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工程管理论文,(1)结合结构方程模型的基本理论,确定了5个维度17个安全运营水平评价指标,运用SEM模型分析指标和构面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叠加效应,利用AMOS软件分析得到路径系数,进而得出二级指标对总目标的影响程度分别由大到小分别为环境因素、设备因素、管理因素、灾难因素和乘客因素,其权重分别为23%、26.3%、19.3%、19.2%、12.2%。(2)利用系统动力学建立仿真评价模型,将模型应用于重庆市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的评价当中,得出重庆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是“很安全”的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集团,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突发事件处理的响应及处理机制,合理规划关键机械设备的设计,增加故障补充方案,及时检查、维护、保养和更换,落实责任制度;完善应急演练方案。
....
第1章绪论
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越来越先进,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和媒体关注的要点。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安全事故的分析,提醒我们在运行期间的各个环节要时刻牢记安全问题。对于轨道交通集团而言,有效的安全评价方法可以减少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事故的发生,提高乘客对企业服务的满意度。通过分析发现造成事故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设计存在一定缺陷、施工过程中存在偷工减料、运营系统故障和操作人员使用不当等问题。通过合理假设和科学的预测与分析。通过总结运营相关的影响因素,采用系统动力学知识,建立城轨安全体系仿真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依据分析结果制定合理的对策。运营安全受诸多种因素的影响,建立科学合理的安全评价体系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首要条件。
.....
第2章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分析
2.1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事故
近年来,轨道交通的飞速发展,在人们出行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考虑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风险因素从而进行良好的风险评估具有重大意义,但其人员集中、设备设施复杂度高、封闭或半封闭运行及系统性的管理难度较大的特点使其确保运营安全具备一定的难度。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系统涉及的基础理论主要包括系统论和4M理论,其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看作一个系统,运用系统论和4M理论的思路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进行分析。认识一个复杂个体,工作的高质高效涉及到工作人员的思想、心理水平以及业务能力,运营系统能否安全高效的运营与工作人员的管理机制息息相关。作为轨道交通的运营者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机制措施,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形成热情负责的工作态度。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应用,对城轨运营进行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符合评价要求的评价模型,从而提高评价的严谨性和实用性,为配套设施的改进提出可行性建议,对安全运营意义重大。
2.2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影响因素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事故多种多样,影响因素范围广且相互关联,图2.3具体分析了影响运营安全事故有关人员、设备设施、周围环境、管理组织和自然灾难五方面因素之间的耦合关系。国内目前由城市轨道交通集团运营轻轨、地铁等轨道类交通,调查分析相关的运营安全事故,其中由于管理不善(如工作人员缺乏安全意识、技能不足、协调能力差、制度不完善、应急预案可操作性太弱)等原因导致出现交通事故的比例较大,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管理因素在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中发挥的作用,合理正确的人员及设备管理才能实现安全无风险的轨道交通运营。如图2.7为管理风险因子耦合关系图。本章对城市轨道交通相关概念及运营事故的特点和类型进行分析,参考系统论和4M理论的成熟观点,从人、设备设施、环境、管理、灾难五个方面分析影响安全运营的因素,为后续运营安全评价模型提供了依据,同时以此为依据进行轨道交通路网的安全评价。
.....
第3章基于结构方程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评价.......................17
3.1确定评价方法...........................................................................................................17
3.2基于结构方程的运营安全风险评价模型...............................................................18
3.3基于结构方程的运营安全因素重要度分析...........................................................24
3.4本章小结...................................................................................................................28
第4章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仿真...........................29
4.1系统动力学基础理论...............................................................................................29
4.2系统动力学适用性...................................................................................................29
4.3基于Vensim的安全因素仿真模型.........................................................................31
第5章重庆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案例分析.......................................41
5.1重庆市城市轨道交通现状.......................................................................................41
5.2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安全风险评价...................................................................44
5.3重庆市轨道交通分析与改进...................................................................................48
5.4本章小节...................................................................................................................51
.........
第5章重庆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案例分析
5.1重庆市城市轨道交通现状
重庆城市轨道交通采用城市地下与部分高架与地面轨道相结合的形式,采用独轨技术,这在全国来说都是少见的。线路周围环境、自然环境及社会大环境对线路的运营有较大干扰。为了保证轨道交通线路正常有序运行,必须协调环控、供电、通信、信号及车辆等部门,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城市经济和人们安全带来影响。其中一条线路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必然会波及路网其他线路,甚至造成整个轨道交通系统的瘫痪[57]。根据事故的构成因素划分,我们可以得到2018年上半年重庆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事故人、机、管理和环境各因素造成事故的占比。如图5.3所示为事故影响因素分类。我们可以看出设备因素是构成事故的主要原因,人员和环境对事故的影响不容忽视。而且我们可以看出随着管理水平的日趋提升,管理因素造成的事故占比较低。由于2018年上半年重庆市举办灯会、庙会、马拉松比赛、演唱会、足球比赛等一系列大型赛事和活动共计40余场。由于重庆市城市轨道交通应对大型活动事件方面有了充分的准备,因此在应对大型活动等人流较大的活动时采取较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保证大型活动的顺利进行,并未造成事故的发生。
5.2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安全风险评价
结合前文分析,本文选取五方面因素进行重庆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客观反映,主要对乘客、管理、设备、环境以及灾难因素进行详细阐述。我们根据重庆市轨道交通运营集团提供的2018年上半年(1月份-6月份)安全事故的数据,按照第三章的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影响因素进行事故划分,并根据事故发生的次数,将每个月线网总事故发生次数按照小于等于两次为很安全,大于两次且小于五次为安全,大于五次小于十次为基本安全,大于十次为不安全。求得上半年各安全类型所占上半年月份的百分比。按照很安全,安全,基本安全,不安全以获得有关重庆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相关评价数据[65-66]。如表5.2为指标安全等级评判矩阵。人员管理涉及的人员众多,范围较广,从运营相关的负责人到列车的操控人员和车站内的服务人员。除此之外,应积极组织安全法制、技术方面的教育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应急安全处理能力。从个人入手,将涉及到轨道交通运营的危险因素都落实考虑到实处,降故障因素降到最低。
.......
第6章结论与展望
遇到短时突发大客流时,不仅要求本站采取适当的限流措施,在上下游站点及线网各关键节点采取相应的限流手段,保障乘客有序疏散;建立科学高效的公共信息交流“云平台”,乘客可根据自己的出行需求,查询周边站点的情况,由轨道运营集团负责实时向平台提供客流量、拥挤程度、未来三十分钟的发车间隔和运营畅通情况,并针对乘客的出行需求为乘客规划合理的出行方案,有效控制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风险,不仅有利于提升乘客出行满意度,还有利于提高运营效率,达到双赢(3)开发应急演练仿真软件,建设公共应急演练仿真现场,增强群众参与度,提高群众安全意识,确保应急响应。同时通过演练,发现管理和应急机制的缺陷,并不断完善;协调与城轨运营安全相关的各部门,尤其要预防因恶劣天气导致的线路各站点设施出现故障而造成的运营事故。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