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还有利于政府积极回应公众的公共需求,维持政府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改善公共服务的质量、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保证公共服务的公平性,实现政府高质高效的提供公共服务的终极目标。对市场主体来说,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也可以实现对社会应有的责任,建立一个诚信有序的市场体系。对社会组织来说,可以在供给公共服务的过程中不断锻炼自身独立性和职业性,提高其自身的专业性。
.........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公共服务
我国学者从不同的学术视角出发,对公共服务概念给出了自己合理的界定。马庆钰18、高新才19等人以萨缪尔森的公共物品理论为出发点,认为公共服务就是提供公共物品;李军鹏把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众的公共性需求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综合称之为公共服务20。马英娟认为当前实务界和学术界对公共服务的理解存在泛化的现象,并对公共服务进行了概念溯源,得出了公共服务的四项判断标准:一是公共服务必须是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二是以满足社会公众的基本生存和发展为目的;三是指那些社会公众无法依靠自己获得,必须要借助公权力才能获得的公共服务;四是指政府对公共服务的供给具有直接或间接的权力21。柏良泽认为公共服务概念的界定主要从公共物品的特性、政府的特性和服务的特性等三个角度出发,综合国内外对公共服务概念的梳理,以政治学、经济学和法学等学科为理论基础,运用公共管理学的逻辑和视角得出公共服务的概念,即以维护基本人权作为公共服务的价值基础,以整体利益和共同利益为目的,通过社会财富的再分配达到公共服务标准的一般化,多元化的服务主体通过共济互助的方式满足非特定的服务对象22。王语哲认为公共服务由公共权力机构或私营部门通过一定的方式运用公共资源提供满足公共需要的一系列活动的过程。也有学者提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就是对宪法、社会公平正义和公共利益做出的必须回应。综上,公共服务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具有不同的理解,且具有不同的分类标准和性质。在这里,我们认为公共服务是指政府为了满足不同群体的公民对不同层次公共服务的需要,实现社会公平所从事的所有具有公共性质的服务活动。
........
二、理论基础
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运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分析政治市场的行为,并将经济领域的“经济人”假设运用到政治领域。他们认为政府和政治官员同样也是“经济人”23。他们在其职位上,运用自身的权力最大限度地追求去自己的利益。唐斯(AnthonyDowns)认为,民主政治中的政治家与经济活动中的企业家类似,他们在制定政策时,总是偏向与制定那些能使他们取得更多选票,便于实现个人利益的政策。由于公共选择理论中“经济人”假设的行政官员具有追求个人私利的特征,导致了政府的失灵。一方面,行政官员会因个人利益的追求,引起政府部门预算的最大化,造成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由于不能够充分的掌握公共服务中公民真正的现实需求,导致供需双方信息出现不对称的现象,造成公共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因为政府与公民之间缺乏信息互动,为公共部门的权力寻租创造了机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政府工作的低效率。公共选择理论为公共服务领域引入市场化的竞争机制,实行多元化合作供给提供了理论依据。为解决公共选择理论所探讨的政府低效率的问题,西方国家进行了一系列声势浩大的公共行政改革实践,胡德称之为“新公共管理”。奥斯本和盖布勒作为新公共管理的代表人物,倡导运用企业家的精神对政府进行重新塑造。他们认为政府不应该拘泥于繁文缛节,要善于授权,分散公共行政机构的权力,鼓励公民的参与,让人们去履行各自的责任,自己重点作好决策工作,而不是把具体性的工作当作重点。此外,他们还认为,政府应该像企业一样将公民作为顾客,满足顾客的需要,并在此过程中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增强成本意识,增强公共服务的供给效果。总之,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不仅准许市场主体的加入,而且可以通过政府内部的竞争,运用合同外包、特许经营、产权交易等方式让市场和社会来提供公共服务,打破了政府单一供给公共服务的垄断地位,用市场的力量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
..........
第三章 我国公共服务多元主体合作供给现状及问题原因分析..............17
一、我国公共服务多元主体合作供给的现状分析......17
(一)合作方式的多样性....17
(二)合作效果的显著性....18
二、我国公共服务多元主体合作供给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9
(一)公共性目标的缺失....19
(二)合作供给效率低下....21
(三)合作主体信任缺乏....22
(四)法律制度不健全........24#p#分页标题#e#
第四章 我国公共服务多元主体合作供给的对策............27
一、强化合作主体目标的公共性........27
二、提高合作主体的供给效率............29
(一)加强合作主体的沟通.............29
(二)明确合作主体的责任.............30
(三)完善监督管理机制....31
三、建立合作主体间的信任关系........31
(一)构建主体间平等的对话机制..............32
(二)选择有责任的合作供给主体..............32
(三)加强合作主体的信用评价.....33
四、建立完善相关法律制度................33
第四章 我国公共服务多元主体合作供给的对策
公共服务多元主体合作供给在满足社会公众的公共需求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了推动我国公共服务多元主体合作供给,实现公共服务供给的高质高效,本文针对我国公共服务多元主体合作供给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强化合作主体目标的公共性
在公共服务多元主体合作的关系中,政府选择参与多元主体合作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利用社会组织、市场的资金、专业技术和技能,从而分担风险并且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社会组织选择参与合作是在保证自身生存发展的基础上出于公益目的的合作。企业选择参与合作既有公益的目的,也有盈利的目的,但主要是基于盈利的目的。由此可见,各主体选择参与合作的原因和目的各不相同。在公共服务多元主体合作供给中,我们不能否认个体利益在公共利益中存在的合理性,关键是我们要对各种不同的利益进行理性分析,在实现公共利益的基础上实现个体的利益,保障和维护公共利益在合作供给中的有序进行。面对多元合作主体所面临的公共性缺失的问题,达成合作主体之间统一的公共服务公共性目标的价值共识,可以从以下方面出发。从政府层面的角度来讲,公共性作为政府的本质特征,要求政府在公共服务的供给活动中兼顾效率的同时,将公平公正作为重要的价值理念导向,以此来维护公共服务的公共性39。更是由于当前一些政府官员一味的追求政治前途和经济效益,导致我国政府对政治责任和经济责任比道德责任要更加重视,进而在经济性公共服务上投入过多,导致了公共服务供给结构的失衡,损害了公共服务的公共性。因此,政府不仅要坚持公共服务价值理念,避免政府受个人利益的驱使,在公共服务合作供给中做出有损公共利益的设租和创租行为。政府和政府官员还要通过思想素质的教育培训,增强行政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公共责任感,通过加强政府工作人员专业性的培训,提高现有行政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管理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政府在公共服务多元主体合作中才能够应付自如,保证公共服务供给过程的清正廉洁和公平公正。
..........
结 语
目前,关于公共服务多元主体合作供给问题的研究仍是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课题,但现有研究中,更多地着眼于对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研究和对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理论分析,方法论上主要侧重于经济学方面的研究,而对公共服务多元主体合作供给的研究并不多,且论述不充分。从公民需求的角度出发,公民对公共服务需求的多样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政府单一责任主体供给难以满足公民对公共服务的多样化、异质化和个性化的现实需求,必须加强多元主体之间的合作。公共服务供给的多元主体包括政府、市场组织(企业)、社会组织等,运用科学管理的理论和方法,选择多样化的合作技术与方式,将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的多元主体紧密结合起来,对于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与效益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以及多中心治理理论对公共服务的多元供给主体进行了相关分析,为多元主体合作提供了直接合作的理论基础。在公共服务的供给过程中,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能力,提高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的热情,有利于实现多元主体之间的长期合作,从而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