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论文格式哪里有?笔者认为明代自腹地至边疆皆设卫所,以巩固统治,不同类型的卫所承担着不同类型的任务,设置于边境的实土卫所,不仅管理卫所的军政,而且兼管卫所辖区内的民政。
绪论
三、研究现状
1368 年,朱元璋建立明朝,“自京师达于地方,皆立卫所。”②在边境和内地的军事要冲设立一系列卫所,以维护地方稳定,巩固统治。卫所制度是明代重要的军事制度,涉及疆域管理、户籍管理、边疆经营等方面的内容,因此卫所及涉及相关方面的内容一直是明史研究的重点之一。为了能够了解卫所研究的现状,对本文的写作能有所帮助,本文尝试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之后,借鉴吴才茂之观点,从新方法的运用、新材料的利用、新问题的研究、研究的新趋势等方面将相关的研究成果做一简要综述。
卫所及卫所涉及的相关方面的研究是明史研究的热点之一,因而成果颇多,此处不宜一一论述,此处仅对相关研究综述做一简述。王进、邓庆平对前人关于明清卫所的相关研究成果做了简单分类。③赵明、张金奎等人都对明代军制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论述。④吴才茂按照研究的时段,从“国难与开创时期、军屯挫折与研究时期、深化与纷争时期、多元研究时期”四个阶段,将 20 世纪以来的卫所研究成果,做一综述。⑤彭勇在“地方行政区划、军政管理组织、军事制度史、边疆民族”等四方面对卫所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
第三章 靖虏卫的后勤保障体系
第一节 交通补给线
一、驿站与急递铺
(一)驿站
驿递是古代军情传递、军需转运的主要方式,明朝建立之初,就大力建设驿递,“自京师达于四方设有驿传,在京曰会同馆,在外曰水、马驿并递运所。”
洪武元年正月(1368)朱元璋便诏令“置各处水马站及递运所、急递铺”,以“递送使客、飞报军务、转运军需等物”。②洪武二年(1369)太祖朱元璋下令,将元朝的“站”改为“驿”,每十里设铺,置铺长;六十里设驿,置驿丞,合称为驿递。驿站主要负责接待来往官吏、传递信件、更换交通工具等职责,特殊时期,也可作为转运粮食、武器等物资的中转站。
靖虏卫最重要的交通补给线是与南部会宁县的交通线,这条线主要沿祖历河南下,到达会宁县,沿线设置三个驿站。
乾沟驿,会宁县北九十里,位于今会宁县甘沟驿镇甘沟驿村北 1 公里处。正统五年(1440)原建于小河北岸,万历间由“知县高拱辰改建”。③驿城北临小河,城西临祖厉河,略呈长方形。驿站的墙体由黄土夯筑而成,城门南北对开,南城门有瓮城。《全陕政要》记载“上马一匹,中二,下一,驴四头,铺陈九副,绾夫三名,库子一名。”
郭城驿,会宁县北一百八十里,位于今会宁县郭城驿镇郭城驿村,正统五年(1440)“初为靖虏而设也。”⑤嘉靖二十四年(1545)“驿丞李深请于总制刘天和,奏请重修,委兵备道韩廷伟改建于故址南一里。”⑥驿城平面成长方形,南北方各开有一门,有瓮城。其马、驴、铺陈俱与乾沟驿同,亦有“上马一匹,中二,下一,驴四头,铺陈九副,绾夫三名,库子一名。”
第四章 靖虏卫与地方社会
第一节 靖虏卫与边疆防御
一、卫所防御作用的发挥
靖虏卫设立后,防御设施陆续建设,卫所防御建设初见成效,甚至有人认为达到了“防守之道备矣”的状况。但蒙古人仍多次渡河南下,深入抢掠,魏焕总结其原因为“攻守无策而偷惰之风相袭也,文法大密而巧避之术大多也,斥堠不立而勇敢之气未倡也,功赏不明而激劝之道未尽也。”①“地虽险,扼守之在人。”②可见致使河北蒙古人多次成功南下,深入抢掠的主要原因不在于防御设施,而在于守御官军对待敌人入侵之际的态度。
没有制定完美的攻守策略,守备官军懒惰成习,河北蒙古人一旦渡河南下,卫所官军不仅畏敌如虎,且消极避战,致使人口、牛羊牲畜被掳掠。成化八年(1472)“镇守靖虏固原等处参将周海,分守都指挥宋琪、倪珍及指挥常濂,以守备不设,致虏入境剽掠。”③同年十一月“虏众入平凉、靖虏等境,前后杀掠一千七百六十人,马骡牛羊十万五千七百余。”④指挥黄庆、陈泰等人失于防守,朝廷考虑到入侵之敌实力较强,靖虏卫兵力薄弱,仅让两人罚俸戴罪立功。成化二十一年(1485)达贼再次入侵内地,而“守备靖虏都指挥使戴珷、巡哨各墩千户徐暄等人守备不謹,致使虏入境杀掠人畜。”
宾兔部落驻牧松山后,多次入侵靖虏卫,深入卫境抢掠。而此时的靖虏卫相比较于松部而言,实力差距悬殊,面对松部的入侵,无力抵抗,鲜有胜绩。万历二十年(1592)因靖虏参将虚报败绩命御史逮治,万历二十三年(1595)松部再次入侵靖虏卫,革职游击吴继祖、高佩等人,尽管有这样的惩戒,仍无济于事。直至明廷发动松山战役,松部四分五散,收复松山,修筑新边以后,卫所的边防压力大大减少。
第二节 农业与教育——靖虏卫的建设开发
一、农业开发
(一)开展屯田
明朝在全国遍设卫所之后,为解决军饷实行屯田,每卫按照一定的比例拨军士屯田。洪武二十五年(1392)“命天下卫所军卒,自今以十之七屯种,十之三城守,务尽力开垦,以足军食。”③《明会典》亦载“国初以军食为重,自内廷及边境荒间田王,各卫所拨军开昼,岁收子粒,为官军俸粮,以省馈饷,其耕种器具牛只,皆给于官。”
明代的屯田有军屯、民屯和商屯之分,其中影响的便是最大军屯,凡驻军之处,皆行屯田之事。
1.军屯
靖虏卫的军屯始于建卫之初。正统三年(1438)巩昌府通判监守本卫粮饷,“给地二千三百一顷,岁办粮万三千八百六石。”①建卫之初的军屯亩数即为二千三百一顷,其后较长时间内,再无大规模开展屯田记载。至隆庆年间再次大规模屯田,裴家川附近“有腴田万顷”,但因其在卫城之北,中卫之南,“军民岁以虏患,不得田作。”②裴家川边墙修建后,隆庆五年(1571)筑永安堡,以固原卫指挥佥事武大用充永安堡守备,“令督率官军恳田,五年之后,方许征税。”③建卫之初的二千三百零一顷,后有斐家川开垦的万顷腴田,可见靖虏卫军屯具有相当的规模。
嘉靖七年(1528)靖虏卫遭遇大荒,军屯遭到破坏,“军多逃窜,地多抛荒,率为接壤富豪兼并。”
结语
明代自腹地至边疆皆设卫所,以巩固统治,不同类型的卫所承担着不同类型的任务,设置于边境的实土卫所,不仅管理卫所的军政,而且兼管卫所辖区内的民政。
靖虏卫作为靖远一带在明代的唯一建置单位,自成立后就承担了靖远地区的军事防御任务和民政建设。成立初期,依靠黄河布置防御,多次击败入侵之敌,避免内地遭受敌人掳掠,宾兔部落驻牧松山后,卫所开始大规模修建城堡,完善其防御体系。万历二十六年,更是主动出击,参加松山战役,驱逐宾兔部落。在农业开发、水利建设、卫学开展,靖虏卫同样作出了重要贡献。可以说靖虏卫是明代诸多政治制度和实土卫所参与地方建设的一个缩影。
第一是可以通过靖虏卫的军防建设以及涉及到的诸多方面都能看到明代军事体制。首先是明代军制的演变,卫所初期负责军政的是卫所制下的指挥使等武官,中后期负责主要军务的则是营兵制下的参将,这一变化的背后则是明代军制由卫所制向营兵制的变化。建卫之初,卫所的高层官吏俱为武官,中后期设置兵粮道,由文官担任,总理军务,与参将协守,体现出明代中后期武官集团的衰落与明代以文制武的边疆设官策略。再次可以看出有明一代与蒙古的战和关系演变,建卫之初,正是蒙古势力开始南下,明代对蒙古的策略转为全面防御之际,松部驻牧松山后的互市,是明王朝与蒙古俺答封贡在西部边疆的体现,松山战役的发动体现了万历中期对蒙古的态度转为强势的一面。再次,可以看出明代军饷供应的演变。在靖虏卫的在边饷的供应中,屯田、民运、开中、年例等几种形式都得以体现,这一趋势则反映出明代卫所军饷的供应形式的演变。在这些方面,靖虏卫则是明代军事体制、军事防御的一个缩影。
第二则是靖虏卫的地方建设促进了靖远农业、教育等方面的发展。靖虏卫成立后,其作用首先体现在军事防御方面,靖虏卫作为直面河北蒙古人的固原镇卫所,其承受的防御压力不言而喻,宾兔部落驻牧松山后,靖虏卫更是成为固原镇边防的桥头堡,是明帝国西部边防的重要一环。靖虏卫以其陆续修建的诸多城堡、边墙、墩台及驻军有机结合,构建成为防御体系,依靠防御体系,多次成功防御入侵之敌,救回被掠夺的人口及牛羊等牲畜,在抵御蒙古骑兵的南下、保卫边疆安宁方面作出较大贡献。其次则是靖虏卫在地方建设方面的贡献,靖虏卫通过开展军屯解决卫所驻军粮饷,而军屯的开展,为靖远农业开发起到了带头作用,同时带动了民屯及水利建设的发展,促进了靖远地区的经济发展。再次靖虏卫卫学与社学的建设,不仅教育了卫所军士子弟与民众子弟,使之学有所成,参与到靖虏卫的军事防御与文化教育,而且发挥了教化育人、移风易俗的重要作用。可以说,靖虏卫的边疆建设,揭开了靖远民地化的序幕,为靖远在清朝的民地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