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模式特点
1.以市场为导向,实现专业方向设置的前瞻性、课程设置的合理性。该系明确专业培养方向,选择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学生,把4个传统的长线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等整合为电力系统自动化、楼宇自动化、生产过程自动化、智能化仪器仪表等10个专业方向模块。根据岗位群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兼顾岗位多样性、工作多变性及新技术发展的快速性等特点,构建厚基础、强技能、活模块,注重技术应用的模块式课程体系。改革定位于“保持本专业方向模块特色、强弱电互补、强弱电并重”。
2.根据市场岗位群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要求,推行“活模块化教学”。针对专业岗位群培养方向,该系进行岗位群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构建基本知识、三创能力、素质模块。从以下三方面开展:
(1)整合课程知识内容,保留知识性、实践性、新颖性内容,删除纯理论性知识,编写各课程教学大纲,构建完整的课程模块体系。
(2)结合能力模块,加强技能训练,增强课程模块中的综合性、设计性、实训课程教学。
(3)把握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实践素质。课程内容上按照“但求所用,不求所有”的要求,突出少而精,少讲多练,教授最有用的内容;教学过程上重点突出基本概念的应用和实践操作技能的训练;讲授方法上基本概念讲清,重点内容讲透,知识面讲到,内容前后贯通;教学要求上达到本理论会运用,基本方法会掌握,基本技能会操作,基本问题会分析解决。
3.推行多证制教育,以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所谓多证制教育就是学生在大学四年的学习期间到毕业时除持有毕业证和学位证及其他的等级证书外,还持有电工资格证、西门子PLC高级程序员证、数控机床操作证等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可以考取更高一级的职业资格证书,以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应定位在使培养的人才毕业后能直接上岗,无须经过中间培训的过程。推行多证书制教育,能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重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的实践教育,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强化职业资格认证的培训,可以保持该系电气信息类专业学生较大的就业优势。
二、课程体系建设
经过多次调研和分析,最终确定了电气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方案,本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充分体现了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特色,课程体系中包括通识教育基础课程、电气信息大类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模块方向主干课程、专业个性化发展任选课程、专业方向模块设计和集中实践环节等六类;教学安排中体现文理渗透,理工经管结合,学科交叉突。
在培养计划的学分和学时分配中,适当向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和电子信息大类学科基础课程倾斜,压缩课内学时,压缩学分,增加实践环节和实验课程,实践教育环节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该系电气信息类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从层次关系上可以分为通识教育、电子信息大类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三个主要层次。第一层次为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全校所有工科专业基本统一;第二层次为电气信息大类学科基础课程,共设置9门课程,其中:电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微机系统与接口、网络与通信、自动控制原理等9门课程为该系电气信息类专业共同开设、共同建设的课程;第三层次为专业课程,分为专业方向主干课和专业任选课;第四层次为创新课程以及实习等。
它们的实验和实践由对应部门安排。(1)在通识教育基础课方面,保证学生应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基础,具有良好的人文、艺术修养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另外根据每个学生爱好和就业取向的需要在大的专业方向的基础上设置一些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2)在电气信息大类学科基础课程方面,保证学生具有较宽实的电子技术、网络与通信、计算机技术以及软件设计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3)在专业方向模块方面,保证学生具有本专业方向领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特别设置了专业方向模块设计,强调本方向模块和电气信息类方向上课程之间的交叉融合方面的应用。(4)在专业方向任选课程方面,设置跨一级学科大类选修课程,保证学生根据需要和兴趣在电气信息类大平台上具有更为宽广的专业知识,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5)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课程建设,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特别强调发现知识的能力。
三、以学科建设带动专业教学、实验室建设
除了各门专业课程配套实验的规划与建设外,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应用、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该系从2001年起在每个专业方向模块课程都开设了以综合性、开放性和设计性实验为主的实验课。结合这些实验教学的需要,2002年自建综合性的工业自动化网络实验室、购置了一批集测量与控制于一体的综合性实验平台。这些实验设备都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完成多种分立的软、硬件实验,满足各课程不同的要求。大多数实验内容都设置了基本要求和高级要求,能够满足综合性、开放性和设计性实验教学的需要,可有效地训练和提高学生在应用系统方面的设计调试能力,帮助学生将各课程的内容综合起来,融会贯通,形成系统的概念。
四、加大工程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实行“导师制”
为提高办学质量,加强对学生的连贯指导与培养,建立和健全了导师工作制度,选拔具有实际项目开发能力的中青年教师担当重任。一位指导教师每届最多指导10名学生。通过明确所指导学生的培养目标、专业方向、专业要求、专业特色,对学生启发诱导,因材施教,使学生在实践能力方面得到锻炼与提高。在执行过程中每位导师提出分阶段的培养计划和目标,定期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总结成功经验。有利于把学生培养成为理论基础扎实、动手力强、各方面协调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五、建立本科生科技创新基地,积极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在压缩课内学时的同时,加强学生的实践环节,在集中实践环节中专门规定2个学分作为学生参加各种科技活动的要求。为了帮助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建立了一个系级本科生科技创新活动基地,配有专门的单片机、DSP仿真器、嵌入式系统、数字示波器等设备,从场地和仪器设备上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保障,同时为本科生的创新活动指定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有20名教师组成几个专业研究方向为本科生创新科技活动提供指导。随着该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基地的建立,该系每年都组织学生参加市、省、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并且获得各种奖励的人数逐年增加。同时,涌现出一批热心于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指导教师,其中3名教师被市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委员会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六、电子信息类专业培养方案实施效果
六年来,该系电气信息类专业培养方案的实施和应用培养了一大批从事电子信息、电气自动化、仪表与测控和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实现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新突破,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主要表现在:
(1)学生的基本知识、应用能力和素质得到很大提高,各种实验项目、实践项目、专业方向模块化教学增强了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能力。(2)招生情况大幅好转,2000年以来,报考本专业的学生逐年增多,而且录取分数线也呈大幅度上升趋势。(3)学生就业率大幅提高,毕业生能很好地满足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近年来平均签约率达98%以上。(4)提高了教师教学科研水平,2000年以来,教师每人每年在各类刊物发表科研和教改论文2篇以上,进行了省、市、院等各级科研和教改项目近20项;(5)学院组织的教学成果鉴定专家组认为:宽口径平台下的活专业模块化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施有显著的创新性,达到国内同等级别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先进水平。
综上所述,通过电气信息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显著地提高了该类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获得了明显的人才培养社会和经济效益,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和赞誉。淮阴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将以此次改革为契机,大胆创新和探索,不断取得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突破。
参考文献:
[1]钟秉林,张健.积极探索弹性学习制度努力开创高校人才培养新局面[J].中国大学教学,2002,(4):10-121.
[2]黄爱华,别敦荣.论学习自由与弹性教学管理[J].高教探索,2001,(4):54-581.
[3]王艳松,张加胜.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29(2):86-88.
[4]廖惜春,黄清容.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06,12(6):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