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经济论文摘要的格式「学姐解疑」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论文摘要 Abstract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
  • 论文字数:3420
  • 论文编号:el202201181507050
  • 日期:2022-06-14
  • 来源:上海论文网

经济论文摘要的格式什么内容?有没有模板范文?论文摘要讲求简单、客观,可以让读者快速了解到论文的研究课题意义以及研究的结论。本文为大家提供了5篇经济论文的摘要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论文摘要范文参考

论文摘要的格式模板一:基于耦合模型的河北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中国在取得令人瞩目的经济的同时,自然环境也遭受着越来越多的破坏。随着环境污染的日趋严峻,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将越来越多的注意力放在环境保护上面,如今可持续发展已经变成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近年来,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等问题。河北省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给资源环境带来较大压力,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协调发展尤为重要。因此研究河北省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对河北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对河北省2000年至2014年经济和环境指标的统计数据进行详细分析,总结出河北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问题所在,指出河北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必要性,立足于河北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促进河北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建议。本文根据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大量的数据图表,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经济总量、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来描述河北省经济的整体发展情况,并以近年的环境相关数据为依据,分析了河北省的环境质量状况。然后选取经济系统指标和环境系统指标,运用耦合模型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河北省经济与环境的协调情况。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经济与环境的协调整体上处于上升的趋势,但是总体的协调发展水平不是很高,环境综合水平落后于经济综合水平,属于环境滞后型。因此,河北省应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大对环境治理方面的投入力度,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早日使河北省经济与环境进入更好的协调发展阶段。

论文摘要的格式模板二:安徽省建设用地扩张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

建设用地是社会经济活动的物质载体,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以及外来人员的大量进驻,原有的城市规划用地不断向外快速扩张,在安徽省土地资源供需失衡和加快皖江城市带、合肥经济圈以及皖北城镇群城市化的背景下,更加合理、高效的利用建设用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构建了安徽省建设用地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了2000-2014年安徽省建设用地实际使用的效益情况和变化趋势,客观分析了影响建设用地利用效益提升的障碍因素,同时,进一步利用面板数据测算了建设用地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和采用灰色关联度探讨全省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因子,为将来建设用地利用效益的提高建言献策。本文以安徽省建设用地与经济增长二者关系为研究切入点,从第四章到第六章主要以实证分析为主,第四章从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方面选取了25个评价指标构建了建设用地利用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这一指标体系做相关实证和分析,以衡量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是否得以有效发挥。通过查找相关年鉴收集安徽省2000-2014年相关的指标数据,首先利用极差公式对初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使用变异系数法对三大准则层的25个指标权重给予客观赋值,最后利用综合指数模型对安徽省建设用地利用的三大准则层效益水平和综合效益水平进行测算。在此之后为找出阻碍建设用地效益提高的障碍因子,采用障碍度模型分析了25个指标和三大准则层的障碍度,得出了2000-2014年阻碍建设用地效益提高并排进前五位的障碍因子和障碍因子排进前五位的频数;第五章应用扩展的C-D函数模型估算各市建设用地扩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小;第六章根据灰色关联度模型研究安徽省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因素。根据以上实证结果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1)2000-2014年安徽省建设用地利用综合效益总体上呈稳步上升趋势,在2000-2004年缓慢增长,2005-2014年呈现快速上升。其中经济和社会效益呈上升态势,生态效益则缓慢降低;从三个子效益对建设用地综合效益的贡献水平来看,起先生态效益的贡献率要大于经济和社会效益,但经过一段时期发展,经济效益的贡献逐渐增至最大,社会效益居中,生态效益的贡献最弱;从各指标对安徽省建设用地利用效益影响的重要性来看,经济效益中的单位面积房地产利润影响最为显著,社会效益中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影响较显著,生态效益中的年造林面积影响显著,其它指标影响不太明显。(2)从准则层的障碍度看,经济水平和社会发展障碍度呈现下降态势,生态障碍度呈现上升态势,表现为前期经济水平是限制建设用地利用效益提高的最主要因素,后期生态质量下降对综合效益的阻碍作用越加明显,从变化趋势上看,生态障碍逐渐超越经济障碍和社会障碍。在2009年,经济水平和生态障碍度变动剧烈,这与评价体系中各指标实际值变动有着密切的联系。(3)从指标因素的障碍度看,将来决定安徽省建设用地利用效益提高的经济障碍因子为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单位面积房地产利润、地均财政收入、地均二三产业产值、地均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额、地均固定资产投资额;社会障碍因子是二三产业从业人数、人口密度;而生态障碍因子主要为土地开发强度、年造林面积、耕地面积增加值。2.(1)对面板数据的变系数模型估计结果分析可知,二三产业、资本、劳动以及建设用地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资本和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弹性分别为:0.47、0.08,虽然建设用地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弹性低于资本弹性,但高于劳动弹性,说明建设用地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可小觑。而不同城市建设用地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差异显著,其贡献大小存在差别,说明安徽省不同城市对建设用地的依赖程度不尽相同。(2)从实证结果可知,经济发展程度与建设用地的投入未必呈正相关关系,说明建设用地要素并不是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与城市资源优势、政策优惠、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科技人文等因素密切相关。3.(1)2000-2014年,安徽省建设用地的面积以年5%的增长率向外扩张,而人均道路面积和城镇化率是影响建设用地扩张的两大主要因子,同时随着安徽省经济快速发展,非农业人口的涌入也将带来建设用地的扩张。(2)通过引入灰色关联度模型,可知: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因子并不是彼此分离的,而是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利用关联度进行排序,能够更好地区分主要驱动因子和次要驱动因子,得出影响安徽省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驱动因子首先是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其次是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且这三项都与建设用地的扩张呈现出较强的关系。随着安徽省二三产业规模的扩大以及城镇化水平的提升,这几项驱动因子相互关联并将长期影响我省建设用地的变化。本文在结合以上实证分析给出相关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五方面提高建设用地效率促进安徽省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节约和集约建设用地的利用;对建设用地利用实行分区调控;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合理用地量;控制建设用地供给量,严禁土地资源的浪费;注重建设用地开发过程中的生态保护。

论文摘要的格式模板三:生态文明视域下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人类自打进入到工业文明以来,就面临了严重的生态问题。生态问题也日益成为困扰全人类的难题,人类在享受物质文明极大丰富的同时必须要反思自己在发展过程中所造成的严重的生态问题。种种实践表明,以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发展的做法是不科学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社会发展的需求,是对好高骛远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否定,也是推动社会良性发展的重要引导力,有助于为经济和生态的共同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更为中国梦的实践保驾护航。生态问题出现最直接的原因是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在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下,生态污染,贫富差距等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最为严重的就是,制约并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出就十分迫切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建设生态文明二者是相辅相成的,首先,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自然基础;其次,保护生态环境也是评价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的尺度;最后,人与自然环境、人与物质资料以及人与社会的相互促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所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建设生态文明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本文是基于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化方法、理论和观点,而且广泛参考了诸如现代理论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分析方法,从生态文明的内容,特性和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入手,详实的阐述了低碳经济下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从而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生态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进行深入分析,在生态文明已经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识的情况下,汇总,和梳理了已经有的方法和观点,最后提出了低碳经济时代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于经济增长方式相关研究总结。基于此,确定了两条线作为文章切入点:第一,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第二,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虽然二者看似毫不相干,分属两个不同的系统,但二者实际上殊途同归。从理论开始,再到对现实矛盾的思考,再到对核心理论的解说,最后是一些对策和方法。

论文摘要的格式模板四:世界人口发展格局变动及其经济效应研究

人口发展主要包含人口的数量、质量、结构与分布各要素的发展变化,它作为最具活跃性和能动性的因素,对于区域经济增长及资源配置等均有重要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人口发展经历了总和生育率不断下降、人口素质稳步提升、老龄人口比重显著提高及城镇化进程加速等重大变动,人口发展尤其是世界人口老龄化加重趋势及生育率缩减等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影响日趋显著。当前中国正处在人口红利末期及经济发展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劳动力资源锐减、人口老龄化趋势加深等问题凸显,人口与经济双双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两者关系问题备受关注。从世界尺度看,人口发展各要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分别有多大?针对发达国家、新兴经济体及发展中国家不同类型的国家,人口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有何不同?基于国际经验,人口因素将如何影响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劳动力资源短缺问题和人口老龄化对战略转型时期经济的增长将产生怎样的影响?人口新常态下可能带来的经济后果有哪些?这些问题愈加受到学者的重视。论文利用1980-2013年间世界各国和地区的人口与经济增长相关数据,描述世界人口发展格局变动及经济发展格局变动态势;在此基础上构建计量模型探究人口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一步计算人口发展各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以衡量其针对中国的经济效应。论文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法、面板与空间计量实证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对于完善人口与经济相互作用理论体系以及为中国完善和调整人口政策与经济发展政策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全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概述论文选题背景、理论与现实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研究思路与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等。第二部分为理论概述,包括解析人口发展、人力资本及人口发展作用于经济增长路径等的内涵,并且系统阐述了人口增长、人力资本、人口结构和人口分布等人口发展各个侧面对应经济效应的理论基础,主要包含适度人口增长理论、人力资本内生性模型理论、人口红利理论及二元经济发展理论等。第三部分,基于世界五大阵营的区域划分及各国人口发展代表性指标的相关数据,描述1980年以来世界人口数量及增长格局、人力资本格局、人口结构格局及城镇化格局等变动态势、原因分析等。主要结论有:(1)人口数量及增长格局:中国与OECD国家(含美国)占世界总人口的比重逐年下降,BRISE新兴国家于2004年之后开始下降,ROW地区稳步上升。(2)人力资本格局演变:各区域平均预期寿命、受教育程度以及人类发展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中国、BRISE新兴国家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提高速度和幅度大于OECD国家(含美国)。(3)人口年龄结构格局演变:中国、BRISE及ROW地区的老龄人口占世界比重呈上升态势,BRISE和ROW地区劳动力人口占世界比重缓步上升。从人口抚养比看,中国、BRISE和ROW地区的人口总抚养比一直下降,美国和其他OECD国家呈现波动中上升态势。(4)城镇人口分布格局演变:各区域城镇化水平均呈稳步上升态势,美国和其他OECD国家占全球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其他发展中经济体则呈现波动中上升态势。第四部分,首先分析各区域经济总量和增速、产业结构、进出口贸易等变动格局,然后开展世界人口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分析;进而以人口发展各要素作为解释变量,实际GDP增长率作为被解释变量,基于1990-2013年世界88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建立经济计量模型;在此基础上计算人口发展各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以衡量其针对中国的经济效应。结论表明,除OECD国家(含美国)样本对应的模型2中劳动力比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不显著,全样本国家、OECD国家(含美国)样本对应城镇化率的模拟结果不显著外,总和生育率越低,对应经济增长率越高;平均受教育年限、15-64岁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及城镇化率对区域经济增长均具有正向效应。人口要素中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程度较高的是15-64岁劳动人口比重与平均受教育年限。中国人口发展的经济效应估算结果表明:人口素质提升和城镇化水平提高对于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相对较大,而人口结构变动即15-64岁人口比重贡献率较低。人口发展各要素对实际GDP增长率贡献度的总值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动态势。第五部分,总结论文主要结论,阐释对中国的启示,主要包括:调整生育政策、重视人力资本投资、重视提高就业率、发展老龄产业和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等。

论文摘要格式

论文摘要的格式模板五:城市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关系的研究 ——以茂名市为例

环境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出现,而环境因素也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经济发展的环境效应越来越受到经济学家们的关注,在环境经济学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关于环境与经济相互作用的研究,尤其是对区域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的探索。对许多发展中国家而言,如何在工业化过程中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成为这些国家发展的重要课题。当前,茂名市正处于加速推进工业化、开创重化工业新阶段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环境污染的形势也随着日益严峻。在这种情况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调整好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在保护好环境的同时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就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因此,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茂名市经济增长和环境质量的数量关系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回顾经济增长和环境质量关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产生背景、基本含义、实践运用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奠定本文的研究基础,紧接着简单回顾了茂名市近年来的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状况,并对同期的环境质量变化进行了分析。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分别建立了废水、废气排放量以及固体废物产生量随人均GDP变化的数量模型,以茂名市2001-2013年的经济统计数据和工业污染物排放数据为基础,利用Eview6.0和SPSS18.0软件系统模拟了人均GDP和污染物排放的数量关系,通过实证分析发现:(1)茂名市近20年经济发展水平持续走高。尤其是2003-2007年间,随着镍等有色金属的国际价格迅速增长,茂名市第二产业产值和生产总值都呈现出大幅增长。总体来看,茂名市经济増长的演变趋势与镍的国际价格变动趋势基本相同,说明镍等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对茂名市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影响。(2)茂名市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各工业污染物随人均GDP呈现出不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形状。总体来讲,近几年茂名市环境质量出现出好转趋势,但可能会出现不同同程度的反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是应用经验数据,很多因素会影响模型的结果。茂名市经济发展不是影响环境质量的唯一因素。(3)2001-2013年间茂名市三大产业结构无太大变化,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总量中始终占绝对主导地位。全市工业耗煤量呈上升趋势,尤其2009年急剧增加。因此,可以认为在第二产业依然主导,工业规模持续扩大的情况下,茂名市部分污染物减排上取得成绩的主要原因是对于重点排污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的监控和管制措施有显著成效,污染治理项目充分发挥了减排效益。

以上是5篇论文摘要格式的模板,如果大家还需要经济论文的其他写作资料,可以在本网查阅,如果有写作指导需求,欢迎在线咨询。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