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工程论文哪里有?本论文通过建立绿色投入产出模型,结合企业的生产过程和资源流向编制绿色投入产出表,就是要弥补现有环境经济投入产出研究仍停留在理论层面上的不足。面向不同生产结构的企业,采取不同的优化方法,一方面计算企业的成本分配和资源消耗与行业平均比较,发掘成本问题背后的生产工艺与管理制度的缺陷,另一方面为企业制定产能计划与污染物产出核算以及治污工艺选择提供了参考。
1 绪论
1.3.1 国外投入产出分析研究与应用进展
投入产出分析法诞生背景起源于二十世纪初,美国出现经济危机后,相关经济学理论无法解释对应现象,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属于同期的研究产物。列昂惕夫通过计量分析的方式创造了投入产出分析从国家层面用于发掘并解释各部门相互作用。其产生为资本主义服务,与欧洲马克思主义思想同一时期出现,并非是借鉴马克思的相关思想,相关论文在综述部分关于投入产出分析法吸取马克思的思想这一说法是错误的。而后投入产出分析方法被用于各个国家和地区,其在生产部门上将社会的各个经济系统按照部门划分成不同类型,并以投入产出表形式将各部门相互作用的数据用于投入产出核算,通过计算各部门的投入产出系数,发掘各部门之间关联效应[1]。
美国经济学家列昂惕夫(1936)在《美国经济体系中投入产出的数量关系》中提出的投入产出理论是公认的最早研究[2]。其之后在 1941 年出版的《美国经济结构(1919-1929)》书中建立美国的 1919 年和 1929 年投入产出表,并在《美国经济结构研究》中系统地解释并论述了投入产出分析的原理[3]。列昂惕夫结合Hackings 的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理论,与差分方程模型结合,构建了投入产出核心理论”动态求逆模型“[4] [5]。关于投入产出基本理论研究,国内外研究已经较为丰富,并成功的被 100 多个国家利用并编制投入产出表。
二战后,投入产出分析理论在解释经济活动和推动经济发展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只有日本、英国、德国等少数几个国家编制投入产出表,而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其不断被广泛利用,全球有 55 个国家编制了自己的投入产出表。David Huggins(1948)结合建立的”动态求逆“模型,更系统的实现了其微分方程规范表达[6];Walt Whitman Rostow(1998)认为,具有高竞争力的产业可以辐射并带动产业链上的其他产业,结合投入产出实现对整个产业的结构改善和调整,进而利用推动区域经济更均衡更快速的发展[7];1953 年,多夫曼结合大道定理,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并结合线性规划理论推导出了高速发展轨线[8]。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因追求生产而造成的环境破坏而引发的社会问题引起全世界关注,各国开始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投入产出分析也开始将环境因素纳入核算体系中。以保护自然资源和减少环境破坏为出发点,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就建立绿色环境核算体系开展深入研究,结合统计学相关理论和国民经济活动制作了各自的环境经济投入产出表。
工业工程论文
........................
3 工业企业绿色投入产出表编制研究
3.1.1 基本原则
无论是相应环保政策提高企业社会责任还是降低因污染物带来的隐形成本,工业企业在当前的社会环境都建立有效且符合绿色发展的投入产出核算体系,更要转变生产管理理念。从生态化管理角度看企业绿色发展,取代了企业将环境保护成本看作必须支付的成本的历史观点。从产业之间联系分析,有污染就有治理,环境治理投入仍然是带动环境产业的发展和消费增长,经济增长又反馈产业发展,因此,绿色投入产出分析可重新界定企业生态化管理问题。对比环境经济投入表核算方式,绿色投入产出分析将企业生产活动所包含的机会成本、隐性成本和外部成本都通过绿色投入产出分析展现出来。在成本计算累计和收益产出计算上比传统环境经济核算高。企业实行生态化管理利用绿色投入产出技术从绿色发展的角度核算较全面,通过发现高成本低效益等存在问题的环节,企业可以通过调整生产结构、管理方式与创新技术降低成本,提高收益。
国内外学者对投入产出展开探索性的研究,由于研究视角等原因,面向国家层面的较多,而国家的投入产出表更新周期较长,需要考虑的问题较多,面向企业层面的研究较少,相对可参考的文献内容并不丰富。关于环境经济的投入产出研究较少,就系数计算而言,针对环境污染治理和对应消耗,许多研究者在进行环境投入产出分析时,刻意归类为固液气的恢复和排放,没有细化到量化分析企业选择不同治污排污方式的污染量,相对完善的论文尚无。结合现有研究,从产品生命周期角度看待企业资源流向和产能价值增减,与绿色投入产出分析思想结合从计量的方式,核算对应资源和部门间的生态价值。近年的中国环保税提出,现有的环境投入产出表设计较早,且停留在理论层面,针对污染量核算的环保税也未被计入企业投入产出分析。在中国实施环保税的背景下,由于不同的污染物对应的税费不同,故现有的投入产出核算在表类目中的概念较模糊,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工业企业对环境责任的体现,需要适当改进用于应税污染物量的产出核算。
................................
5 化工企业应用案例
5.1 化工厂的基本情况概述
我国涂料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有机溶剂,远高于发达国家的平均使用水平。其产出的挥发性有机物使得涂料企业成为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工业企业污染源之一。涂料厂生产油漆,向外销售,以酚醛漆,硝基漆,聚酯漆为主。涂料厂生产产品较多,结合工艺技术产出有不同产物,为市场经济下人们不同要求提供相应产品。其产出污染物有甲醛、苯以及污水等污染物。甲醛、苯等致癌物质是 PM2.5 的重要来源之一,进入人的身体后会产生各种健康问题,作为应税污染物,其排放不仅受到限制还需要交纳环保税。为实现节能减排和政策要求规定是少污染少纳税,提高效益,利用绿色投入产出分析为高污染的涂料企业在其制定生产计划和调整生产结构起到重要的作用。以往计算污染物产量时,为统计方便,多采用废固、废液、废气等概括,在核算治理费用时,多按照上述单位废物的治理价格预算。而利用绿色投入产出分析可以计算出相应的产品在生产期间产出的污染量,针对对应污染物的治理费用却不同,相关企业预算部门关于治污费用预算与实际偏差较大。不利用企业对环保层面的有效投入。其次,关于污染物治理方式,相关工艺较固定,多通过管道等集中后处理,不同治理工艺对应消耗不同,绿色投入产出可以辅助企业选择效益更高的治污方式核算,降低对环境的破坏和投入的环保费用。
........................
5.2 企业绿色投入指标测定及量化
化工厂污染物在达到一定浓度时,对环境造成有害影响,尤其是剧毒物质排放后经过扩散,对生态的破坏性会产生二次污染,甚至比生产本身造成的破坏还要严重。化工厂的产品和产出污染物种类较多,污染物可分为生产过程中生产的污水,如生产乙烯、聚乙烯、橡胶、聚酯、甲醇、乙二醇、油品罐区、空分空压站等装置的含油污水,统称为化工厂污水。化工厂污水经过生化处理后,一般可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现由于水资源的短缺,需将达到排放标准的水再经过进一步深度处理后,达到工业补水的要求并回用。
从污染物生命周期角度出发,可以从源头溶剂选择、工艺过程、产出物转运过程和末端等角度实现对污染物量产出控制:(1)从源头采用较环保的溶剂替代污染较大的,逐步淘汰污染较高和对环境破坏大的生产原料,在溶剂选择上采用反应活性低的溶剂;(2)从工艺过程控制角度,生产过程中应建立污染物密闭收集式系统,有效实现废物收集和存储;(3)在产出物转运过程中,对存储缸和管道清洗位置设计专门工作区域,防止因转运期间清洗造成污染物扩散和流出;(4)末端治理增设相应的除尘设备及时更换活性炭。
涂料企业对于污染物的处理尤其是甲醛、苯等有害物质,主要有三种,吸收法,吸附法和焚烧法。针对产生的废水,一级处理是分离出水中的悬浮物质、胶体物质、浮油或重油等物质,一般采用水质水量调节法,自然沉淀法,上浮法和隔油。二级处理是利用生物法去除可用生物降解的有机溶解物和部分胶体物质,减少废水中的生化需氧量和部分化学需氧量。对于废气,涂料企业多利用吸附法处理排放含有溶剂或者有机物的废气,多采用活性炭吸附设备,但是目前活性炭的再生技术较低,处理活性炭成本也较高。另一种方法是焚烧法,针对产生废气中的有机污染物,往往通过燃烧法让其完全燃烧,将其中含有的废气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氮气等。主要处理过程有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吸附、燃烧、排放。主要污染物处理流程图如图 5-1 所示:
图 5-1 污染物处理流程图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2 展望
论文编制的工业企业绿色投入产出表在面向当前社会环境相对之前是更有效的,不仅可以反映复杂的生产结构下各类资源的流向和利用效率,更能发掘出需要改善和调整的环节,其设计针对环境投入问题与治污效率评价。投入产出技术的运用需要数据的支持,未来面向大数据时代,利用投入产出技术可以破解更复杂的经济活动间关联。其可以利用的方向将随着数据的增多而扩展。
投入产出法的产生背景源于金融危机后的大萧条,其与凯恩斯主义共同出现,并用于理解当时经济学理论无法解释的问题。在当时年代适应了资本主义的社会背景,而后在各位学者的研究下,结合不同目的向不同层面深化,可见投入产出理论仍顺应时代需求不断进化。我国制度和社会环境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但是市场仍然在发挥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处于导向作用,企业始终面临市场环境下优胜劣汰的问题。和改革开放时期不同的是,当前时代背景更注重环境问题,以后的时代又会关注什么要素暂时难以想象,企业生态化管理目前仍是前沿问题。企业管理生态化思想会帮助企业更好发展,不适用于当前社会环境的企业在我国的宏观调控背景下会逐渐消失。绿色投入产出法对企业效益发展是长远的。生态化管理要考虑的不仅仅是环境问题,也是社会问题,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是环境责任和经济效益。尤其是出现不可抗力事件时,就本年的疫情事件影响,原料供应降低,人工成本增加,大量工业企业出现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上升问题,单单从生产环节和工艺优化对企业的帮助是微乎其微的,更多的企业采取的是裁员、关厂等措施,带来的损失难以估计。这种复杂的经济活动用投入产出法计算其对社会造成的贡献与影响以及产生的环境污染物量衡量是不够全面的,这将是一个更大的系统工程,可见企业的外部性因素对企业影响不可忽视。
未来工业企业会逐渐依赖智能化、数据化生产方式,因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和治理核算分析只是绿色投入产出法的一部分,绿色投入产出核算会随着数据的维度和精度的增加结合计算机更精细化,对应生产结构下的资源流向也将更清晰。与国家层面投入产出表不同的是,国家层面注重于生产部门对应的各行业关联分析。但是面向企业不同功能的投入产出表,更注重于生产结构、成本问题和资源分配。在编表时需要注意企业需求结合,同步核算周期,对数据失真数据的修补。在核算分析上,首先应避免统计学悖论等问题。尤其是企业对员工的投入产出核算研究要结合实际问题所在背景,传统生产管理把人看作为统一的第一流工人,而实际上这种忽视人的差异对企业效益影响甚大,人对生产的影响一直是绿色投入产出无法衡量的问题。在人性层面上,相关学者应用投入产出核算时,没有考虑人的复杂性,而人作为工业企业生产的重要参与者,人的问题对生产的影响更要重视,而投入产出表的统计核算不可避免地忽视了人的复杂性。利用绿色投入产出分析可测算出与行业平均值的差距,发掘对应的不足。对比前沿,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的运用对行业的影响力更大,市场经济环境下,不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很容易被其他替代。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