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论文哪里有?本文对比分析国内外合同条件中有关工程造价风险因素的条款,对比国内工程总承包合同范本与传统 DBB 模式合同范本以及国际 FIDIC 合同条款中工程造价风险责任,得出 EPC 项目在交易阶段的突出矛盾是未明确描述风险防范措施、缺少工程造价风险责任划分机制,为此提出使用 DART 模型有效进行工程造价风险责任划分。
1 绪论
(1)国外研究现状
1)理论研究方面
2001 年,Sanghavi[2]使用对比分析法对比 EPC 模式与 DBB 模式的差异并进行分析,发现 EPC 模式在专业融合、进度控制、人员协同工作等方面优于 DBB 模式,提出大力推广 EPC 模式,并预测 EPC 模式未来会成为建设工程的主流模式。
2014 年,Bali R[3]等指出 EPC 模式能够使设计、采购、施工不分彼此、融合发展,使项目全过程管理中信息传递效率大大提高,为降低工程造价提供有力保障。
2)管理研究方面
2007 年,Akintoye[4]对 EPC 项目的风险管理进行研究,详细介绍了从风险识别到风险处理的过程步骤,并依据项目时间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风险应对措施。
2016 年,Andrew[5]从供给与需求的角度看研究 EPC 项目的价值理论,探讨了EPC 项目是否成为未来新的生产力。
3)实践应用方面
2004 年,Lyons[6]等通过结合实际案例验证了在大型项目中采用 EPC 模式是解决项目突破业主工程造价、员工不正常加班及不可预知风险发生等问题的最佳项目管理组织模式,该模式减少了现场签证这一环节,显著避免因承包商设计变更带来的索赔问题。
2013 年,Martin[7]研究指出 EPC 模式对工程项目的进度、成本和质量控制有积极的影响,并在越来越多的项目中被广泛应用。
3 EPC 项目交易阶段工程造价管理
3.1 合同的工程造价风险责任分析
3.1.1 国内外合同的工程造价风险比较
(1)对比分析法的原则
对比分析法(Comparative Analysis Approach)是指将客观存在的事物具有相同性质的指标数据加以比较,如研究对象水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各种关系是否协调,以便对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做出正确的结论和评价。
在对比分析中,关键的一步是选择合适的对比指标,才能客观的评价;指标选择不合适,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对比原则如下:
1)指标的内涵与外延2)指标的时间范围3)指标的计算方法4)指标的总体性质
需注意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具有可比性的指标,进行比较的结果是毫无意义的。
本文将运用对比分析法中的水平对比法,将大量处于同一层面的具体合同条款综合归纳后进行对比,取长补短,结合“百家思想”,深入思考、提出对策。通过使用对比分析法,比较承包合同中工程造价方面的风险,不仅可以保证业主和总承包商在 EPC 项目各个阶段明确自身风险责任,而且可以在签承包合同时提前做好风险责任划分,得到全面优化的合同方案。
(2)承包合同工程造价风险比较
采用对比分析法对比国内外合同工程造价风险,得出影响 EPC 项目工程造价风险因素。
现将国内目前最新的 2017 版《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EPC)示范文本》与国际 FIDIC 官方发布最新版《EPC/交钥匙合同条件(Condition of Contract forEPC/Turnkey Project)》、2013 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能影响工程造价的合同风险因素罗列对比,如表 3-1、3-2、3-3。
5 工程案例
5.1 工程概况
本文以某市某大学实训中心项目为例,对研究理论进行应用。该项目采用 EPC模式,总建筑面积 33126.46m2,其中地上面积 31819.50m2,地下面积 1310.56m2,建筑高度 22.2m,中心区域、A、B 三个区域分别为 3、4、5 层,框架结构,耐火等级二级,抗震设防烈度 7 级,合同签订总价为 11332.05 万元,计划进度 401 日历天,效果图如图 5-1。
5.2 工程价款的约定
5.2.1 发承包双方沟通对话
该实训中心项目开标、评标以及定标完成并下发中标通知书后,校方与中标方(某设计集团)召开洽商会商谈合同内容。校方听取中标方对合同的意见将原标书规定的楼梯面层由初步设计中的瓷砖材质改为石材、各层洗手间面层地砖由普通光滑瓷砖改为 8-10 厚 300*300 防滑地砖保障人员安全。另外,中标方凭借以往承接类似 EPC 项目的经验向校方提出将各层学生实训机房中的地面材料由实木地板改为复合地板、原本地下室的混凝土连续墙围护结构改为 H 型钢桩与预制混凝土板的围护桩形式降低工期与造价,业主通过多方咨询评估得出以上围护桩设计经济可行,最后采纳该建议。中标方向校方介绍以往承接 EPC 项目如市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省档案馆等大型公共建筑项目的建设经验,以此建立彼此初始信任。
5.2.2 发承包双方获取信息
拟定合同期间,校方向中标方获取必要信息,如遇到不可预见的工程质量问题、施工安全事故等该如何解决;中标方向校方了解实训中心的功能、设计艺术性、工程地质勘察情况等。校方与中标方之间建立起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双方获取到对方相关信息。在中标价的基础上,双方都能进一步谈判确定合同价款。如招标文件与工程总承包合同协议书中“合同价款包含的风险”不一致,招标文件合同价格包括“全部材料价格变化的风险”,合同协议书将合同价格风险修改为“主要材料价格变化在±3%的风险”并及时在合同专用条款中详细写明。
6 结论与展望
6.2 展望
如何快速发展 EPC 工程总承包模式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重点,而如今阻碍EPC 项目成功的问题有很多,如国内设计施工双资质企业稀缺、管理体系不完善、复合型人才缺失等,本文以 EPC 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理论方法为研究对象,从承包合同条件的工程造价风险出发,对 EPC 项目的建设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进行初步探索,实践还存在许多局限与不足之处,后续需要更深入研究与探索。不足之处如下:
(1)本文在交易阶段采用对比分析法与 DART 模型对承包合同中的工程造价风险因素进行了定性分析,以此确定合同总价,具有一定主观性。如何进行定量分析,使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减少分析的主观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2)本文将设计与施工的阶段性模糊化,统称为建设阶段。目前国内研究 EPC一体化的实例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在建设阶段的应用并不具有普遍性,因此还需要在更多的工程实例中应用与验证其普遍规律性。
(3)本文虽然以建设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为研究对象,未将全过程割裂,但是仅从风险因素层面研究 EPC 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与片面性。如何全面地、系统地考虑到其他因素,进一步探究 EPC 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是下一阶段研究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