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论文哪里有?笔者认为生鲜农产品市场作为关乎民生的重要商品,一方面是当前我国各地城镇居民生活所必备的基本食品,事关千万人民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又是促使农民就业和增收的一个重要渠道,因为在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家庭经济总收入的绝大多数部分的经营性收入中,生鲜农产品的销售性收入仍然是广大农民就业的重要资金来源。
1 导论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对农产品流通概念的研究
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农产品物流概念的研究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认识。国外发达国家对农产品流通的研究起点较早,美国是最早对物流概念做出界定。美国著名学者 John.F.Crowell(1901)在《农产品流通产业委员会政府报告》中第一次介绍了造成农产品配送成本较高的各类影响因子,并对成本构成进行了分析,由此开启了对农产品流通物流的研究。美国学者 A.W.Shaw(1912)在其著作《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中第一次明确地将需求者与供给者间生产资料的流动定义为 Physical Distribution,被学界视为首次提出了物流的概念。美国销售协会(1935)正式对物流的概念做出了界定,物流概念指的是物质生产资料和服务从生产环节到消费环节中所包含的一切经济活动。Zuurbier deng 等(1996)提出了“农业供应链”、“食品供应链”、“食品和农业供应链”等物流术语,并对如何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提出了一些对策措施。Aruoma(2006)认为农产品物流概念应囊括农产品生产、加工、仓储、运输、分销、包装、零售等一系列环节和各个环节间的相互作用。
(2)对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研究
国外学者认为农产品安全要做到质量控制、可追溯性两方面。质量控制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利用 HACCP (危害分析和关键点控制)质量管理体系和 ISO 质量管理体系,可追溯性包括从上游到下游的追踪以及从下游到上游的回溯。F.Schwagele(2005)讲诉了欧洲生鲜农产品可追溯性发展的历史,欧洲针对生鲜食品制定法规,要求食品企业要有自己的追溯系统,用来保证食品制造链的全程透明、可查证,是在欧洲爆发一系列食 品安 全 事故 后 产生 的 ; 并 列 出了 欧 洲现 在 运用 的追 溯 技术 , 如 编 码 系 统EAN-UCC(2002)条码、电子数据管理系统 AIDC 以及 RFID。K.E.Belk,J.A.Scanga 等人(2005)对美国食品追溯发展的历史做出了讲解,他们认为美国在食品追溯方面比欧洲和日本落后,同时指出家乐福等大型零售企业在 RFID 技术的推广应用上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主要采取单体识别 IAID 和群体识别 AGID 两种方法在肉类识别上。OmarAhumada, J. Rene Villaobo(2019)认为由于一系列的公共健康问题的发生,农产品供应链将面临更严格的规定和更严密的监控。
3 遵义县三岔镇生鲜农产品生产发展及流通的基本情况
3.1 遵义县三岔镇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三岔镇位于遵义县东南部,海拔多在 850—950 米之间,以谷地丘陵为主要地貌,极利于各类农作物及经果林木的生长。全镇国土面积 119.2 平方公里,有耕地 57891亩,其中田 26934 亩,土 30957 亩,辖区有 7 个村(居),户籍人口 39952 人,由于三岔镇主要以丘陵为主,涉及到的水产类生鲜相对较少,可以忽略不计。
三岔镇红星村、庆远村、红光村、苏山村等发挥城郊交通便捷、设施完善优势,抓好设施蔬菜、食用菌等一系列的特色产业,建设了红星香葱、红光黑木耳等产业基地。高山、长安村依托温氏一体项目生猪养殖,大力发展了“猪+沼+菜(果、树)”优良种养循环模式,调整优化产业内部结构,提升绿色生态畜牧产业发展水平和畜牧业占比,打造高山村、长安村为主的绿色生态种养模式。同时,还围绕绿色“稻+”生态工程,打造长山、长安村等的稻+工程板块。围绕辣椒,盯住 “菜蓝子”工程,依托辣椒烘烤线,建设红星村—红光村—苏山村平桥组、长山村—高山村—长安村等辣椒基地,打造特色蔬菜产业板块。
5 遵义县三岔镇互联网+环境下生鲜农产品流通发展的对策
5.1 生鲜农产品经营模式要从“传统”向“新型”转变
5.1.1 转变居民的消费观念
提高居民的互联网意识和互联网使用水平是转变生鲜农产品经营模式的一个先决条件。根据相关数据显示,非网民不上网的原因 51%是因为不懂网络,如图 4。首先,在农村以农民可以理解的方式来开展农村互联网网络应用技术知识学习教育宣传普及,推广促进农产品网络流通的各种技术新模式、新理论观点,先培养一支在农产品市场网络方面的先进榜样,让这些先进总结自己的成功创业经历,并不断加强品牌宣传和网络推广。其次,完善农村移动信息网络管理系统,鼓励农村电信网络运营商积极到农村下乡开展农村移动通信网络经营运作咨询服务,开展农村移动终端手机智能置换销售业务,在整个农村范围内广泛普及农村智能手机。第三,完善网络安全支付管理以及网络信息安全管理,让任何交易方都可以更加放心、安全的直接进行各种支付平台上的交易。要积极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有效构建对平台实体经济的综合防范性风险预警监测机制,对于平台买卖双方的企业信用风险情况及时进行综合评价,对于电信欺诈等不良行为及时进行有效的综合防范和严厉惩戒。
5.2 政府加强主导调整产业结构
5.2.1 调整产业结构来加大产值规模
政府的有效主导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一方面政府要制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将优势品种调整到最适区域,利用现代宣传工具和召开院坝会、现场会等方式,宣传动员群众支持、实施农业结构调整,组织技术人员到坝区举办科技讲座等,推进产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集群化发展、商品化生产。另一方面积极争取和整合涉农资金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排灌、沟渠、机耕道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结构调整打下坚实基础。第三,加强与省市农委,农业院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等的合作,加大科技成果转化运用,创新优良种养模式,加大错季蔬菜、周年蔬菜、林下经济、种养循环等优良种养模式的推广,配套绿色防控、测土配方施肥、膜下滴灌节水技术,提升质量和效益。
5.2.2 探索建立生鲜农产品销售质量标准体系
(1)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
保障生产过程质量安全,建立成熟的全程安全监管和追溯系统。一是基本形成以“遵义县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为龙头,镇、各市场农产品质量速测室为骨干,各生产基地速测点为基础”的农产品质量检测网络,建立“名鉴防伪溯源平台”,制定《生鲜农产品全程溯源解决方案》,为遵义县三岔镇生鲜农产品建立起全品类、全区域、全覆盖和全流程的一站式品控溯源监管体系,为每一个(或每一批同质产品)赋予独一无二的“产品二维码身份证”,真正做到让每一件产品生产可记录、安全可预警、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信息可存储、身份可查询、责任可认定、产品可召回,建立从“田间到餐桌”的全流程品控溯源监管。农产品溯源监管体系对特色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系统化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不但能够让消费者详细了解到产品的“身份信息”,拉近企业与消费者的距离,还能够提升品牌影响力,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品牌做响、产业做大,进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二是要打击遵义县三岔镇销售高毒高残留农药及国家明文规定禁售、禁用药品行为,政府要增强农业投入品科学常识的宣传培训力度,指导农民合理使用投入品,保证农产品源头安全。三是抓好农产品质量监测,严把市场准入关。在遵义县三岔镇推行以生产者自检为主,市场抽检为辅的市场准入制度。四是在三岔镇上设立监管站,配备 1—2 名农产品质量检测员;尽量做到每个村配备 1 名监管员和 1 名协管员;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配备 1 名检测员。配备必要的检验检测、执法取证、样品采集、质量追溯等设施设备。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本文在梳理与把握国内外有关在“互联网+”环境下生鲜农产品流通的研究和理论基础上,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法等,得出以下结论:
(1)“互联网+模式”是生鲜农产品流通的未来趋势。“互联网+”背景下,新兴的生鲜农产品流通模式是对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模式进行了优化升级,本地生活化服务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生鲜农产品电商快速渗入,培养一批农村新型电商人才,让更多的各种农产品走出乡村,走向市场。线上生鲜农产品流通已成为未来生鲜农产品流通发展的重要趋势,但需要解决的是平台供应链管理能力不足、生鲜农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安全性无法保证、冷链物流覆盖率不足、信息化建设薄弱等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电商平台共同努力使线上生鲜农产品流通更加规范化、高效率,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使生鲜农产品线上流通成为生鲜农产品流通的新常态。
(2)建立生鲜农产品质量标准及追溯体系是重要内容。
要解决生鲜农产品上行问题,必须建立生鲜农产品质量标准及追溯体系。生鲜农产品经历了生产、包装、仓储及物流运输等多个环节,政府部门作为其职能机构,应该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的作用,加深与企业间的合作,制定并提出符合本区域生鲜农产品实际需要的质量标准,让企业、农民有意识地对生鲜农产品的质量进行定性化,破解了小农生产质量标准不统一的困境。同时,建立生鲜农产品质量可靠性追溯体系,实现对农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有效管理。完善的质量可追溯系统能够大大提高流通过程中的信息透明度,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扫码进一步掌握到生鲜农产品的全部生命周期,增强了消费者对于产品质量的信心,彻底消除了消费者对于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担忧,推动生鲜农产品线上流通向规范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略)