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民间资本参与基袖设施PPP项目激励机制研究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72
  • 论文字数:0
  • 论文编号:el2019010521420318319
  • 日期:2019-01-04
  • 来源:上海论文网
TAGS:
本文是一篇工程管理论文,工程管理专业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高级管理人才。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要接受工程师和经济师的基本素质训练,打好工程技术、管理、经济、法律、外语及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坚实基础。(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工程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推进,根据统计局数据,截止 2017 年底,我国城镇化率已达到 58.52%,接近六成。城镇化的持续推进,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做支撑,极大刺激了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另一方面,国家正在大力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主要任务就是实现各区域之间基础设施的整体联络,这又刺激了相关区域公路、铁路、港口等在内的基础设施的要求。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先行性,一旦投入使用可以持续地回馈社会。因此,越早实现完善的基础设施,对社会的回馈作用就会越大。但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协调工作量大并且收益小,具有明显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容易造成“搭便车”现象,因此,原有的基础设施主要由公共部门用财政资金投资进行建设。随着人们对基础设施需求大幅提升,公共部门财政资金难以持续,况且,由于缺乏竞争性,公共部门提供基础设施往往存在不善管理、专业化程度不高及效率低下等弊端。在这样的背景下,PPP(Public-PrivatePartership)模式进入了人们的视野。PPP 模式,即公私合伙制,我国一般翻译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指公共部门为了基础设施或公共服务的供应、经营、管理或融资等,以契约的方式同私人部门建立的合作关系。PPP 模式注重双方的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发挥双方的优势,强调对私人资源的利用和效率的提高,注重政府的宏观战略规划以及监督职能的授权与使用,以满足公共需求[1]。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以及各地区接连不断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指导意见,旨在推广 PPP 模式,以期实现基础设施供给主体的多元化。民间资本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发展和积累不断壮大,民间资本具有专业化程度高、管理高效、善于创新和运营灵活等特点,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 PPP 项目可以增加基础设施供给、优化风险分配、提高效率、促进创新和培育公平竞争市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PPP 模式起源于英国,早在上世纪 90 年代,PPP 模式就被英国政府用来开展公共基础设施民营化改革,随后在其他国家逐步推广和使用。PPP 模式在国外已有很长一段时间运用,国外学者对 PPP 模式的研究也相对深入和全面;在国内,虽然上世纪就出现过 PPP 项目,但是一直以来都没有引起大多注意,直到前几年在政府大力推广下,PPP 模式才重新引起国内大批学者注意。Michael 对 PPP 模式在英国基础设施中的应用经验和实践进行分析和总结,认为随着 PPP 模式的发展,私人部门的地位和价值逐渐得到体现,其地位也己经从作为公共部门有益的补充,发展到合作伙伴关系[2]。Bovaird 认为,PPP 不仅仅是市场化的一种形式,它本身已经成为公认的组织形式和制度形式[3]。Hans和 Joop 认为 PPP 模式是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某种程度上的持久合作,他们合力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并共同分担风险和收益[4]。后来很多学者对 PPP 风险管理、伙伴关系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从风险管理原则、风险要素识别和加强伙伴关系方向进行研究。Franeesca 对 PPP 项目最优风险分配原则进行研究,并总结出两个分配原则,有较强的适用性[5]。Shen, Platten 和 Deng 等对 PPP 模式风险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并结合香港地区 PPP 项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提出风险管理的原则,认为风险必须让更有利于规避和减弱的一方来管理[6]。Smyth 和 Edkins通过对英国实施的 PPP 项目考察和分析,对 PPP 模式中伙伴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指出政府通过伙伴关系和私人部门建立联系,并通过私人部门实现公共目标[7]。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激励理论概述
激励理论最初主要应用于心理学领域,用来研究激励、动机和行动之间的关系,后来大批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激励问题进行研究,不仅行成了丰富的激励理论,还将其拓展到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内容激励理论是源于对个人本性的认识,以满足个人需求为出发点,宗旨是找出激发员工行为动机的具体因素。需求层次理论是被广泛认可的个体激励理论,将员工需求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最底层是生理需求,中间分别是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最高需求为自我实现需求。该理论试图揭示个体随时间成长和发展的规律,以及伴随在这个过程中的个体追求。该理论假设员工对需要的关注有一定顺序,只有较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个体才会关注更高层次的追求。存在—关系—成长(ERG)理论,其实是对需求层次理论的拓展,只是把个体需求更一般化的分为三类:存在需求,关系需求,成长需求。ERG 理论模型同样有着这样的假设:个体需求有层次性,存在需求满足后,个体才会逐渐通过关系需求向成长需求转移,这一点和需求层次理论是一致的。激励—保健理论有对需求层次理论的继承部分,但是在需求因素上做了重大突破,创造性的提出了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激励因素是对工作本自身的要求,而激励因素是人们对工作环境的要求。该理论认为对员工积极性的调动,要同时从激励因素需求和保健因素需求两方面进行,做到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现结合。
........
 
2.2 基础设施 PPP 项目激励问题
 
2.2.1 基础设施 PPP 项目特点
广义的“基础设施”定义由 Jochimense 在1996年提出,认为基础设施是实体、制度与人力资产的综合。而狭义的基础设施就是指实体基础设施,和人们的生存和需求息息相关,比如交通、通信、能源、供水供气、文化教育、安全、文化或医疗、环保等设施,这些是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生活质量,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要素。人们对基础设施的需求会随社会发展阶不同而有不同侧重点。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处在初级阶段时,为促进经济发展和解决生活的基本需要,人们对经济性基础设施需求更为迫切;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为优化经济结构和对社会福利的追求,人们开始对社会性基础设施提出更高要求。基础设施PPP项目一般是面向大众建设,投资规模大,初始投资成本很高,建设周期长,且投资收益不高,资金回收周期长,而且基础设施PPP项目受外界环境影响大,政策改变、融资渠道受阻、不确定风险出现等都会影响到基础设施PPP项目的建设,因此基础设施PPP项目又具有复杂性。基础设施采用PPP模式建设,可以增加供给、优化风险分配、提高效率、促进创新和公平竞争、有效落实政府采购政策。
.....
 
3 PPP 项目中激励机制影响因素分析 .......... 19
3.1 现行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19
3.2 信息约束对激励机制的影响........ 20
3.3 交易约束对激励机制的影响........ 21
3.4 声誉激励缺失对激励机制的影响...... 22
本章小结....23
4 基于委托-代理关系的激励模型建立 ........ 24
4.1 基础设施 PPP 项目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 24
4.2 激励模型建立.... 25
4.3 模型分析...... 34
5 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 PPP 项目的激励机制构建.......... 35
5.1 激励机制构建的基本思路.... 35
5.2 基于逆向选择的激励机制构建............ 35
5.2.1 促进市场竞争.... 35
5.2.2 加强审查监督.... 36
5.3 基于道德风险的激励机制构建............ 37
5.3.1 清晰界定双方权利义务.... 37
5.3.2 内部合作监督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 37
5.4 交易约束下的激励机制构建........ 38
5.5 企业声誉激励机制............ 43
 
5 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 PPP 项目的激励机制构建
 
5.1 激励机制构建的基本思路
本章主要通过激励机制构建,促进民间资本持续、稳定的参与基础设施 PPP项目建设,也就是促进政府和民间资本之间更好的合作,实现“双赢”局面。激励机制构建的基本思路是以第 4 章中通过激励模型分析得到的实现公、私合作最优合同满足条件为基本依据,并结合其他有助于 PPP 项目产出的有益信息,从制度、政策和措施等方面制订方案。激励机制构建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由于信息约束可以降低民间资本努力程度,最优合同要求政府和民间资本之间没有信息约束,因此激励机制应尽可能降低信息约束。第二,由于交易约束的存在会产生交易成本,降低激励效果,因此激励机制应该在风险和激励之间求得平衡,并有应对不确定事件发生的方案。第三,企业声誉反映民间资本努力程度,是影响 PPP 项目最优合同的重要因素,可以对其进行激励以促进 PPP 项目产出。由于信息约束一般分为逆向选择问题和道德风险问题,本章分别从逆向选择,道德风险,交易约束和声誉效应四个方面构建激励机制。#p#分页标题#e#
........
 
总结
 
本文通过对相关理论的分析并结合基础设施PPP项目特点,认为现行激励机制还不够完善,对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并针对这些问题构建激励机制,对现行激励机制进行优化和补充,最后基于委托代理关系构建引导-激励模型,通过模型分析,找出实现最优合同的条件,得到如下主要结论:
第一,信息约束和交易约束使激励机制实施受阻,激励效果大打折扣;声誉激励的缺失造成激励方式单一,无法行成适应基础设施PPP项目的长期激励和隐性激励。要想优化和完善激励机制,发挥其对民间资本促进和引导作用,必须针对上述问题构建激励机制。
第二,基于委托代理关系,建立引导-激励模型,探讨实现最优合同的途径。通过模型分析发现:信息约束会降低民间资本努力程度,最优合同要求民间资本收入与产出要相关;民间资本承担一定的风险,并在激励和风险之间取得平衡 ;不存在信息约束。进一步对其他影响PPP最优合同的变量进行分析,发现任何可观测到的能够影响产出的因素都可以进行激励以产生正向效应。
第三,民间资本的行为可以被引导,发现促进PPP项目市场竞争和加强审查监督可以有效解决逆向选择问题;尽可能清晰界定双方权利和义务,采取内部合作监督机制和外部监督机制是降低道德风险问题的有效方法;建立合理的风险分配机制和再谈判机制是应对交易约束的可行途径;建立声誉激励机制是解决PPP项目激励方式单一,缺乏长期激励和隐性激励的有效途径。
第四,可以对PPP项目进行声誉激励。内部声誉效应在政府和民间资本合作中发挥作用,可以促使民间资本会自觉增强自己努力程度,回避短视行为或机会主义行为来争取更多激励。外部声誉效应在更大空间-市场上发挥作用,良好的企业声誉有利于民间资本提升知名度、获得更多投资机会从而提升企业价值。本文根据声誉效应作用机理构建了适应PPP项目的声誉激励机制。
..........
参考文献(略)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