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博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企业管理论文」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开题报告 Proposal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67
  • 论文字数:3860
  • 论文编号:el2021073010225022575
  • 日期:2021-07-30
  • 来源:上海论文网
博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有参考案例吗?本文将以企业管理论文为例,为大家分享一篇开题报告的范文样本,标题是“政府研发资助、研发模式与纺织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具体详情如下。
一、论文开题报告基本框架
论文开题报告一般由以下八个部分组成(每个院校都有固定的开题报告模板,可能有所差异,大家可以参照各自学院的要求进行写作)。具体内容如下:
1.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2.研究目标及内容
3.研究方法
4.论文大纲
5.技术难点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6.预期成果及可能的创新点
7.论文工作计划
8.参考文献
二、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中国纺织业概况 纺织业是我国重要的民生产业之一。该产业内企业的数量众多,劳动密集程度较高且对外依存度较大,近年来,中国与世界多数国家的纺织业不断向自动化、数字化及高科技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在生产线使用,纺织产业逐步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变的趋势越来越明显[1]。我国纺织产业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以及建设制造强国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缓解就业、增加出口、实现产业转移以及提高国际竞争力等诸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纺织产业的经营行为及创新模式的影响。
进入 21 世纪以来,基于新技术、新工业革命,我国抓住机遇,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纺织大国”。随着经济全球化,我国纺织产业获得高速发展,在世界纤维加工总量不断增长的同时,我国纤维加工总量在世界纤维加工量中占比也逐步提高。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我国纤维加工能力逐年增加,2018 年纤维总产量则占全球加工能力的一半以上,2018 年实现 5460 万吨,是 1978 年 19.8 倍[2](见图 1),化学纤维产量占全世界产量的 70%左右。同时我国的纺织加工能力也有极大提升,纺纱量与织布量都占全球 50%以上。三大最终消费品加工规模可观,服装加工量、家纺纺织品加工量和产业用纺织品加工量分别超过世界加工量的 30%、40%及 40%[1, 3]。我国纤维加工量不仅有效满足了国内的纤维消费需求,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充足的优质纤维制品。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统计结果表明[4],我国 2018 年纺织业的总资产达到 50111.0 亿元,占全国制造业的 6.2%;总营业收入 64060.8 亿元,占全国制造业的 6.1%;纺织工业从业人数为 1103.2 万人,占全国制造业的 10.5%。统计数据显示,2009-2018 年我国纺织工业在企业利润、出口贸易等方面都呈现出大幅增长趋势。其中,纺织工业规模以上全行业企业利润从 1331 亿元上升到 2766 亿元,出口贸易额从 7171 亿元增加到 7581亿元。纺织服装出口贸易额从 1713 亿美元增加到 2876 亿美元(见表 1 和表 2)。2009年到 2015 年我国纺织工业规模以上全行业的利润总额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之比呈现平稳上升的趋势,2016 年开始略有下降(见图 2)。2018 年,我国规模以上纺织工业增加值实现同比增长 2.9%,比 2017 年降低 1.9 个百分点,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中纺织工业占比达到 4.17%,纺织产业出口贸易占比达到 30.48%,其中纺织服装出口额占全国的 11.6%[2, 5-14]。
目前我国纺织产业规模适度,有利于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有序竞争,不仅拉动国内需求、增加就业、扩大贸易,同时也推动了国内经济的平稳发展。
(2)中国纺织业创新的必要性
我国纺织产业对繁荣国民经济、吸纳劳动力、稳定社会就业等方面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速,我国纺织工业开始步人以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来提高竞争力的新阶段。根据资源外取理论,加快我国纺织产业技术创新步伐、提高创新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传统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也是建成纺织强国的战略选择。
1.1.2 研究意义
纺织业是较早进行工业革命的行业,世界上许多经济体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依赖纺织业的发展取得政治上的主导地位[68]。实践中,如丹麦、澳大利亚等发达经济体的工业化进程都源于包括纺织业在内的中低技术产业[31, 68]。纺织产业是我国重要的民生产业之一,产业内的企业数量众多、纺织服装产品出口量持续增长,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纺织产业在缓解社会就业问题、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推动产业转移、增加外汇储备、维护国际收支平衡以及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有研究发现纺织产业研发弹性与其他高技术产业不相上下,产业内众多企业具备低技术高弹性的特点[20, 68]。目前,我国纺织产业还面临着由于整体技术相对落后导致产品质量和品种不能完全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竞争力被削弱等问题。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益加快,纺织产业的竞争形式已经进入了以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来提高竞争力的新阶段, 为此,加快我国纺织业技术创新步伐、提高其创新能力将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实现中国纺织产业持续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技术创新是推动价值链提升的核心力量,我国纺织产业需要瞄准国际纺织高端和前沿技术,加大新型纤维材料、纺织设备、绿色环保纺织加工和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的研究力度,切实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创新水平[69]。基于创新系统理论,从宏观与微观角度挖掘我国纺织业创新能力提升的驱动要素,探究纺织业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影响机理和传导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利用纺织产业层面及企业层面的数据研究政府研发资助、企业研发模式与纺织业创新绩效的关系,并从纺织企业微观异质性、宏观情境因素等多维度实证检验政府研发资助如何通过企业的研发模式发挥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的传导机制,研究内容和结论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一,深化对政府研发资助理论基础的理解,丰富了关于政府对纺织产业研发资助政策效应评价的研究视角。
研发活动的外部性及研发产品的公共品属性,会引致企业研发努力预期回报得不到补偿,从而使得企业研发投入水平达不到最优,此时需要政府介入给予有效的干预。基于资源基础理论、信号传递理论以及制度观等,政府资助会对企业研发投入产生“杠杆效应”,有效激励私人投资,进而提高创新水平。但是从市场供求角度,也会触发市场上生产要素价格的提高,增加企业研发成本和风险,导致政府研发资助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挤出效应”。政府制定资助政策主要关注政策带来社会整体福利的增加,企业则关注资助政策为其带来的实际利益[70],这种宏观政策对企业微观利益的影响效应在理论上应该存在合理的区间。本文既从我国纺织业微观企业创新的角度考察政府研发资助的实施效果,又从宏观创新政策的视角分析企业创新行为的差异,既拓展了宏观创新政策与微观企业创新行为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又进一步考察了政府研发资助的影响机理,有助于我们理解宏观创新政策到微观企业行为之间效应的传导机制,不但可以深化企业资源基础理论、信号传递理论以及制度观中关于政府政策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的理解,也可以丰富现有关于政府资助效应评价的研究视角。
第二,探讨企业研发模式在纺织业创新环境中的角色定位,从而明确纺织业研发模式的驱动因素及影响效应。
纺织产业的创新过程离不开企业、大学、研机构、消费者以及政府等多个经济或者非经济部门的共同参与,这些部门之间相互作用机制及其模式最终构成了各种形式的创新制度环境,从而决定了纺织业的创新环境,从研发投入等多方面影响着企业的创新行为[71]。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为了矫正创新产品外部性导致的市场失灵现象,政府采取多种方法干预企业创新活动,逐渐加大了对企业研发的资助力度,但是政府研发资助的实际效果却引起了各领域的关注和质疑。同时,纺织企业创新过程中面临着独立创新模式和与高校、研发机构及其他组织之间开展不同形式的合作研发模式的选择,合作研发需要考虑侧重于产学研合作还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等,不同的研发模式是否真正有效地促进纺织业创新机制的完善,有无推动纺织业重大技术的突破与产业链价值增值还缺乏客观有效的实证证据。本文一方面分析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不同研发模式的影响效应,另一方面研究企业研发模式在政府研发资助影响创新绩效过程中的中介效应,以期提供我国纺织业的不同研发模式是否有助于企业充分利用政府研发资助带动内部核心技术能力提升的经验证据。
第三,明确当前政府对纺织产业研发资助的政策定位及实施效果,为完善科技资助政策特别是我国纺织产业科技资助政策提供有益的参考。
通过评估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研发模式、创新绩效影响效应的评价,有助于明确当前政府研发资助的政策定位和实施效果,为完善政府研发资助体系提供实证依据。同时政府研发资助和研发模式对于我国纺织产业的研发创新意义重大,但缺乏大样本统计数据的支持,为此,本文利用我国纺织产业层面和纺织企业层面的统计数据,探索政府研发资助、研发模式对纺织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既是对纺织业创新发展研究的完善与补充,又可以进一步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传统产业创新理论,研究结论可以为中国的创新政策、尤其是促进纺织产业创新的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指导。
企业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企业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三、研究内容
本文以中国纺织产业为对象,探讨政府研发资助、研发模式与纺织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复杂联动关系,主要围绕 “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创新绩效有何影响以及如何影响”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研究。全文研究共分为七章,各章的具体安排及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第1章,绪论
从中国纺织业创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中国纺织业政府研发资助现状、政府研发资助的必要性等方面阐述研究背景,并总结研究意义,提出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同时界定与厘清了“纺织业政府研发资助”、“纺织业研发模式”、“纺织业创新绩效”等重要概念与逻辑关系,总结论文的研究内容,构建论文的研究框架,阐述文中所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以及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
第2章,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基于外部性理论、资源基础理论以及交易成本理论,从政府研发资助、企业研发模式和创新绩效之间的联动关系方面进行文献梳理及综述,据此总结和探索目前关于这一主题研究的贡献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纺织业政府研发资助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研究进展,据此构建研究的总体理论框架,为后续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第3章,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创新绩效影响实证分析
本部分旨在检验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即,政府研发资助对我国纺织业的创新绩效存在激励还是抑制效应。在政府研发资助作用于纺织企业创新绩效的过程中,企业的主体异质性与所在的环境异质性是否影响着政府资助效应的发挥。通过研究对我国纺织业政府资助政策提供合理评估,提供中国政府研发资助对创新绩效影响的经验证据。
第4章,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研发模式影响实证分析
本部分旨在检验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研发模式的影响效应,属于激励效应还是抑制效应,并考虑企业异质性因素引起这种效应的差异化结果。通过本部分的研究可以提供中国政府研发资助干预纺织产业研发模式效果的经验证据。
第5章,纺织业研发模式对创新绩效影响实证分析 本部分主要研究纺织业开展的不同研发模式对其创新绩效有何影响,单一研发模式与多种研发模式对创新绩效影响的有何差异以及不同研发模式之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研究结论可以为纺织业根据自身资源特点选择最优研发模式提供借鉴。
博士论文开题报告
博士论文开题报告
四、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本文采取文献分析方法的逻辑,通过文献检索、文献阅读以及文献分析,基于我国纺织产业创新绩效以及政府研发资助的现状,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关于政府研发资助、企业研发模式及创新绩效的相关文献,总结政府支持企业创新的理论基础,整理政府研发资助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多样化研究结论,剖析关于企业研发模式的选择动机及其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为后续研究中提炼研究主题、提出理论假设、建立理论模型、设定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以及研究结论的提出和讨论奠定文献基础。
(2)规范分析法 文章遵循规范分析法的原理,基于资源基础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以及创新系统理论的研究范式,进行理论推导、理论归纳以及比较分析,最终提出了与研究问题相关的一系列研究命题和假设,解决政府研发资助、研发模式与纺织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什么的问题,为后续的实证分析提供理论和文献基础。
(3)计量模型法 在理论分析与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合理界定纺织业政府研发资助、纺织业研发模式以及纺织业创新绩效等概念并采用科学、客观的指标对其测量,推演出各概念之间的理论关系,构建含有调节变量的联合调节模型以及含有中介变量的多重中介效应模型。一方面在实证研究中既包括以中观层面的产业为对象的数据集,又包括以微观层面的企业为对象的数据集,另一方面,实证方法综合应用了一般线性回归、负二项回归、次序选择模型以及路径分析法等多种计量方法检验所提出的理论假设,解决政府研发资助、研发模式与纺织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什么的问题。
五、研究结论
创新驱动发展,为了矫正创新产品外部性导致的市场失灵现象,政府采取多种方法干预企业创新活动,逐渐加大了对企业研发的资助力度,以期有效诱导研发支出。现阶段我国纺织产业获得政府研发资助金额持续增加,但是政府研发资助在企业研发经费中的占比依然较低,且政府研发资助的实际效果也引发了众多领域的关注和质疑。政府研发资助是否真正促进了纺织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已经成为政府和企业共同关注的问题。
本文以中国纺织产业为对象,基于外部性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及交易成本理论,采用文献分析、规范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负二项回归模型、二项选择模型、顺序选择模型及路径分析模型,探讨政府研发资助、研发模式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复杂联动关系,主要围绕 “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创新绩效有何影响以及如何影响”这一核心问题并分解为四个子问题展开研究:问题一,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创新绩效有何影响以及在权变视角下政府研发资助的影响效应的差异;问题二,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研发模式有何影响以及在权变视角下政府研发资助的影响效应的差异;问题三,纺织企业研发模式对创新绩效有何影响以及不同研发模式之间的互动效应;问题四,研发模式在政府研发资助影响创新绩效过程中发挥怎样的中介作用。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政府研发资助对创新绩效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地区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高会增强政府研发资助对创新绩效的激励作用;通过对纺织业内的纺织子行业、化纤制造子行业与纺织服装服饰子行业比较发现,企业所有权性质的调节作用在不同子行业间存在差异,其中在化纤制造子行业中,所有权性质发挥显著的削弱型调节效应,政府研发资助对非国有企业创新绩效激励作用更高,而在纺织服装服饰子行业中结果正好相反;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调节作用还会因所有权性质不同而呈现差异化结果。
政府研发资助通过为企业提供资源补充、促进企业有效配置研发资源、提升企业技术能力、创造新产品市场需求、降低研发风险等多途径有效缓解市场失灵,诱导企业研发投入,进而促进创新绩效提升。
地区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且在政府研发资助正向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过程中,地区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发挥显著的增强型调节作用,即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越大,政府研发资助对创新绩效的激励效果就越强。强化知识产权是提高创新水平的重要保证,既可以保护创新主体的利益,又可以通过专利信息的公布促进知识的传播。提高企业创新积极性的同时还可以强化政府研发资助的干预效应。
所有权性质在全样本条件下调节作用不显著,但是在纺织子行业、化纤制造子行业与纺织服装服饰子行业间结果存在差异,在化纤制造子行业中,所有权性质发挥显著的削弱型调节效应,政府研发资助对非国有企业创新绩效激励作用更高。所有权性质在服装服饰子行业中表现为增强型调节效应。经过对原始数据的分析发现,服装服饰子行业这一组样本中只有一家国有企业,样本时间范围内该家企业的专利申请量与政府研发资助都远远高于其他企业,该组样本的创新绩效主要依赖于为数较少的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不仅未获取充足的政府研发资助,而且未能充分利用政府研发资助的资源补充机制和信号传递机制实现创新绩效的提升,所以政府研发资助在非国有企业内对创新绩效的激励效应较低。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调节作用还会因企业所有权性质不同而呈现差异化结果。主要结论为,在纺织子行业与化纤制造子行业中,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能明显地增强政府研发资助在非国有企业中的激励效应,而在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较低的情境下,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政府研发资助的激励效应差别不大。但是对于纺织服装服饰子行业来说,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时,政府研发资助对非国有企业创新绩效的激励效应低于其对国有企业创新绩效的激励效应。
(2)政府研发资助对纺织业内部研发、合作研发有显著促进作用,研发资助对基于科学的合作的促进效应大于其对基于市场的合作的促进效应;政府研发资助对合作研发的影响会因为企业内部研发强度而有异,相较于内部研发强度较低的企业,政府研发资助在内部研发强度高的企业内对外部合作的激励效应更大。
政府支持可以有效刺激内部研发。政府研发资助在一定期限内显著促进企业内部研发,但长期而言,政府研发资助的促进作用具有时效性。政府研发资金的供给可以为企业提供创新资源补充,从而有效降低研发单位成本,帮助企业分摊部分创新失败的风险,企业私人边际收益得到提升,研发活动的外部性得以内在化,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开展研发活动的积极性。
政府研发资助对企业合作研发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政府研发资助对企业的两种合作研发模式——基于科学的合作与基于市场的合作——都有显著的正向促进效应,且研发资助对基于科学的合作的促进效应大于其对基于市场的合作的促进效应。政府提供的研发资助倾向于选择社会福利性项目,资助的初衷是为了矫正市场失灵,政府具有更多的决策权。同时,这些技术创新类项目具有技术复杂、技术外溢等特点,企业进行此类项目研发的预期回报率可能较低,于是企业限于自身的能力不会积极开展此类项目的研发。政府通过研发资助的形式为企业补充创新资源,通过多种政策激励和平台建设等途径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由于高校与科研机构具有雄厚的知识基础,企业可以将这些知识进行吸收、利用并实现科技转化,从而实现企业目标与政府目标一致,所以政府资助对基于科学合作项目有更显著的促进效应。而企业开展基于市场的合作方式时,企业对研发项目的选择有更多的决策权,企业凭借自身实力参与市场竞争,搜寻合作伙伴与合作项目,合作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结果。为实现短期利益最大化,企业会选择开发周期短、回报率较高的项目,通过与合作伙伴之间技术购买、引进等方式,快速获得互补性资源,力求在短期内实现利润最大化。这种合作研发方式利益目标与政府目标不一致,所以,目标不一致的情况下,政府资助对基于市场合作的直接激励作用较低。
政府研发资助对合作研发的影响会因为企业内部研发强度而有异。企业的微观特征异质性决定企业是否开展以及如何开展外部合作[37],内部研发能力越强,企业越会在政府研发资助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寻求技术合作。企业内部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为开展合作研发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内部研发能力强的企业,拥有足够的创新资源,在接受政府研发资助后,利用政府资助提供的资源可以降低创新成本,企业则会有更充裕的资金和资源为对外合作提供条件,促进更高水平的合作创新,从而会积极开展合作研发;而缺乏创新能力的公司可能需要借助政府研发资助提供的条件首先提升内部研发能力,所以此时对外部合作的激励效应较低。
(3)纺织业内部研发对创新绩效的激励效应大于任何一种合作研发模式,而在合作研发模式中,基于科学的合作模式对创新绩效的激励效应大于基于市场的合作模式;内部研发与两种合作研发对科研储备绩效的促进效应都大于其对市场表现绩效的促进效应;企业内部研发与合作研发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合作研发通过与内部研发结合可以对企业创新绩效发挥更大的激励效应。
企业内部研发对创新绩效有显著的促进效应,且目前该效应尚未达到由递增转变为递减的临界点。虽然中国纺织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内部研发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逐年上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企业研发支出仍然较低。目前,研发支出边际收益递减的临界点尚未出现,因此,有效地鼓励企业开展创新活动,增加企业内部研发投入,仍是当前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内部研发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大于任何一种合作研发模式,而在合作研发模式中,基于科学的合作模式对创新绩效的激励效应大于基于市场的合作模式。企业旨在促进创新绩效提升的研发模式主要以内部研发为主,同时,基于科学的合作也是促进创新绩效提升的重要方法。基于市场的合作模式虽然也能促进创新绩效提升,但是激励效应小于基于科学的合作。不同的研发模式对于创新绩效存在不同的作用机制,其中内部研发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基本保障,企业进行内部研发时针对特定问题强化已有知识和技术,有助于促使企业提高整合内外部知识的能力,推动特定技术的改良。而合作研发是对外部知识进行整合转化,对创新绩效影响的传导过程会受知识的异质性、知识基础等多因素影响。
合作研发与内部研发相互结合可以发挥更强的激励作用。同时开展内部研发与合作研发的企业能够取得更高的创新绩效。充足的内部研发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外部合作的积极效应。要获得外部创新资源的优势,必须辅之以较高强度的内部创新,否则容易产生创新惰性,导致对新技术和新知识的认知滞后。高水平的内部研发投资下,内部研发和合作研发创新模式之间是互补的创新活动,而在低水平的内部研发投资情况下,内部研发和合作研发可能成为替代的创新战略选择。内部研发与合作研发的互补性,促使研发投入密度较高的企业更倾向于同时开展合作研发和外部研发,从而进一步刺激创新绩效的提升。
(4)纺织业内部研发在政府研发资助促进合作研发过程中发挥显著中介效应,内部研发与合作研发在政府研发资助促进创新绩效过程中发挥多重中介效应;政府欲通过促进企业合作研发进而促进创新绩效发挥研发资助的杠杆作用收效甚微。
内部研发在政府研发资助与合作研发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内部研发在政府研发资助对企业基于科学的合作的影响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而在政府研发资助对基于市场的合作的影响过程中发挥完全中介效应。内部研发有助于企业找到专业知识水平较高的合作伙伴,有助于政府研发资助发挥其对合作研发的激励作用。
合作研发对科研储备绩效的促进效应都大于其对市场表现绩效的促进效应。基于政府研发资助的影响,企业合作研发极大地提升了研发储备绩效,但未能对市场表现绩效产生更大的促进作用。第一,政府研发资助对基于科学的合作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在研发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企业将充分利用政府研发资助的优势,注重开展基于科学的合作并进行基础研究,所以合作研发对市场表现绩效的影响在短期内不明显。技术创新必然导致生产函数的变化,一般来说,技术创新的动力是利润,虽然在短期内可能存在“创新不赚钱”的现象,但从长期来看,政府研发资助对企业市场表现绩效的促进作用会逐渐凸显。本文的结论基于有限的时间段,反映了政府研发资助和合作研发的短期效应。第二,现有的研发成果大都属于研究型,以基础研究为重点,以知识产出为目的,而不是以市场份额为目标。企业开展的创新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明确的市场导向,导致部分科研成果与市场脱节。因此,研发创新的绩效大多停留在科研成果阶段,尚未有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内部研发与合作研发在政府研发资助促进创新绩效过程中发挥多重中介效应,政府通过刺激企业内部研发和合作研发,对创新绩效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实现途径:一是政府研发资助促进内部研发、内部研发促进市场表现绩效与科研储备绩效;二是政府研发资助促进内部研发、内部研发促进合作研发(基于科学的合作和基于市场的合作)、合作研发促进市场表现绩效与科研储备绩效;三是政府研发资助促进基于科学的合作、基于科学的合作促进市场表现绩效与科研储备绩效。
尽管政府研发资助通过多种途径激励了创新绩效的提升,但是,通过路径系数比较可以看出,在所有路径中,政府研发资助欲通过鼓励企业开展合作研发进而促进创新绩效的杠杆作用还是收效甚微。政府的公共研发政策在刺激企业研发投资进而促进创新绩效提升方面是有效的,但目前鼓励企业开展研发合作的举措似乎并没有增强其对创新绩效的激励效果。中国纺织业作为创新主体,有很多可选择的外部知识源,在低成本和低风险意识下从外部购买或者获取技术,导致自身缺少研发储备的意识和动力,加之企业内部吸收能力较弱,使得合作伙伴提供的研发知识未被企业真正吸收消化,所以在促进企业研发储备绩效与市场表现绩效中很难充分发挥效力,导致政府研发资助的杠杆效应未能充分显示。
两种合作研发模式在政府研发资助影响市场表现绩效、科研储备绩效的过程中都存在门槛效应,且在政府研发资助对市场表现绩效影响过程中的门槛值都小于其在政府研发资助对科研储备绩效影响过程中的门槛值,说明政府研发资助通过合作研发促进市场表现绩效提升所需要的合作研发强度较低,而政府研发资助欲通过合作研发促进科研储备绩效的提升则需要企业有较高强度的合作研发。政府研发资助在激励创新绩效的过程中受到研发模式门槛值的影响,当企业开展的合作研发模式不能突破门槛值的时候,政府研发资助的正向促进效应就得不到发挥。政府研发资助用于企业开展低强度的合作研发阶段时,此时企业与合作对象之间互动不足,合作成员之间定位不清晰,处于低层次的合作阶段,政府提供大量的资助,一般会首先促进市场表现绩效的提升。再加上研发储备绩效的提升往往有一定的滞后效应,所以低层次的合作形式虽然能使企业快速实现盈利水平的提高以及市场表现绩效的提升,但企业却不能产生科研储备,而且企业可能会把有限的资源用于低层次合作活动中追求短期利益,导致研发储备绩效得不到提升。相反,当政府研发资助用于企业开展高强度的合作研发时,此时合作主体之间可以通过强强联合关系、联合攻关、共同开发等方式实现研发模式一体化,促进企业进行基础研究或者共性技术等科研储备型技术的研发,从而可以极大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及科研储备绩效,所以在政府研发资助促进科研储备绩效过程中合作研发的的门槛值较高。
六、论文进度安排
20XX年11月01日-11月07日 论文选题  
20XX年11月08日-11月20日 初步收集毕业论文相关材料,填写《任务书》  
20XX年11月26日-11月30日 进一步熟悉毕业论文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20XX年12月10日-12月19日 确定并上交开题报告  
20XX年01月04日-02月15日 完成毕业论文初稿,上交指导老师  
20XX年02月16日-02月20日 完成论文修改工作  
20XX年02月21日-03月20日 定稿、打印、装订  
20XX年03月21日-04月10日 论文答辩
以上是博士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的相关内容,如果想了解更多论文写作资料,可以随时在本网站查阅,如果想寻找论文写作帮助,可以在线咨询。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