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基于BIM 技术之信息化工程生命周期控制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93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20042916480320139
  • 日期:2020-03-25
  • 来源:上海论文网
本文是工程管理论文,基于BIM技术对信息化工程全生命周期进行管理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一方面,将BIM技术应用于信息化工程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利用多维度的工程分析和管理手段,控制了工程成本、缩短了工程工期、提高了工程质量、加强了各方协同、降低了工程风险、保证了文档更新,提高了信息化工程的建设效率。另一方面,由于数据的信息化共享,使得产品可视化,缩短了工程参与各方人员沟通交流的时间,对材料和工程量的预算也更加精准,对设计修改和施工中的问题和困难的发现更及时、修改更灵活、解决更方便,减少了工程变更的风险、无形中提高了信息化工程的管理和服务质量。总之,基于BIM技术的信息化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为解决信息化工程管理中的常见问题,优化信息化工程的管理流程,提升信息化工程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提供新的解决思路。由于笔者工作验有限,所写论文深度仅止于此,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列举如下,需要在以后的学习中,进一步完善。

........

 

第1章绪论

 

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是如何将BIM技术嫁接到信息化工程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从有关BIM技术的文献综合学习中,可以清晰了解到经过多年实践,已成熟发展的BIM技术前瞻性地将实际生产模型与项目进度、成本有效地结合起来,提出了项目工的模型管理。此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方面有了实用的解决措施和灵活的处理方案。但目前的研究成果基本都停留在了建筑项目管理上,是否可以将这一成功的管理模式推广到企业、行业,乃至跨行业的管理上呢?是否可以利用建筑上的5D模型,对其他产业的工程如信息化工程,也建立类似的模型,实现跨领域应用呢?本文的研究内容就是从理论和实际上,对以上问题进行深入地探讨。重点如何应用BIM技术实现信息化工程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对传统管理工作分解(WBS)和采用BIM技术的工作分解的比对,突显BIM技术参与信息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优势,达到项目持续改善的卓越管理。详细说明BIM技术渗透到信息化工程建设初期、实施期和运维期多个阶段的主要作用和功能表现[36]。重点2实证研究中,以项目的一个核心环节(移动式二次供水监测装置研发)为例说明管理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和解决方法。包括移动式二次供水装置的图纸如何转换成模型,如何在此模型基础上增加进度、成本等维度。如何通过模拟冲突,修改设计模型,如何持续跟踪设备使用效果,形成设备改进方案。
BIM技术

.......

 

第2章利用BIM技术管理信息化工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2.1利用BIM技术管理信息化工程的必要性分析
在信息化项目的运维阶段,一直存在对运行设备管理问题的探讨。如:对于重要设备或者传输线路,如果其中某个关键节点出现故障,可能会导致整个系统瘫痪。然而,信息化工程一旦竣工移交后,对于施工方而言,就不会再费人费力;对于用户方而言,由于缺乏对设备的熟悉和了解,往往不会积极主动其建立管理档案。导致运行设备状态和维护情况缺乏跟踪管理,不能动态进信息查询、也不能制定合理有效的定期维护保养计划,整个系统将面临无人的失控状态,由此带了的安全隐患和风险是显而易见的。所以运行设备的有效管理问题也是信息化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内容。虽然针对信息化工程的管理目前也有不少管理软件,如:明道项目管理软件、ColloaPM软件、Wizpm知微软件项目管理系统、邦永PM2.项目管理软件等。但这些软件往往仅停留在信息的录入、文档的管理、流程的审批等一些基础层面的项目管理上,对于信息化工程的工作量智能计量、工期动态控制、成本核算、风险控制以及工期+成本+质量+风险的多维分析等信息化项目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缺少智能分析,无法为项目管理人员乃至企业管理人员提供决策抓手。

 

2.2利用BIM技术管理信息化工程的可行性分析信息化
工程科技含量高,开发人员需要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有的工程甚至要求有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工程的参建方人员复杂,跨领域合作频繁。工程的全生命周期都比较短,一般项目建设期在1年以内,而运营期6-7年就将面临更新换代,这是由于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通讯、网络、系统、开发软件的技术新换代迅速,往往一个工程刚结束,就发现又有新技术、新情况诞生了,用户需也要随之更新。一个老的信息化工程的衰落,往往意味着一个与之对应的新的信息化工程的诞生。此外,信息化工程的建设人员(包括开发人员、设计人员、施工人员)随新技术的发展,血液更替也严重。一般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年可能原来的项目开发团队已不存在,那就是革命性的变化了。所以如何提高信息化工程的信息共享和资料存档,提高管理水平是信息化工程企业能在这个行业中屹立不倒的生命线。

......

 

第3章实现信息化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理论框架...........................................35
3.1利用BIM技术实现信息化工程量3D建模...............................................35
3.2利用BIM技术实现信息化工程量的智能计算..........................................36
3.3BIM技术实现信息化工程管理的协同.......................................................39
第4章实证研究——二次供水大数据监控平台工程管理...................................44
4.1二次供水大数据监控平台开发与应用示范工程概述...............................44
4.2工程初期管理......................47
第5章总结与展望..........................62
5.1主要结论..............................62
5.2今后展望..............................62

........

 

第4章实证研究——二次供水大数据监控平台工程管理

 

4.1二次供水大数据监控平台开发与应用示范工程概述
首先进行利益相关者分析:该项目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居民用户、水务局、供水调度单位、自来水厂、设备研发单位、设备制造单位等。其次进行问题分析,利用问题树找出该项目的核心问题是二次供水居民投诉率高,产生的原因是投诉服务响应慢、排查难。再次,进行目标分析,即在问题树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即项目实施的目是在原来传统的固定式水质监测点的基础上,增加移动式水质监测点,且设备体积小巧,检测灵活、低功耗,便于入户检测和远程监测,提高投诉服务的响应时间和响应质量。最后,进行对策分析,即利用BIM技术虚拟设计移动式二次供水水质监测设备。在设计通过专家评审后再投入生产,实现一次成型,快速上线试用。从而缩短研发周期、减低研发成本和减低研发失败风险。

 

4.2工程初期管理
以上说明的是传统招标中关于技术这一部分的定标方法。非常复杂,且必须由大量的工作人员和资金费用牵涉其中。但若改用BIM技术,那么在使用德尔菲法时,完全可以让组织者在共享平台上,根据任务要求自动生成技术指标清单,由专家直接在平台上完成打分,再由计算机根据计算公式自动完成关键因素的确定。同理,在方案比选时也可以利用BIM技术,直接导入比选单位的图纸和有关参数,在三维模型中直观地反映设计效果,并对模型进行各种虚拟试验(如;碰撞、间隙、活动性等),再综合考虑计算机提供的方案合理性数据,专家评定和比选结论等要素,快速形成设备的设计方案,这样做不仅简化了计算还提高了比选的可视化程度,更高效。
信息化工程管理

.......

 

第5章总结与展望

 

由于数据的信息化共享,使得产品可视化,缩短了工程参与各方人员沟通交流的时间,对材料和工程量的预算也更加精准,对设计修改和施工中的问题和困难的发现更及时、修改更灵活、解决更方便,减少了工程变更的风险、无形中提高了信息化工程的管理和服务质量。总之,基于BIM技术的信息化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为解决信息化工程管理中的常见问题,优化信息化工程的管理流程,提升信息化工程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提供新的解决思路。由于笔者工作验有限,所写论文深度仅止于此,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列举如下,需要在以后的学习中,进一步完善。

........
参考文献(略)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