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论文哪里有?本文的研究基于目前政府投资建设项目集中管理的现状趋势,后续研究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推进:1. 本文主要针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在不同利益攸关方之间的协同管理进行研究,后续研究可以对各利益攸关方内部部门之间的协同进行研究。2. 本文只针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供应链的“五流”结构和协同指标进行了分析,后续研究可以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供应链利益分配、风险防范和绩效评价等进行研究。
第 1 章 绪论
1. 国外研究综述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在国外一般称为公共项目,通过查阅近几年国外对公共项目研究的相关文献,发现因政治环境、经济制度、市场发展阶段及项目管理方式不同,其呈现出适应于不同条件的管理模式。
在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目前存在的问题方面。Alsuliman J A[4]调查了沙特公共建设项目延误的原因,设计了简化公式,以计算造成现场延迟的各种原因,以期为参与公共建设项目的人员提供适当的解决方案。Locatelli G[5]研究了不同类型的腐败以及易产生腐败项目的特征。指出公共部门充当所有者(或主要承包商)的大型项目中腐败会使成本、时间绩效及收益恶化。Senoucl 等[6]调查了ASHGHAL(卡塔尔公共工程局)所实施的公共道路、建筑和排水等 122 个公共项目超支和延误的原因,采用方差分析方法,建立项目合同价格与成本超支之间、估计成本超支两个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建筑和排水公共工程的成本超支原因。Kossova T 等[7]研究了俄罗斯公共部门项目管理效率低下的原因,提出了一种估算俄罗斯经济产业社会贴现率的方法,认为当政府和私营企业能够解决相同的社会问题时,应优先私营企业。Eik-Andresen P 等[8]论述了挪威公共部门中不同建筑公司和组织在建筑项目的不同阶段中时间浪费的规模、频率、类型以及瓶颈。并且指出了减轻时间浪费和解除瓶颈的补救措施。
在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实施治理体系方面。Das R, Laishram B 等[9]通过对印度政府供水项目建设的研究旨在建立一个框架,将公众参与作为供水项目中的强制性条款,收集全球范围内有关供水项目公众参与的二次数据并进行分析,确定CSF(关键的成功因素)。Hasan M A[10]认为公众应参与环境影响评估(EIA),指出虽孟加拉国进行项目开发前,政府组织(NGO)和非政府组织(NGO)都实行公众参与 EIA,但大多数政府项目中,公众参与政府运营项目的时间是在EIA 结束后进行的,这限制了利益相关者的贡献能力。Hong S(韩国)等[11]认为众筹是实现公共项目“公民共同筹资”的工具。政府参与众筹可提供认证,以证明该项目的目标是实现公共目标,以减轻信息不对称。Gasik S[12]认为国家公共项目实施系统(NPPIS)是特指国家公共项目实施的整个环境。其分别研究了六个区域:公共项目组合管理区域、组织单位区域、流程和方法区域、知识管理区域、 “参与者”区域、公共项目实施的发展领域,指出公共项目“参与者”区域最重要的是项目经理和供应商。
第 3 章 基于供应链利益攸关方协同分析
3.1 供应链协同管理动因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供应链协同是将供应链节点上处于不同价值增值环节、具有特定优势的设计、施工等企业联合起来,以组织协同为前提、以技术协同为基础、以流程协同为支撑,促进各利益攸关企业内部和外部彼此协作,既实现供应链整体竞争力的提高,又实现供应链利益攸关单位收益最大化。它体现在以下五方面内容上:
1.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供应链上各企业有效协作,强调企业链条间的关系与合作;
2. 协同体现在工作流、业务流、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流畅度,以实现政府投资项目需求为目标,优化配置社会资源,以达到市场效率最优、企业收益最大等目的;
3. 供应链的协同是组织目标的协作,需以高维的思路统筹各节点企业,始终以保持整体效益最大化为出发点;
第 5 章 信息协同管理研究
5.1 信息冲突及协同动因
实现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协同管理,信息的协同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建设项目的信息是预测项目未来、决策实施方案和追溯实施过程的依据,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基石[100]。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信息协同管理主要是针对由于各技术专业信息壁垒、建设流程隔断和各利益攸关方信息相互割裂等问题而造成的“信息孤岛”。各专业信息壁垒主要表现在设计图纸在设计过程中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装修等专业设计冲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专业分包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工作界面不清,工序安排冲突,造成不必要的返工和浪费;建设流程隔断是指在项目的决策、实施和运营等阶段的信息不能互通,在实施阶段项目咨询单位与设计单位不能实现信息共享,造成项目建设需求与实际实施不一致,项目的造价清单漏项严重,导致项目结算价超过控制价,甚于超过概算,造成项目控制目标失败;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利益攸关方众多,这些利益攸关方在参与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会产生和拥有一些信息,但这些信息往往相互割裂,各为自用,造成项目信息的离散分布。肖红[101]指出信息协同是指运用协同学的思想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通过信息技术对信息进行集成,加速信息的流动,从而推动物流、资金流、业务流和工作流的快速流动以及技术进步,进而实现信息的价值,最终提高整体绩效。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在管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信息,实现各利益主体信息的协同必将有助于各方完成项目建设的目标。实现信息协同是实现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目标协同的前提。应将项目的建设目标在决策阶段传达到各利益攸关方;实施过程中根据收集到的信息检查出现的目标偏差,及时采取措施纠正偏差;运营和维护过程及时调阅前期项目建设的相关数据,为更新维护等提供技术数据支持。理论上集中管理机构与项目总包单位是平等的合同当事主体,但在实际实践过程中,在合同签订前集中管理机构拥有信息的主导权,合同签订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总包单位拥有信息的主导权,任何一方都有可能利用信息不对称而增大自身的利益目标,因此只有尽力的消除信息的不对称才能做到绝对公平。
5.2 基于演化博弈的信息协同意愿分析
5.2.1 信息协同意愿分析
信息协同意愿具体来说主要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集成;二是实现各种信息的实时共享;三是形成良好的协调合作关系,统一目标,并为之共同努力[102]。各利益攸关方选择信息协同的基础是使自身收益最大化,只有当信息协同收益大于信息协同成本,并能提升自身收益,各利益攸关方才会积极主动地进行信息协同。
造成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利益攸关方不愿意进行信息交流与共享的最大原因是目标差异。由于各利益攸关方有着不同的利益目标,对参与建设项目也有着不同的动机与期望。同时,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一次性与临时性,也会导致利益攸关方更易表现出机会主义和搭便车现象。这种因动机与利益不一致造成的目标差异给信息协同管理带来了巨大障碍。在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中,各利益攸关方由于工作内容不同,需提供的信息量与完成本职工作所需的信息量并不相等,所以信息在各利益攸关方之间并不是以均等的量在流动,但为了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整体的信息协同,无论何种情况,信息供给方都应主动、及时、准确地将信息提供给信息需求方。
由于技术条件、软件条件和信息安全等因素限制,使得各利益攸关方都是有限理性的,传统的贝叶斯以及不完全动态博弈模型在信息协同博弈决策中无法一次就获得最优均衡解,因此本文采用演化博弈,分析各利益攸关方信息协同的成本和收益,通过对演化稳定策略分析不同参数下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各利益攸关方信息协同意愿,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提高信息协同的意愿的对策建议。
第 7 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针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现状和利益攸关方之间协同存在的困难,本文基于供应链、博弈论等方法对如何提高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利益攸关方协同展开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 目前我国的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利益攸关方之间冲突水平较高,综合协同水平不太高,而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利益攸关方协同对项目建设的成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利益攸关部门可以划分为管控型机构,服务型企业,资源型企业,社会型机构和集中管理部门,其中集中型管理部门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利益攸关的核心部门。
3. 从供应链的组织、流程和技术“三层”及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工作流和业务流“五流”模式分析得出,三层和五流都是围绕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目标实现来组织运行的。每个组织层、流程层、技术层和物流、资金流、工作流、业务流的运行都会产生信息流,而在实践活动中目标冲突和信息冲突是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利益攸关方冲突的主要内容。
4.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目标协同冲突的主要方面为利益目标和工期目标冲突,因而利益协同和工期协同成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目标协同的主要方面。通过博弈分析和实证验证可知,周围利益攸关的社区居民参与项目建设的频率与其得到的收益成正相关,与其付出的成本成负相关;集中管理机构实施隧道行为与管控型机构的管制成本成正相关;集中管理机构实施隧道行为的概率与被发现后受到的惩罚成负相关;集中管理机构监督服务型利益攸关方的概率与服务型利益攸关方和资源型利益攸关方的合谋收益成正相关;集中管理机构监督服务型利益攸关方的概率与服务型利益攸关方和资源型利益攸关方合谋被发现受到的惩罚的负相关;集中管理机构寻租的概率与其和资源型利益攸关方共谋被发现时受到的惩罚负相关。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